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这样的自己好奇怪,好陌生,好像变成了话本小说里斤斤计较的女二号。<br />
她正茫然,余光却看见徐雍启走向自己。<br />
“笨蛋小乔。”他轻声和她说话,今天第二次带着宠溺与纵容意味的这样说。<br />
“没摔到吧?”他问。<br />
沈阁乔摇摇头,目光还是茫然。<br />
徐雍启点点头,带着众人换了一个方向前进,幽深视线扫过众人,别有意味地停留在褚淼燚脸上半瞬。<br />
他道:“以二公主的经验,那条路并不好走,很是危险。我们换条道试试,二公主您觉得这个方向如何?”<br />
褚淼燚讪讪收回手——方才徐雍启伸手,方向却是朝上,他抬手折断头顶伸出的一根木枝,随后让宣敏仔细保护褚淼燚——望向徐雍启和沈阁乔的视线带了几分玩味。<br />
这样都不上当,看来那个小姑娘的身份绝对不一般。<br />
褚淼燚轻笑声:“这个方向自然更好。”<br />
-<br />
按照徐雍启的吩咐,宣敏一路寸步不离跟随褚淼燚。<br />
褚淼燚直觉宣敏老到圆滑,从他身上套消息肯定不容易,于是娇声让苏钰城也过来护着她,路上手自然不自然搭上苏钰城的肩膀和手臂,一边要和宣敏拉开距离。<br />
她装作不自然地出声问询:“前面那两个女人是谁啊,我是瑶人,穿行‘毒林’轻轻松松,可她们二人,尤其是右边那位,看起来如此瘦弱,怎么也会跟来啊?这‘毒林’说起来也很是危险呢!”<br />
苏钰城看向沈阁乔和樵姐的背影,目光变得有几分崇拜,道:“她们二人可厉害呢!右边那个是翰祁王妃,记忆力超群,左边那位则是樵姐,这一路……”<br />
话没说完,就被赶上来的宣敏匆匆打断,他咳嗽一声,“苏钰城,小心看路,别摔了南疆二公主。”<br />
“哦哦好,”苏钰城停下要说的话,又望着眼前的平地挠挠头,“这也能摔,不至于吧?”<br />
宣敏嗤笑声,“你不会摔,可南疆二公主身子金贵,小小断木走不过去更遑论这地。”<br />
“啊?”<br />
宣敏走到褚淼燚身侧,和苏钰城说话,“反正你好好走路,多注意路况少讲话。”<br />
苏钰城有些明白过来,摸摸鼻子,“好。”<br />
褚淼燚冲宣敏轻笑声,“还是宣大哥仔细。”<br />
她知道宣敏是在针对自己,也并不介意,毕竟她起码得知,沈阁乔不是普通女孩,而是传闻里嚣张跋扈、其貌不扬的翰祁王妃。<br />
也得知了,京都的传言有假。沈阁乔很重要,不好惹。<br />
-<br />
和去时相比,返程的这一路走得可以说平安无虞,但实际上暗流涌动。<br />
到了怀广山上的小木屋,徐雍启一行人要辞别樵姐,也要照去时承诺,给樵姐想要的东西。<br />
樵姐只让徐雍启和沈阁乔进了木屋,其他几人被关在外面。<br />
木屋内,有一小男孩坐在火炉旁点火,听见木门开合声,他回头,欢欢喜喜道:“娘亲,你回来啦!”<br />
“嗯。”樵姐点点头,走过去摸了摸小男孩的脑袋,和他说话时声线放轻柔许多,“小鱼,去倒两杯茶过来。”<br />
小鱼乖乖点头,又照樵姐的意思,和徐雍启、沈阁乔二人打了招呼。<br />
他喊徐雍启“王爷”,喊沈阁乔时,却是直接喊的“姐姐”。<br />
沈阁乔有几分错愕,望着墙边火炉里跳动的火苗,直觉樵姐要同他二人说些什么不得了的事。<br />
