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对新增人口的安排
<p> 第180章 对新增人口的安排<br />
只是,这些收获固然巨大。<br />
可面临的挑战,也相当艰难。<br />
人口数量增长将近一半多。<br />
带来的就是水,电,粮食,以及生存空间等等需求的暴涨。<br />
以景园避难所和周希武避难所的规模。<br />
让这批人短暂的住上几天,还勉强能够应付。<br />
可如果时间稍微长一点。<br />
就必然会产生一系列相当严重的问题。<br />
甚至还有不小的概率,会引发整体崩溃。<br />
调出两座大型避难所的地图。<br />
苏武发现。<br />
为了临时安置新增的那些人口。<br />
除了把本就暂时闲置的地方全部拿了出来以外。<br />
还将原本规划用于建造养殖场的空间,也都给挪用过去。<br />
甚至,就连已经建成的水培农场区域。<br />
也拆掉了不少地方当做临时安置点。<br />
总共占据了相当于25个航空母舰大小,也即25个标准单位的空间。<br />
“先集中建造一批宿舍,把空间腾出来一部分吧。”<br />
看着被占的满满当当的避难所。<br />
苏武只能先从压缩空间开始着手。<br />
作为地下避难所。<br />
每一寸空间都异常珍贵。<br />
生活,种植,工业生产,以及存储各种资源,每一件事都需要用到空间。<br />
而开辟空间的难度。<br />
看一看苏武自己的农家小院避难所。<br />
从末日前一直不停挖掘到现在,都还是一座小型避难所规模就能知道。<br />
那是一件多么耗费人力物力的事情。<br />
也因此,苏武想要种田种出更多的食物。<br />
养活那批新增的人口。<br />
就必须先把他们占据的空间,给腾出来一部分。<br />
不然,也没地方可以再继续扩大种植规模。<br />
至于建造宿舍,显然是一种最节省空间的做法。<br />
一间标准宿舍,只占据75立方米的空间。<br />
可以容纳8个人长久生活。<br />
再算上过道以及各种配套的生活设施。<br />
基本一个标准空间,最多能安顿下来5万人。<br />
四到五个标准空间,便可以把20多万幸存者全部装下。<br />
当然,真这么极限操作的话。<br />
虽然能保证这些人的基本生存,但是他们的精神状态就别想有多好。<br />
长期压抑下。<br />
大概率会滋生各种层出不穷的暴力和犯罪事件。<br />
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再适当的留下一些公共活动空间。<br />
给他们调节放松的机会。<br />
只是这样一来。<br />
最终生活区的大小,很可能会达到八个标准空间左右。<br />
留给苏武种田的地方,就不算太多了。<br />
“稳定更加重要一些。”<br />
“占的空间大点就大点了。”<br />
“种植的地方不够。”<br />
“可以先种点产量更大,能糊口的东西。”<br />
苏武权衡一下。<br />
决定还是不去压缩那些新增人口的生活空间。<br />
至于原本的肉鸡养殖场。<br />
在这种情况下,自然不可能再保持原本的规模。<br />
苏武打算将其规模缩减80%。<br />
剩下的地方,都用来生产蘑菇,蚯蚓等等产量更高的廉价食物。<br />
增加了那么多的人口。<br />
先保证不让人饿死最为重要。<br />
至于食物的口感,就暂时顾不上那么多了。<br />
然后除此以外。<br />
食物和生活空间,只是最基础的两环。<br />
还有水和电力也不能忽视。<br />
还得陆续建造几座水厂,以及更多的发电站才行。并且人口多了,原本的污水处理系统也得一并升级改造。<br />
最后还有工作。<br />
苏武不可能白养着20多万人。<br />
况且真让这些人闲着,也是一个巨大的隐患。<br />
“真够麻烦。”<br />
发现事情越捋越多。<br />
苏武有些头疼的揉了揉额头。<br />
处理这些事务非常枯燥,却偏偏又无法跳过。<br />
毕竟。<br />
一个不慎,就可能会引来灾难性的后果。<br />
好在,他也就麻烦这一次。<br />
等到初步的规划完成。<br />
剩下的具体事务,都可以交给人工智能负责。<br />
到时候,就算过程中偶尔会有些偏差。<br />
也可以效仿之前的审判团和陪审制度。<br />
让那些幸存者自行纠正。<br />
一直忙到晚上8点。<br />
苏武总算把那些新增的20多万幸存者们,都给顺顺当当的安排下去。<br />
这个时候。<br />
他有了余力,可以去看一看自身的发展情况。<br />
