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算力需求
<p> 第159章 算力需求<br />
8月19日,下午。<br />
地表气温持续下降到32度。<br />
这是一个已经处于正常范围的温度。<br />
许许多多的避难所,彻底打开了对外的大门。放任居民们走出去,享受外界那久违的广阔天地。<br />
一时间。<br />
曾经人烟绝迹的城市废墟中。<br />
部分地方,甚至出现了人满为患的迹象。<br />
而这也造成了大量运载着物资,或者单纯出去游玩的车辆,在经过这些地方的时候,经常会被堵上很久。<br />
毕竟,当初参与清理城市废墟的工程车辆,能够顶着极度恶劣的高温环境,勉强清理出一条单行车道,就已经算是很不错了。<br />
可不会再进一步去考虑什么交通堵塞的情况。<br />
那是属于和平时代,才会有的奢侈的烦恼。<br />
农家小院地下二层,控制中心。<br />
作为江河市新晋的两大巨头之一。<br />
今天一整天,苏武都在忙于处理景园避难所方面的事务。<br />
一座人口超过30万规模的大型避难所。<br />
内部的各种复杂情况,多到远远超出一般人的想象。<br />
在人工智能,还有晨昕姐妹的协助下。<br />
苏武费了十多个小时的时间。<br />
才算勉强初步把景园避难所稳定下来。<br />
他把原本临时成立的治安队,改编并扩大为拥有1500人编制的正式卫队。<br />
然后顺带再以避难所原本的各个内务部门为框架。<br />
临时召回那些原班人马,负责避难所的日常运转。<br />
而与此同时,在这个过程中。<br />
苏武对于权力的下放异常谨慎。<br />
基本上不管是治安卫队,还是内务部门。<br />
所有人都只有记录和建议的权力。剩下的,就是纯粹充当执行命令的工具人。<br />
具体如何决策,全部交由人工智能来负责。<br />
这样一来。<br />
在有些事情的处理上,固然有些呆板,也很有可能出现错误。<br />
但至少,整体上能够大致保持公平。避免大部分的以权谋私和腐败问题。<br />
不至于在普通人间激化出太大的矛盾和动乱。<br />
建立了基本的统治框架。<br />
苏武随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修复和增加摄像头的数量。<br />
将整个避难所所有的公共空间,都置于监控下。<br />
然后要求避难所的所有居民,随身携带手机。再对没有手机的部分人,发放监控手环。<br />
这些流程,基本复刻了苏武当初对青柠避难所的整合过程。<br />
而好处也相当明显。<br />
在人工智能的指令,能够借助手机和监控手环,顺利的传递到具体的每一个人身上之后。<br />
整座避难所中的秩序,立刻出现了明显的好转。<br />
开始释放出巨大的生产力。<br />
原本的工厂,种植园等等,都陆续恢复正常运作。<br />
只是,伴随着景园避难所的稳定。<br />
苏武又不得不面对一个新的难题。<br />
人工智能的算力,不够用了。<br />
如今,从工业生产,到采矿运输,到指挥武装集群,再到数十万人的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br />
都需要人工智能来维持。<br />
庞大的需求缺口下。<br />
原本已升级过,达到超级计算机水准的笔记本电脑,以及微型机甲的战术电脑。<br />
都已经有些不堪重负。<br />
“必须再升级一次算力了。”<br />
苏武沉思着。<br />
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br />
不要看苏武目前已经能够自产中端芯片。<br />
还通过占领景园避难所,以及在过往长期的对外交易中,积累了数量过万的顶级智能芯片。但哪怕把苏武手中目前所有的芯片加起来。<br />
其算力之和,也依然比不上避难所中作为人工智能载体,由生存点升级过的那台超级笔记本电脑。<br />
具体的比例<br />
大概要5万枚顶级智能芯片的集合,才能达到与超级笔记本电脑相同的算力。<br />
并且数量还不是最重要的问题。<br />
关键是5万枚顶级智能芯片,一小时的耗电量高达1万度。<br />
把青柠避难所那十台600千瓦火力发电机都算上。<br />
苏武避难所目前的发电量,加起来也不够这5万枚顶级智能芯片所用。<br />
而相比之下,同等算力的笔记本电脑,每小时仅仅只需要100度电。<br />
