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花魁只想攒钱买地(穿书) 第68节
<p> 见庄老太太带着她那疯儿媳走了过来,魏婉华很是冷漠道:“今日带你过来,真的就只是为了见一见人而已,至于母子血缘,认不认其实都无所谓。”<br />
苏云绕心想可不是么,就他生母如今这状态,能把大儿子给错认成了死去的丈夫,他这个半道捡回来的儿子,还不知道会被错认成什么人呢?<br />
庄老太太走了过来,很是默契地打招呼道:“婉华来得正好,月妍打了桂花,说是要做桂花糕、桂花糖,到时候做好了给你带一些回去。”<br />
魏婉华配合得十分生硬道:“呵呵,好啊,月妍真是手巧啊,呵……”<br />
“……”<br />
这惨不忍睹的演技。<br />
苏云绕突然有些同情眼前这两位,年岁已经过了半百,却还要为儿女操劳操心的老太太。<br />
他那穿着粉色衣裙,梳着少女发髻的亲娘,却无忧无虑、天真烂漫地提着花篮子上前,好奇行礼道:“见过魏婶婶,见过小舅公,你们怎么一起过来了,是碰巧遇上的么?”<br />
“……”<br />
亲娘叫自己小舅公,还对着自己行了礼,苏云绕惊得一蹦三尺高,连连摇头,否认道:“不不不,我不是……”<br />
魏婉华一巴掌将其给按回地上,出言打断道:“恩,对,我跟你小舅公就是半道上碰巧遇见的,月妍不是要去做桂花糕吗,赶紧去吧,赶紧去,我跟你母亲刚好有正事要聊,比如聘礼婚期什么的。”<br />
庄月妍瞬间红了脸,告辞过后,提着花篮子羞羞答答地快步离开了,后面还跟着四五个丫鬟,小心照看着。<br />
等到再也看不见人影之后,庄老太太才有些倦怠地坐到回廊下的围栏木椅上,一边轻轻捶着自己的后腰,一边望着苏云绕打量道:“也怨不得月妍把你认错,你这相貌跟我娘家那位小舅舅,长得可真像,往后这五官和棱角要是长开了立起来,估计能像个十成十。”<br />
苏云绕跟这位外祖母才只是第一次见面,也不知道该如何接话,便只客气地笑了笑。<br />
魏婉华倒是十分熟稔地坐到庄老太太的身后,一边手法老道地替她捏了捏后腰,一边介绍道:“这小子就是被周灵韵换掉了的那个孩子,如今被你女儿认作是小舅公,你看是各论各的,还是找机会给你女儿解释解释?”<br />
庄老太太早就习惯了魏婉华某些时候的促狭与调侃,很是包容道:“各论各的吧,解释又解释不清楚,到时候闹起来,我还要费心思去哄。”<br />
魏婉华给她捏松了筋骨之后,又手掌合十,噼噼啪啪一阵敲打,明明是个热心肠的人,嘴上却还要刻薄道:“你说你也一把年纪了,享不着女儿福,反过来还要伺候女儿,操劳得一身筋骨僵硬得就跟枯木老藤一样,啧啧,当初我就说你那女儿被你宠溺得太过娇气,当不了大家妇,被我说中了吧。”<br />
庄老太太被她敲得筋骨松散,舒坦不已,脾气也简直好到不行,哼哼道:“恩恩,你从来都是料事如神的,当初也说长智娶了月妍,迟早会被她拖累死,看吧,都被你说中了。”<br />
“……”<br />
这俩老太太可真逗,相互插刀,又互相关心,亲家是她们,仇家也是她们。<br />
庄老太太跟魏婉华斗嘴几句,又顺道跟苏云绕聊了几句关于金陵府的风土人情,没有太过热络,也没有故意冷落。<br />
这样舒适又自然的相处态度,另双方都感到十分放松。<br />
