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yunmengshuyuan.cc!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p>    第61章 顺天!靖难!这皇位,老子坐定了!<br />
    来到里屋。<br />
    朱高煦目光严肃,凝视着面前的朱高燧。<br />
    低沉着声音说道:“老三,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还有经过,都给我说清楚。”<br />
    可朱高燧并不懂朱高煦的意思,只是有些傻愣的看着朱高煦。<br />
    来上一句。<br />
    “说什么?”<br />
    朱高煦思绪片刻,解释道:“老三,我年纪大,记性有些不好。”<br />
    “麻烦你帮我捋捋事情的来龙去脉,这样,我也能更好的做出决策。”<br />
    虽然有些困惑,不过赵王朱高燧倒是并未感觉到奇怪,毕竟他们都是六十多岁的人。<br />
    有的时候,确实会恍惚间忘记一些东西。<br />
    “二哥,你要了解什么?我给你捋捋清楚。”<br />
    “嗯……就从咱爹驾崩开始。”<br />
    朱棣驾崩……开始?<br />
    不是老哥,需要从这么久远开始吗。<br />
    都已经过去二十多年的时间,他也记得不是很清楚。<br />
    既然朱高煦想要捋清楚,那他自然是将自己知道的,全部都说出来。<br />
    “永乐二十二年,咱爹在北伐返回的途中,病逝榆木川。”<br />
    “老大随即就在北京登基称帝,年号洪熙。”<br />
    “结果只过了八个月,老大突然病逝在北京,之后就是咱俩大侄子朱瞻基登基称帝。”<br />
    “年号宣德。”<br />
    “结果朱瞻基那小子,登基不到十年的时间,便也突然病重,病逝。”<br />
    “其年幼的嫡长子朱祁镇登基称帝,改年号为正统,也就是现在的正统皇帝。”<br />
    “今年便是正统十四年。”<br />
    朱高燧自然是不可能给朱高煦讲的太清楚。<br />
    站在屋外的那些将士,就等着朱高煦一声令下。<br />
    他们都跟随朱棣造反靖难,自然知晓,士气的重要性。<br />
    朱高煦思绪片刻,具体细节可以看记录的卷宗。<br />
    “然后呢?刚刚他们说皇帝被俘是什么事?”<br />
    朱高燧满眼诧异的望着朱高煦。<br />
    “二哥?你别吓我,你不会真的脑子烧坏了吧?”<br />
    “我们造反,不就是因为这件事吗?”<br />
    “朱祁镇那个蠢货,非要御驾亲征,征讨瓦剌部,文武百官劝都劝不住,结果在土木堡被瓦剌部首领也先给抓住。”<br />
    “五十万大军,尽数折损,文武百官也损失殆尽。”<br />
    朱高煦顿时脸色十分阴沉。<br />
    没错,他确实十分想要当皇帝,可在听到。<br />
    朝廷文武百官,还有五十万将领,都折在草原的时候。<br />
    他还是怒了。<br />
    他心中喃喃道:“爹,你看看你选择的继承人,五十万大军居然能被全歼,皇帝被俘,文武百官损失殆尽,爹,你看走眼了。”<br />
    当初瓦剌部,可是被他打的像条狗,只能摇尾乞怜。<br />
    现如今,大明朝居然能被当初的狗给咬的半死,自己这个侄孙未免太过无能了。<br />
    听到这里,朱高煦也就能够了解的事情大概了。<br />
    皇帝被俘,整个大明都陷入恐慌中,这个时候确实需要一根定海神针。<br />
    来稳住朝局,而这也是自己起兵的最好时刻。<br />
    思绪片刻,朱高煦询问道:“都折损了哪些人?”<br />