双方的算力成本,相差了整整一百倍。<br />
“就用45点生存点,再增加相当于三台超级笔记本电脑的算力吧。”<br />
权衡了一会儿后。<br />
苏武做出了目前最好,也是唯一的升级方案。<br />
或许是由于科技差距太大的原因。<br />
在使用生存点的时候。<br />
不管是基于顶级的智能芯片,还是中端的微米级芯片进行升级。<br />
最终获得的算力。<br />
都基本固定在每十五点生存点,等于一台超级笔记本电脑算力的水准。<br />
和最初苏武刚刚开始建造避难所时相比,不多也不少。<br />
没有打任何折扣。<br />
而经过这一笔的支出。<br />
苏武的生存点储备,直接从三位数跌到了两位数。<br />
仅仅只剩下95点。<br />
升级完算力。<br />
苏武算是暂时从景园避难所的相关事务中脱身出来。<br />
有了时间,开始盘点这次战斗的收获。<br />
作为事实上已经是一座地下城市的景园避难所。<br />
它的物资储备。<br />
数量多到了让苏武感到震撼的程度。<br />
不说其他。<br />
单单是煤炭储备,就达到了一百万吨。<br />
差点没让初次看到的苏武,以为自己眼了。<br />
而油料,钢铁,水泥这三种基础耗材,储备也都以万吨计算。<br />
甚至,苏武还在杨朝鹏的私人金库中,找到了整整半吨黄金。<br />
这批黄金,如果全部用来换成核燃料发电的话。<br />
就又相当于一批上百万吨的煤炭。<br />
“这是真正的发财了。”<br />
苏武忍不住有些感慨。<br />
他辛辛苦苦发展这么久。<br />
最终攒下的资源,都还没有这一次占据景园避难所来的多。<br />
不过,换成另外一个方面考虑。<br />
有了这么大一笔的巨额资源。<br />
苏武接下来,就等于又可以继续加速发展。<br />
说到这里。<br />
需要提到一点。<br />
在占据景园避难所之后。<br />
苏武甚至一度考虑,要不要把主基地搬到景园避难所。<br />
毕竟那里的空间,要比农家小院避难所大上千倍。<br />
各种条件都明显优越许多。<br />
但可惜的是,末世生存系统似乎绑定了农家小院避难所。<br />
不管苏武如何试探,也没找到让它换绑的途径。<br />
(本章完)</p>
8月19日,下午。<br />
地表气温持续下降到32度。<br />
这是一个已经处于正常范围的温度。<br />
许许多多的避难所,彻底打开了对外的大门。放任居民们走出去,享受外界那久违的广阔天地。<br />
一时间。<br />
曾经人烟绝迹的城市废墟中。<br />
部分地方,甚至出现了人满为患的迹象。<br />
而这也造成了大量运载着物资,或者单纯出去游玩的车辆,在经过这些地方的时候,经常会被堵上很久。<br />
毕竟,当初参与清理城市废墟的工程车辆,能够顶着极度恶劣的高温环境,勉强清理出一条单行车道,就已经算是很不错了。<br />
可不会再进一步去考虑什么交通堵塞的情况。<br />
那是属于和平时代,才会有的奢侈的烦恼。<br />
农家小院地下二层,控制中心。<br />
作为江河市新晋的两大巨头之一。<br />
今天一整天,苏武都在忙于处理景园避难所方面的事务。<br />
一座人口超过30万规模的大型避难所。<br />
内部的各种复杂情况,多到远远超出一般人的想象。<br />
在人工智能,还有晨昕姐妹的协助下。<br />
苏武费了十多个小时的时间。<br />
才算勉强初步把景园避难所稳定下来。<br />
他把原本临时成立的治安队,改编并扩大为拥有1500人编制的正式卫队。<br />
然后顺带再以避难所原本的各个内务部门为框架。<br />
临时召回那些原班人马,负责避难所的日常运转。<br />
而与此同时,在这个过程中。<br />
苏武对于权力的下放异常谨慎。<br />
基本上不管是治安卫队,还是内务部门。<br />
所有人都只有记录和建议的权力。剩下的,就是纯粹充当执行命令的工具人。<br />
具体如何决策,全部交由人工智能来负责。<br />
这样一来。<br />
在有些事情的处理上,固然有些呆板,也很有可能出现错误。<br />
但至少,整体上能够大致保持公平。避免大部分的以权谋私和腐败问题。<br />
不至于在普通人间激化出太大的矛盾和动乱。<br />
建立了基本的统治框架。<br />
苏武随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修复和增加摄像头的数量。<br />
