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少我一个颠沛之人,就多一个幸福圆满之人,何况那个人?是你……”<br />
赵琰重新念起那些书信,眼泪慢慢糊住了双眼。<br />
他并不想哭,只是满目怅惘,胸膛闷痛一片,她的祝愿到底没有成真。<br />
再开口时,赵琰的声音已经嘶哑,“这汤是怎么回事?”<br />
他说的是女官端上来的托盘,托盘上放着一个汤盅。<br />
“官家忘了?是公主吩咐的,先前您说喉咙不舒服,所以医正开了一个平燥生津的饮方。”<br />
他想起来了,他嗓子确实难受了几日,只是医正开的饮方实在难喝,他不喜欢那味道,喝得断断续续。<br />
但是崔妩为了哄他喝下去,都会在汤盅旁边写一些话,有时是威胁有时是利诱。<br />
赵琰看着那还温着的瓷罐,打开了,底下果然垫着一张纸条。<br />
“日之夕也,牛羊下来,赶牛娃儿快回来用膳了。”<br />
这次是一个小<br />
笑话,博人人会心一笑罢了。<br />
赵琰笑了一下,眼泪就猝不及防掉下来。<br />
女官小心说道:“这都是公主提前写好的,这几日官家没喝,就还是这一张……”<br />
赵琰没有听,他已经拿着纸条起身走了。<br />
阿娘生死不知,姐姐也被关了起来,怪不得他此刻那么孤单,都没人陪他用膳了。<br />
“芳阶。”赵琰唤道。<br />
黑暗中的人跪在地上:“奴婢在。”<br />
“沼狱里怎么样了?”<br />
芳阶一时不知道如何回答。<br />
一面他盼着能查清真相,一面又担心卫阳公主有翻身的机会,思来想去,他只能如实相告:“公主一直求见官家。”<br />
赵琰摩挲着书信:“她不是要见我吗,那就去宣她来见吧。”<br />
他真的,好想好想见一见姐姐。<br />
“是。”<br />
滴漏过了二更,崔妩垂着头走进了紫宸殿。<br />
“臣,叩见陛下。”崔妩深深伏在地上。<br />
“起。”<br />
她扬起脸问:“他们找到了吗?”<br />
在看到崔妩那一刻,赵琰心猛跳了一下,扶着御座往前探身。<br />
殿中灯火并不明亮,在崔妩抬头的一刹那,赵琰以为自己看见了年轻的荣太后。<br />
他以为阿娘回来了,差点要脱口喊她。<br />
可理智又告诉他,那是姐姐,不是阿娘。<br />
按住加快的心跳,赵琰又仔细端详着一阵,慢慢坐了回去。<br />
崔妩心也在跳,她今后是什么境遇,端看今夜了。<br />
“陛下?”她冲发呆的人喊。<br />
“你刚刚问的谁?”赵琰早忘了她问什么。<br />
“我问娘娘……和我爹,他们在哪里?”<br />
说到那二人,赵琰的戾气就冲了出来,而后,赵琰发现崔妩眼中不是担心,而是隐隐待发的怨恨。<br />
“他们坠崖,生死不知,大概是死了。”<br />
“死了?”<br />
她有些呆怔。<br />
赵琰既想寻求她的安慰,又恨她是那个人的女儿,压着怒气冷声道:“他们做下那种丢人的事,逃出去跌下了山崖,死了有什么奇怪的。”<br />
“死了好,死了也好……”崔妩凄然一笑。<br />
“你说什么?”<br />
“我说什么?陛下觉得我一个被抛弃的人应该说什么?”<br />
这下轮到赵琰呆住。<br />
第122章 受审<br />
崔妩眼中满是怨恨:“为什么他们这么自私, 要做这种事,一点也不管我的死活!”<br />
那张肖似的娘娘的眼睛流下泪来,带给赵琰不小的震动。<br />
“回京这段日子, 是我最开心的时候,有你、有娘娘、有阿爹……”<br />
崔妩吸着鼻子,“我已经心满意足,这辈子就这样相安无事过下去,难道不好吗?”<br />
“为什么!就算他们有情, 难道不能为了我把旧情放下,各自忍耐, 为什么非要这样, 为一己私欲,连我也毁了?”<br />
她几乎是说出了赵琰的所有想法,三言两语间“无意”地把自己摆在了和他一样的位置。<br />
“现在这样正好,养娘故去、和离、亲生爹娘也不在乎我的死活,连你也恨我,那就恨吧, 我都不在乎了。”<br />
崔妩眼底晦暗,陷入深深的绝望之中。<br />
赵琰呆呆地听着,眼眶抑制不住酸楚。<br />
对啊,他还有个同病相怜的姐姐, 还有血脉相连的人。<br />
阿娘不是只丢弃了他一个人, 她连姐姐都不要了,甚至, 姐姐还是被亲生爹娘一起丢弃的。<br />
他不是最可怜, 也不是最孤单的。<br />
“姐姐……”<br />
崔妩边说着边站起来,眼神决绝破碎:“官家, 你废了我……不,你杀了我吧!”<br />
“不……”<br />
他们都被抛下了,被那两个自私的人丢下,他和姐姐如今只剩下彼此,怎么可以离散!<br />
阿娘没了,要是姐姐也不见了,他还剩下什么?<br />
是这个沉重又折磨着他的江山,还是那些他不认识也不关心死活的百姓?<br />