桂花糕终究是没有吃成,魏婉华只呆了一会儿,便又带着苏云绕匆匆离开了。<br />
苏云绕对庄老太太说有空了上门拜访,庄老太太说欢迎之至,至于什么时候有空,鬼知道。<br />
回京的路上,魏婉华担心在苏云绕面前落下一个对儿媳太过冷漠的印象,因此特意解释了几句:“她死了丈夫,我也死了儿子,可活着的人,总得要向前看,对吧,我可不想陪着她一遍一遍地沉溺于梦境。”<br />
苏云绕无比地赞同,也无比地支持。<br />
她是真糊涂,所以沉溺于梦境对她来说不可怕,反倒能给她带来自欺欺人的幸福。<br />
可祖母却是清醒的,被她拉入梦境,只会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过往的痛苦,堪比凌迟,简直是残忍至极。<br />
第九十四章 主次颠倒<br />
仙霞山下面有个桃花镇, 早些年其实叫作桃花村,随着仙霞山温泉别院的扬名,桃花村也跟着火红起来, 慢慢地也变成了一个游客络绎不绝的美丽小镇。<br />
苏云绕从魏婉华那里打听到, 周灵韵就住在桃花镇上,经营着一间香粉铺子, 生意还算不错。<br />
打听到人在哪儿就成,苏云绕也没打算去见她, 身份调换一事,对他来说已经有了最好的处理结果, 没必要再去搭理那始作俑者,免得横生枝节。<br />
回到杏林苑,苏云绕将周灵韵的下落告诉了苏云婷, 又将自己生母的状况, 也简单地说了说。<br />
主要是担心往后若是还有交集, 也好叫大哥、二姐他们心里有底, 免得陡然碰见一个四十岁左右的小姑娘, 到时候大惊小怪的不知道该如何相处。<br />
当然, 也有可能是苏云绕想多了, 两家人之间除了有苏云绕这跟细线连着之外, 或许一辈子都不会有其它交集。<br />
走完这一个小插曲, 生活又重新回到了正轨,苏云绕继续早出晚归的歌舞剧事业。<br />
十月初七, 立冬。<br />
夜里下过雪, 不是很大,天还没亮的时候就已经停了,只在枯草松柏上积了薄薄的一层雪。<br />
只这么一薄雪, 却已经让苏云绕几个南方娃,给稀罕得不行。<br />
苏云绕难得起了一个大早,裹着厚棉袄,将院子里枯草上的薄雪全都给收集了起来,在窗台上堆了一个不到半尺高的雪人,圆嘟嘟的,可爱极了。<br />
苏云绕给它戴上一个枯叶做的小帽子:“哎呀,我的白雪宝宝,可稀罕死你爹我了,真想一个冬天都养着它啊。”<br />
刘文英买了热乎乎的豆浆、香脆脆的油条回来,好笑又无语道:“你家宝宝估计到不了中午就化了,真要想当爹,就早点儿成亲,生一个真宝宝,养一辈子都成。”<br />
催婚党果然无处不在,苏云绕瞬间老实,求放过,真要成亲,那也得按照长幼顺序来,且还轮不到他呢。<br />
吃完早饭,苏云绕拿着昨日画好的海报宣传图,裹着厚袄子,戴着雪白的兔皮帽子出门了。<br />
出门往东走,沿着青石巷道,路过瑞王殿下的住处,扒着门缝往里面看了一眼,果然人去楼空,就连下人都瞧不见一个,院子里落了不少枯叶,早先摆在外面的名贵花木,也全都被搬走了。<br />
苏云绕心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失落,他此时才终于意识到,之前与瑞王殿下交好,其实一直都是自己高攀了,只要瑞王殿下有单方面跟他绝交的打算,他就连人都找不到。<br />
