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听我瑞龙一席话,胜你苦读十年
('\n\t夜幕降临,华灯初上。<br /><br />要不是庞秘书来提醒。<br /><br />张劲崇还想和赵瑞龙继续聊。<br /><br />“你说的人口老龄化问题,确实应该引起重视。”<br /><br />“不过具体要怎么改,咱们先回家,一边吃饭一边说!”<br /><br />张劲崇迅速简单收拾了一下。<br /><br />将公文包递给庞秘书,便和赵瑞龙继续边走边聊。<br /><br />这一幕,看得庞秘书是满眼羡慕。<br /><br />“这就是投胎的重要性啊!”<br /><br />“要换做其他年轻人,别说跟省委书纪聊天了,见个县委甚至区委书纪都难!”<br /><br />“而赵瑞龙不仅和张书纪聊了将近三个小时,而且还要去他家里吃饭继续聊……”<br /><br />感慨之余,庞秘书又突然觉得很可惜。<br /><br />可惜赵瑞龙不能从政。<br /><br />否则就他这顶尖的政治资源,再加上超强的个人能力。<br /><br />绝对能成为政坛的一匹快马,三十来岁当正厅,绝对轻轻松松。<br /><br />一路陪同回家,庞秘书就听了一会儿,就觉得赵瑞龙非同一般。<br /><br />在人口问题上,就比那些所谓的专家学者,看得更深更远。<br /><br />而且分析问题的角度,也比较独特。<br /><br />居然从经济角度,算养娃成本,判断未来人口出生率必将持续下降。<br /><br />对于赵瑞龙的分析,张劲崇也是深表赞同。<br /><br />“以前咱们龙国,几乎绝大多数都是农村农业人口。”<br /><br />“在农村,孩子越多,生产力就越强,所以多生孩子准没错。”<br /><br />“养活更是特别简单,基本有一口吃的就行,读不读书都无所谓。”<br /><br />“而且衣服鞋子都是老大穿过的给老二穿,老二穿过的给老三,以此类推。”<br /><br />“另外,一个家庭孩子多,抗风险能力也强,总有那么一两个不会夭折,能有点本事干活挣钱。”<br /><br />“可如今和将来却不一样,随着城镇化的持续,会有越来越多人进入城市,生娃养娃的成本大幅上升。”<br /><br />“所以我同意你的观点,即便取消了计划生育,许多人都不会敞开了生,因为自身经济收入就负担不起!”<br /><br />“那可不!”<br /><br />赵瑞龙掰起指头算道:“从怀孕开始,孕妇就要吃得好、常检查,孩子出生的时候,生产住院费也是一笔开销。”<br /><br />“孩子出生后,衣服鞋子奶粉尿不湿等等都是不小的开支,时不时的还会生一场病,等到了读书阶段,还有教育支出。”<br /><br />“而且咱们现在劳动保障,还不够健全,女性怀孕之后不说享受法定产假,搞不好连工作都要丢,或者收入大幅下降。”<br /><br />“所以城镇化率越高,生育率就越低,这是经济规律所决定的,一些人口开始负增长的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br /><br />张劲崇眉头紧锁。<br /><br />“我明白你的意思,哪怕咱们明年就彻底放开,不再限制生育,也只是延缓生育率下降的趋势,人口老龄化的一天终究还是会来。”<br /><br />“晚来总比早来好!”<br /><br />赵瑞龙神情严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n\t肃的说道:<br /><br />“开放的这二十余年,咱们经济的高速增长,其中一大原因,就在于咱们拥有巨大的人口红利。”<br /><br />“大量充足且廉价,并且受过一定义务教育的年轻劳动力,让我们的中低端制造业极具竞争优势。”<br /><br />“再加上大量踏实勤奋、吃苦耐劳的农民工,愿意辛苦干活,又让我们的基础设施建设又快又省。”<br /><br />“可是随着时间推移,他们终究会老去,新一代的年轻人必然大多不愿意留在农村,也不太愿意进工厂上工地。”<br /><br />“在这样的大趋势下,光是科教兴国、优生优育,加快产业升级还远远不够,咱们也应该尽快调整人口政策,延缓老龄化到来。”<br /><br />“要不然还没成为制造强国,没有充足的产业提供就业,经济还没发展起来,老龄化却他妈先来了,到时候一个年轻人能养得活几个老人?”