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试探底线的扩张
<p> 第275章 试探底线的扩张<br />
“有些用力过猛了。”<br />
连苏武自己都没有预料到。<br />
在竭尽全力的产能爆发之下。<br />
居然能在短时间内发展到如此地步。<br />
以至于新增的武装力量,大部分都毫无用武之地。<br />
只能要么暂时存放在农家小院的武库仓库之内,要么化身为生产工具,参与避难所内的各种生产建造任务。<br />
但同时,苏武又不敢真的放缓这种产能爆发。<br />
紫晶体给苏武带来的最大威胁,来自于它不可被摧毁的起源之地,以及未知的数量。<br />
考虑到它们所在的地幔软流层,厚度在100到350公里之间。<br />
而海洋的平均深度也不过在4公里左右。<br />
如此广阔的世界里,到底能够孕育出多少数量的紫晶体。<br />
只要想想,就能让人头皮发麻。<br />
最坏的情况。<br />
说它们可能超过末世前,地球地表所有体型超过一毫米的生物数量总和,都一点也不奇怪。<br />
面对这种令人绝望的数字。<br />
苏武不全力以赴的话,根本没有坚持到最后的把握。<br />
“既然生产不能停。”<br />
“那就只能想办法增加收入了。”<br />
苏武打开整个东洲的全息地图。<br />
目前通讯信号塔覆盖的宽江流域,以及余安市周边一带。<br />
在他直接控制下的那些附属避难所之中。<br />
除了大约还有3000多万等待转移的人口以外。<br />
就只剩下维持他们生存所需的食物和基础设备,还有燃料一类的低价值物资。<br />
等到将人口全部转移之后,或许通过回收设备和建筑材料,还能最后再收割一波。<br />
但在此之前。<br />
已经基本没有太大的价值。<br />
“宽江流域一带。”<br />
“那些官方避难所暂时还不能动。”<br />
“不管怎么说,他们都还在联邦卫星网络中拥有一个可以联络的账号。”<br />
“没有彻底切断与联邦上层的联系。”<br />
“不过底下那些民间避难所。”<br />
“都可以尝试收编。”<br />
不要看苏武的互联网络,覆盖整个东洲。<br />
活跃用户数以亿计。<br />
但作为整个互联网的主人。<br />
只要他愿意。<br />
任何消息都不可能从他的网络上泄露出去。<br />
甚至这种封锁,站在那些发布消息的人的角度,都不一定能发现。<br />
他们依然能看到自己的帖子,依然能与其他人互动。<br />
只不过和他们互动的要么是人工智能,要么是经过人工智能篡改关键词,已经彻底扭曲原意的回复。<br />
在这种网络上严密封锁,现实中干扰通讯的双重手段下。<br />
想要几座同在一座城市里的避难所,无声无息的消失。并不是什么难事。<br />
并且最关键的是,这些消失的民间避难所。<br />
本身其实也早已经被联邦放弃。<br />
收回了他们直接向联邦求救的渠道。<br />
哪怕当地的官方避难所,有心想要庇护他们。<br />
大概率也不会引起联邦的注意。<br />
“就算退一步,完全猜错了联邦的态度。”<br />
“以农家小院如今的体量,也足以抵挡住联邦的怒火。”<br />
“争取到谈判的机会。”<br />
“试错的成本,不至于高到无法承受。”<br />
宽江流域那一带的民间避难所。<br />
或许在资源积累上,可能只有当地官方避难所的三分之一甚至五分之一。<br />
但这也架不住他们的数量足够庞大。<br />
如果将他们全部吃下。<br />
苏武大约可以获得相当于1到2个行省的资源。<br />
收益大,又不怕失败的后果。<br />
苏武越是斟酌,越是发现这是一条正确的路线。<br />
“然后东洲其它区域。”<br />