苏云绕也没有一定要扒着别人的意思,可分手还得当面说呢,绝交不也一样啊,不就是亲了一口嘛,怎么能连骂都不骂我一句,就突然消失了呢。<br />
苏云绕莫名有些委屈,裹紧了身上的厚棉袄,顶着初冬的寒风,垂头丧气地离开了。<br />
到了庆德楼,玉九思已经在院子里等他,苏云绕心里拉扯得很厉害,他很想要问一问玉九思,瑞王殿下是不是真不打算和自己来往了,可又还顾着几分脸面,死活也问不出口。<br />
好在不等他拉扯出一个结果,玉九思就先开口问道:“海报底稿你设计好了吗?好了就给我,我再找画师临摹几十份,到时候制成灯箱、灯笼,把整个庆德楼都给挂满了。”<br />
苏云绕顿时不再纠结,赶紧将手里的画纸递了过去。<br />
因为还要找人重新临摹,所以原稿图像绘制得也不是很大,差不多也就只有普通的a3大小,主要人物是一个提着大包小包的俊朗书生,正手忙脚乱地哄着一只白绒绒的小狐狸。<br />
那小狐狸神气活现地蹲在书生头上,左边爪子捏着一串糖葫芦,右边爪子拿着一个吹糖人。<br />
狐狸和书生的形象设计,采用的都是现代唯美风动漫画法,又添加几分俏皮与可爱。<br />
玉九思很满意,只是也有些疑惑道:“这海报画风新颖,书生与狐狸的形象讨喜又有趣,只是这主次关系似乎有些颠倒了,怎么感觉书生好像成了主导,小狐仙倒成了陪衬?”<br />
苏云绕正要说起此事,语气有些无奈道:“我稍微调整了一下比重,另外增加了一些书生的戏份,主要是程师兄各方面的能力都比彩铃儿强太多,彩铃儿实在压不过他,也是没办法的事情。”<br />
玉九思有些担忧道:“这,这行不行啊?别到时候看客不买账,可就糟了。”<br />
毕竟金陵府的《小狐仙下山》,书生都是给小狐仙作配的。<br />
苏云绕摊了摊手道:“行不行的,咱们先排演一遍看看不就知道了。”<br />
该教的都教了,该练的也差不多都记住了,舞台背景也布置了将近一半,是骡子是马,也是时候拉上台来遛一遛了。<br />
程子英他们还在练舞,听说要登台排演时,难免都有些紧张。<br />
作为打小就学戏的人,程子英基本功练了有将近二十年,到如今都不敢懈怠,只一出《天仙配》,当初就学了有两年左右,唱得嘴皮子都长茧了,老班主才点头同意让他登台。<br />
如今这新剧从头到尾才排了半个月左右,这就要登台了?<br />
程子英一边换衣裳,一边画新妆,很没信心地对着王素娥道:“阿姐,你说哪个戏班子排新戏,是刚学了半个月就让登台的,莫说是在京城了,就是在安庆府那边,也绝对是没有的。”<br />
《小狐仙下山》的戏服还没有做好,程子英他们穿的是原来的,妆容倒是经过苏云绕指点,重新设计过。<br />
王素娥要演最后嫁给了书生的官家小姐,一边给自己上妆,一边笑道:“怎么,只练了半个月,没练够两年,你就不敢登台了?”<br />
程子英哪里受得了这种激,当即便傲气十足道:“新剧只学了半个月左右,可我这二十年的功夫却不是白练的,别说是登台了,就是立马卖票开演,我也不惧。”<br />
彩铃儿换好了衣裳,上好了妆,凑过来提醒道:“大师姐,三师兄,今日只是排演,戏服和背景都还没有弄好,还没到开演的时候呢,再说了,三师兄,你不怕,我却是有些怕。”<br />
程子英一下子泄了气,有些恨铁不成钢道:“好不容易避开关蕙兰,你自个终于有机会登台当了主演,如今又不争气,连累得苏公子把剧本都改了,到时候师兄若是抢了你的风头,你可别怨我才好。”<br />