<br /><br />赵瑞龙这一心直口快的吐槽,都不由自主的飙粗口了。<br /><br />不过豪爽的发言,反而张劲崇觉得舒坦接地气。<br /><br />“你说的很有道理啊!”<br /><br />“很多问题,不能等到经济下滑、问题凸显了,才想到解决。”<br /><br />“咱们身居高位的,本就应该高瞻远瞩、未雨绸缪,提前就做好规划布局。”<br /><br />正说着,奥迪轿车停在红灯路口。<br /><br />一个拎着挎包的大妈,迅速给每辆车司机递上印有广告的小扇子。<br /><br />因为天气越来越热了,小扇子也确实有点用。<br /><br />所以很多司机都没有拒绝。<br /><br />来到奥迪车旁,大妈可不管这是谁的专车。<br /><br />估计她也不懂,临O-0001代表什么。<br /><br />她照样抬手敲了敲玻璃,弯腰露出一脸笑容。<br /><br />“麻烦拿一下扇子!我看看印的什么广告!”<br /><br />“好的!”<br /><br />司机迅速开窗,接过扇子并双手递给赵瑞龙。<br /><br />“名师辅导、小班教学、提升显著……”<br /><br />“活动体验课仅需10元一节?”<br /><br />张劲崇眉头微蹙,将扇子上的几个关键信息念了出来。<br /><br />念完之后,他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劲。<br /><br />微微侧目看向赵瑞龙。<br /><br />“这不就是一个补习学校发的广告吗?难道汉东没有吗?”<br /><br />“只不过做成了塑料小扇子的模样,花了点小心思,让大家更容易接受而已。”<br /><br />赵瑞龙叹息了一声。<br /><br />“汉东当然也有,尤其是在一些中小学附近,一到放学的时候,发广告的特别多。”<br /><br />“不过我认为课外辅导教育,应该尽快全面禁止,绝不能把补课搞成一个庞大的产业!”<br /><br />“啊???”<br /><br />张劲崇一脸惊讶。<br /><br />“为……为什么?”<br /><br />“上个辅导班补习班啥的,难道有巨大的危害吗?”<br /><br />赵瑞龙知道。<br /><br />在2001年的龙国,就提出要禁止课外辅导教育,实在是太超前了。<br /><br />毕竟就现在龙国的经济水平,能花钱在校外上补习班、兴趣班,甚至请家教的家庭,还少之又少。<br /><br />补习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n\t在很多人眼里,还只是有钱人的专属,跟普通人没多大关系。<br /><br />绝大多数学生,也都是在公办的中小学读书,民营私立学校都很少。<br /><br />所以哪怕张劲崇是临江省一把手,他也不可能有赵瑞龙的超前眼光。<br /><br />“张叔,课外辅导教育,现在看起来是没什么危害,这个行业都还没出现很出名的上市企业,市场规模并不大。”<br /><br />“可是你想想以后呢?随着城市人口越来越多,经济水平逐渐提升,愿意为子女教育花血本的家长越来越多,会出现什么样的场景?”<br /><br />“为了提升成绩,为了考一所好的高中和大学,越来越多学生除了在学校上课之外,放学后还要去补习,他们的学习压力是不是就越来越大?”<br /><br />“每天都要忙着上课和补习,请问他们还有多少时间休息、运动、学习其他知识?对他们的生长发育和心理健康,是不是会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br /><br />“另外,补习的学生多了,经济收入高,就必然会吸引很多人投资开办补习班,因为成本很低啊,租个房子、买点桌椅、搞个黑板,硬件支出几乎可以忽略。”<br /><br />“到时候行业最大的竞争,就是比拼谁的补习效果好,而要想出效果,当然最好的办法就是从公办学校挖人,尤其是知名的优秀教师,而这些老师一旦都忙着补习赚钱,还会认真在学校上课吗?”<br /><br />“学生们在学校里学不好,成绩下滑,家长们一着急,势必会有更加强烈的意愿,把孩子送去补习,哪怕一个月的补习费,快赶上普通人一个月工资,可是为了孩子,总有人倾家荡产都愿意。”