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没想到这玉大有来头。<br />
但此刻她也只能硬碰运气了,赌左家人看不出普通白玉和阴山白玉的区别。<br />
毕竟她自己看了这么多年,也区分不了。<br />
“是啊,这玉只是乍一看有些像,我们又不是行家,说不定这就是块上好白玉呢?”人群窃窃私语。<br />
“行家也不一定能分辨,毕竟只有两块,一块还在宫里!”<br />
“这玉的真假,老太君一看便知!”秦瑶坚定道,“就是她左家的小姐,老太君也一见便知!”<br />
娇娇也从她身后走了出来,大方将容貌露出给众人看。<br />
见两人如此胸有成竹,一些人动摇了。<br />
“这小丫头看上去是与左家人有些像。”<br />
“那双眼睛好像与老太君有些神似……”<br />
秦馠突然转身,朝众人道:“大家别被她们骗了!骗子常用这种手法,装出十分镇定的样子,引大家信以为真!我与左家小姐相处多年,她什么样子我最清楚!”<br />
“那你为何不敢让我去见左家的人?”娇娇大声质问,“既然你这么肯定我不是,为何不敢让我们见上一面?”<br />
“正是如此。”秦瑶也道,“莫非你心虚,怕老太君一眼认出自己的孙女?”<br />
人群中议论声更大了。<br />
秦馠一时慌神,又忙着找理由:“反正今日是见不了!”<br />
她突然灵机一动,“要见也得等我那位左家真正的小姐回来,共同让左家辨认,到时是真是假一目了然!”<br />
看来今日有她阻拦,人是见不到了,秦瑶暗想。<br />
她向来不是硬碰硬的人,可下次却不知秦馠又将出些什么招数来对付她们。<br />
既然她敢说出让两人共同被辨认,便是已做了万全准备。<br />
秦瑶四处张望,想找个侯府的人到老太君那儿试着求一求,看能否见上面。<br />
见她如此,秦馠立即挑衅道:“怎么,你不敢?”<br />
“我就说,她们一定是假的!”陈母帮腔,道,“有些人惯会攀高枝,一会儿要死活赖在我家做陈家妇,一会儿又带着小的来做左家女。”<br />
“陈家妇?”有人立刻问道,“这是怎么回事?”<br />
陈衡的亲事所有人都盯着,一有风吹草动,大家十分关心。<br />
“无事。”陈母忽觉自己多嘴,差点毁了儿子的好姻缘,忙解释道,“我儿原可怜她们母女俩刚入京城,人不生地不熟的,无处可去,便将家里多余的宅子借给她暂住几天,谁知她竟不想走了!”<br />
“原来如此,陈公子果真君子之风。”人们称赞。<br />
“看来此女子惯行骗术……”<br />
“是啊,断不能被她骗了去!”<br />
在众人的义愤填膺中,秦馠道:“还不快走?”<br />
“好!”秦瑶应下,“过几日就过几日,到时让左家一同辨认,诸位都听到了,烦请到时做个见证!切不得反悔!”<br />
殊不知秦馠此刻也是强忍着心中慌乱,只想让她速速离去。<br />
而这一切,都被远处的门房老头听了个一清二楚。<br />
他原也是跟着老太爷四处征战之人,不光身体强健,连眼力与耳力都非比寻常。<br />
此刻他看着那小女孩,已目露惊喜。<br />
难怪方才他总觉得这女孩十分熟悉!<br />
细看之下他才发觉,这女孩长得与已逝的老太爷简直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br />
只因她留了女童发髻,眉眼又未长开,所以一时没往那处想!<br />
不用看玉,他便知道这的确是左家的种!<br />
门房压下心中激动,唤来跑腿小厮:“方才你到老太君处,老太君如何?可想见人?”<br />
老太君也老了,他不敢让她没有任何准备,就与这孙女相见,怕人一激动伤身。<br />
小厮如实禀告:“老太君睡下了,所以才让那新来的秦馠姑娘替她处理一下。”<br />
门房想了想,觉得那几个小主人比这小女孩大不了几岁,恐来了也无济于事,不由叹了口气。<br />
“你先在此替我值守。”他吩咐小厮,“我有要事去找老太君,你在此时刻关注那边动静,若出了什么事速来找我。”<br />
交代完毕,他步履匆匆去了后院。<br />
这府中家眷们住的后院,他原是不该去的。<br />
可他这次冒着大不韪,也要前去亲自告知老太君。<br />
后院的丫鬟婆子见门房过来,都吃了一惊,上前问道:“出了何事?你怎么来了?”<br />
门房也无空理会她们,径直走向老太君的院落。<br />
此刻院子里静悄悄的,一屋子丫鬟服侍老太君睡下后,都噤了声,见门房急匆匆来忙迎了上来。<br />
“门口出事了?”管事丫鬟问。<br />
门房急得擦了擦额上汗水:“我有要事求见老太君!”<br />
丫鬟皱眉:“那得劳老丈在此等一会儿了,老太君夜里睡不着,全指望着白天这眯一会儿呢!出了何事,可先跟我说说?待会儿我好进去禀告了老太君。”<br />
“这……”门房略犹豫了一下,此事事关重大,还是由他亲自禀告为好,“虽十分重大,却不是什么急事,我在此等得,若老太君醒了,还请马上求见。”<br />
那丫鬟点头应下,不敢松懈,进屋守在床边。<br />
老太君并未睡熟,半梦半醒之间,忽回到了当年,老太爷过寿,府里提前一个月便请了戏班子,又请伶人数名,一时之间搭台的、唱戏的、耍杂技的,好不热闹。</p>