“那些被标注为反人类阵营的避难所。”<br />
“也都可以开始一个一个的动手清除了。”<br />
如今的苏武,手中90支商队基本已经全部扩编完成。<br />
每支商队,一次性可以运输上万吨的物资,又或者8000名乘客。<br />
而如此恐怖的运力,仅仅用在宽江流域和余安市周边的转移上。<br />
已经有些过剩和浪费。<br />
“单单是用那些普通改装车辆,一次大规模的转移下来。”<br />
“就足够将三四百万的人口,迁移到农家小院。”<br />
“而农家小院为了安顿这些新增的人口,也不得不舍弃其它大部分功能区域。”<br />
“集中力量建设标准宿舍。”<br />
“在这种情况下。”<br />
“商队完全没有必要再参与进去。”<br />
“还不如拿去别的地方创收。”<br />
“在剿灭其它区域的反人类阵营的时候,顺便再把交易网络在整个东洲铺开。”<br />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br />
这将会比他收编宽江流域那些民间避难所,收益还要更加巨大。<br />
只不过耗费的时间和风险。<br />
同样也会比后者要多出许多。<br />
苏武必须做好,有商队出现折损的心理准备。<br />
“另外,搜刮其他避难所里的资源,终究只能作为短时间内的应急。”<br />
“后边获取资源的大头,还是要落在挖矿,还有回收建筑废墟上。”<br />
随着高频振荡仪的出现。<br />
苏武在各个矿场挖掘矿石的速度,又获得了大幅度的提升。<br />
但这还不够。<br />
他需要更快的挖掘速度和更多的矿场。<br />
以满足后续高速扩军下,那近乎无底洞一般的资源需求。<br />
“看来,得让那些驻守在通讯信号塔附近的哨兵。”<br />
“加快对周边地质的勘探速度。”<br />
“尽可能多的找出一些矿物资源。”<br />
苏武对于矿物资源的大小,没有要求。<br />
哪怕是隐藏在群山深处,一堆仅有几十吨的铁矿石。<br />
他也不嫌少。<br />
反正,凭借着庞大的空中运输队伍,能够无视大部分地形的蜘蛛机器人,以及可以迅速粉碎地面的高频震荡仪。<br />
不管在任何地方。<br />
都能于短短几个小时内,就地建造出一座有模有样的矿场出来。<br />
区别无非是规模大一点的。<br />
会专门建造一条到几条地下运输通道。<br />
将里面的矿石产出,运送到最近的附属避难所里,提炼成成品。<br />
规模小一点的。<br />
则干脆由蜘蛛机器人,又或者青空级运输无人机。<br />
把它们手动运到外界。<br />
而除了天然的矿物资源以外。<br />
那一座座在末世前建造起来,如今大多数都已在地震和低温暴雪中变成废墟的城市。<br />
也是一座座人为制造的巨大矿场。<br />
值得苏武去投入大量的力量进行开采。<br />
在全息地图上。<br />
标注出一个个需要外出或采集,或掠夺的资源点。<br />
苏武忽然发现。<br />
原本他手中看似有些过剩的蜘蛛机器人军团。在这些庞大的需求面前。<br />
又变的不够用了。<br />
“等到把这些标注的资源点,全部开采完毕。”<br />
“或许,就算紫晶体数量真的以兆亿计算。”<br />
“我也能将农家小院这一小片地方,稳稳的守护下来吧。”<br />
苏武眼中带着一丝期望。<br />
许久后。<br />
他才收回看向全息地图的目光。<br />
重新来到控制台前坐下。<br />
开始准备进行今日份的研究工作。<br />
相比于单纯提高基础资源的数量。<br />
攀升科技带来的综合实力的提升,很多时候还要远远超过前者。<br />
就如同样一块金属。<br />
用来制作成刀剑和用来制作成电磁步枪之间的区别一般。<br />
