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雪地列车
<p> 第243章 雪地列车<br />
苏武在商队的成员中。<br />
继续添加了五台工程车辆。<br />
随后思索了一下。<br />
又把目光放到了停留在农家小院地表的基地车那里。<br />
作为除了微型机甲和制造中心以外,苏武如今手中,单项投入生存点最多的机械造物。<br />
基地车的很多性能,都堪称领先了当前世界半代到一代的水准。<br />
哪怕把范围限制到维修道路上。<br />
能够额外加装多台重型设备的基地车。<br />
施工效率也要远超普通的工程车辆。<br />
而它本身,经过生存点强化的装甲与电磁护盾,以及不逊色于农家小院这边的人工智能。<br />
还能让它在野外发挥出极其强大的战斗力。<br />
成为保障整个商队安全的基石。<br />
“投入了那么多生存点进去。”<br />
“也该是时候再发挥一点作用了。”<br />
通过控制台。<br />
与基地车的人工智能相连接。<br />
苏武快速检索了一下基地车的状态。<br />
发现情况相当不错,就连电量都处于百分百的满值。<br />
可以随时启动。<br />
他唯一需要做的,就是根据商队的任务。<br />
再给它增加各种额外的挂件。<br />
这些事情,都不是什么难题。<br />
哪怕目前苏武手中没有适合基地车使用的大型设备。<br />
但只要当场下达命令。<br />
都不需要动用高端的制造中心。<br />
位于农家小院地下5层的普通工业区,就能在一两个小时的时间以内,把所有需要的施工设备现场制造出来。<br />
而趁着这段制造时间。<br />
苏武又在基地车上,配备了5台人型服务型机器人,一个作战无人机集群,以及一台珍贵的工程机器人。<br />
人型服务型机器人的作用,在于负责出面和其他避难所谈判和交易。<br />
出于节省资源和安全方面的考虑。<br />
苏武不打算在商队上,安插普通的工作人员。而是全部采用远程控制的方式。<br />
所有实际随队的工作,都会交给机器人代劳。<br />
在这种情况下。<br />
使用人型服务型机器人,总要好过使用蜘蛛机器人和机器狗。<br />
作战无人机集群没什么好说的。<br />
它就是和商队中的那20台普通蜘蛛机器人一样。<br />
属于纯粹的战斗序列。<br />
必要的时候,可以和蜘蛛机器人联合形成一支空地一体的突击力量,指哪打哪。<br />
最后那一台工程机器人。<br />
属于苏武为商队准备的一个额外保障。<br />
工程机器人的专业性能,早已有所证明。<br />
苏武最初的避难所,就是由它一点一滴的亲手打造出来。<br />
有工程机器人的存在。<br />
不管出现什么故障,都能够迅速将其修复。<br />
那一台就相当于一支专业的维修团队。<br />
“这样就应该差不多了。”<br />
欣赏着商队全新的配置。<br />
苏武开始指挥机器人。<br />
为商队装上各种所需的物资。<br />
这些物资,除了商队自己所用以外。<br />
也有一部分是用于对外交易。<br />
包括手机,各种简易的小工业品,比如手摇发电机,净水器,手电筒,还有药品,固态电池等等。<br />
其中手机价值最高,也最容易售卖。<br />
可这东西,苏武自己都不够用。<br />
最多只能拿出一部分作为保底。<br />
相比之下,其它那些简易小工业商品,因为制造难度不高,甚至很多都能手工制作。<br />
虽然可能卖不上太大的价钱,但是在足够的数量优势下,反而更适合大宗交易。<br />
两个小时过去。<br />
一切准备就绪后。<br />
以基地车为首,外加整整50辆各种型号的车辆。<br />
从农家小院出发。<br />
开始朝着东南方向的图门市驶去。<br />
江河市,城市废墟东部。<br />
穿戴着外骨骼装甲的梁黎阳,将手中的锤子暴力的往下一砸。<br />
半截仍然竖立在废墟中的混凝土墙壁,就此啪的一声四分五裂,散落的到处都是。<br />
附近等待的几个普通人。<br />
见状纷纷上前,动手将碎块挪走。<br />
“还是你身上的那玩意儿够劲。”<br />
“一下子就能敲碎一堵墙。”<br />
“换成我们,不知道还要折腾多久。”<br />
他的旁边,方宏涛一边干着活儿,一边忍不住的羡慕。<br />
“运气好没办法。”<br />