果然,樵姐接过小鱼端过来的两杯茶。<br />
第一杯清茶递给沈阁乔,她缓声开口道:“乔乔,我是你的娘亲。”<br />
第二杯浊茶推给徐雍启,乔思雨抬眼道:“翰祁王,我想好我要什么了,我要乔乔留在这里。”<br />
第61章 娘亲<br />
两句轻轻巧巧的话, 沈阁乔差点把已经有裂缝的瓷杯摔碎。<br />
徐雍启则深深蹙眉,对着乔思雨一直恭敬平和的眼,此刻折射出的目光锐利防备。他往沈阁乔的方向偏了偏身子, 手腕横亘在她身前,声线冷沉,“抱歉, 我不答应。”<br />
乔思雨抬眸,哼笑了声, “我只是知会你一声,从头到尾没想过征询你的意见, 翰祁王。”<br />
气氛剑拔弩张,徐雍启看了眼沈阁乔,她还处在茫然状态, 睁一双湿漉漉的眼懵懵然盯着墙边火炉, 鸦黑的羽睫半垂, 落下一小片阴影。<br />
她没说话,但她才是做出决定的人。<br />
徐雍启目光柔和几分,抬手抚上沈阁乔的脑袋揉了揉,而后他抬眼,漠然看向乔思雨,道:<br />
“我现在是乔乔的夫君,您不问我意见便要让乔乔留在这里, 这于礼不和也就罢了,但您是不是应当征求乔乔的意见呢?”<br />
他微顿, 给自己存在的分量加码, 道:“或者再往前,乔乔七岁时您丢下她一人潇洒离开, 那时您是不是应当问问,乔乔想不想您走?这十年来,乔乔因为您当年一走了之,不知道偷偷掉过几次眼泪,她失意的时候我陪在身旁,而您在哪里?”<br />
“时隔十年您再度出现,一出现便让她离开原来的生活,跟随您住在这危机重重的山林间,您不觉得,自己有些过分霸道和自私了吗?”<br />
话到后面语气也加重,字字冷锐掷地有声,徐雍启在为沈阁乔鸣不平。</p>
她正茫然,余光却看见徐雍启走向自己。<br />
“笨蛋小乔。”他轻声和她说话,今天第二次带着宠溺与纵容意味的这样说。<br />
“没摔到吧?”他问。<br />
沈阁乔摇摇头,目光还是茫然。<br />
徐雍启点点头,带着众人换了一个方向前进,幽深视线扫过众人,别有意味地停留在褚淼燚脸上半瞬。<br />
他道:“以二公主的经验,那条路并不好走,很是危险。我们换条道试试,二公主您觉得这个方向如何?”<br />
褚淼燚讪讪收回手——方才徐雍启伸手,方向却是朝上,他抬手折断头顶伸出的一根木枝,随后让宣敏仔细保护褚淼燚——望向徐雍启和沈阁乔的视线带了几分玩味。<br />
这样都不上当,看来那个小姑娘的身份绝对不一般。<br />
褚淼燚轻笑声:“这个方向自然更好。”<br />
-<br />
按照徐雍启的吩咐,宣敏一路寸步不离跟随褚淼燚。<br />
褚淼燚直觉宣敏老到圆滑,从他身上套消息肯定不容易,于是娇声让苏钰城也过来护着她,路上手自然不自然搭上苏钰城的肩膀和手臂,一边要和宣敏拉开距离。<br />
她装作不自然地出声问询:“前面那两个女人是谁啊,我是瑶人,穿行‘毒林’轻轻松松,可她们二人,尤其是右边那位,看起来如此瘦弱,怎么也会跟来啊?这‘毒林’说起来也很是危险呢!”<br />
苏钰城看向沈阁乔和樵姐的背影,目光变得有几分崇拜,道:“她们二人可厉害呢!右边那个是翰祁王妃,记忆力超群,左边那位则是樵姐,这一路……”<br />
话没说完,就被赶上来的宣敏匆匆打断,他咳嗽一声,“苏钰城,小心看路,别摔了南疆二公主。”<br />