彩铃儿连连摇头道:“不怨,不怨,用苏公子的话说,我根本就撑不起整个剧的情感线,还得要劳烦师兄你带带我才好呢。”<br />
说是排演,可玉九思还是将百乐院里闲着没事干的管事和护卫们全都叫了过来,满满当当,把庆德楼大堂都给挤满了。<br />
毕竟人多了,才能更好地发现问题嘛,到时候哪里有不足,也好及时更正。<br />
一楼大堂内,苏云绕坐在玉九思身边,也等着看自己重新修改过剧情的《小狐仙下山》,到底会是何种效果?<br />
第九十五章 即将归来<br />
只搭好了一半的舞台背景, 看起来有些乱糟糟。<br />
绘制着山川河流的幕布还没来得及上色,用空心木箱堆砌而成的泥灰墙还没有做出厚重的质感,一切都是那么的虚假, 要多出戏就有多出戏。<br />
程子英穿着董永的衣裳, 就在这服化道都十分拖后腿的情况下,将书生陈桥偶遇山野狐仙, 带着狐仙进京赶考等一系列啼笑皆非、笑中有泪的故事给演绎得淋漓尽致。<br />
彩铃儿在程子英的带动下,只需要本色出演, 演绎出小狐仙的活泼、顽皮与天真就好。<br />
戏台上,书生陈桥明明有万般不舍, 却又不忍心束缚住那本该遨游于天地之间的神仙精灵。<br />
葱翠山林里,飘邈云雾中,书生陈桥望着那蹦蹦跳跳远去的背影, 唱了一曲《留不住》, 跳了一出《笑成全》。<br />
这原本是小狐仙的戏份, 如今却全都凝聚到了书生陈桥身上, 好在程子英并没有辜负厚望, 无论是唱功, 还是舞蹈, 都表现得完美无瑕, 情感更是演绎得深入肺腑。<br />
苏云绕很满意, 却还是竖起耳朵,一丝不漏地听着其他人的意见, 毕竟作品再好, 还得要观众说了算。<br />
“人妖殊途,当不成妻,纳作良妾就是, 这书生好没魄力,这结局也不好,得改。”说这话的人是舞马台那边的管事之一。<br />
差评上线,这种带着个人情绪的不客观意见,苏云绕不予接受,改是不可能改的,他最多也就只能做到默默地听着,不出声怼人而已。<br />
不过他不怼人,却有人帮他怼。<br />
淮剧社那边的女管事,已经逮着人噼里啪啦地骂开了:“救命之恩,纳妾来报,当真是好有魄力,这种丧良心的话,还真有人说得出口。”<br />
被骂之人不乐意道:“说戏就说戏,你骂谁丧良心呢。”<br />
女管事冷哼道:“谁不是在说戏呢,你跳什么脚。”<br />
排演用不着谢幕,台下的看客们也没有打赏,不过却因为对于剧情的有着不同看的法,竟七嘴八舌地吵了起来。<br />
苏云绕听了一会儿,对着玉九思吐槽道:“乱糟糟的,还以为能有什么好的提议呢,怎么尽围绕着主角吵架去了。”<br />
玉九思却很满意道:“能让看客为了主角吵起来,就说明这剧能勾人情绪,程子英之前总是给人当镶边儿的配角,这回怕是要风光起来了。”<br />
最重要的是,走了一个关蕙兰,再起来一个程子英,百乐院徽音名角儿这一块,倒也算是补上了。<br />
而且玉九思有预感,程子英给百乐院带来的利益,估计比关蕙兰还要高出许多。<br />
毕竟看戏舍得花银子打赏的大多都是女客,程子英演的书生陈桥,百分百能讨女客们的喜欢。<br />
至于男客,呵,男人大多都讲究实际,可没有那么多风花雪月,赌球、打牌、逛青楼,花银子找乐子的地方多了去了,除了关蕙兰那个姘头之外,谁舍得花大把的银子捧戏子,特别是百乐院里的戏子,大多都还是看得着吃不着的。</p>