梁黎阳有些得意的嘿嘿笑道。然后看着休息时间到了,便伸手打开脸上的面罩透气。<br />
他们那栋宿舍楼几百号人里面。<br />
梁黎阳是目前唯一一个被分配了外骨骼装甲的人。<br />
虽然严格意义上来说,也只是获得了这套外骨骼装甲三分之一的使用权。<br />
等到8个小时下班后。<br />
就会有另外一个人接手他的外骨骼装甲,继续在地面废墟上劳作。<br />
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整栋宿舍里,最亮眼的那个崽。<br />
“不过,穿上这套装甲。”<br />
“要干的活变得更多了,拿的报酬却还是和你们差不多。”<br />
“其实感觉也没赚到哪儿去。”<br />
得意过后,梁黎阳又忍不住有点想要吐槽。<br />
负责管理他们的人工智能。<br />
在这一点上真是把公平贯彻到了极致。<br />
一点便宜都没给他们留下。<br />
“那要不我们换一换?”<br />
方宏涛翻了个白眼。<br />
他们的收入差不多是没错。<br />
可有了外骨骼装甲的辅助,本身干活不用费力气不说。<br />
安全方面,也比他们这种没有任何防护的普通人强多了。<br />
就比如现在,假如突然来一场地震。<br />
像梁黎阳这种穿戴着外骨骼装甲的人,铁定百分百不会有任何生命危险。<br />
而他们这些普通人。<br />
运气再好,也至少会有几个倒霉蛋失踪。<br />
除此以外,甚至就连平常的工作中。<br />
也能在细节上体现不同。<br />
有外骨骼装甲覆盖全身,根本无惧外边的严寒。<br />
而方宏涛自己穿的再厚,也免不了因为劳动出汗等等一系列情况,受到寒冷的额外折磨。<br />
“要是管理同意,我倒是可以借你试试。”<br />
看到方宏涛的反应,梁黎阳也觉得自己似乎有点得了便宜还卖乖。<br />
忍不住露出讪讪的表情,收声不再吐槽。<br />
这个时候。<br />
他外骨骼装甲上的传感器。<br />
似乎侦测到了一些不一样的震动。<br />
梁黎阳拉上面罩,借助上面可以远视的镜头。<br />
寻声望去。<br />
很快看到了一支庞大的车队,从城区的边缘驶过。<br />
朝着东南方向远去。<br />
“出什么事了?”<br />
一旁的方宏涛有点紧张的问道。<br />
没有外骨骼上的各种组件配合。<br />
身为普通人的他,暂时还无法看清城区边缘那边的情况。<br />
“那边好像出现了一支车队。”“规模很大。”<br />
“能看到有好多辆大巴车。”<br />
梁黎阳隔着面罩,有点闷声闷气的一边望一边回答道。<br />
“看他们过去的方向。”<br />
“好像是图门市那边。”<br />
因为这种情况确实第一次见到。<br />
不只是梁黎阳。<br />
几乎所有位于废墟东南部,能够利用外骨骼装甲或者蜘蛛机器人身上的观测设备,看见车队的人。<br />
都忍不住偷偷望了过去。<br />
这也就幸好他们现在每个人的劳动强度,都在苏武的有意控制下大幅度的下降。<br />
6◇9◇书◇吧<br />
不然,按照这种走神的情况。<br />
事后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受到来自于人工智能的惩罚。<br />
“往图门市方向。”<br />
“那应该就是上面组建的对外贸易商队吧。”<br />
“估计我们这边,马上又要开始增加新人口了。”<br />
方宏涛反应很快。<br />
立刻就联想到了之前江河市大规模的收容难民的行动。<br />
显然,这是在水路无法通行之后。<br />
开始转而组建陆地车队。<br />
“又要来人。”<br />
“这外边到底是什么炼狱啊?”<br />
“都想着朝我们这边跑。”<br />
梁黎阳听着苦下了脸。<br />
人一多,市面上本就极少流通的高级物资,肯定更加紧俏。<br />
他心心念念的汉堡套餐。<br />
怕不是得从一周一顿,变成更长时间才能吃上一顿了。<br />
“末世呗。”<br />
“普通人还能指望过什么好日子。”<br />
“你又不是没在网上见过那些难民发的帖子。”<br />
“外边真的有暴徒,也真的会饿死人。”<br />
想到之前网上看到的种种视频图片上的惨状,方宏涛有些不忍的叹了口气。<br />
他现在的生活虽然辛苦,每天也只能吃一些食之无味的食物。<br />
但好歹衣食无忧。<br />
也不用担心混乱带来的生命安全。<br />
