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那人森然道:“如今我妻离子散,无家可归,只能来投奔你了。翟儿,你不会让阿叔流落街头?的吧?”<br />
“你——你做出?那种事情,竟还敢招摇过市!我如今身在县衙,如何敢与你有所接触!若是?你连累了我,我便保不住如今的差事了!”李翟又急又气。<br />
“那又如何?”那人提高了嗓音,“证物已经被我毁尸灭迹,他们?并无证据,还不是?得乖乖把我放了?”<br />
“翟儿,你虽不是?我亲侄儿,但到底沾亲带故,有割不断的血脉亲情。这样的情形下,你可不能不念情分啊,否则,我少不得要同人说说当年?的事了。”那人露出?一嘴黄牙,显得愈发瘆人。<br />
李翟眼底掠过愤恨,却只能忍气吞声:“……是?,阿叔。”<br />
“这才是?我的好侄儿,”那人满意一笑,又道:“方才那小娘子为何会来县衙?”<br />
李翟不耐烦地道:“她是?永安坊姜记食肆的店主,也?是?我们?公厨新来的主厨,负责县衙点心的制作。”<br />
“姜记……”那人慢慢咀嚼着这几个?字,眼底浮起阴冷。<br />
“……又是?她啊。”他冷笑,语气颇有几分咬牙切齿。<br />
第70章 三鲜菌菇汤、糯米烧麦和松仁香菇<br />
姜菀回到食肆时, 恰好赶上第一波来用晚食的客人进店。<br />
她被风吹得有些头疼,抬手揉了?揉太阳穴,踏进店里。<br />
“小娘子回来了?!”守在柜台后的思菱连忙站起身,问道:“小娘子今日在县衙还顺利吗?”<br />
一回到自家店内, 姜菀顿时觉得疲惫纷至沓来。她伸手扶住柜台, 道:“还好, 没出什?么岔子。县衙公厨的几位师傅也很和气。”<br />
思菱见她脸色不佳, 担忧道:“小娘子,你怎么了??”<br />
姜菀只觉得方才外头的寒意愈发深入骨髓, 勉强摇头道:“我没事。思菱,我去后院卧房换身衣裳就过来, 宣哥儿那边还忙得过来吗?”<br />
她说着,也?不等?思菱回答,便直接去了?厨房, 见宋家姐弟正在忙碌。这会子客人还不算多,宋宣还可以应付, 看?来往后自己须得这个时候回来才不会误了?食肆的正事。<br />
姜菀换了?衣裳,又喝了?几盏热茶,才觉得缓了?过来。她从房中出来, 特意去看?了?眼蛋黄, 见它乖乖趴在窝里睡得正香, 便放心地去了?前头大堂。<br />
客人渐渐多了?起来, 姜菀便让宋鸢去招呼,自己进了?厨房。<br />
“师父,你回来了?, ”宋宣向?着她咧嘴笑了?笑,指着炉灶上冒着热气的锅, “这三鲜菌菇汤,我方才尝了?尝咸淡正好,再炖上片刻便好了?。”<br />
三鲜菌菇汤最重要的便是汤汁的鲜味,不需要加太多重口的调料,用菇类本身的味道熬煮,适当加一些葱花、蒜末。白玉菇的味道很特别?,姜菀听说有很多人吃不惯,觉得有种古怪的味道,她倒是觉得用白玉菇煲的汤很鲜美。<br />
她生怕菌菇汤太素了?,便又在拟定配料时加了?些虾仁进去添点荤腥,待出锅时再撒上一把枸杞。客人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再放些胡椒粉进去。<br />
正好又煮沸了?一锅汤,姜菀觉得有些饿了?,便给自己盛了?一碗,喝下去暖暖身子。饱腹后,她便想着继续把自己去县衙之前做了?一半的活完成?。<br />
厨房橱柜里的案板上放着几只饱满的烧麦,姜菀是打算当明日的早食吃的,只不过还没做够数量。她趁着这会子客人略少了?些,抓紧时间把剩下的馅料包进面皮,再捏成?烧麦。烧麦馅是糯米加上木耳碎和肉末,先把面皮压出花边,再把一团馅料包进薄薄的皮中,将面皮捏出褶皱,留出豁口。上锅蒸熟后,那馅料透过莹白的面皮浅浅透出一层颜色出来,香而不油腻。<br />