人类拿着成千上万把刀剑造成的伤害,都不一定能比得上一把电磁步枪。<br />
而具体到发展科技方面。<br />
曾经最让苏武在意的是可控核聚变。<br />
只要成功研制出可控核聚变。<br />
苏武就能彻底摆脱,普通核电站对铀等稀有金属的依赖。也不再需要煤炭,天然气等等传统的化石能源。<br />
获得当前阶段近乎无穷无尽的电力。<br />
但在苏武怀着美好的期望,陆陆续续的耗费数千点灵性,进行了一系列的初步实验和研究后。<br />
他最终却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br />
所谓的可控核聚变,是一项耗尽他目前的所有资源,也不一定能有所突破的浩大工程。<br />
“明明在末世前已经有消息说,人类已经成功实现可控核聚变。”<br />
“结果真研究起来。”<br />
“这难度也实在太高了。”<br />
“那所谓的成功,该不会是个假消息吧?”<br />
苏武有些怀疑,也有些无可奈何。<br />
只能暂时将这一项研究封存。<br />
坐在控制台前,仔细思索了一会儿。<br />
苏武开始将目光投向收缴的那些紫晶体残骸。<br />
“现在已经确认,紫晶体的残骸在彻底失去活性后,会转变成一种安全的特殊材料。”<br />
“可以以此为基础,尝试研究功率更大的激光,电磁加速轨道和引擎。”<br />
材料是制约科技发展的最大因素之一。<br />
而与此对应。<br />
在发现一种新材料之后。<br />
也是最容易基于新材料研发新科技的时候。<br />
并且和其它一般的新材料不同。<br />
紫晶体残骸的潜力更加巨大。<br />
能够应用的研究方向,都直指如今苏武最需要的军事相关领域。<br />
将这三个待研究的项目。<br />
全部添加到工作日志之中。<br />
苏武首先选择了研究电磁加速轨道。<br />
这一项目。<br />
从名字上看,似乎平平无奇。<br />
实际上却是一项相当关键的科技。<br />
一但研究成功。<br />
就能让苏武获得制造超大型电磁炮的能力。<br />
弥补农家小院如今高端战略武器的最后一环。<br />
“伊甸园卫星的天基武器属于最后的底牌。”<br />
“微型机甲的战术核武,基于航天火箭改造,拥有20吨重的金属氢作为战斗部的弹道导弹,属于战略武器。”<br />
“120毫米电磁炮,电磁步枪,金属氢制成的各种火箭弹,手雷和航空炸弹等等,属于常规武器。”<br />
“目前来说,常规武器方面,已经不缺火力。”<br />
“战略武器方面,一个是保有的数量过于稀少,轻易不能发动。一个是打击范围太过巨大,在单位面积的杀伤力上,并不比常规武器高多少。”<br />
“超大型电磁炮的出现,将会弥补战略武器在这两方面的缺陷。”<br />
“也给了一件能够用于打boss战的主力武器。”<br />
“如果紫晶体中,真的存在那种玩意儿的话——”<br />
燃烧掉300灵性。<br />
一路研究到傍晚。<br />
一声短促的警告声,将处于研究状态的苏武唤醒过来。<br />
苏武转过头,看见了不远处的全息投影地图上,秦岭山一带泛起了微微的红色。<br />
他站起身,来到全息投影地图前。<br />
伸手放大了秦岭山的那一部分地图。<br />
并截取了一些位于那里的火力平台上的摄像监控。<br />
只见一片大大小小的紫色晶体。<br />
如同鱼儿一般,不时的从岩浆峡谷的岩浆湖泊之中,跳跃了起来,然后又迅速的重新跌回岩浆之中。<br />
而每当它们跳跃起来的时候。<br />
便会触发苏武设置的预警。<br />
遭到来自岩壁两侧的火力平台的打击。<br />
有些紫晶体在这个过程中被摧毁,也有一些则成功躲避,甚至硬扛住了一击,成功回到了岩浆之中。<br />