苏云绕心想可不是么,就他生母如今这状态,能把大儿子给错认成了死去的丈夫,他这个半道捡回来的儿子,还不知道会被错认成什么人呢?<br />
庄老太太走了过来,很是默契地打招呼道:“婉华来得正好,月妍打了桂花,说是要做桂花糕、桂花糖,到时候做好了给你带一些回去。”<br />
魏婉华配合得十分生硬道:“呵呵,好啊,月妍真是手巧啊,呵……”<br />
“……”<br />
这惨不忍睹的演技。<br />
苏云绕突然有些同情眼前这两位,年岁已经过了半百,却还要为儿女操劳操心的老太太。<br />
他那穿着粉色衣裙,梳着少女发髻的亲娘,却无忧无虑、天真烂漫地提着花篮子上前,好奇行礼道:“见过魏婶婶,见过小舅公,你们怎么一起过来了,是碰巧遇上的么?”<br />
“……”<br />
亲娘叫自己小舅公,还对着自己行了礼,苏云绕惊得一蹦三尺高,连连摇头,否认道:“不不不,我不是……”<br />
魏婉华一巴掌将其给按回地上,出言打断道:“恩,对,我跟你小舅公就是半道上碰巧遇见的,月妍不是要去做桂花糕吗,赶紧去吧,赶紧去,我跟你母亲刚好有正事要聊,比如聘礼婚期什么的。”<br />
庄月妍瞬间红了脸,告辞过后,提着花篮子羞羞答答地快步离开了,后面还跟着四五个丫鬟,小心照看着。<br />
等到再也看不见人影之后,庄老太太才有些倦怠地坐到回廊下的围栏木椅上,一边轻轻捶着自己的后腰,一边望着苏云绕打量道:“也怨不得月妍把你认错,你这相貌跟我娘家那位小舅舅,长得可真像,往后这五官和棱角要是长开了立起来,估计能像个十成十。”<br />
苏云绕跟这位外祖母才只是第一次见面,也不知道该如何接话,便只客气地笑了笑。<br />
魏婉华倒是十分熟稔地坐到庄老太太的身后,一边手法老道地替她捏了捏后腰,一边介绍道:“这小子就是被周灵韵换掉了的那个孩子,如今被你女儿认作是小舅公,你看是各论各的,还是找机会给你女儿解释解释?”<br />
庄老太太早就习惯了魏婉华某些时候的促狭与调侃,很是包容道:“各论各的吧,解释又解释不清楚,到时候闹起来,我还要费心思去哄。”<br />
魏婉华给她捏松了筋骨之后,又手掌合十,噼噼啪啪一阵敲打,明明是个热心肠的人,嘴上却还要刻薄道:“你说你也一把年纪了,享不着女儿福,反过来还要伺候女儿,操劳得一身筋骨僵硬得就跟枯木老藤一样,啧啧,当初我就说你那女儿被你宠溺得太过娇气,当不了大家妇,被我说中了吧。”<br />
庄老太太被她敲得筋骨松散,舒坦不已,脾气也简直好到不行,哼哼道:“恩恩,你从来都是料事如神的,当初也说长智娶了月妍,迟早会被她拖累死,看吧,都被你说中了。”<br />
“……”<br />
这俩老太太可真逗,相互插刀,又互相关心,亲家是她们,仇家也是她们。<br />
庄老太太跟魏婉华斗嘴几句,又顺道跟苏云绕聊了几句关于金陵府的风土人情,没有太过热络,也没有故意冷落。<br />
这样舒适又自然的相处态度,另双方都感到十分放松。<br />
桂花糕终究是没有吃成,魏婉华只呆了一会儿,便又带着苏云绕匆匆离开了。<br />
苏云绕对庄老太太说有空了上门拜访,庄老太太说欢迎之至,至于什么时候有空,鬼知道。<br />