将剩下的馅料都包好,姜菀捶了?捶腰,困倦地打了?个哈欠。<br />
她从厨房里走出来。这会子店内只有寥寥几人,姜菀一眼便看?见一个郎君坐在角落的桌案处,正安静喝着汤。<br />
那郎君看?起来约莫有二十来岁,面上有些疲惫之色,但眉眼俊秀,身形颀长。他?喝完了?汤,小心翼翼地将碗筷挪到一边,这才从袖筒中取出一卷书?,翻到其中一页看?了?看?。<br />
看?完了?书?,他?也?没急着走,而是转头看?着身后的墙发起了?呆,神色中藏着几分跃跃欲试。<br />
年轻郎君所看?着的那面墙,正是先前姜菀打算用来给客人写诗题字用的。<br />
自打姜菀把食肆角落的墙面挂上了?白纸,边上摆上了?笔墨,她便一直期盼着有哪位才华横溢的书?生文人愿意挥墨留下字迹,然而却迟迟未等?到。<br />
这位郎君大概是诗兴大发了?,他?伸手欲去取边上的毛笔,却又犹豫了?一下,目光在店内逡巡一番。姜菀见状,便走了?过去,笑道:“郎君有什?么需要吗?”<br />
郎君见店家来问,便道:“这儿的白纸和笔墨是可以随意使?用的吧?”<br />
姜菀点头:“是。”<br />
郎君如释重负,很快便提笔蘸了?墨汁,略一犹豫,便在白纸上洋洋洒洒写下了?一首诗。<br />
他?的字丰润圆融,倒不似人那样清瘦。姜菀仔细辨认着,大概看?出他?的诗句是在怀念在家乡时悠游自在的时光,而末尾则隐晦地表达了?对未知?前路的忐忑与思考。<br />
她若有所思,暗自猜测着这青年郎君的身份。<br />
郎君写罢,搁下笔再度端详了?一番,似乎有些不甚满意。片刻后,他?转身过来,向?着姜菀一笑:“一时有感而发,便借了?店家的纸笔一用。”<br />
姜菀弯唇一笑,看?着郎君的模样,试探着说出了?自己的猜想:“那么便祝郎君来年高中吧。”<br />
郎君微微睁大眼睛:“你怎的知?道?”<br />
姜菀见他?的神情?便知?道自己猜对了?,便浅浅一笑道:“我观郎君桌旁有行囊,面有风尘之色,似乎是疲于赶路;再看?郎君的诗句,字里行间皆是一腔怀念故土之情?,看?其中的描写,显然不是京城人士;再者,郎君随身携带着书?卷,极珍重爱惜,而诗中又流露出对日后情?形的迷茫,我便斗胆猜测郎君是要参加来年春闱的士子,此时正在苦读诗书?,为考试做准备。”<br />
她话音刚落,身畔陡然传来一声轻笑。姜菀回头看?去,却是徐望。他?显然已?经在一旁听了?许久,轻轻击了?击手掌,面露赞许:“姜娘子说得不错。”<br />
那郎君不识得徐望,却对姜菀很是佩服:“小娘子说得一点没错,我此次跋山涉水进京正是为了?赶考。”<br />
姜菀记得春闱是二三月份的事情?,不由?得讶异道:“郎君这么早便来了?吗?”<br />
郎君微笑道:“家乡离京城有些远,我唯恐误了?正事,便早早出发。正好云安城这边有一门远房亲戚愿意留我暂住,我便来了?。”<br />
“郎君如此刻苦,来年定能如愿。”姜菀说道。<br />
郎君道了?声谢,道:“小娘子如此聪慧,想来也?是识文断字之人,不知?对在下的拙作有何见解?愿听教诲。”<br />
姜菀忙摆手道:“郎君高看?我了?,我只略识得几个字,并不甚通文理,怕是看?不出这作品的意蕴。”她余光瞥见徐望,心想这位才是正儿八经的文人。<br />
一旁的徐望上前几步,细细看?了?他?写下的诗句,微一挑眉,说道:“郎君的诗写得颇有味道,只是字句雕琢上还需下些功夫。”他?说着,便指出了?其中几句中的炼字问题。<br />
那郎君听得频频点头,如获至宝:“多谢高人指点,解开了?我这几日的难题。”<br />
