<p> 可既然有老三的先例,他这个老十一想接母妃,肯定会被拒绝。<br />
见屺王皱眉,陶万清道:接人只怕很难,除非能让皇上高兴。不过送些东西,让屺王您的母妃日子好过些,那应当是可以的。<br />
这样,似乎也行?<br />
他也是晚了一步,想来去年写信,询问是否可以接回母妃,已经让皇上不满。<br />
现在算是知道真正的原因。<br />
纪岱谢过陶万清,开口道:我必备好金银,还请陶先生指点,送到谁处。<br />
陶万清本想说自家准备,可想到他家因流放,很多财产都已充公,便是来的路上,也是折损朋友们的金银,也不好多说什么。<br />
陶万清亲笔书信,再有纪岱派人过去,相信这事能成。<br />
不管在哪,有些银钱傍身总是好的。<br />
敲定好这些,陶万清跟陶轩民也松口气。<br />
被屺王照拂那么多,能帮上忙总是好的。<br />
至于秦州官员考核的卷册,自然也被留下来,有他们两个参详,估计今年的考题会很有趣。<br />
走这一趟,算是彻底安了陶家的心,陶文做事也更加得心应手。<br />
只是想到母妃的事,到底还是差了些日子。<br />
不过他的母妃虽然不能接来,其他人的家人却是可以带回来。<br />
特别是巫新禄的妻女,他努力那么久,就是想给妻女一个好的生活,所以现在终于在这里落脚,肯定是要把她们接过来的。<br />
纪岱派的人很是靠谱,跟当地镖局一起,也更有保障。<br />
不止是巫新禄,还有几个随从的家人也很快能接到这。<br />
等这些事处理完,秦州城第二官学终于办起来了。<br />
陶文虽无官职,但大家都知道,他才是真正的主事。<br />
只是跟其他官学不同,这里夫子有一半都是女子,她们看着很得信赖,许多重要的工作都交给她们。<br />
身为秦州城第一官学的学政仉铭,在第二官学办起来的时候,肯定要来看看的。<br />
他刚来,就看到这里大部分的夫子都是女子,下意识皱眉,而且她们口中还在说什么教学质量,从头教起云云。<br />
等仔细看了才知道,这里的教学跟他们第一官学完全不同。<br />
首先,进来的学生都一样,学千字文,知道常用字。<br />
然后就分开了。<br />
想要继续深造,便学四书五经。<br />
想要快点工作,那就学一门手艺。<br />
手艺?<br />
这种词也能出现在官学里?<br />
简直可笑。<br />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br />
这种做器物的风气哪里来的!@无限好文,尽在海棠书屋<br />
手艺也是五花八门,总之男女不限,想学什么也不限,只要自己喜欢。<br />
学习一年之后,通过考试就能毕业。<br />
这算什么学校?<br />
净弄些乌七八糟的,果然年纪小,拍拍脑袋做事。<br />
仉铭看的十分不爽,但第二官学的人根本没打算理他,他们筹备出来的官学确实有些职业教育跟基础教育。<br />
不过对现在的秦州来说,这才是最关键的。<br />
现在培养出那么多能科考的人做什么,一路科考到汴京?<br />
不如学点真才实学,方能对本地有大用。<br />
当然,要是真有天赋,他们也不会埋没。<br />
只是科考这事,如今要看天时地利人和,不是自己有才就能考中。<br />
其中种种,那就是另一码事了。<br />
第二官学招人,招的都是十五岁上下的少年少女,一年基础知识,一年专业知识。<br />
不是纪岱不想从启蒙开始教,而是现在人手少,不能顾及方方面面。<br />
不过还有个办法是可行的。<br />
纪岱鼓励玩家教人写字,不会毛笔字也没关系,就要竹笔写简体字,他也是认的。<br />
反正文字这种东西,重要的还是实用性,什么样的字,什么样的字迹,他要求都不高。<br />
只要能方便交流,那就是好的。<br />
所以第二官学看着声势浩大,实际上私下跟华城人的交流也是重点。<br />
至于看不明白的人,那就继续看不明白吧。<br />
纪岱也没打算跟他们多作解释。<br />
学政仉铭应该以为对他没什么威胁,也就对纪岱的官学不多作关注。<br />
只要科考的权利在他手中就行。<br />
谁想往上爬,都要过他这一关。<br />
毕竟谁不想去汴京。<br />
便是指挥使那样的人,也是希望儿子往汴京考的。<br />
这里太苦了,苦到没人会真正在这待得长久。<br />
更别说根本没有升迁的指望,这一切都让人想离开。<br />
屺王倒好,办官学,也不是把人往外送,而是学些不入流的东西。<br />
有女夫子就罢了,竟然还要招很多女学生,实在是可恶。<br />
等着看他的官学灰溜溜倒闭好了。</p>