但此刻她也只能硬碰运气了,赌左家人看不出普通白玉和阴山白玉的区别。<br />
毕竟她自己看了这么多年,也区分不了。<br />
“是啊,这玉只是乍一看有些像,我们又不是行家,说不定这就是块上好白玉呢?”人群窃窃私语。<br />
“行家也不一定能分辨,毕竟只有两块,一块还在宫里!”<br />
“这玉的真假,老太君一看便知!”秦瑶坚定道,“就是她左家的小姐,老太君也一见便知!”<br />
娇娇也从她身后走了出来,大方将容貌露出给众人看。<br />
见两人如此胸有成竹,一些人动摇了。<br />
“这小丫头看上去是与左家人有些像。”<br />
“那双眼睛好像与老太君有些神似……”<br />
秦馠突然转身,朝众人道:“大家别被她们骗了!骗子常用这种手法,装出十分镇定的样子,引大家信以为真!我与左家小姐相处多年,她什么样子我最清楚!”<br />
“那你为何不敢让我去见左家的人?”娇娇大声质问,“既然你这么肯定我不是,为何不敢让我们见上一面?”<br />
“正是如此。”秦瑶也道,“莫非你心虚,怕老太君一眼认出自己的孙女?”<br />
人群中议论声更大了。<br />
秦馠一时慌神,又忙着找理由:“反正今日是见不了!”<br />
她突然灵机一动,“要见也得等我那位左家真正的小姐回来,共同让左家辨认,到时是真是假一目了然!”<br />
看来今日有她阻拦,人是见不到了,秦瑶暗想。<br />
她向来不是硬碰硬的人,可下次却不知秦馠又将出些什么招数来对付她们。<br />
既然她敢说出让两人共同被辨认,便是已做了万全准备。<br />
秦瑶四处张望,想找个侯府的人到老太君那儿试着求一求,看能否见上面。<br />
见她如此,秦馠立即挑衅道:“怎么,你不敢?”<br />
“我就说,她们一定是假的!”陈母帮腔,道,“有些人惯会攀高枝,一会儿要死活赖在我家做陈家妇,一会儿又带着小的来做左家女。”<br />
“陈家妇?”有人立刻问道,“这是怎么回事?”<br />
陈衡的亲事所有人都盯着,一有风吹草动,大家十分关心。<br />
“无事。”陈母忽觉自己多嘴,差点毁了儿子的好姻缘,忙解释道,“我儿原可怜她们母女俩刚入京城,人不生地不熟的,无处可去,便将家里多余的宅子借给她暂住几天,谁知她竟不想走了!”<br />
“原来如此,陈公子果真君子之风。”人们称赞。<br />
“看来此女子惯行骗术……”<br />
“是啊,断不能被她骗了去!”<br />
在众人的义愤填膺中,秦馠道:“还不快走?”<br />
“好!”秦瑶应下,“过几日就过几日,到时让左家一同辨认,诸位都听到了,烦请到时做个见证!切不得反悔!”<br />
殊不知秦馠此刻也是强忍着心中慌乱,只想让她速速离去。<br />
而这一切,都被远处的门房老头听了个一清二楚。<br />
他原也是跟着老太爷四处征战之人,不光身体强健,连眼力与耳力都非比寻常。<br />
此刻他看着那小女孩,已目露惊喜。<br />
难怪方才他总觉得这女孩十分熟悉!<br />
细看之下他才发觉,这女孩长得与已逝的老太爷简直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br />
只因她留了女童发髻,眉眼又未长开,所以一时没往那处想!<br />
不用看玉,他便知道这的确是左家的种!<br />
门房压下心中激动,唤来跑腿小厮:“方才你到老太君处,老太君如何?可想见人?”<br />
老太君也老了,他不敢让她没有任何准备,就与这孙女相见,怕人一激动伤身。<br />
小厮如实禀告:“老太君睡下了,所以才让那新来的秦馠姑娘替她处理一下。”<br />
门房想了想,觉得那几个小主人比这小女孩大不了几岁,恐来了也无济于事,不由叹了口气。<br />
“你先在此替我值守。”他吩咐小厮,“我有要事去找老太君,你在此时刻关注那边动静,若出了什么事速来找我。”<br />
交代完毕,他步履匆匆去了后院。<br />
这府中家眷们住的后院,他原是不该去的。<br />
可他这次冒着大不韪,也要前去亲自告知老太君。<br />
后院的丫鬟婆子见门房过来,都吃了一惊,上前问道:“出了何事?你怎么来了?”<br />
门房也无空理会她们,径直走向老太君的院落。<br />
此刻院子里静悄悄的,一屋子丫鬟服侍老太君睡下后,都噤了声,见门房急匆匆来忙迎了上来。<br />
“门口出事了?”管事丫鬟问。<br />
门房急得擦了擦额上汗水:“我有要事求见老太君!”<br />
丫鬟皱眉:“那得劳老丈在此等一会儿了,老太君夜里睡不着,全指望着白天这眯一会儿呢!出了何事,可先跟我说说?待会儿我好进去禀告了老太君。”<br />
“这……”门房略犹豫了一下,此事事关重大,还是由他亲自禀告为好,“虽十分重大,却不是什么急事,我在此等得,若老太君醒了,还请马上求见。”<br />
那丫鬟点头应下,不敢松懈,进屋守在床边。<br />
老太君并未睡熟,半梦半醒之间,忽回到了当年,老太爷过寿,府里提前一个月便请了戏班子,又请伶人数名,一时之间搭台的、唱戏的、耍杂技的,好不热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