他?低头思考片刻,又向?徐望提出了?新?的问题。徐望面带笑意,徐徐解释着,十分耐心细致。那郎君连连称是,顺手从墙边桌案上拿起一张纸,提笔记下了?些什?么,再将写满了?字的那一片纸撕成?长条,卷起后塞进袖中,向?着徐望一拱手:“多谢郎君。若来日我侥幸得中,定会亲自来向?两位道谢。”<br />
姜菀便顺势笑道:“若郎君高中了?,那么今日之作便是本店的镇店之宝了?,我也?能借着郎君的东风让食肆生意更加兴旺。”<br />
那郎君腼腆一笑:“借小娘子吉言了?。”他?付了?钱,便提着沉甸甸的行囊离开了?食肆。<br />
徐望欣赏着那首诗,说道:“这字句确实很有味道。”<br />
姜菀对诗词并不太懂,闻言没多说什?么,只客气道:“徐教谕想吃些什?么?请坐吧。”<br />
徐望只买了?一些点心,想来是给他?那位表弟带的。他?欲要离开时,忽而折返回来,问道:“姜娘子是否已?去县衙做事了??”<br />
姜菀点头。<br />
“一切都还适应吗?”他?问道。<br />
“有劳徐教谕挂念,还好。”姜菀微笑。<br />
“那就好。想来以姜娘子的本领,可以在县衙顺风顺水下去。”<br />
姜菀浅笑:“还得多谢徐教谕告知?我此事。”<br />
徐望温文一笑:“举手之劳罢了?,无需道谢。”<br />
他?似乎还想说些什?么,却没有继续,而是向?她颔首示意了?一下,便提步离开。<br />
姜菀看?着他?的背影,脑海中不自觉地想起今日李翟那满含怒意的控诉,愈发不明所以起来。<br />
李翟那句未说完的话,究竟是什?么呢。<br />
*<br />
第二日,姜菀照例按时来到县衙。<br />
李翟依旧是一副完全?不配合的样子,姜菀说明了?今日的点心单子后,他?恍若未闻,便打算拂袖离去。<br />
“李师傅,马上要准备点心了?,你要去哪?”姜菀问道。<br />
李翟哼了?一声,并没有搭理她,脚步不停。<br />
“李师傅,”姜菀开口,“事到如今,我只想问一句话。不知?李师傅是对我哪里不满意?若是你觉得这点心单子有问题,大可以直说。”<br />
李翟霍然转头,冷笑道:“岂敢。是我有眼不识泰山,低看?了?你的本事。”<br />
姜菀皱眉:“我不懂你的意思。我来县衙不过两日,此前我们素不相识,李师傅又何出此言?”<br />
他?连连冷笑:“你是如何来的县衙,自己心里清楚。”<br />
兰语在一旁听着,忍不住道:“姜娘子自然是通过了?曹管事的选拔才来的啊。”<br />
李翟说道:“姜娘子,我闭口不言是想给你留几分情?面,这样对你我都好,你还是识趣一些吧。若是真让我当众说出你那些故事出来,恐怕你面上并不好看?啊。”<br />
他?这番话让姜菀愈发疑惑,她自问在县衙招工之事中并没有做过什?么过分的事情?,可李翟的话却如此不中听。<br />
她尚未想出头绪,李翟已?经走了?。众人面面相觑,还是兰语打圆场道:“姜娘子不必在意,兴许他?只是随口一说。我们还是先准备点心吧。”<br />
姜菀有心想问个明白,但时辰已?到,她不得不暂时按捺下心绪,与其他?几人合力做完了?今日的点心。<br />
她今日的手艺也?与昨日一样通过了?“试用期”的考核,曹管事通知?姜菀时脸上始终笑眯眯的:“姜娘子,接下来三日若是你继续保持着这样的水平,那么便可以正式接手县衙公厨了?。”<br />
“多谢曹管事。”姜菀道了?谢。<br />
待曹管事离开,姜菀没急着走,而是去了?公厨后院,敲开了?李翟所在屋舍的门。<br />
“你要做什?么?”李翟见是她,顿时沉了?脸色。<br />