“才过了多久。”<br />
“这是又进化了?”<br />
苏武再度感觉到了头疼。<br />
他仔细观察那些跃出岩浆的紫晶体。<br />
并借助峡谷那边的观测设备,对它们展开更进一步的分析。<br />
到了最后,还派遣出了几架快递级无人机。<br />
冒着被下方岩浆翻滚溅射到的危险。<br />
捕捉了一只紫晶体回来。<br />
在岩浆峡谷上方的一座简易临时实验室里,进行解剖和实验。<br />
最终结果表明。<br />
这些紫晶体内部的结构中,多出了一个压缩气囊。<br />
可以依靠喷射气体,获得短暂的跳跃能力。<br />
最高瞬时速度可以达到20米每秒。<br />
“一个遁地,一个飞天。”<br />
“样越来越多了。”<br />
稍微迟疑了一下。<br />
苏武决定继续在岩浆峡谷两侧的岩壁上。<br />
追加200座火力平台,以及1000架作战无人机。<br />
既然紫晶体获得了短暂的跳跃能力。<br />
那针对它们的火力网,也要相应的增加一部分才行。<br />
毕竟打固定靶和打移动靶,难度可不是一回事。<br />
继续对秦岭山一带的外围防御。<br />
查漏补缺了一番<br />
苏武收回目光。<br />
这个时候,他也没有心情继续研究。<br />
便干脆翻阅起江河市最近的建设报告。<br />
“所有城区附属避难所,空间利用率平均达到了37%。”<br />
“产出粮食达到了供应4500万人的标准。”<br />
“不过肉食产量仍然不足。”<br />
“即使最廉价的鸡胸肉,也仅能保证不足千分之一人口的日常需求。”<br />
“还有肥料,也消耗巨大。”<br />
“得专门再组织一趟,从隔壁图门市运输一批钾肥回来才行。”<br />
空间利用率37%可不是一个小数字。<br />
要知道,一座避难所仅是各种内部建筑,以及维持避难所正常运行的基础设备。<br />
都占据了大量的空间。<br />
(本章完)</p>
“有些用力过猛了。”<br />
连苏武自己都没有预料到。<br />
在竭尽全力的产能爆发之下。<br />
居然能在短时间内发展到如此地步。<br />
以至于新增的武装力量,大部分都毫无用武之地。<br />
只能要么暂时存放在农家小院的武库仓库之内,要么化身为生产工具,参与避难所内的各种生产建造任务。<br />
但同时,苏武又不敢真的放缓这种产能爆发。<br />
紫晶体给苏武带来的最大威胁,来自于它不可被摧毁的起源之地,以及未知的数量。<br />
考虑到它们所在的地幔软流层,厚度在100到350公里之间。<br />
而海洋的平均深度也不过在4公里左右。<br />
如此广阔的世界里,到底能够孕育出多少数量的紫晶体。<br />
只要想想,就能让人头皮发麻。<br />
最坏的情况。<br />
说它们可能超过末世前,地球地表所有体型超过一毫米的生物数量总和,都一点也不奇怪。<br />
面对这种令人绝望的数字。<br />
苏武不全力以赴的话,根本没有坚持到最后的把握。<br />
“既然生产不能停。”<br />
“那就只能想办法增加收入了。”<br />
苏武打开整个东洲的全息地图。<br />
目前通讯信号塔覆盖的宽江流域,以及余安市周边一带。<br />
在他直接控制下的那些附属避难所之中。<br />
除了大约还有3000多万等待转移的人口以外。<br />
就只剩下维持他们生存所需的食物和基础设备,还有燃料一类的低价值物资。<br />
等到将人口全部转移之后,或许通过回收设备和建筑材料,还能最后再收割一波。<br />
但在此之前。<br />
已经基本没有太大的价值。<br />
“宽江流域一带。”<br />
“那些官方避难所暂时还不能动。”<br />
“不管怎么说,他们都还在联邦卫星网络中拥有一个可以联络的账号。”<br />
