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yunmengshuyuan.cc!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p>    第137章 石壁惊现太宗之言,朱厚熜的滔天怒火!<br />
    “这怎么可能?”<br />
    “太祖皇帝不承认我爹还差不多,我爹哪敢不承认太祖皇帝。”<br />
    这些年来,朱棣做的每一件事,都只是为了证明自己。<br />
    希望自己死后,在地府里和太祖皇帝相遇,能够得到其认可。<br />
    不认朱元璋?<br />
    恐怕朱棣自己都会懵圈。<br />
    “那这到底是怎么回事?”<br />
    朱高燧轻哼一声道:“还能是怎回事,估计是哪位不孝子孙,把老爷子的庙号给改了呗。”<br />
    “不过,能改老爷子的庙号,这人的能力应该不错。”<br />
    徐增寿挠了挠脑袋。<br />
    “此话怎讲?”<br />
    他和自己兄长不一样,不暗朝堂之事。<br />
    望着啥都不明白的徐增寿,朱高燧也是无奈,这恐怕就是为什么徐增寿私通燕王的事情,能被朱允炆发现的原因吧。<br />
    对此,朱高燧解释道:“擅改祖宗庙号,那群腐儒是不会答应的。”<br />
    “太祖皇帝定下的教育之法,给朝廷培养了大量的人才,同时也禁锢了这些人的思维。”<br />
    “简单来说,就是培养了一批死倔的官员。”<br />
    “比如说,方孝孺。”<br />
    “他们将规矩和祖制看的极其之重,皇帝想要擅改太宗庙号,岂能不经过这些人的同意?”<br />
    “软弱无能的皇帝,哪能扛得住这些人的尖牙利嘴和压力,自然需要一定的手段和能力。”<br />
    “庙号,岂是这么容易改的。”<br />
    徐增寿闻言,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br />
    原来如此。<br />
    “哈哈哈,没想到老四居然从太宗变成成祖了,若是他知道,应该会很高兴吧?”<br />
    朱高煦和朱高燧闻言,相视一眼,而后直接笑了出来。<br />
    “哈哈哈,三舅,我爹若是知晓这件事,不宰了这改庙号的皇帝,都算他变了。”<br />
    唉,努力了一辈子。<br />
    终究还是没能摆脱头顶上的反贼二字啊。<br />
    爹,这就是你选择朱瞻基的后果。<br />
    徐增寿还是有些纳闷,困惑的说道:“为何?祖的地位,不是要比宗的地位更高吗?”<br />
    祖的地位,肯定是要比宗的地位更高的。<br />
    为啥朱棣不会高兴?地位提升了,居然都不高兴。<br />
    朱高煦长叹一声,笑道:“我爹这辈子,上马亲征杀敌,下马劳身治国。”<br />
    “其实就是想要用自己的功绩,来洗掉自己身上的谋逆二字。”<br />
    “他不敢有丝毫懈怠。”<br />
    “太宗,便是他毕生的夙愿。”<br />
    “甚至不惜修改史书,将建文朝抹掉,还常常叮嘱大哥,等他死后,一定要给他上太宗的庙号。”<br />
    “否则会死不瞑目。”<br />
    “快六十岁了,却还想要亲征,你就知道我爹有多执着太宗二字了。”<br />
    朱棣死的时候六十五岁,死在北伐回归的途中。<br />
    这就足以表明,朱棣到底有多在意太宗二字了。<br />
    况且,看样子,朱棣不仅庙号被改了,就连谥号都改了。<br />
    将谥号中的体天改为启天。<br />
    广运,改成肇运。<br />
    虽然只改了两个字,但其表达的意思已经截然不同。<br />
    体天有体察天意,顺应天意的意思。<br />
    启天有开辟天地,重塑天地的意思。<br />
    广运有扩展国运,延续正统的意思。<br />