“今日李师傅的话云里雾里,我实在不明白,也?不想让你误会下去。左右我问心无愧,你不必打哑谜了?,但说无妨。”姜菀声音微微沉了?沉。<br />
李翟没想到她这般直截了?当,不觉好笑:“好,你是打定主意想让我昭告天?下是吗?”<br />
他?咬牙道:“我竟不知?你究竟有什?么本事,能劳动县学教谕的大驾,为你亲自向?县衙进言,说姜记食肆的店主手艺绝佳,人品持重,是公厨最合适的人选。”<br />
县学教谕?徐望?<br />
姜菀愣住,下意识反问:“什?么?”<br />
“事到如今,你还装模作样?”李翟嗤笑,“县学教谕与林县令、孟主簿均有交情?,他?只需要茶余饭后随口一提,这点小事还不是就此解决?姜娘子,不知?你是靠什?么本事引得那位徐教谕为你说话呢?”<br />
他?逼近一步,说道:“我既然敢说,自然也?不怕你知?晓。你若是心中有鬼,大可知?会一声,让衙门直接把我逐出去便是。我等?平民自然不敢有异议。”<br />
李翟的话,姜菀有八分不信。她并不觉得自己和徐望有多么深厚的交情?,也?不信他?能为这点微不足道的事情?向?县衙的官员提起。她说道:“不管你信不信,此事我确实不知?。”<br />
对于她的话,李翟显然不以为然。<br />
两人正僵持着,却听见曹管事的声音:“姜娘子,你怎么还没走?”<br />
“既然你坚信我是通过别?的方式进了?县衙,那么不妨问一问曹管事。”姜菀看?着李翟,淡声道。<br />
说着,她往外走了?几步,让院子里的李翟恰好能听见她说话的声音:“曹管事,您来得正好,我有一件事情?想当面问一问您。”<br />
曹管事道:“你且说来听听。”<br />
姜菀语气自然:“我记得当初县衙招工时,有不少人都递了?名册,想要得到这门差事。说来惭愧,我觉得自己的手艺还有很大的长进空间,不知?曹管事当初为何会选择我呢?”<br />
她带着笑意,仿若闲聊说笑一般。</p>
“你——你做出?那种事情,竟还敢招摇过市!我如今身在县衙,如何敢与你有所接触!若是?你连累了我,我便保不住如今的差事了!”李翟又急又气。<br />
“那又如何?”那人提高了嗓音,“证物已经被我毁尸灭迹,他们?并无证据,还不是?得乖乖把我放了?”<br />
“翟儿,你虽不是?我亲侄儿,但到底沾亲带故,有割不断的血脉亲情。这样的情形下,你可不能不念情分啊,否则,我少不得要同人说说当年?的事了。”那人露出?一嘴黄牙,显得愈发瘆人。<br />
李翟眼底掠过愤恨,却只能忍气吞声:“……是?,阿叔。”<br />
“这才是?我的好侄儿,”那人满意一笑,又道:“方才那小娘子为何会来县衙?”<br />
李翟不耐烦地道:“她是?永安坊姜记食肆的店主,也?是?我们?公厨新来的主厨,负责县衙点心的制作。”<br />
“姜记……”那人慢慢咀嚼着这几个?字,眼底浮起阴冷。<br />
“……又是?她啊。”他冷笑,语气颇有几分咬牙切齿。<br />
第70章 三鲜菌菇汤、糯米烧麦和松仁香菇<br />
姜菀回到食肆时, 恰好赶上第一波来用晚食的客人进店。<br />
她被风吹得有些头疼,抬手揉了?揉太阳穴,踏进店里。<br />
“小娘子回来了?!”守在柜台后的思菱连忙站起身,问道:“小娘子今日在县衙还顺利吗?”<br />
一回到自家店内, 姜菀顿时觉得疲惫纷至沓来。她伸手扶住柜台, 道:“还好, 没出什?么岔子。县衙公厨的几位师傅也很和气。”<br />
思菱见她脸色不佳, 担忧道:“小娘子,你怎么了??”<br />
姜菀只觉得方才外头的寒意愈发深入骨髓, 勉强摇头道:“我没事。思菱,我去后院卧房换身衣裳就过来, 宣哥儿那边还忙得过来吗?”<br />