比起那些外地人,已经算是非常幸运了。<br />
基地车带领的车队。<br />
在离开江河市城市废墟不久。<br />
便遇到了巨大的阻碍。<br />
它们面前的公路,出现了一处长达数百米,扭曲断裂的路段。<br />
那最高甚至翘起来有三四米高的断裂的混凝土路面。<br />
哪怕以基地车的体量。<br />
也无法直接碾压过去。<br />
“旁边正好是平整的荒地。”<br />
“按照地面强度计算,勉强可以供车队通行。”<br />
在农家小院控制中心。<br />
时刻关注着车队的苏武。<br />
第一时间发现了异常情况。<br />
他看了一眼人工智能建议绕道的提示。<br />
又看了看车队上的侦察无人机,传输过来的图门市那边更加崎岖的公路照片。<br />
沉默了一会儿后,放弃了走捷径的想法。<br />
车队不是通过一次便再也不回来。<br />
而如果要多次通行的话。<br />
还不如选择早点把公路修复好。<br />
毕竟再烂的公路,它也有厚实的基底。<br />
修复好后提升的通行效率,远比荒地要高。<br />
“慢慢来吧。”<br />
“哪怕上三五天的时间,只要能修好就行。”<br />
意识到无法在短时间内,穿过这条已经很久没有人经过的跨市公路。<br />
苏武也沉下心来。<br />
干脆将车队剩下的工作,都交给人工智能指挥。<br />
同时还组建起一个由建筑领域的专业人士组成的小组,负责时刻远程关注车队,应对突发意外。<br />
人口多的好处,在这个时候就显现了出来。<br />
哪怕是修路这种事,也能轻易找到一大批的专业对口人员。<br />
从车队那里脱身以后。<br />
苏武久违的再次打开了系统的科技树面板。<br />
开始考虑接下来的发展计划。<br />
“普通的钢铁,会在低温下脆化。”<br />
“以后所有需要在地表活动的载具,以及出现在地表的设备。”<br />
“主材料都得更换成耐低温的金属合金。”<br />
“还有。”<br />
“考虑到还需要继续吸纳东南那边,至少百万以上的人口。”<br />
“后续避难所发展的资源,也要从外地获得。”<br />
“必须重新设计一款体型更大,更适合在恶劣环境下穿行的运输车了。”<br />
面对这种迫在眉睫的需求。<br />
苏武冥思苦想了一阵。<br />
最终选择参考基地车的模式进行设计。<br />
新的运输车。<br />
被他命名为雪地运输车。<br />
整体采用履带式的底盘。<br />
没有驾驶室。<br />
日常通过自动驾驶或者远程遥控来移动。<br />
外形与基地车的车厢大致相仿,但又更长和更高一点。<br />
总体尺寸保持在宽2.5米,长12.5米,高7米的区间。<br />
它的内部,同样也划分为上下两层。<br />
最多可以容纳90名乘客,或者运载上百吨的货物。<br />
由于使用了低温钢为车体的主材料。<br />
以及用内置于车体内部的固态电池提供电力进行驱动。<br />
雪地运输车可以在最低零下100度的环境中正常行驶。<br />
同时。<br />
同样型号的雪地运输车,彼此也可以相互连接。<br />
组合成一列无需轨道的陆地列车,跨越大多数的复杂地形。<br />
“这款运输车。”<br />
“应该足以承担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位于地表的所有运输需求。”<br />
看着完成的设计图纸。<br />
苏武仿佛看到了漫山遍野的雪地运输车。<br />
源源不断的把各地的物资,运往农家小院。<br />
又或者以基地车为车头,组成的一列连绵数公里,甚至十数公里的火车。<br />
穿越险峻的大山和峡谷,抵达千里之外的场景。<br />
就是它的造价并不便宜,短时间内能制造出多少还很难说。<br />
而有了新的载具。<br />
相关的维修问题也必须加以重视。<br />
最好的办法,就是随队一台工程机器人。<br />
但鉴于其昂贵的造价,这显然不太现实。<br />
苏武只能退而求其次。<br />
选择降级设计一款山寨版的维修机器人,来进行代替。<br />
维修机器人没有工程机器人那蕴藏着超越时代科技的机械臂。<br />
仅仅使用高温焊枪,机床级别的切割刀等等。<br />
基本不具备工程机器人的机械制造能力。<br />
在维修的效率上,也远远低于工程机器人。<br />
但至少能维修大部分的简单故障,不至于让雪地运输车轻易的在野外抛锚。<br />