见屺王皱眉,陶万清道:接人只怕很难,除非能让皇上高兴。不过送些东西,让屺王您的母妃日子好过些,那应当是可以的。<br />
这样,似乎也行?<br />
他也是晚了一步,想来去年写信,询问是否可以接回母妃,已经让皇上不满。<br />
现在算是知道真正的原因。<br />
纪岱谢过陶万清,开口道:我必备好金银,还请陶先生指点,送到谁处。<br />
陶万清本想说自家准备,可想到他家因流放,很多财产都已充公,便是来的路上,也是折损朋友们的金银,也不好多说什么。<br />
陶万清亲笔书信,再有纪岱派人过去,相信这事能成。<br />
不管在哪,有些银钱傍身总是好的。<br />
敲定好这些,陶万清跟陶轩民也松口气。<br />
被屺王照拂那么多,能帮上忙总是好的。<br />
至于秦州官员考核的卷册,自然也被留下来,有他们两个参详,估计今年的考题会很有趣。<br />
走这一趟,算是彻底安了陶家的心,陶文做事也更加得心应手。<br />
只是想到母妃的事,到底还是差了些日子。<br />
不过他的母妃虽然不能接来,其他人的家人却是可以带回来。<br />
特别是巫新禄的妻女,他努力那么久,就是想给妻女一个好的生活,所以现在终于在这里落脚,肯定是要把她们接过来的。<br />
纪岱派的人很是靠谱,跟当地镖局一起,也更有保障。<br />
不止是巫新禄,还有几个随从的家人也很快能接到这。<br />
等这些事处理完,秦州城第二官学终于办起来了。<br />
陶文虽无官职,但大家都知道,他才是真正的主事。<br />
只是跟其他官学不同,这里夫子有一半都是女子,她们看着很得信赖,许多重要的工作都交给她们。<br />
身为秦州城第一官学的学政仉铭,在第二官学办起来的时候,肯定要来看看的。<br />
他刚来,就看到这里大部分的夫子都是女子,下意识皱眉,而且她们口中还在说什么教学质量,从头教起云云。<br />
等仔细看了才知道,这里的教学跟他们第一官学完全不同。<br />
首先,进来的学生都一样,学千字文,知道常用字。<br />
然后就分开了。<br />
想要继续深造,便学四书五经。<br />
想要快点工作,那就学一门手艺。<br />
手艺?<br />
这种词也能出现在官学里?<br />
简直可笑。<br />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br />
这种做器物的风气哪里来的!@无限好文,尽在海棠书屋<br />
手艺也是五花八门,总之男女不限,想学什么也不限,只要自己喜欢。<br />
学习一年之后,通过考试就能毕业。<br />
这算什么学校?<br />
净弄些乌七八糟的,果然年纪小,拍拍脑袋做事。<br />
仉铭看的十分不爽,但第二官学的人根本没打算理他,他们筹备出来的官学确实有些职业教育跟基础教育。<br />
不过对现在的秦州来说,这才是最关键的。<br />
现在培养出那么多能科考的人做什么,一路科考到汴京?<br />
不如学点真才实学,方能对本地有大用。<br />
当然,要是真有天赋,他们也不会埋没。<br />
只是科考这事,如今要看天时地利人和,不是自己有才就能考中。<br />
其中种种,那就是另一码事了。<br />
第二官学招人,招的都是十五岁上下的少年少女,一年基础知识,一年专业知识。<br />
不是纪岱不想从启蒙开始教,而是现在人手少,不能顾及方方面面。<br />
不过还有个办法是可行的。<br />
纪岱鼓励玩家教人写字,不会毛笔字也没关系,就要竹笔写简体字,他也是认的。<br />
反正文字这种东西,重要的还是实用性,什么样的字,什么样的字迹,他要求都不高。<br />
只要能方便交流,那就是好的。<br />
所以第二官学看着声势浩大,实际上私下跟华城人的交流也是重点。<br />
至于看不明白的人,那就继续看不明白吧。<br />
纪岱也没打算跟他们多作解释。<br />
学政仉铭应该以为对他没什么威胁,也就对纪岱的官学不多作关注。<br />
只要科考的权利在他手中就行。<br />
谁想往上爬,都要过他这一关。<br />
毕竟谁不想去汴京。<br />
便是指挥使那样的人,也是希望儿子往汴京考的。<br />
这里太苦了,苦到没人会真正在这待得长久。<br />
更别说根本没有升迁的指望,这一切都让人想离开。<br />
屺王倒好,办官学,也不是把人往外送,而是学些不入流的东西。<br />
有女夫子就罢了,竟然还要招很多女学生,实在是可恶。<br />
等着看他的官学灰溜溜倒闭好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