她说着,也?不等?思菱回答,便直接去了?厨房, 见宋家姐弟正在忙碌。这会子客人还不算多,宋宣还可以应付, 看?来往后自己须得这个时候回来才不会误了?食肆的正事。<br />
姜菀换了?衣裳,又喝了?几盏热茶,才觉得缓了?过来。她从房中出来, 特意去看?了?眼蛋黄, 见它乖乖趴在窝里睡得正香, 便放心地去了?前头大堂。<br />
客人渐渐多了?起来, 姜菀便让宋鸢去招呼,自己进了?厨房。<br />
“师父,你回来了?, ”宋宣向?着她咧嘴笑了?笑,指着炉灶上冒着热气的锅, “这三鲜菌菇汤,我方才尝了?尝咸淡正好,再炖上片刻便好了?。”<br />
三鲜菌菇汤最重要的便是汤汁的鲜味,不需要加太多重口的调料,用菇类本身的味道熬煮,适当加一些葱花、蒜末。白玉菇的味道很特别?,姜菀听说有很多人吃不惯,觉得有种古怪的味道,她倒是觉得用白玉菇煲的汤很鲜美。<br />
她生怕菌菇汤太素了?,便又在拟定配料时加了?些虾仁进去添点荤腥,待出锅时再撒上一把枸杞。客人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再放些胡椒粉进去。<br />
正好又煮沸了?一锅汤,姜菀觉得有些饿了?,便给自己盛了?一碗,喝下去暖暖身子。饱腹后,她便想着继续把自己去县衙之前做了?一半的活完成?。<br />
厨房橱柜里的案板上放着几只饱满的烧麦,姜菀是打算当明日的早食吃的,只不过还没做够数量。她趁着这会子客人略少了?些,抓紧时间把剩下的馅料包进面皮,再捏成?烧麦。烧麦馅是糯米加上木耳碎和肉末,先把面皮压出花边,再把一团馅料包进薄薄的皮中,将面皮捏出褶皱,留出豁口。上锅蒸熟后,那馅料透过莹白的面皮浅浅透出一层颜色出来,香而不油腻。<br />
将剩下的馅料都包好,姜菀捶了?捶腰,困倦地打了?个哈欠。<br />
她从厨房里走出来。这会子店内只有寥寥几人,姜菀一眼便看?见一个郎君坐在角落的桌案处,正安静喝着汤。<br />
那郎君看?起来约莫有二十来岁,面上有些疲惫之色,但眉眼俊秀,身形颀长。他?喝完了?汤,小心翼翼地将碗筷挪到一边,这才从袖筒中取出一卷书?,翻到其中一页看?了?看?。<br />
看?完了?书?,他?也?没急着走,而是转头看?着身后的墙发起了?呆,神色中藏着几分跃跃欲试。<br />
年轻郎君所看?着的那面墙,正是先前姜菀打算用来给客人写诗题字用的。<br />
自打姜菀把食肆角落的墙面挂上了?白纸,边上摆上了?笔墨,她便一直期盼着有哪位才华横溢的书?生文人愿意挥墨留下字迹,然而却迟迟未等?到。<br />
这位郎君大概是诗兴大发了?,他?伸手欲去取边上的毛笔,却又犹豫了?一下,目光在店内逡巡一番。姜菀见状,便走了?过去,笑道:“郎君有什?么需要吗?”<br />
郎君见店家来问,便道:“这儿的白纸和笔墨是可以随意使?用的吧?”<br />
姜菀点头:“是。”<br />
郎君如释重负,很快便提笔蘸了?墨汁,略一犹豫,便在白纸上洋洋洒洒写下了?一首诗。<br />
他?的字丰润圆融,倒不似人那样清瘦。姜菀仔细辨认着,大概看?出他?的诗句是在怀念在家乡时悠游自在的时光,而末尾则隐晦地表达了?对未知?前路的忐忑与思考。<br />
她若有所思,暗自猜测着这青年郎君的身份。<br />
郎君写罢,搁下笔再度端详了?一番,似乎有些不甚满意。片刻后,他?转身过来,向?着姜菀一笑:“一时有感而发,便借了?店家的纸笔一用。”<br />
姜菀弯唇一笑,看?着郎君的模样,试探着说出了?自己的猜想:“那么便祝郎君来年高中吧。”<br />
郎君微微睁大眼睛:“你怎的知?道?”<br />