回京的路上,魏婉华担心在苏云绕面前落下一个对儿媳太过冷漠的印象,因此特意解释了几句:“她死了丈夫,我也死了儿子,可活着的人,总得要向前看,对吧,我可不想陪着她一遍一遍地沉溺于梦境。”<br />
苏云绕无比地赞同,也无比地支持。<br />
她是真糊涂,所以沉溺于梦境对她来说不可怕,反倒能给她带来自欺欺人的幸福。<br />
可祖母却是清醒的,被她拉入梦境,只会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过往的痛苦,堪比凌迟,简直是残忍至极。<br />
第九十四章 主次颠倒<br />
仙霞山下面有个桃花镇, 早些年其实叫作桃花村,随着仙霞山温泉别院的扬名,桃花村也跟着火红起来, 慢慢地也变成了一个游客络绎不绝的美丽小镇。<br />
苏云绕从魏婉华那里打听到, 周灵韵就住在桃花镇上,经营着一间香粉铺子, 生意还算不错。<br />
打听到人在哪儿就成,苏云绕也没打算去见她, 身份调换一事,对他来说已经有了最好的处理结果, 没必要再去搭理那始作俑者,免得横生枝节。<br />
回到杏林苑,苏云绕将周灵韵的下落告诉了苏云婷, 又将自己生母的状况, 也简单地说了说。<br />
主要是担心往后若是还有交集, 也好叫大哥、二姐他们心里有底, 免得陡然碰见一个四十岁左右的小姑娘, 到时候大惊小怪的不知道该如何相处。<br />
当然, 也有可能是苏云绕想多了, 两家人之间除了有苏云绕这跟细线连着之外, 或许一辈子都不会有其它交集。<br />
走完这一个小插曲, 生活又重新回到了正轨,苏云绕继续早出晚归的歌舞剧事业。<br />
十月初七, 立冬。<br />
夜里下过雪, 不是很大,天还没亮的时候就已经停了,只在枯草松柏上积了薄薄的一层雪。<br />
只这么一薄雪, 却已经让苏云绕几个南方娃,给稀罕得不行。<br />
苏云绕难得起了一个大早,裹着厚棉袄,将院子里枯草上的薄雪全都给收集了起来,在窗台上堆了一个不到半尺高的雪人,圆嘟嘟的,可爱极了。<br />
苏云绕给它戴上一个枯叶做的小帽子:“哎呀,我的白雪宝宝,可稀罕死你爹我了,真想一个冬天都养着它啊。”<br />
刘文英买了热乎乎的豆浆、香脆脆的油条回来,好笑又无语道:“你家宝宝估计到不了中午就化了,真要想当爹,就早点儿成亲,生一个真宝宝,养一辈子都成。”<br />
催婚党果然无处不在,苏云绕瞬间老实,求放过,真要成亲,那也得按照长幼顺序来,且还轮不到他呢。<br />
吃完早饭,苏云绕拿着昨日画好的海报宣传图,裹着厚袄子,戴着雪白的兔皮帽子出门了。<br />
出门往东走,沿着青石巷道,路过瑞王殿下的住处,扒着门缝往里面看了一眼,果然人去楼空,就连下人都瞧不见一个,院子里落了不少枯叶,早先摆在外面的名贵花木,也全都被搬走了。<br />
苏云绕心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失落,他此时才终于意识到,之前与瑞王殿下交好,其实一直都是自己高攀了,只要瑞王殿下有单方面跟他绝交的打算,他就连人都找不到。<br />
苏云绕也没有一定要扒着别人的意思,可分手还得当面说呢,绝交不也一样啊,不就是亲了一口嘛,怎么能连骂都不骂我一句,就突然消失了呢。<br />
苏云绕莫名有些委屈,裹紧了身上的厚棉袄,顶着初冬的寒风,垂头丧气地离开了。<br />