<br /><br />“这么一来,可就不只是孩子学习压力大,家长们经济负担大,大量的收入一旦用于教育支出,同时还要负担日常生活开销,试问他们哪还有钱用于投资、购物、旅游等等?国民经济能不受影响?”<br /><br />赵瑞龙的话,可不是耸人听闻。<br /><br />而是在穿越前的那个世界,所亲身经历的。<br /><br />好在泛滥成灾后,明面上禁止了。<br /><br />哪怕小部分人仍然偷偷在补习,但总体上也有了极大的改观。<br /><br />而此时此刻。<br /><br />赵瑞龙将‘惨烈教训’说出来。<br /><br />以张劲崇的睿智,稍加思索,就知道这不是耸人听闻。<br /><br />而是任由发展下去,百分之百会发生的。<br /><br />教育一旦被功利化、利益化,那么整个社会都会受影响。<br /><br />原本随着城镇化的加速,养娃的成本就会急剧攀升,生育率必然会下降。<br /><br />要是任由课外辅导教育泛滥,让养娃的教育成本极其恐怖,那么年轻人必然更不敢生孩子了。<br /><br />都觉得养不起了,谁还生啊?<br /><br />拿过赵瑞龙手里的广告扇,张劲崇面色凝重的说道:<br /><br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br /><br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能不能长久的繁荣富强,教育非常关键!”<br /><br />赵瑞龙顺势说道:<br /><br />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n\t“教育,其实是最大的普惠,也是最行之有效的扶贫手段!”<br /><br />“就像一个农村家庭,要是能供养出一个大学生,毕业后找到一份好工作。”<br /><br />“那么他一个人一个月的收入,基本就能相当于以前一家人,种地一年的收入。”<br /><br />“如果从事的是高新技术工作,工资高、奖金多,可能一个月就顶全家好几年。”<br /><br />“而回到课外辅导教育本身,有钱的家庭疯狂给孩子补习,那么没钱的又咋办呢?”<br /><br />“以后优质的教育资源,都被有钱有势的家庭子女享受了,社会阶层就必然会固化,穷人家的孩子,还怎么出头?”<br /><br />“况且如果大家都砸锅卖铁的疯狂补习,考试成绩都特别很好,录取分数线水涨船高,不就相当于大家都没补习吗?”<br /><br />张劲崇看着扇子,轻哼一笑。<br /><br />“虽然苦了学生和家长,加重了社会压力、损害了国民经济、影响了幸福生活,但还是有人获利,补习班的老师和老板,不就赚了吗?”<br /><br />赵瑞龙讪笑不已。<br /><br />“其实教培行业,也并不是不能生存,而是要有限度。”<br /><br />“比如音乐、舞蹈、美术、书法、体育等等之类的课外培训,还是可以搞的。”<br /><br />“经济条件好了,家长们愿意让孩子多才多艺、全面发展,这也是一件好事。”<br /><br />“而且我特别支持大力发展职业技能培训,将来很有可能大学生不缺,却很缺手艺人。”<br /><br />……<br /><br />奥迪缓缓起步。<br /><br />庞秘书生平第一次体会到,什么叫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br /><br />他终于知道,位高权重的张书纪,为何能和赵瑞龙聊得如此投入。<br /><br />原来人家是真有超前眼光,也是真有崇高理想。<br /><br />凡事都为国为民,从长远考虑,不是什么钱都赚。<br /><br />这自然就很讨淡泊名利,更想做出一番政绩的高层喜欢。<br /><br />但感慨之余,庞秘书心里却挺矛盾。<br /><br />“怎么办?我该怎么提醒张书纪,他女儿就是这所辅导学校的股东?”<br /><br />“或者干脆不说,直接让张晓雪赶紧撤股,避免因关停整顿而损失惨重?”<br /><br />正当庞秘书反复思索对策之时。<br /><br />奥迪驶入大院,缓缓停到了一号别墅前。<br /><br />而看到父亲的专车,正要进家门的张晓雪,立马转身迎了过来……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