    而肇运则有开创国运,独树一帜的意思。<br />
    启和肇都是开始的意思。<br />
    直接把朱棣是谋逆篡位的事情,摆在了牌面上。<br />
    朱高煦和朱高燧已经能够想到,朱棣得知后,被气疯的模样。<br />
    要知道,庙号和谥号,可都是传千年百年,是写在史书上的。<br />
    也就是说,朱棣的谋逆,哪怕过了千年也依旧会有人知晓。<br />
    毕竟,哪有顺位继承的皇帝,庙号是祖的?<br />
    “二哥,看来这次咱俩虽然没能捋清楚朱瞻基一脉的皇帝,有多少昏君。”<br />
    “但意外收获,比想象中的更大啊。”<br />
    朱高燧嘴角扬起,笑眯眯的望着明成祖牌匾,还有那挂着的朱棣画像。<br />
    改庙号和谥号这件事。<br />
    足够让朱瞻基凉凉。<br />
    “嗯,走吧,咱们去找找史书记录,我倒是好奇。”<br />
    “到底是哪位皇帝,胆子这么大,居然把老爷子谋反的事情,搬上台面。”<br />
    朱高燧点了点头。<br />
    “直接去皇宫里就行。”<br />
    “来的路上,我已经打探清楚了,大明史书材料一般都是存放在皇史宬。”<br />
    “里面存放着大明历朝历代的史书。”<br />
    在来的路上,自己就找武定府的知府打探清楚了一些消息。<br />
    想要了解嘉靖朝,自然是需要信息渠道。<br />
    而最好的信息渠道,自然就是史书存放的地方。<br />
    徐增寿有些诧异:“你怎么知道?”<br />
    朱高燧白了一眼徐增寿。<br />
    “武定府的知府告诉我的。”<br />
    “你就在旁边,都没听清楚?”<br />
    徐增寿不好意思的摸了摸头。<br />
    朱高煦倒是并不觉得意外。<br />
    朱高燧当锦衣卫这么多年,对信息获取,自然是轻车熟路。<br />
    “听说,嘉靖朝的皇宫经常发生火灾,朱厚熜因此才建设了这家皇史宬来储存历代史书,里面还有咱爹修的永乐大典。”<br />
    ……<br />
    皇史宬外。<br />
    皇宫发生火灾频繁,为了保护这些史料,皇史宬时不时就有太监来此巡视。<br />
    “二哥,靠你了。”<br />
    等巡视的太监离开后,三人来到其大门前。<br />
    朱高煦稍微用力,便将锁给硬生生掰开。<br />
    走进皇史宬内,不得不说,这座宫殿建的很大。<br />
    里面的史料确实令郎满目,还有分类也做的很好。<br />
    朱高煦和徐增寿看着这满屋子的史料书籍,顿时就感觉到头疼。<br />
    “老三,咱们这要看到什么时候啊?”<br />
    朱高燧却是自顾自的来到最新的史料记载处。<br />
    也就是本朝实录。<br />
    “二哥,放心,给我把风,给我一晚上,我绝对能找到是谁改的庙号。”<br />
    英宗往前的史料不用看。<br />
    只需要看英宗往后的史料,不算多。<br />
    他身为锦衣卫头目,一目十列都是正常的。<br />
    又不需要记住,只需要找到是谁改的庙号,就行了。<br />
    朱高煦和徐增寿相视一眼,开口道:“三舅,你在这里望风。”<br />
    “我直接去找那老道士。”<br />
    朱高煦耐不住性子,准备直接去找嘉靖皇帝,问个清楚即可。<br />
    何必如此麻烦?<br />
    徐增寿点了点头:“放心吧,这里有我。”<br />
    于是,朱高煦便准备去后宫寻觅朱厚熜。<br />
    时间流逝……<br />
    两个时辰后,朱高燧眼眸一亮,在其中一页停留了下来。<br />
    嘉靖十七年,朱厚熜将明仁宗朱高炽移出太庙,将自己的父亲明睿宗放入太庙。<br />
    同时,改明太宗的庙号,改为明成祖。<br />
    朱高燧恍然大悟。<br />
    难怪老爷子经常说,看这老道士不爽,原来是因为这个啊!改朱棣庙号的,居然就是这老道士?!<br />
