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管他们接不接受!(23)
('\n\t《小时代2:青木时代》首周四天票房1.68亿…<br /><br />总票房没到三亿!<br /><br />跟第一部不太一样,就是骂《小时代2》的人少了很多!<br /><br />按照郭景明的话来讲‘票房低了,所以,争议少了!’<br /><br />还挺有道理的…<br /><br />相比较《小时代》第一部上映时候铺天盖地的批评,《小时代2》确实没啥人骂…<br /><br />奇怪的是,《一场风花雪月的事》,居然有一大堆微博大V给了好评。<br /><br />张亦白就各种夸赞‘女主角杨天寳美得无死角’,管唬的妻子梁婧则夸奖‘电影非常好看,尤其是追车戏!’<br /><br />真尼玛睁着眼睛说瞎话。<br /><br />这电影烂的几乎跟《快乐到家》不分上下,但凡有脑子,都不会觉得这电影是及格的!<br /><br />逻辑混乱,主线不明晰,尤其是电影最后的结尾:女主角杨天寳挺着大肚子一边大哭嚎叫一边滑坐在地…然后,牛仔裤都没脱,孩子就出生了…<br /><br />没开玩笑,真的是这样的结局!<br /><br />其实,《一场风花雪月的事》跟《玉观音》差不多,都是女警察爱上了犯罪分子,然后内心各种挣扎…<br /><br />海岩也写不了别的东西!<br /><br />如果真的要按原著拍,肯定过不了审…<br /><br />不过,既然知道过不了审,为毛要立项呢?<br /><br />还花了8000万的制作费用?<br /><br />剧组确实衰:最初定的冲绳,结果日苯地震,改去新西兰,景地都选好了,新西兰又发生地震;之后又选择的泰国、云南,都发生了地震…<br /><br />哦,这电影2010年开拍…<br /><br />雪藏三年才上映!<br /><br />说实话,这电影要不是高群书发疯,估摸着压根无人关注!<br /><br />八月上映的烂片太多了,范兵兵的《一夜惊喜》,徐争的《摩登年代》包括《宫锁沉香》…<br /><br />一部比一部平庸!<br /><br />《一夜惊喜》好歹票房破亿…<br /><br />对了,一堆影评人吹嘘‘《一夜惊喜》比《北京遇上西雅图》好一千倍!’、‘写给单身大龄女青年的一封情书…’…<br /><br />没啥用,愿意买票的人很少…<br /><br />倒是《侏罗纪公园3D》重映,内地票房内地票房超过3亿…<br /><br />大家宁愿看恐龙,也不想看范小胖在银幕展示自己!<br /><br />好吧,不能这么对比,毕竟恐龙的造价可是好几千万美元…<br /><br />新浪微博想让沈言谈论一下今年暑期档…<br /><br />……<br /><br />象山,酒店。<br /><br />沈言跟采访的记者隔桌而坐,扫了眼提纲,觉着没什么问题,便道:“可以开始了。”<br /><br />“OK!”<br /><br />摄影师早就架好了机器,没有化妆,没有遮光…直接开始。<br /><br />“作为电影人,你怎么看待《小时代》系列?”<br /><br />“我觉得《小时代》系列,对于中国电影行业而言,最大的意义在于告诉电影人,其实你只要最大程度满足人口中极小一部分人群的需求,就能获得丰厚的回报。”<br /><br />“那…对于互联网思维,你怎么看?”<br /><br />“互联网思维?”沈言果断摇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n\t头:“我不觉得楽视或者郭景明有互联网思维,《小时代》这个项目也不是楽视打造,郭景明执导《小时代》,在我看来就是一次IP变现…只不过电影成功了,硬蹭上了大数据的概念,再加上楽视喜欢宣传自己是具备互联网思维的影视公司…所以,《小时代》就成了互联网思维电影。”<br /><br />顿了顿,沈言补充一句:“你信不信,《小时代》不是楽视发行,票房也会这么高?”<br /><br />楽视为毛贴上去宣传所谓的大数据、互联网思维?<br /><br />因为《小时代》赚钱了呗!<br /><br />他怎么不宣传《消失的子弹》、《杀戒》还有《太平轮》具备互联网思维?<br /><br />这几部电影不赚钱呗!<br /><br />“所以,你不相信大数据?”<br /><br />“我相信啊…项目开发和筹备期,大数据对类型选择和演员选择等有指导意义,市场上什么题材类型受欢迎,哪些演员流量高口碑好,这些都需要参考…但是只能参考!”<br /><br />“只能参考?”<br /><br />“电影质量这种东西,不是大数据能出来的!举个例子,最典型的数据,讨厌《小时代》的观众很多,但没有几个去看《一场风花雪月的事》…为什么呢?”<br /><br />“为什么?”<br /><br />“因为看电影是需要买票的,我一直坚信一句话‘电影属于文化消费,并非必要支出,可有可无。’,当你的电影不符合观众观影需求,自然而然就卖不出票房,这个跟大数据无关!”<br /><br />聊了一会大方向,话题转移到了《扬名立万》最终票房没有破十亿上面。<br /><br />“您觉得遗憾嘛?”<br /><br />沈言有点无语,忍不住反问:“不是,你知道我们这电影就拍了二十天,成本才1000万吗?对我来说,一部商业电影,最要紧的是回本,《扬名立万》可不止回本,这电影赚了不少钱呢!”<br /><br />“没想过破十亿吗?”<br /><br />“没…”沈言摇头:“没有必要…票房破五亿,就已经拿到了不少奖励,没有必要再做动作了!”<br /><br />影视公司属于文化产业,各地对文化产业都有各种各样的补贴政策、补助政策、奖励政策…<br /><br />去年,星火工作室拿到了接近6000万的政府补贴收入,今年估计补贴收入会增长不少…<br /><br />毕竟,无论是沈言还是星火工作室,都依法纳税,甚至没有在霍尔果斯建小号。<br /><br />足足采访了三个小时,最后问了《火星救援》的事情。<br /><br />“科幻电影,尤其是硬科幻属于电影工业的明珠,我一直想做这种类型!而且现在已经是做科幻电影的好时候…科幻片最大层面上是国家要能够支撑,如果你的国家不够强大,其实是没有办法支撑科幻片的!”<br /><br />“怎么说?”<br /><br />“就是普通观众是没有自信去看这个东西的,《火星救援》的前提就是登陆火星…这玩意,没有一个强大的现实支撑,是做不起来的!如果太小太弱的国家拍了,它的观众也不会相信,这是一个大前提。”<br /><br />“那《火星救援》立项,有什么困难嘛?”<br /><br />“还好,这个电影情节简单、全是好人、深度欠缺、但生命力蓬然勃发的故事…最近几年的科幻片,尤其是好莱坞科幻片,清一色癫狂的科学疯子,嗜血的太空怪兽,极尽扭曲的人性,包藏祸心的队友,还有一堆排队等着毁灭地球的外星文明…当然,这样的风格之下产生了很多佳作,只不过三天两头接受灵魂的拷问和洗礼,看多了也累得慌…”<br /><br />“在严酷的现实主义之外,观众偶尔也会需要《火星救援》这样的来重拾下对文明的信心。”<br /><br />“有考虑海外市场嘛?海外观众接不接受这种剧情?”<br /><br />“没,我是中国电影人,为什么要考虑海外市场?管他们能不能接受呢,我先服务中国观众。”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