“没有彻底切断与联邦上层的联系。”<br />
“不过底下那些民间避难所。”<br />
“都可以尝试收编。”<br />
不要看苏武的互联网络,覆盖整个东洲。<br />
活跃用户数以亿计。<br />
但作为整个互联网的主人。<br />
只要他愿意。<br />
任何消息都不可能从他的网络上泄露出去。<br />
甚至这种封锁,站在那些发布消息的人的角度,都不一定能发现。<br />
他们依然能看到自己的帖子,依然能与其他人互动。<br />
只不过和他们互动的要么是人工智能,要么是经过人工智能篡改关键词,已经彻底扭曲原意的回复。<br />
在这种网络上严密封锁,现实中干扰通讯的双重手段下。<br />
想要几座同在一座城市里的避难所,无声无息的消失。并不是什么难事。<br />
并且最关键的是,这些消失的民间避难所。<br />
本身其实也早已经被联邦放弃。<br />
收回了他们直接向联邦求救的渠道。<br />
哪怕当地的官方避难所,有心想要庇护他们。<br />
大概率也不会引起联邦的注意。<br />
“就算退一步,完全猜错了联邦的态度。”<br />
“以农家小院如今的体量,也足以抵挡住联邦的怒火。”<br />
“争取到谈判的机会。”<br />
“试错的成本,不至于高到无法承受。”<br />
宽江流域那一带的民间避难所。<br />
或许在资源积累上,可能只有当地官方避难所的三分之一甚至五分之一。<br />
但这也架不住他们的数量足够庞大。<br />
如果将他们全部吃下。<br />
苏武大约可以获得相当于1到2个行省的资源。<br />
收益大,又不怕失败的后果。<br />
苏武越是斟酌,越是发现这是一条正确的路线。<br />
“然后东洲其它区域。”<br />
“那些被标注为反人类阵营的避难所。”<br />
“也都可以开始一个一个的动手清除了。”<br />
如今的苏武,手中90支商队基本已经全部扩编完成。<br />
每支商队,一次性可以运输上万吨的物资,又或者8000名乘客。<br />
而如此恐怖的运力,仅仅用在宽江流域和余安市周边的转移上。<br />
已经有些过剩和浪费。<br />
“单单是用那些普通改装车辆,一次大规模的转移下来。”<br />
“就足够将三四百万的人口,迁移到农家小院。”<br />
“而农家小院为了安顿这些新增的人口,也不得不舍弃其它大部分功能区域。”<br />
“集中力量建设标准宿舍。”<br />
“在这种情况下。”<br />
“商队完全没有必要再参与进去。”<br />
“还不如拿去别的地方创收。”<br />
“在剿灭其它区域的反人类阵营的时候,顺便再把交易网络在整个东洲铺开。”<br />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br />
这将会比他收编宽江流域那些民间避难所,收益还要更加巨大。<br />
只不过耗费的时间和风险。<br />
同样也会比后者要多出许多。<br />
苏武必须做好,有商队出现折损的心理准备。<br />
“另外,搜刮其他避难所里的资源,终究只能作为短时间内的应急。”<br />
“后边获取资源的大头,还是要落在挖矿,还有回收建筑废墟上。”<br />
随着高频振荡仪的出现。<br />
苏武在各个矿场挖掘矿石的速度,又获得了大幅度的提升。<br />
但这还不够。<br />
他需要更快的挖掘速度和更多的矿场。<br />
以满足后续高速扩军下,那近乎无底洞一般的资源需求。<br />
“看来,得让那些驻守在通讯信号塔附近的哨兵。”<br />
“加快对周边地质的勘探速度。”<br />
“尽可能多的找出一些矿物资源。”<br />
苏武对于矿物资源的大小,没有要求。<br />
哪怕是隐藏在群山深处,一堆仅有几十吨的铁矿石。<br />