姜菀见他?的神情?便知?道自己猜对了?,便浅浅一笑道:“我观郎君桌旁有行囊,面有风尘之色,似乎是疲于赶路;再看?郎君的诗句,字里行间皆是一腔怀念故土之情?,看?其中的描写,显然不是京城人士;再者,郎君随身携带着书?卷,极珍重爱惜,而诗中又流露出对日后情?形的迷茫,我便斗胆猜测郎君是要参加来年春闱的士子,此时正在苦读诗书?,为考试做准备。”<br />
她话音刚落,身畔陡然传来一声轻笑。姜菀回头看?去,却是徐望。他?显然已?经在一旁听了?许久,轻轻击了?击手掌,面露赞许:“姜娘子说得不错。”<br />
那郎君不识得徐望,却对姜菀很是佩服:“小娘子说得一点没错,我此次跋山涉水进京正是为了?赶考。”<br />
姜菀记得春闱是二三月份的事情?,不由?得讶异道:“郎君这么早便来了?吗?”<br />
郎君微笑道:“家乡离京城有些远,我唯恐误了?正事,便早早出发。正好云安城这边有一门远房亲戚愿意留我暂住,我便来了?。”<br />
“郎君如此刻苦,来年定能如愿。”姜菀说道。<br />
郎君道了?声谢,道:“小娘子如此聪慧,想来也?是识文断字之人,不知?对在下的拙作有何见解?愿听教诲。”<br />
姜菀忙摆手道:“郎君高看?我了?,我只略识得几个字,并不甚通文理,怕是看?不出这作品的意蕴。”她余光瞥见徐望,心想这位才是正儿八经的文人。<br />
一旁的徐望上前几步,细细看?了?他?写下的诗句,微一挑眉,说道:“郎君的诗写得颇有味道,只是字句雕琢上还需下些功夫。”他?说着,便指出了?其中几句中的炼字问题。<br />
那郎君听得频频点头,如获至宝:“多谢高人指点,解开了?我这几日的难题。”<br />
他?低头思考片刻,又向?徐望提出了?新?的问题。徐望面带笑意,徐徐解释着,十分耐心细致。那郎君连连称是,顺手从墙边桌案上拿起一张纸,提笔记下了?些什?么,再将写满了?字的那一片纸撕成?长条,卷起后塞进袖中,向?着徐望一拱手:“多谢郎君。若来日我侥幸得中,定会亲自来向?两位道谢。”<br />
姜菀便顺势笑道:“若郎君高中了?,那么今日之作便是本店的镇店之宝了?,我也?能借着郎君的东风让食肆生意更加兴旺。”<br />
那郎君腼腆一笑:“借小娘子吉言了?。”他?付了?钱,便提着沉甸甸的行囊离开了?食肆。<br />
徐望欣赏着那首诗,说道:“这字句确实很有味道。”<br />
姜菀对诗词并不太懂,闻言没多说什?么,只客气道:“徐教谕想吃些什?么?请坐吧。”<br />
徐望只买了?一些点心,想来是给他?那位表弟带的。他?欲要离开时,忽而折返回来,问道:“姜娘子是否已?去县衙做事了??”<br />
姜菀点头。<br />
“一切都还适应吗?”他?问道。<br />
“有劳徐教谕挂念,还好。”姜菀微笑。<br />
“那就好。想来以姜娘子的本领,可以在县衙顺风顺水下去。”<br />
姜菀浅笑:“还得多谢徐教谕告知?我此事。”<br />
徐望温文一笑:“举手之劳罢了?,无需道谢。”<br />
他?似乎还想说些什?么,却没有继续,而是向?她颔首示意了?一下,便提步离开。<br />
姜菀看?着他?的背影,脑海中不自觉地想起今日李翟那满含怒意的控诉,愈发不明所以起来。<br />
李翟那句未说完的话,究竟是什?么呢。<br />
*<br />
第二日,姜菀照例按时来到县衙。<br />
李翟依旧是一副完全?不配合的样子,姜菀说明了?今日的点心单子后,他?恍若未闻,便打算拂袖离去。<br />
“李师傅,马上要准备点心了?,你要去哪?”姜菀问道。<br />
李翟哼了?一声,并没有搭理她,脚步不停。<br />