到了庆德楼,玉九思已经在院子里等他,苏云绕心里拉扯得很厉害,他很想要问一问玉九思,瑞王殿下是不是真不打算和自己来往了,可又还顾着几分脸面,死活也问不出口。<br />
好在不等他拉扯出一个结果,玉九思就先开口问道:“海报底稿你设计好了吗?好了就给我,我再找画师临摹几十份,到时候制成灯箱、灯笼,把整个庆德楼都给挂满了。”<br />
苏云绕顿时不再纠结,赶紧将手里的画纸递了过去。<br />
因为还要找人重新临摹,所以原稿图像绘制得也不是很大,差不多也就只有普通的a3大小,主要人物是一个提着大包小包的俊朗书生,正手忙脚乱地哄着一只白绒绒的小狐狸。<br />
那小狐狸神气活现地蹲在书生头上,左边爪子捏着一串糖葫芦,右边爪子拿着一个吹糖人。<br />
狐狸和书生的形象设计,采用的都是现代唯美风动漫画法,又添加几分俏皮与可爱。<br />
玉九思很满意,只是也有些疑惑道:“这海报画风新颖,书生与狐狸的形象讨喜又有趣,只是这主次关系似乎有些颠倒了,怎么感觉书生好像成了主导,小狐仙倒成了陪衬?”<br />
苏云绕正要说起此事,语气有些无奈道:“我稍微调整了一下比重,另外增加了一些书生的戏份,主要是程师兄各方面的能力都比彩铃儿强太多,彩铃儿实在压不过他,也是没办法的事情。”<br />
玉九思有些担忧道:“这,这行不行啊?别到时候看客不买账,可就糟了。”<br />
毕竟金陵府的《小狐仙下山》,书生都是给小狐仙作配的。<br />
苏云绕摊了摊手道:“行不行的,咱们先排演一遍看看不就知道了。”<br />
该教的都教了,该练的也差不多都记住了,舞台背景也布置了将近一半,是骡子是马,也是时候拉上台来遛一遛了。<br />
程子英他们还在练舞,听说要登台排演时,难免都有些紧张。<br />
作为打小就学戏的人,程子英基本功练了有将近二十年,到如今都不敢懈怠,只一出《天仙配》,当初就学了有两年左右,唱得嘴皮子都长茧了,老班主才点头同意让他登台。<br />
如今这新剧从头到尾才排了半个月左右,这就要登台了?<br />
程子英一边换衣裳,一边画新妆,很没信心地对着王素娥道:“阿姐,你说哪个戏班子排新戏,是刚学了半个月就让登台的,莫说是在京城了,就是在安庆府那边,也绝对是没有的。”<br />
《小狐仙下山》的戏服还没有做好,程子英他们穿的是原来的,妆容倒是经过苏云绕指点,重新设计过。<br />
王素娥要演最后嫁给了书生的官家小姐,一边给自己上妆,一边笑道:“怎么,只练了半个月,没练够两年,你就不敢登台了?”<br />
程子英哪里受得了这种激,当即便傲气十足道:“新剧只学了半个月左右,可我这二十年的功夫却不是白练的,别说是登台了,就是立马卖票开演,我也不惧。”<br />
彩铃儿换好了衣裳,上好了妆,凑过来提醒道:“大师姐,三师兄,今日只是排演,戏服和背景都还没有弄好,还没到开演的时候呢,再说了,三师兄,你不怕,我却是有些怕。”<br />
程子英一下子泄了气,有些恨铁不成钢道:“好不容易避开关蕙兰,你自个终于有机会登台当了主演,如今又不争气,连累得苏公子把剧本都改了,到时候师兄若是抢了你的风头,你可别怨我才好。”<br />
彩铃儿连连摇头道:“不怨,不怨,用苏公子的话说,我根本就撑不起整个剧的情感线,还得要劳烦师兄你带带我才好呢。”<br />