他也不嫌少。<br />
反正,凭借着庞大的空中运输队伍,能够无视大部分地形的蜘蛛机器人,以及可以迅速粉碎地面的高频震荡仪。<br />
不管在任何地方。<br />
都能于短短几个小时内,就地建造出一座有模有样的矿场出来。<br />
区别无非是规模大一点的。<br />
会专门建造一条到几条地下运输通道。<br />
将里面的矿石产出,运送到最近的附属避难所里,提炼成成品。<br />
规模小一点的。<br />
则干脆由蜘蛛机器人,又或者青空级运输无人机。<br />
把它们手动运到外界。<br />
而除了天然的矿物资源以外。<br />
那一座座在末世前建造起来,如今大多数都已在地震和低温暴雪中变成废墟的城市。<br />
也是一座座人为制造的巨大矿场。<br />
值得苏武去投入大量的力量进行开采。<br />
在全息地图上。<br />
标注出一个个需要外出或采集,或掠夺的资源点。<br />
苏武忽然发现。<br />
原本他手中看似有些过剩的蜘蛛机器人军团。在这些庞大的需求面前。<br />
又变的不够用了。<br />
“等到把这些标注的资源点,全部开采完毕。”<br />
“或许,就算紫晶体数量真的以兆亿计算。”<br />
“我也能将农家小院这一小片地方,稳稳的守护下来吧。”<br />
苏武眼中带着一丝期望。<br />
许久后。<br />
他才收回看向全息地图的目光。<br />
重新来到控制台前坐下。<br />
开始准备进行今日份的研究工作。<br />
相比于单纯提高基础资源的数量。<br />
攀升科技带来的综合实力的提升,很多时候还要远远超过前者。<br />
就如同样一块金属。<br />
用来制作成刀剑和用来制作成电磁步枪之间的区别一般。<br />
人类拿着成千上万把刀剑造成的伤害,都不一定能比得上一把电磁步枪。<br />
而具体到发展科技方面。<br />
曾经最让苏武在意的是可控核聚变。<br />
只要成功研制出可控核聚变。<br />
苏武就能彻底摆脱,普通核电站对铀等稀有金属的依赖。也不再需要煤炭,天然气等等传统的化石能源。<br />
获得当前阶段近乎无穷无尽的电力。<br />
但在苏武怀着美好的期望,陆陆续续的耗费数千点灵性,进行了一系列的初步实验和研究后。<br />
他最终却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br />
所谓的可控核聚变,是一项耗尽他目前的所有资源,也不一定能有所突破的浩大工程。<br />
“明明在末世前已经有消息说,人类已经成功实现可控核聚变。”<br />
“结果真研究起来。”<br />
“这难度也实在太高了。”<br />
“那所谓的成功,该不会是个假消息吧?”<br />
苏武有些怀疑,也有些无可奈何。<br />
只能暂时将这一项研究封存。<br />
坐在控制台前,仔细思索了一会儿。<br />
苏武开始将目光投向收缴的那些紫晶体残骸。<br />
“现在已经确认,紫晶体的残骸在彻底失去活性后,会转变成一种安全的特殊材料。”<br />
“可以以此为基础,尝试研究功率更大的激光,电磁加速轨道和引擎。”<br />
材料是制约科技发展的最大因素之一。<br />
而与此对应。<br />
在发现一种新材料之后。<br />
也是最容易基于新材料研发新科技的时候。<br />
并且和其它一般的新材料不同。<br />
紫晶体残骸的潜力更加巨大。<br />
能够应用的研究方向,都直指如今苏武最需要的军事相关领域。<br />
将这三个待研究的项目。<br />
全部添加到工作日志之中。<br />
苏武首先选择了研究电磁加速轨道。<br />
这一项目。<br />
从名字上看,似乎平平无奇。<br />
实际上却是一项相当关键的科技。<br />
一但研究成功。<br />