    至于原因,倒也很简单,将小宗变大宗。<br />
    就是为了自己的皇位正统,所做出来的事情。<br />
    只不过,为了自己的皇位正统,就把朱棣的谋逆拿出来说事。<br />
    “难怪,这老道士也是藩王出身。”<br />
    在嘉靖朝的史料中,朱高燧了解到。<br />
    上一任皇帝朱厚照猝然离世,没有子嗣,身为藩王的朱厚熜便成为了摘桃子的人。<br />
    只不过让文官们没有想到的是,这朱厚熜居然和当年的汉文帝一样。<br />
    极致的聪明,刚刚登基,年仅十四岁,就能把权臣玩弄股掌之中。<br />
    通过大礼议之争,从傀儡皇帝,成长为掌握实权的皇帝。<br />
    不对啊。<br />
    按照这些史料的记载,朱厚熜的剧本应该是汉文帝刘恒那样的剧本。<br />
    应该是一位英明的皇帝。<br />
    可为什么会流民遍地?尸骸遍地呢?<br />
    时间不多,朱高燧没有过多时间来了解朱厚熜。<br />
    于是合上史料,来到门口。<br />
    “三舅,我二哥呢?”<br />
    “我已经查清楚了,是谁改的庙号。”<br />
    “高煦说,去找皇帝问了,现在还没回来。”<br />
    刚说完,朱高煦便回到了这里。<br />
    有些郁闷的说道:“我找遍了后宫,奶奶的,哪有皇帝的影子?”<br />
    貌似朱厚熜并没有居住在皇宫里头。<br />
    朱高燧这时候解释道:“二哥,不用找了。”<br />
    “改咱爹庙号的人,就是这位嘉靖皇帝,朱厚熜。”<br />
    闻言,朱高煦微微一愣,有些诧异。<br />
    “居然是他?难怪咱爹第一眼就看他不爽!”<br />
    朱厚熜刚出现在酒馆里的时候,朱棣只是见过一面,就让他不知从何而来的怒气。<br />
    害的他们找了许久的道观。<br />
    都没能找到朱厚熜的踪迹。<br />
    “按照这里的史料记载,庙号更改的时间,是嘉靖十七年。”<br />
    “他也是一位藩王,因为上一任皇帝明武宗朱厚照没有子嗣。”<br />
    “因此,皇位流到了他的手里。”<br />
    “他为了彰显自己皇位的合法性,便太高了咱爹在太庙的地位,并改其为成祖。”<br />
    没等朱高煦做出反应。<br />
    此时,巡逻的太监发现了这边的动静。<br />
    来不及多想,朱高燧便准备拉着两人离开此地。<br />
    虽然没能找到朱厚熜那老道士,不过得知了朱棣庙号被改的事情,已经足够了。<br />
    “二哥,走吧。”<br />
    朱高煦点了点头。<br />
    不过,再走之前,朱高煦准备给朱厚熜来一场老祖宗的“庇护”。<br />
    他连忙来到皇史宬的一块空白墙壁上。<br />
    这时候的朱高燧和徐增寿,都有些搞不明白朱高煦想要干嘛。<br />
    紧接着,朱高煦便开始用自己强大的力道,开始在墙壁上刻印。<br />
    【朕,奉天靖难,承太祖基业,驱鞑虏于漠北,定九鼎于燕京,修大典以彰文治……其功卓卓,为之余地宫,能有颜面见太祖……】<br />
    【尔不孝子孙,因己之私,擅改朕之庙号,谥号,辱朕于浩瀚史书之中。】<br />
    【虽犹在地宫,朕心难眠,今来之,勒令不孝子孙,将朕之庙号,复归太宗。】<br />
    【若执迷不悟,他日地宫相见,朕将不顾你朱家子孙之血脉,将你斩于九幽之下!】<br />
    朱高燧和徐增寿望着这些字。<br />
    都不由的愣了愣。<br />
    情不自禁的给朱高煦竖起大拇指。<br />
    “二哥,还是你厉害。”<br />
    “这朱厚熜要是看见这些字,恐怕是彻夜难眠了。”<br />
    朱高煦大声笑道。<br />
    “彻夜难眠?我就是要吓死他!”<br />
    徐增寿望着这一幕,嘴角微微上扬。<br />