(本章完)</p>
苏武在商队的成员中。<br />
继续添加了五台工程车辆。<br />
随后思索了一下。<br />
又把目光放到了停留在农家小院地表的基地车那里。<br />
作为除了微型机甲和制造中心以外,苏武如今手中,单项投入生存点最多的机械造物。<br />
基地车的很多性能,都堪称领先了当前世界半代到一代的水准。<br />
哪怕把范围限制到维修道路上。<br />
能够额外加装多台重型设备的基地车。<br />
施工效率也要远超普通的工程车辆。<br />
而它本身,经过生存点强化的装甲与电磁护盾,以及不逊色于农家小院这边的人工智能。<br />
还能让它在野外发挥出极其强大的战斗力。<br />
成为保障整个商队安全的基石。<br />
“投入了那么多生存点进去。”<br />
“也该是时候再发挥一点作用了。”<br />
通过控制台。<br />
与基地车的人工智能相连接。<br />
苏武快速检索了一下基地车的状态。<br />
发现情况相当不错,就连电量都处于百分百的满值。<br />
可以随时启动。<br />
他唯一需要做的,就是根据商队的任务。<br />
再给它增加各种额外的挂件。<br />
这些事情,都不是什么难题。<br />
哪怕目前苏武手中没有适合基地车使用的大型设备。<br />
但只要当场下达命令。<br />
都不需要动用高端的制造中心。<br />
位于农家小院地下5层的普通工业区,就能在一两个小时的时间以内,把所有需要的施工设备现场制造出来。<br />
而趁着这段制造时间。<br />
苏武又在基地车上,配备了5台人型服务型机器人,一个作战无人机集群,以及一台珍贵的工程机器人。<br />
人型服务型机器人的作用,在于负责出面和其他避难所谈判和交易。<br />
出于节省资源和安全方面的考虑。<br />
苏武不打算在商队上,安插普通的工作人员。而是全部采用远程控制的方式。<br />
所有实际随队的工作,都会交给机器人代劳。<br />
在这种情况下。<br />
使用人型服务型机器人,总要好过使用蜘蛛机器人和机器狗。<br />
作战无人机集群没什么好说的。<br />
它就是和商队中的那20台普通蜘蛛机器人一样。<br />
属于纯粹的战斗序列。<br />
必要的时候,可以和蜘蛛机器人联合形成一支空地一体的突击力量,指哪打哪。<br />
最后那一台工程机器人。<br />
属于苏武为商队准备的一个额外保障。<br />
工程机器人的专业性能,早已有所证明。<br />
苏武最初的避难所,就是由它一点一滴的亲手打造出来。<br />
有工程机器人的存在。<br />
不管出现什么故障,都能够迅速将其修复。<br />
那一台就相当于一支专业的维修团队。<br />
“这样就应该差不多了。”<br />
欣赏着商队全新的配置。<br />
苏武开始指挥机器人。<br />
为商队装上各种所需的物资。<br />
这些物资,除了商队自己所用以外。<br />
也有一部分是用于对外交易。<br />
包括手机,各种简易的小工业品,比如手摇发电机,净水器,手电筒,还有药品,固态电池等等。<br />
其中手机价值最高,也最容易售卖。<br />
可这东西,苏武自己都不够用。<br />
最多只能拿出一部分作为保底。<br />
相比之下,其它那些简易小工业商品,因为制造难度不高,甚至很多都能手工制作。<br />
虽然可能卖不上太大的价钱,但是在足够的数量优势下,反而更适合大宗交易。<br />
两个小时过去。<br />
一切准备就绪后。<br />
以基地车为首,外加整整50辆各种型号的车辆。<br />
从农家小院出发。<br />
开始朝着东南方向的图门市驶去。<br />
江河市,城市废墟东部。<br />
穿戴着外骨骼装甲的梁黎阳,将手中的锤子暴力的往下一砸。<br />
半截仍然竖立在废墟中的混凝土墙壁,就此啪的一声四分五裂,散落的到处都是。<br />
附近等待的几个普通人。<br />
见状纷纷上前,动手将碎块挪走。<br />
“还是你身上的那玩意儿够劲。”<br />
“一下子就能敲碎一堵墙。”<br />
“换成我们,不知道还要折腾多久。”<br />
他的旁边,方宏涛一边干着活儿,一边忍不住的羡慕。<br />
“运气好没办法。”<br />
梁黎阳有些得意的嘿嘿笑道。然后看着休息时间到了,便伸手打开脸上的面罩透气。<br />
他们那栋宿舍楼几百号人里面。<br />