将整个避难所所有的公共空间,都置于监控下。<br />
然后要求避难所的所有居民,随身携带手机。再对没有手机的部分人,发放监控手环。<br />
这些流程,基本复刻了苏武当初对青柠避难所的整合过程。<br />
而好处也相当明显。<br />
在人工智能的指令,能够借助手机和监控手环,顺利的传递到具体的每一个人身上之后。<br />
整座避难所中的秩序,立刻出现了明显的好转。<br />
开始释放出巨大的生产力。<br />
原本的工厂,种植园等等,都陆续恢复正常运作。<br />
只是,伴随着景园避难所的稳定。<br />
苏武又不得不面对一个新的难题。<br />
人工智能的算力,不够用了。<br />
如今,从工业生产,到采矿运输,到指挥武装集群,再到数十万人的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br />
都需要人工智能来维持。<br />
庞大的需求缺口下。<br />
原本已升级过,达到超级计算机水准的笔记本电脑,以及微型机甲的战术电脑。<br />
都已经有些不堪重负。<br />
“必须再升级一次算力了。”<br />
苏武沉思着。<br />
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br />
不要看苏武目前已经能够自产中端芯片。<br />
还通过占领景园避难所,以及在过往长期的对外交易中,积累了数量过万的顶级智能芯片。但哪怕把苏武手中目前所有的芯片加起来。<br />
其算力之和,也依然比不上避难所中作为人工智能载体,由生存点升级过的那台超级笔记本电脑。<br />
具体的比例<br />
大概要5万枚顶级智能芯片的集合,才能达到与超级笔记本电脑相同的算力。<br />
并且数量还不是最重要的问题。<br />
关键是5万枚顶级智能芯片,一小时的耗电量高达1万度。<br />
把青柠避难所那十台600千瓦火力发电机都算上。<br />
苏武避难所目前的发电量,加起来也不够这5万枚顶级智能芯片所用。<br />
而相比之下,同等算力的笔记本电脑,每小时仅仅只需要100度电。<br />
双方的算力成本,相差了整整一百倍。<br />
“就用45点生存点,再增加相当于三台超级笔记本电脑的算力吧。”<br />
权衡了一会儿后。<br />
苏武做出了目前最好,也是唯一的升级方案。<br />
或许是由于科技差距太大的原因。<br />
在使用生存点的时候。<br />
不管是基于顶级的智能芯片,还是中端的微米级芯片进行升级。<br />
最终获得的算力。<br />
都基本固定在每十五点生存点,等于一台超级笔记本电脑算力的水准。<br />
和最初苏武刚刚开始建造避难所时相比,不多也不少。<br />
没有打任何折扣。<br />
而经过这一笔的支出。<br />
苏武的生存点储备,直接从三位数跌到了两位数。<br />
仅仅只剩下95点。<br />
升级完算力。<br />
苏武算是暂时从景园避难所的相关事务中脱身出来。<br />
有了时间,开始盘点这次战斗的收获。<br />
作为事实上已经是一座地下城市的景园避难所。<br />
它的物资储备。<br />
数量多到了让苏武感到震撼的程度。<br />
不说其他。<br />
单单是煤炭储备,就达到了一百万吨。<br />
差点没让初次看到的苏武,以为自己眼了。<br />
而油料,钢铁,水泥这三种基础耗材,储备也都以万吨计算。<br />
甚至,苏武还在杨朝鹏的私人金库中,找到了整整半吨黄金。<br />
这批黄金,如果全部用来换成核燃料发电的话。<br />
就又相当于一批上百万吨的煤炭。<br />
“这是真正的发财了。”<br />
苏武忍不住有些感慨。<br />
他辛辛苦苦发展这么久。<br />
最终攒下的资源,都还没有这一次占据景园避难所来的多。<br />
不过,换成另外一个方面考虑。<br />
有了这么大一笔的巨额资源。<br />
苏武接下来,就等于又可以继续加速发展。<br />
说到这里。<br />
需要提到一点。<br />
在占据景园避难所之后。<br />
苏武甚至一度考虑,要不要把主基地搬到景园避难所。<br />
毕竟那里的空间,要比农家小院避难所大上千倍。<br />
各种条件都明显优越许多。<br />
但可惜的是,末世生存系统似乎绑定了农家小院避难所。<br />
不管苏武如何试探,也没找到让它换绑的途径。<br />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