“哦哦好,”苏钰城停下要说的话,又望着眼前的平地挠挠头,“这也能摔,不至于吧?”<br />
宣敏嗤笑声,“你不会摔,可南疆二公主身子金贵,小小断木走不过去更遑论这地。”<br />
“啊?”<br />
宣敏走到褚淼燚身侧,和苏钰城说话,“反正你好好走路,多注意路况少讲话。”<br />
苏钰城有些明白过来,摸摸鼻子,“好。”<br />
褚淼燚冲宣敏轻笑声,“还是宣大哥仔细。”<br />
她知道宣敏是在针对自己,也并不介意,毕竟她起码得知,沈阁乔不是普通女孩,而是传闻里嚣张跋扈、其貌不扬的翰祁王妃。<br />
也得知了,京都的传言有假。沈阁乔很重要,不好惹。<br />
-<br />
和去时相比,返程的这一路走得可以说平安无虞,但实际上暗流涌动。<br />
到了怀广山上的小木屋,徐雍启一行人要辞别樵姐,也要照去时承诺,给樵姐想要的东西。<br />
樵姐只让徐雍启和沈阁乔进了木屋,其他几人被关在外面。<br />
木屋内,有一小男孩坐在火炉旁点火,听见木门开合声,他回头,欢欢喜喜道:“娘亲,你回来啦!”<br />
“嗯。”樵姐点点头,走过去摸了摸小男孩的脑袋,和他说话时声线放轻柔许多,“小鱼,去倒两杯茶过来。”<br />
小鱼乖乖点头,又照樵姐的意思,和徐雍启、沈阁乔二人打了招呼。<br />
他喊徐雍启“王爷”,喊沈阁乔时,却是直接喊的“姐姐”。<br />
沈阁乔有几分错愕,望着墙边火炉里跳动的火苗,直觉樵姐要同他二人说些什么不得了的事。<br />
果然,樵姐接过小鱼端过来的两杯茶。<br />
第一杯清茶递给沈阁乔,她缓声开口道:“乔乔,我是你的娘亲。”<br />
第二杯浊茶推给徐雍启,乔思雨抬眼道:“翰祁王,我想好我要什么了,我要乔乔留在这里。”<br />
第61章 娘亲<br />
两句轻轻巧巧的话, 沈阁乔差点把已经有裂缝的瓷杯摔碎。<br />
徐雍启则深深蹙眉,对着乔思雨一直恭敬平和的眼,此刻折射出的目光锐利防备。他往沈阁乔的方向偏了偏身子, 手腕横亘在她身前,声线冷沉,“抱歉, 我不答应。”<br />
乔思雨抬眸,哼笑了声, “我只是知会你一声,从头到尾没想过征询你的意见, 翰祁王。”<br />
气氛剑拔弩张,徐雍启看了眼沈阁乔,她还处在茫然状态, 睁一双湿漉漉的眼懵懵然盯着墙边火炉, 鸦黑的羽睫半垂, 落下一小片阴影。<br />
她没说话,但她才是做出决定的人。<br />
徐雍启目光柔和几分,抬手抚上沈阁乔的脑袋揉了揉,而后他抬眼,漠然看向乔思雨,道:<br />
“我现在是乔乔的夫君,您不问我意见便要让乔乔留在这里, 这于礼不和也就罢了,但您是不是应当征求乔乔的意见呢?”<br />
他微顿, 给自己存在的分量加码, 道:“或者再往前,乔乔七岁时您丢下她一人潇洒离开, 那时您是不是应当问问,乔乔想不想您走?这十年来,乔乔因为您当年一走了之,不知道偷偷掉过几次眼泪,她失意的时候我陪在身旁,而您在哪里?”<br />
“时隔十年您再度出现,一出现便让她离开原来的生活,跟随您住在这危机重重的山林间,您不觉得,自己有些过分霸道和自私了吗?”<br />
话到后面语气也加重,字字冷锐掷地有声,徐雍启在为沈阁乔鸣不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