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n <p> 他常年打猎,生活倒是富足,闲暇之余又用牛车赚些外快。</p><p> 母女三人坐在牛车上,而他也不说话,只安静的赶着车。</p><p> 这个人长的又高又壮,皮肤黝黑,一脸的凶神恶煞,络腮胡子像是杂草一样,说话声音也是如雷鸣般,莫名就叫人恐惧。</p><p> 王二丫很害怕他,一直缩在苏玥怀里。</p><p> 王大山倒是不怕,只是时不时用眼神打量着他的背影。</p><p> 去镇上的这一路上遇到了不少村上的人。</p><p> 他们看见苏玥母女坐在牛车上都很稀奇,毕竟大家都知道,苏玥家里是林兰娟当家。</p><p> 而林兰娟又是出了名的小气,她怎么可能会舍得让苏玥租牛车。</p><p> 于是就有了动歪心思的,拦住了猎户的牛车。</p><p> 猎户,顺道载我一程呗。</p><p> 猎户板着脸,声若洪钟道:不行,这马车已经叫富贵媳妇租下了,不载。</p><p> 换做别人早就让路了,偏偏这人还是村里有名的无赖,外号叫王赖子。</p><p> 猎户拒绝他,他便朝苏玥说道:苏小娘子,麻烦行行好,载我一程行不行。</p><p> 不行,我们孤儿寡母不方便。</p><p> 苏玥看着他嬉皮笑脸的模样,心中满是反感。</p><p> 这人长得贼眉鼠眼,瘦的浑身没二两肉,一双眼睛贼溜溜的,嘴角还有一颗豆子大的黑痣。</p><p> 而苏玥都拒绝了,偏偏他还要往上凑,作势就要上牛车。</p><p> 不碍事不碍事,只是顺道而已。</p><p> 苏玥沉下了脸,这不是摆明了欺负她一个寡妇,想着她脚微动,刚想把他踹下去。</p><p> 谁知猎户反应更快,苏玥一阵耳鸣,还以为打雷了。</p><p> 下去,谁叫你上来的。</p><p> 猎户吼了一嗓子,吓得那王赖子屁滚尿流。</p><p> 不不上就不上那么凶干什么。</p><p> 苏玥心安理得的坐着,顺道把怀里的王二丫又搂紧了一些,这孩子刚才被那一嗓子吓的都颤了一下。</p><p> 猎户继续赶车,碰到熟人打招呼,有询问的就解释一番苏玥租了车,后面倒是没碰到无赖了。</p><p> 到了镇上以后,苏玥先带着两个孩子去了叫卖的包子摊前,直接买了六个大肉包子,母子三人一人两个。</p><p> 这肉包子还真别说,真是皮薄馅大,肉香味美。</p><p> 两个娃美滋滋的大口咬着,满嘴流油,他们都不知道多久没吃到过肉了,吃着包子,苏玥又带着他们去了馄饨摊前,点了三碗馄饨。</p><p> 他们哪里享受过这种待遇,从小到大,估计都没吃过馄饨。</p><p> 果然还是美食能治愈一切。</p><p> 王二丫受到的心理创伤这一刻完全被治愈了。</p><p> 吃完肉包子和馄饨,三人都吃撑了,吃饱喝足,苏玥带着他们俩直接去了成衣铺子。</p><p> 她给两个孩子一人买了两身衣服。</p><p> 换上新衣服后,苏玥直接把他们的旧衣服给丢了。</p><p> 果然是人靠衣装马靠鞍。</p><p> 王二丫穿着粉色的衣裤,虽然头发还有点凌乱,但已经好看不少了。</p><p> 苏玥满意道:等会娘给你买两朵头花,打扮一下我家二丫就像是画上走出来的小仙童。</p><p> 王二丫喜滋滋的摸着自己的衣服,脸上的笑容止都止不住。</p><p> 谢谢娘。</p><p> 她都记不清多少年没穿过新衣服了,穿的都是姐姐不要的。</p><p> 王大山摸着自己身上的衣服,自然也是开心的,可是</p><p> 他看向苏玥,突然说道:娘我不要新衣服。</p><p> 为什么?苏玥不解。</p><p> 王大山说道:我是男孩子,随便穿点什么都行,所以我不要,娘给自己买。</p><p> 苏玥闻言一愣,这才明白王大山是什么意思,她顿时笑道:放心吧,娘不会亏待自己的,给你买完,娘也买两身。</p><p> 王大山还是摇了摇头,我不要,娘赚钱不容易,省着点花。</p><p> 该省省,该花花,银子是赚来的,不是省出来的。</p><p> 苏玥直接付了钱,不容王大山拒绝。</p><p> 王大山无话可说,但却不让苏玥把换下的旧衣服丢掉。</p><p> 买完衣服,苏玥言出必行,又给王二丫买了粉色的头花,还心血来潮的帮她扎了两个小丸子。</p><p> 这下她更好看了,从头到尾的改造让她漂亮了不少。</p><p> 拜师</p><p> 给俩孩子买完衣服,苏玥自己也去买了两身。</p><p> 现在还不能太招摇,所以她和孩子都买的最普通的衣服,布料很差,但再普通也比之前穿的旧衣服要好。</p><p> 娘三穿着新衣服焕然一新,苏玥选的是一件浅蓝色的裙装,一套浅绿色的衣裤。</p><p> 这古代的衣服还是挺好看的,有点像是汉服。</p><p> 苏玥看了眼天上的太阳,现在还没到午时,估计是上午九点到十点。</p><p> 虽说她是去江家做厨娘,但其实这只是一个幌子,所以她晚点去也没关系,现在正好带着王大山去私塾报名上学。</p> ', ' ')('\n <p> 这镇上只有一家私塾,是一位叫方远山的秀才开的。</p><p> 一年只需一两银子即可,但是笔墨纸砚等东西需要自己另出银子购买。</p><p> 笔墨纸砚在古代对于穷人家来说算是奢侈品。</p><p> 而方远山也算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好人了,因为他的学费确实收的便宜,据说隔壁镇上的私塾费用高达六两。</p>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