说是排演,可玉九思还是将百乐院里闲着没事干的管事和护卫们全都叫了过来,满满当当,把庆德楼大堂都给挤满了。<br />
毕竟人多了,才能更好地发现问题嘛,到时候哪里有不足,也好及时更正。<br />
一楼大堂内,苏云绕坐在玉九思身边,也等着看自己重新修改过剧情的《小狐仙下山》,到底会是何种效果?<br />
第九十五章 即将归来<br />
只搭好了一半的舞台背景, 看起来有些乱糟糟。<br />
绘制着山川河流的幕布还没来得及上色,用空心木箱堆砌而成的泥灰墙还没有做出厚重的质感,一切都是那么的虚假, 要多出戏就有多出戏。<br />
程子英穿着董永的衣裳, 就在这服化道都十分拖后腿的情况下,将书生陈桥偶遇山野狐仙, 带着狐仙进京赶考等一系列啼笑皆非、笑中有泪的故事给演绎得淋漓尽致。<br />
彩铃儿在程子英的带动下,只需要本色出演, 演绎出小狐仙的活泼、顽皮与天真就好。<br />
戏台上,书生陈桥明明有万般不舍, 却又不忍心束缚住那本该遨游于天地之间的神仙精灵。<br />
葱翠山林里,飘邈云雾中,书生陈桥望着那蹦蹦跳跳远去的背影, 唱了一曲《留不住》, 跳了一出《笑成全》。<br />
这原本是小狐仙的戏份, 如今却全都凝聚到了书生陈桥身上, 好在程子英并没有辜负厚望, 无论是唱功, 还是舞蹈, 都表现得完美无瑕, 情感更是演绎得深入肺腑。<br />
苏云绕很满意, 却还是竖起耳朵,一丝不漏地听着其他人的意见, 毕竟作品再好, 还得要观众说了算。<br />
“人妖殊途,当不成妻,纳作良妾就是, 这书生好没魄力,这结局也不好,得改。”说这话的人是舞马台那边的管事之一。<br />
差评上线,这种带着个人情绪的不客观意见,苏云绕不予接受,改是不可能改的,他最多也就只能做到默默地听着,不出声怼人而已。<br />
不过他不怼人,却有人帮他怼。<br />
淮剧社那边的女管事,已经逮着人噼里啪啦地骂开了:“救命之恩,纳妾来报,当真是好有魄力,这种丧良心的话,还真有人说得出口。”<br />
被骂之人不乐意道:“说戏就说戏,你骂谁丧良心呢。”<br />
女管事冷哼道:“谁不是在说戏呢,你跳什么脚。”<br />
排演用不着谢幕,台下的看客们也没有打赏,不过却因为对于剧情的有着不同看的法,竟七嘴八舌地吵了起来。<br />
苏云绕听了一会儿,对着玉九思吐槽道:“乱糟糟的,还以为能有什么好的提议呢,怎么尽围绕着主角吵架去了。”<br />
玉九思却很满意道:“能让看客为了主角吵起来,就说明这剧能勾人情绪,程子英之前总是给人当镶边儿的配角,这回怕是要风光起来了。”<br />
最重要的是,走了一个关蕙兰,再起来一个程子英,百乐院徽音名角儿这一块,倒也算是补上了。<br />
而且玉九思有预感,程子英给百乐院带来的利益,估计比关蕙兰还要高出许多。<br />
毕竟看戏舍得花银子打赏的大多都是女客,程子英演的书生陈桥,百分百能讨女客们的喜欢。<br />
至于男客,呵,男人大多都讲究实际,可没有那么多风花雪月,赌球、打牌、逛青楼,花银子找乐子的地方多了去了,除了关蕙兰那个姘头之外,谁舍得花大把的银子捧戏子,特别是百乐院里的戏子,大多都还是看得着吃不着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