作为苏武最核心版图的农家小院地下避难所。<br />
目前已经在地下第9层中,开拓出了1000多平米的空间。<br />
这是设计中,避难所的最后一层。<br />
按照苏武原本的计划。<br />
是打算在这里建成一座专门存放金属和水等等资源的仓库层。<br />
但现在。<br />
随着苏武手中的势力急剧膨胀。<br />
单单幸存者人口数量都达到了60万人。<br />
几个附属避难所,也都拥有远超农家小院本身的巨大空间。<br />
再单纯的囤积这些基础资源,就有些没有必要。<br />
“核心就要有核心的用法。”<br />
“地下9层,就用来建造一座专业的火力发电站吧。”<br />
“既能提高煤炭的发电效率,也能为以后扩张工业生产力打下基础。”<br />
专业火力发电站。<br />
名字听起来似乎很普通。<br />
但前缀上的专业二字,却把它和普通发电机明显的区分开来。<br />
普通的发电机。<br />
包括青柠避难所使用的600kw火力发电机,周希武避难所和景园避难所使用的6000kw到10000kw的大型火力发电机等等。<br />
使用一吨煤炭,只能够产生3000度的电力。<br />
而在专业的火力发电站之中。<br />
同样一吨煤炭,却可以产生4000度的电力。<br />
发电效率提升了30%左右。<br />
目前整个江河市中。<br />
除了官方的1号避难所,拥有一座专业火力发电站以外。<br />
其它地方。<br />
都没有这种堪称工业重器一般的东西。<br />
就连苏武,也是在不久以前。<br />
通过交易网络,买通了官方避难所的一名技术主管。<br />
才拿到了一份专业的火力发电站设计图纸。<br />
拥有了建造的可能。<br />
“有了专业的火力发电站。”<br />
“以后可以逐步慢慢关停其他避难所里的火力发电机。”<br />
“转而用——”<br />
“唔,用电力运输车,从农家小院这边运送电力过去。”<br />
30%的发电效率的差距,让其他所有火力发电机都成为了落后的设备。<br />
没有必要再去使用。<br />
而一座专业的火力发电站。<br />
本身的建造成本,起步在一个亿以上。发电量也极其巨大。<br />
完全没有必要同时建造两座出来。<br />
最经济的考虑,就是所有避难所,共享同一座发电站。<br />
(本章完)</p>
只是,这些收获固然巨大。<br />
可面临的挑战,也相当艰难。<br />
人口数量增长将近一半多。<br />
带来的就是水,电,粮食,以及生存空间等等需求的暴涨。<br />
以景园避难所和周希武避难所的规模。<br />
让这批人短暂的住上几天,还勉强能够应付。<br />
可如果时间稍微长一点。<br />
就必然会产生一系列相当严重的问题。<br />
甚至还有不小的概率,会引发整体崩溃。<br />
调出两座大型避难所的地图。<br />
苏武发现。<br />
为了临时安置新增的那些人口。<br />
除了把本就暂时闲置的地方全部拿了出来以外。<br />
还将原本规划用于建造养殖场的空间,也都给挪用过去。<br />
甚至,就连已经建成的水培农场区域。<br />
也拆掉了不少地方当做临时安置点。<br />
总共占据了相当于25个航空母舰大小,也即25个标准单位的空间。<br />
“先集中建造一批宿舍,把空间腾出来一部分吧。”<br />
看着被占的满满当当的避难所。<br />
苏武只能先从压缩空间开始着手。<br />
作为地下避难所。<br />
每一寸空间都异常珍贵。<br />
生活,种植,工业生产,以及存储各种资源,每一件事都需要用到空间。<br />
而开辟空间的难度。<br />
看一看苏武自己的农家小院避难所。<br />
从末日前一直不停挖掘到现在,都还是一座小型避难所规模就能知道。<br />
那是一件多么耗费人力物力的事情。<br />
也因此,苏武想要种田种出更多的食物。<br />
养活那批新增的人口。<br />
就必须先把他们占据的空间,给腾出来一部分。<br />
不然,也没地方可以再继续扩大种植规模。<br />
至于建造宿舍,显然是一种最节省空间的做法。<br />
一间标准宿舍,只占据75立方米的空间。<br />
可以容纳8个人长久生活。<br />
再算上过道以及各种配套的生活设施。<br />
基本一个标准空间,最多能安顿下来5万人。<br />
四到五个标准空间,便可以把20多万幸存者全部装下。<br />
当然,真这么极限操作的话。<br />
虽然能保证这些人的基本生存,但是他们的精神状态就别想有多好。<br />
长期压抑下。<br />
大概率会滋生各种层出不穷的暴力和犯罪事件。<br />