崔妩自嘲一下:“不杀就算了,我回沼狱去受我该受的,官家,此生不见。”
赵琰重新念起那些书信,眼泪慢慢糊住了双眼。<br />
他并不想哭,只是满目怅惘,胸膛闷痛一片,她的祝愿到底没有成真。<br />
再开口时,赵琰的声音已经嘶哑,“这汤是怎么回事?”<br />
他说的是女官端上来的托盘,托盘上放着一个汤盅。<br />
“官家忘了?是公主吩咐的,先前您说喉咙不舒服,所以医正开了一个平燥生津的饮方。”<br />
他想起来了,他嗓子确实难受了几日,只是医正开的饮方实在难喝,他不喜欢那味道,喝得断断续续。<br />
但是崔妩为了哄他喝下去,都会在汤盅旁边写一些话,有时是威胁有时是利诱。<br />
赵琰看着那还温着的瓷罐,打开了,底下果然垫着一张纸条。<br />
“日之夕也,牛羊下来,赶牛娃儿快回来用膳了。”<br />
这次是一个小<br />
笑话,博人人会心一笑罢了。<br />
赵琰笑了一下,眼泪就猝不及防掉下来。<br />
女官小心说道:“这都是公主提前写好的,这几日官家没喝,就还是这一张……”<br />
赵琰没有听,他已经拿着纸条起身走了。<br />
阿娘生死不知,姐姐也被关了起来,怪不得他此刻那么孤单,都没人陪他用膳了。<br />
“芳阶。”赵琰唤道。<br />
黑暗中的人跪在地上:“奴婢在。”<br />
“沼狱里怎么样了?”<br />
芳阶一时不知道如何回答。<br />
一面他盼着能查清真相,一面又担心卫阳公主有翻身的机会,思来想去,他只能如实相告:“公主一直求见官家。”<br />
赵琰摩挲着书信:“她不是要见我吗,那就去宣她来见吧。”<br />
他真的,好想好想见一见姐姐。<br />
“是。”<br />
滴漏过了二更,崔妩垂着头走进了紫宸殿。<br />
“臣,叩见陛下。”崔妩深深伏在地上。<br />
“起。”<br />
她扬起脸问:“他们找到了吗?”<br />
在看到崔妩那一刻,赵琰心猛跳了一下,扶着御座往前探身。<br />
殿中灯火并不明亮,在崔妩抬头的一刹那,赵琰以为自己看见了年轻的荣太后。<br />
他以为阿娘回来了,差点要脱口喊她。<br />
可理智又告诉他,那是姐姐,不是阿娘。<br />
按住加快的心跳,赵琰又仔细端详着一阵,慢慢坐了回去。<br />
崔妩心也在跳,她今后是什么境遇,端看今夜了。<br />
“陛下?”她冲发呆的人喊。<br />
“你刚刚问的谁?”赵琰早忘了她问什么。<br />
“我问娘娘……和我爹,他们在哪里?”<br />
说到那二人,赵琰的戾气就冲了出来,而后,赵琰发现崔妩眼中不是担心,而是隐隐待发的怨恨。<br />
“他们坠崖,生死不知,大概是死了。”<br />
“死了?”<br />
她有些呆怔。<br />
赵琰既想寻求她的安慰,又恨她是那个人的女儿,压着怒气冷声道:“他们做下那种丢人的事,逃出去跌下了山崖,死了有什么奇怪的。”<br />
“死了好,死了也好……”崔妩凄然一笑。<br />
“你说什么?”<br />
“我说什么?陛下觉得我一个被抛弃的人应该说什么?”<br />
这下轮到赵琰呆住。<br />
第122章 受审<br />
崔妩眼中满是怨恨:“为什么他们这么自私, 要做这种事,一点也不管我的死活!”<br />
那张肖似的娘娘的眼睛流下泪来,带给赵琰不小的震动。<br />
“回京这段日子, 是我最开心的时候,有你、有娘娘、有阿爹……”<br />
崔妩吸着鼻子,“我已经心满意足,这辈子就这样相安无事过下去,难道不好吗?”<br />
“为什么!就算他们有情, 难道不能为了我把旧情放下,各自忍耐, 为什么非要这样, 为一己私欲,连我也毁了?”<br />
她几乎是说出了赵琰的所有想法,三言两语间“无意”地把自己摆在了和他一样的位置。<br />
“现在这样正好,养娘故去、和离、亲生爹娘也不在乎我的死活,连你也恨我,那就恨吧, 我都不在乎了。”<br />
崔妩眼底晦暗,陷入深深的绝望之中。<br />
赵琰呆呆地听着,眼眶抑制不住酸楚。<br />
对啊,他还有个同病相怜的姐姐, 还有血脉相连的人。<br />
阿娘不是只丢弃了他一个人, 她连姐姐都不要了,甚至, 姐姐还是被亲生爹娘一起丢弃的。<br />
他不是最可怜, 也不是最孤单的。<br />
“姐姐……”<br />
崔妩边说着边站起来,眼神决绝破碎:“官家, 你废了我……不,你杀了我吧!”<br />
“不……”<br />
他们都被抛下了,被那两个自私的人丢下,他和姐姐如今只剩下彼此,怎么可以离散!<br />
阿娘没了,要是姐姐也不见了,他还剩下什么?<br />
是这个沉重又折磨着他的江山,还是那些他不认识也不关心死活的百姓?<br />
崔妩自嘲一下:“不杀就算了,我回沼狱去受我该受的,官家,此生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