    自己虽然不懂什么政治,阴谋诡计,不过他还是懂朱高煦为何这么做的。<br />
    其实就是为了给老四出口气。<br />
    “走吧,殿外的人越来越多了。”<br />
    “看样子,应该是宫中禁卫来此了。”<br />
    朱高煦点了点头,随即便带着朱高燧和徐增寿,直接离开了此地。<br />
    等太监带着宫中禁卫走进这皇史宬。<br />
    便什么只看见了这墙壁上刻的字体。<br />
    还有那一地的石头碎屑。<br />
    正因这一墙之词,使得整个嘉靖朝,再度陷落风波之中。<br />
    ……<br />
    很快,这墙面上的词,首先便被身为司礼监掌印太监的吕芳和一众太监所知。<br />
    吕芳望着这皇史宬墙面上的词。<br />
    心中不由的一震。<br />
    太宗皇帝回来了?!<br />
    还是说,有人想要借着太宗皇帝的名义,来达到某种目的?<br />
    不过,不论是那种事情的发展方向,都是足够震动朝野的。<br />
    “唉……”<br />
    吕芳随即便带着这则消息,急忙朝着朱厚熜所居住的西苑万寿宫走去。<br />
    ……<br />
    同时,内阁很快便得知了这件事情。<br />
    徐阶,高拱,张居正等内阁成员的人都面面相觑。<br />
    其中内阁首辅徐阶,更是愁眉不展。<br />
    “想必诸位,都已经知晓,这皇史宬墙壁上,惊险成祖皇帝之言了吧。”<br />
    众人都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br />
    身为内阁成员,自然是有消息渠道,且是互通的。<br />
    谁能知晓,一夜之间,在皇史宬石壁上,就出现了类似成祖皇帝的言论。<br />
    高拱这时候站起身,缓缓开口道:“徐阁老,皇上知晓此事,必然会勃然大怒。”<br />
    “我们应当有所准备啊。”<br />
    “如今,我等知晓其中事情缘由消息甚少……”<br />
    闻言,徐阶有些无奈的叹息了一口气,看了一眼高拱。<br />
    “你们不知道,难道我就知道?”<br />
    徐阶随即将自己知晓的消息,都说了出来。<br />
    “根据昨日太监之言。”<br />
    “当晚他巡视的时候,发觉皇史宬的锁被破坏,以为有刺客,便连忙去找禁卫统领前来查看。”<br />
    “皇史宬没有东西丢失,也没有什么东西被破坏。”<br />
    “只是有些翻找记录,还有惊现在墙壁上的这些字。”<br />
    “还有一地的石砖碎屑,看样子,是直接被刻在墙壁上的。”<br />
    “其中,那些翻找记录,也看不出什么。”<br />
    什么都不知道的时候,最好是静观其变。<br />
    什么都不要做。<br />
    朱厚熜发怒,是必然的。<br />
    毕竟,这完全就是一种挑衅。<br />
    要是这话真的是太宗皇帝说的,那没毛病。<br />
    确实是朱厚熜不尊祖制,私自擅改太宗庙号。<br />
    可若是有心之人,用太宗皇帝的口吻说的,那这里的寓意可就截然不同了。<br />
    杀皇帝……试问古往今来。<br />
    有哪个皇帝能接受用这种语气威胁?<br />
    还是用祖宗的语气。<br />
    更何况,被威胁的皇帝,还是极度自私和猜忌心极其之重的朱厚熜!<br />
    (本章完)</p>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More+

从救下同学妈妈开始混富婆圈

李知漫

新生,我要造福一方

佚名

官道之红色权力

佚名

官场:平步青云

佚名

重回1982,从小渔村开始

佚名

好好先生的真实面目

佚名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