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再适当的留下一些公共活动空间。<br />
给他们调节放松的机会。<br />
只是这样一来。<br />
最终生活区的大小,很可能会达到八个标准空间左右。<br />
留给苏武种田的地方,就不算太多了。<br />
“稳定更加重要一些。”<br />
“占的空间大点就大点了。”<br />
“种植的地方不够。”<br />
“可以先种点产量更大,能糊口的东西。”<br />
苏武权衡一下。<br />
决定还是不去压缩那些新增人口的生活空间。<br />
至于原本的肉鸡养殖场。<br />
在这种情况下,自然不可能再保持原本的规模。<br />
苏武打算将其规模缩减80%。<br />
剩下的地方,都用来生产蘑菇,蚯蚓等等产量更高的廉价食物。<br />
增加了那么多的人口。<br />
先保证不让人饿死最为重要。<br />
至于食物的口感,就暂时顾不上那么多了。<br />
然后除此以外。<br />
食物和生活空间,只是最基础的两环。<br />
还有水和电力也不能忽视。<br />
还得陆续建造几座水厂,以及更多的发电站才行。并且人口多了,原本的污水处理系统也得一并升级改造。<br />
最后还有工作。<br />
苏武不可能白养着20多万人。<br />
况且真让这些人闲着,也是一个巨大的隐患。<br />
“真够麻烦。”<br />
发现事情越捋越多。<br />
苏武有些头疼的揉了揉额头。<br />
处理这些事务非常枯燥,却偏偏又无法跳过。<br />
毕竟。<br />
一个不慎,就可能会引来灾难性的后果。<br />
好在,他也就麻烦这一次。<br />
等到初步的规划完成。<br />
剩下的具体事务,都可以交给人工智能负责。<br />
到时候,就算过程中偶尔会有些偏差。<br />
也可以效仿之前的审判团和陪审制度。<br />
让那些幸存者自行纠正。<br />
一直忙到晚上8点。<br />
苏武总算把那些新增的20多万幸存者们,都给顺顺当当的安排下去。<br />
这个时候。<br />
他有了余力,可以去看一看自身的发展情况。<br />
作为苏武最核心版图的农家小院地下避难所。<br />
目前已经在地下第9层中,开拓出了1000多平米的空间。<br />
这是设计中,避难所的最后一层。<br />
按照苏武原本的计划。<br />
是打算在这里建成一座专门存放金属和水等等资源的仓库层。<br />
但现在。<br />
随着苏武手中的势力急剧膨胀。<br />
单单幸存者人口数量都达到了60万人。<br />
几个附属避难所,也都拥有远超农家小院本身的巨大空间。<br />
再单纯的囤积这些基础资源,就有些没有必要。<br />
“核心就要有核心的用法。”<br />
“地下9层,就用来建造一座专业的火力发电站吧。”<br />
“既能提高煤炭的发电效率,也能为以后扩张工业生产力打下基础。”<br />
专业火力发电站。<br />
名字听起来似乎很普通。<br />
但前缀上的专业二字,却把它和普通发电机明显的区分开来。<br />
普通的发电机。<br />
包括青柠避难所使用的600kw火力发电机,周希武避难所和景园避难所使用的6000kw到10000kw的大型火力发电机等等。<br />
使用一吨煤炭,只能够产生3000度的电力。<br />
而在专业的火力发电站之中。<br />
同样一吨煤炭,却可以产生4000度的电力。<br />
发电效率提升了30%左右。<br />
目前整个江河市中。<br />
除了官方的1号避难所,拥有一座专业火力发电站以外。<br />
其它地方。<br />
都没有这种堪称工业重器一般的东西。<br />
就连苏武,也是在不久以前。<br />
通过交易网络,买通了官方避难所的一名技术主管。<br />
才拿到了一份专业的火力发电站设计图纸。<br />
拥有了建造的可能。<br />
“有了专业的火力发电站。”<br />
“以后可以逐步慢慢关停其他避难所里的火力发电机。”<br />
“转而用——”<br />
“唔,用电力运输车,从农家小院这边运送电力过去。”<br />
30%的发电效率的差距,让其他所有火力发电机都成为了落后的设备。<br />
没有必要再去使用。<br />
而一座专业的火力发电站。<br />
本身的建造成本,起步在一个亿以上。发电量也极其巨大。<br />
完全没有必要同时建造两座出来。<br />
最经济的考虑,就是所有避难所,共享同一座发电站。<br />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