梁黎阳是目前唯一一个被分配了外骨骼装甲的人。<br />
虽然严格意义上来说,也只是获得了这套外骨骼装甲三分之一的使用权。<br />
等到8个小时下班后。<br />
就会有另外一个人接手他的外骨骼装甲,继续在地面废墟上劳作。<br />
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整栋宿舍里,最亮眼的那个崽。<br />
“不过,穿上这套装甲。”<br />
“要干的活变得更多了,拿的报酬却还是和你们差不多。”<br />
“其实感觉也没赚到哪儿去。”<br />
得意过后,梁黎阳又忍不住有点想要吐槽。<br />
负责管理他们的人工智能。<br />
在这一点上真是把公平贯彻到了极致。<br />
一点便宜都没给他们留下。<br />
“那要不我们换一换?”<br />
方宏涛翻了个白眼。<br />
他们的收入差不多是没错。<br />
可有了外骨骼装甲的辅助,本身干活不用费力气不说。<br />
安全方面,也比他们这种没有任何防护的普通人强多了。<br />
就比如现在,假如突然来一场地震。<br />
像梁黎阳这种穿戴着外骨骼装甲的人,铁定百分百不会有任何生命危险。<br />
而他们这些普通人。<br />
运气再好,也至少会有几个倒霉蛋失踪。<br />
除此以外,甚至就连平常的工作中。<br />
也能在细节上体现不同。<br />
有外骨骼装甲覆盖全身,根本无惧外边的严寒。<br />
而方宏涛自己穿的再厚,也免不了因为劳动出汗等等一系列情况,受到寒冷的额外折磨。<br />
“要是管理同意,我倒是可以借你试试。”<br />
看到方宏涛的反应,梁黎阳也觉得自己似乎有点得了便宜还卖乖。<br />
忍不住露出讪讪的表情,收声不再吐槽。<br />
这个时候。<br />
他外骨骼装甲上的传感器。<br />
似乎侦测到了一些不一样的震动。<br />
梁黎阳拉上面罩,借助上面可以远视的镜头。<br />
寻声望去。<br />
很快看到了一支庞大的车队,从城区的边缘驶过。<br />
朝着东南方向远去。<br />
“出什么事了?”<br />
一旁的方宏涛有点紧张的问道。<br />
没有外骨骼上的各种组件配合。<br />
身为普通人的他,暂时还无法看清城区边缘那边的情况。<br />
“那边好像出现了一支车队。”“规模很大。”<br />
“能看到有好多辆大巴车。”<br />
梁黎阳隔着面罩,有点闷声闷气的一边望一边回答道。<br />
“看他们过去的方向。”<br />
“好像是图门市那边。”<br />
因为这种情况确实第一次见到。<br />
不只是梁黎阳。<br />
几乎所有位于废墟东南部,能够利用外骨骼装甲或者蜘蛛机器人身上的观测设备,看见车队的人。<br />
都忍不住偷偷望了过去。<br />
这也就幸好他们现在每个人的劳动强度,都在苏武的有意控制下大幅度的下降。<br />
6◇9◇书◇吧<br />
不然,按照这种走神的情况。<br />
事后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受到来自于人工智能的惩罚。<br />
“往图门市方向。”<br />
“那应该就是上面组建的对外贸易商队吧。”<br />
“估计我们这边,马上又要开始增加新人口了。”<br />
方宏涛反应很快。<br />
立刻就联想到了之前江河市大规模的收容难民的行动。<br />
显然,这是在水路无法通行之后。<br />
开始转而组建陆地车队。<br />
“又要来人。”<br />
“这外边到底是什么炼狱啊?”<br />
“都想着朝我们这边跑。”<br />
梁黎阳听着苦下了脸。<br />
人一多,市面上本就极少流通的高级物资,肯定更加紧俏。<br />
他心心念念的汉堡套餐。<br />
怕不是得从一周一顿,变成更长时间才能吃上一顿了。<br />
“末世呗。”<br />
“普通人还能指望过什么好日子。”<br />
“你又不是没在网上见过那些难民发的帖子。”<br />
“外边真的有暴徒,也真的会饿死人。”<br />
想到之前网上看到的种种视频图片上的惨状,方宏涛有些不忍的叹了口气。<br />
他现在的生活虽然辛苦,每天也只能吃一些食之无味的食物。<br />
但好歹衣食无忧。<br />
也不用担心混乱带来的生命安全。<br />
比起那些外地人,已经算是非常幸运了。<br />
基地车带领的车队。<br />
在离开江河市城市废墟不久。<br />