    “英国公张辅,泰宁侯陈瀛,户部尚书王佐,兵部尚书邝埜,吏部侍郎兼翰林院学士曹鼐(内阁首辅),刑部右侍郎丁铉,工部右侍郎主永和等,共计五十二名官员。”“成国公朱勇,西宁侯宋瑛,大同总兵官武进伯朱冕,恭顺侯吴克忠,都督吴克勤,永顺伯薛绶,指挥使阎震,还有护卫将军樊忠等十六位将领。”<br />
    朱高煦沉默,心中思绪。<br />
    “看来,老朋友的子嗣都死的差不多。”<br />
    文官居然能死这么多人,是他没有想到的。<br />
    五十二位官员。<br />
    文官随军出征,是永乐朝就常有的事情,这是朱棣的习惯。<br />
    在征战的途中,也会抽出时间来处理朝政,不至于荒废。<br />
    内阁成员杨荣还有兵部的那些人,就曾随朱棣出征过。<br />
    “二哥,你倒是说句话啊?我们到底还反不反?”<br />
    朱高煦看了一眼朱高燧。<br />
    邪笑道:“反,为什么不反?”<br />
    “天赐良机,此时不反,等待何时?”<br />
    朱高煦甩袖,来到刚才的外屋。<br />
    当他出来的时候,众将士目光都纷纷聚焦在朱高煦的身上。<br />
    造反,是砍头的罪名。<br />
    可同样,要是造反成功,那也是千秋万代的功名。<br />
    朱高煦声音洪亮,大声喝道:“当今,朝无正臣,内有奸恶,皇帝昏庸无能,亲征而狂妄,致使我大明五十万将士,几十位文武官员,命丧土木堡,大明国危。”<br />
    “昔,建文皇帝亦昏庸,狂妄,宠信奸贼,致使天下动荡,好在太宗皇帝遵《皇命祖训》,举兵讨伐之,清君侧。”<br />
    “放有大明国泰明安五十年。”<br />
    “而今,亦是如当年太宗皇帝之时,我等也应效仿太宗皇帝之举,诛杀奸贼,平外敌,安天下。”<br />
    “皇明祖训有言:若朝无正臣,内有奸贼,则举兵讨之,清君侧!”<br />
    当朱高煦搬出当年朱棣搬出的那句话时。<br />
    顿时,整个屋内都开始沸腾。<br />
    朱高煦见情绪已然到达这里,他一改佝偻的姿态,用最雄伟的身姿面对着诸将。<br />
    厚重充满老茧的大手,缓缓放在腰间的佩刀刀柄上。<br />
    紧接着。<br />
    朱高煦猛地抽出腰间的佩刀,振臂大声喝道:“驱逐鞑虏,恢复大明,立刚陈纪,救济斯民。”<br />
    “顺天!靖难!!!”<br />
    当朱高煦话音落下的那一刻,诸将纷纷高呼呐喊。<br />
    “驱逐鞑虏,恢复大明,立刚陈纪,救济斯民!!!顺天!靖难!!!”<br />
    “驱逐鞑虏,恢复大明,立刚陈纪,救济斯民!!!顺天!靖难!!!”<br />
    “驱逐鞑虏,恢复大明,立刚陈纪,救济斯民!!!顺天!靖难!!!”<br />
    顿时,整个乐安都在回荡着这句话。<br />
    天地为之震颤。<br />
    朱高煦伸出手:“老三,你即刻派人,控制乐安城。”<br />
    “昭告天下,我汉王朱高煦,奉太祖所遗皇明祖训,清君侧,靖国难!!!”<br />
    朱高微微拱手,喝道:“是,二哥!”<br />
    经历过朱棣靖难全过程的朱高煦,对造反的流程那是了如指掌。<br />
    先控制乐安城,以乐安为据点,开始不断扩大影响力。<br />
    最重要的,还是需要向天下颁布昭告,告诉所有人,他朱高煦!反了!<br />
    (本章完)</p>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More+

正义利剑

佚名

官途:从基层科长到权力巅峰

佚名

全民:亡灵召唤师,一人即天灾

佚名

从救下同学妈妈开始混富婆圈

李知漫

官场:平步青云

佚名

新生,我要造福一方

佚名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