“李师傅,”姜菀开口,“事到如今,我只想问一句话。不知?李师傅是对我哪里不满意?若是你觉得这点心单子有问题,大可以直说。”<br />
李翟霍然转头,冷笑道:“岂敢。是我有眼不识泰山,低看?了?你的本事。”<br />
姜菀皱眉:“我不懂你的意思。我来县衙不过两日,此前我们素不相识,李师傅又何出此言?”<br />
他?连连冷笑:“你是如何来的县衙,自己心里清楚。”<br />
兰语在一旁听着,忍不住道:“姜娘子自然是通过了?曹管事的选拔才来的啊。”<br />
李翟说道:“姜娘子,我闭口不言是想给你留几分情?面,这样对你我都好,你还是识趣一些吧。若是真让我当众说出你那些故事出来,恐怕你面上并不好看?啊。”<br />
他?这番话让姜菀愈发疑惑,她自问在县衙招工之事中并没有做过什?么过分的事情?,可李翟的话却如此不中听。<br />
她尚未想出头绪,李翟已?经走了?。众人面面相觑,还是兰语打圆场道:“姜娘子不必在意,兴许他?只是随口一说。我们还是先准备点心吧。”<br />
姜菀有心想问个明白,但时辰已?到,她不得不暂时按捺下心绪,与其他?几人合力做完了?今日的点心。<br />
她今日的手艺也?与昨日一样通过了?“试用期”的考核,曹管事通知?姜菀时脸上始终笑眯眯的:“姜娘子,接下来三日若是你继续保持着这样的水平,那么便可以正式接手县衙公厨了?。”<br />
“多谢曹管事。”姜菀道了?谢。<br />
待曹管事离开,姜菀没急着走,而是去了?公厨后院,敲开了?李翟所在屋舍的门。<br />
“你要做什?么?”李翟见是她,顿时沉了?脸色。<br />
“今日李师傅的话云里雾里,我实在不明白,也?不想让你误会下去。左右我问心无愧,你不必打哑谜了?,但说无妨。”姜菀声音微微沉了?沉。<br />
李翟没想到她这般直截了?当,不觉好笑:“好,你是打定主意想让我昭告天?下是吗?”<br />
他?咬牙道:“我竟不知?你究竟有什?么本事,能劳动县学教谕的大驾,为你亲自向?县衙进言,说姜记食肆的店主手艺绝佳,人品持重,是公厨最合适的人选。”<br />
县学教谕?徐望?<br />
姜菀愣住,下意识反问:“什?么?”<br />
“事到如今,你还装模作样?”李翟嗤笑,“县学教谕与林县令、孟主簿均有交情?,他?只需要茶余饭后随口一提,这点小事还不是就此解决?姜娘子,不知?你是靠什?么本事引得那位徐教谕为你说话呢?”<br />
他?逼近一步,说道:“我既然敢说,自然也?不怕你知?晓。你若是心中有鬼,大可知?会一声,让衙门直接把我逐出去便是。我等?平民自然不敢有异议。”<br />
李翟的话,姜菀有八分不信。她并不觉得自己和徐望有多么深厚的交情?,也?不信他?能为这点微不足道的事情?向?县衙的官员提起。她说道:“不管你信不信,此事我确实不知?。”<br />
对于她的话,李翟显然不以为然。<br />
两人正僵持着,却听见曹管事的声音:“姜娘子,你怎么还没走?”<br />
“既然你坚信我是通过别?的方式进了?县衙,那么不妨问一问曹管事。”姜菀看?着李翟,淡声道。<br />
说着,她往外走了?几步,让院子里的李翟恰好能听见她说话的声音:“曹管事,您来得正好,我有一件事情?想当面问一问您。”<br />
曹管事道:“你且说来听听。”<br />
姜菀语气自然:“我记得当初县衙招工时,有不少人都递了?名册,想要得到这门差事。说来惭愧,我觉得自己的手艺还有很大的长进空间,不知?曹管事当初为何会选择我呢?”<br />
她带着笑意,仿若闲聊说笑一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