就能让苏武获得制造超大型电磁炮的能力。<br />
弥补农家小院如今高端战略武器的最后一环。<br />
“伊甸园卫星的天基武器属于最后的底牌。”<br />
“微型机甲的战术核武,基于航天火箭改造,拥有20吨重的金属氢作为战斗部的弹道导弹,属于战略武器。”<br />
“120毫米电磁炮,电磁步枪,金属氢制成的各种火箭弹,手雷和航空炸弹等等,属于常规武器。”<br />
“目前来说,常规武器方面,已经不缺火力。”<br />
“战略武器方面,一个是保有的数量过于稀少,轻易不能发动。一个是打击范围太过巨大,在单位面积的杀伤力上,并不比常规武器高多少。”<br />
“超大型电磁炮的出现,将会弥补战略武器在这两方面的缺陷。”<br />
“也给了一件能够用于打boss战的主力武器。”<br />
“如果紫晶体中,真的存在那种玩意儿的话——”<br />
燃烧掉300灵性。<br />
一路研究到傍晚。<br />
一声短促的警告声,将处于研究状态的苏武唤醒过来。<br />
苏武转过头,看见了不远处的全息投影地图上,秦岭山一带泛起了微微的红色。<br />
他站起身,来到全息投影地图前。<br />
伸手放大了秦岭山的那一部分地图。<br />
并截取了一些位于那里的火力平台上的摄像监控。<br />
只见一片大大小小的紫色晶体。<br />
如同鱼儿一般,不时的从岩浆峡谷的岩浆湖泊之中,跳跃了起来,然后又迅速的重新跌回岩浆之中。<br />
而每当它们跳跃起来的时候。<br />
便会触发苏武设置的预警。<br />
遭到来自岩壁两侧的火力平台的打击。<br />
有些紫晶体在这个过程中被摧毁,也有一些则成功躲避,甚至硬扛住了一击,成功回到了岩浆之中。<br />
“才过了多久。”<br />
“这是又进化了?”<br />
苏武再度感觉到了头疼。<br />
他仔细观察那些跃出岩浆的紫晶体。<br />
并借助峡谷那边的观测设备,对它们展开更进一步的分析。<br />
到了最后,还派遣出了几架快递级无人机。<br />
冒着被下方岩浆翻滚溅射到的危险。<br />
捕捉了一只紫晶体回来。<br />
在岩浆峡谷上方的一座简易临时实验室里,进行解剖和实验。<br />
最终结果表明。<br />
这些紫晶体内部的结构中,多出了一个压缩气囊。<br />
可以依靠喷射气体,获得短暂的跳跃能力。<br />
最高瞬时速度可以达到20米每秒。<br />
“一个遁地,一个飞天。”<br />
“样越来越多了。”<br />
稍微迟疑了一下。<br />
苏武决定继续在岩浆峡谷两侧的岩壁上。<br />
追加200座火力平台,以及1000架作战无人机。<br />
既然紫晶体获得了短暂的跳跃能力。<br />
那针对它们的火力网,也要相应的增加一部分才行。<br />
毕竟打固定靶和打移动靶,难度可不是一回事。<br />
继续对秦岭山一带的外围防御。<br />
查漏补缺了一番<br />
苏武收回目光。<br />
这个时候,他也没有心情继续研究。<br />
便干脆翻阅起江河市最近的建设报告。<br />
“所有城区附属避难所,空间利用率平均达到了37%。”<br />
“产出粮食达到了供应4500万人的标准。”<br />
“不过肉食产量仍然不足。”<br />
“即使最廉价的鸡胸肉,也仅能保证不足千分之一人口的日常需求。”<br />
“还有肥料,也消耗巨大。”<br />
“得专门再组织一趟,从隔壁图门市运输一批钾肥回来才行。”<br />
空间利用率37%可不是一个小数字。<br />
要知道,一座避难所仅是各种内部建筑,以及维持避难所正常运行的基础设备。<br />
都占据了大量的空间。<br />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