便遇到了巨大的阻碍。<br />
它们面前的公路,出现了一处长达数百米,扭曲断裂的路段。<br />
那最高甚至翘起来有三四米高的断裂的混凝土路面。<br />
哪怕以基地车的体量。<br />
也无法直接碾压过去。<br />
“旁边正好是平整的荒地。”<br />
“按照地面强度计算,勉强可以供车队通行。”<br />
在农家小院控制中心。<br />
时刻关注着车队的苏武。<br />
第一时间发现了异常情况。<br />
他看了一眼人工智能建议绕道的提示。<br />
又看了看车队上的侦察无人机,传输过来的图门市那边更加崎岖的公路照片。<br />
沉默了一会儿后,放弃了走捷径的想法。<br />
车队不是通过一次便再也不回来。<br />
而如果要多次通行的话。<br />
还不如选择早点把公路修复好。<br />
毕竟再烂的公路,它也有厚实的基底。<br />
修复好后提升的通行效率,远比荒地要高。<br />
“慢慢来吧。”<br />
“哪怕上三五天的时间,只要能修好就行。”<br />
意识到无法在短时间内,穿过这条已经很久没有人经过的跨市公路。<br />
苏武也沉下心来。<br />
干脆将车队剩下的工作,都交给人工智能指挥。<br />
同时还组建起一个由建筑领域的专业人士组成的小组,负责时刻远程关注车队,应对突发意外。<br />
人口多的好处,在这个时候就显现了出来。<br />
哪怕是修路这种事,也能轻易找到一大批的专业对口人员。<br />
从车队那里脱身以后。<br />
苏武久违的再次打开了系统的科技树面板。<br />
开始考虑接下来的发展计划。<br />
“普通的钢铁,会在低温下脆化。”<br />
“以后所有需要在地表活动的载具,以及出现在地表的设备。”<br />
“主材料都得更换成耐低温的金属合金。”<br />
“还有。”<br />
“考虑到还需要继续吸纳东南那边,至少百万以上的人口。”<br />
“后续避难所发展的资源,也要从外地获得。”<br />
“必须重新设计一款体型更大,更适合在恶劣环境下穿行的运输车了。”<br />
面对这种迫在眉睫的需求。<br />
苏武冥思苦想了一阵。<br />
最终选择参考基地车的模式进行设计。<br />
新的运输车。<br />
被他命名为雪地运输车。<br />
整体采用履带式的底盘。<br />
没有驾驶室。<br />
日常通过自动驾驶或者远程遥控来移动。<br />
外形与基地车的车厢大致相仿,但又更长和更高一点。<br />
总体尺寸保持在宽2.5米,长12.5米,高7米的区间。<br />
它的内部,同样也划分为上下两层。<br />
最多可以容纳90名乘客,或者运载上百吨的货物。<br />
由于使用了低温钢为车体的主材料。<br />
以及用内置于车体内部的固态电池提供电力进行驱动。<br />
雪地运输车可以在最低零下100度的环境中正常行驶。<br />
同时。<br />
同样型号的雪地运输车,彼此也可以相互连接。<br />
组合成一列无需轨道的陆地列车,跨越大多数的复杂地形。<br />
“这款运输车。”<br />
“应该足以承担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位于地表的所有运输需求。”<br />
看着完成的设计图纸。<br />
苏武仿佛看到了漫山遍野的雪地运输车。<br />
源源不断的把各地的物资,运往农家小院。<br />
又或者以基地车为车头,组成的一列连绵数公里,甚至十数公里的火车。<br />
穿越险峻的大山和峡谷,抵达千里之外的场景。<br />
就是它的造价并不便宜,短时间内能制造出多少还很难说。<br />
而有了新的载具。<br />
相关的维修问题也必须加以重视。<br />
最好的办法,就是随队一台工程机器人。<br />
但鉴于其昂贵的造价,这显然不太现实。<br />
苏武只能退而求其次。<br />
选择降级设计一款山寨版的维修机器人,来进行代替。<br />
维修机器人没有工程机器人那蕴藏着超越时代科技的机械臂。<br />
仅仅使用高温焊枪,机床级别的切割刀等等。<br />
基本不具备工程机器人的机械制造能力。<br />
在维修的效率上,也远远低于工程机器人。<br />
但至少能维修大部分的简单故障,不至于让雪地运输车轻易的在野外抛锚。<br />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