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干坏事儿的都是崇祯,跟本太子爷可没关系!
<p> 第27章 干坏事儿的都是崇祯,跟本太子爷可没关系!<br />
果然下一秒,他就听到倪元璐继续说道:<br />
“臣听闻昨天锦衣卫抄了不少勋贵的府邸,敢问太子殿下抄了多少银子?”<br />
按照以往的规矩,抄家得来的银子是直接进内帑的,本来户部是不能插手的。<br />
可现在大明都成这个样子了,倪元璐也就管不了那么多了。<br />
反正不管是户部还是内帑的银子,说到底都是为了替你老朱家办事儿,让你出点钱也算合理吧?<br />
朱慈烺假装思考了一下,随后这才说道:<br />
“大约三千万两白银!”<br />
朱慈烺没有说谎,抄家得来的银子确实只有三千万两。<br />
剩下的那两千万两则是勋贵们主动上交的,一码归一码,不能算到一起!<br />
这么多?<br />
听到这个数字,群臣们皆是有些惊讶。<br />
很明显他们没有想到那些勋贵们居然会这么有钱!<br />
倪元璐也有些惊讶,但很快他还是反应了过来,随后再次开口道:<br />
“既如此,臣请太子殿下拨给户部一些银子,用来补齐近些年来欠下的各地军饷,以及各地官员的欠奉。”<br />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一些救灾的银子!”<br />
朱慈郎面无表情的问道:<br />
“这些加起来大约得多少银子?”<br />
他昨天已经做好了大出血的准备,所以也无所谓了。<br />
倪元璐似乎早有准备,随即又拱手道:<br />
“臣之前已经算过了!各地的欠饷需要四百三十万的银子,各地官员的欠奉需要二百八十万两银子,救灾需要两百万两银子!”<br />
“再加上其他的一些事宜,总共需一千万两银子!”<br />
“另外,户部实在是没钱了,臣再请太子殿下调拨五百万两到户部,以备不时之需!”<br />
朱慈烺听到这话的时候,差点都被气的吐血了!<br />
好家伙!<br />
老子好不容易抄家抄来了三千万两银子,结果你这一张口就直接要了一半!<br />
你的心也太黑了吧?<br />
生气归生气,可说到底,这些钱都是该的!<br />
再者说了,钱这种东西不就是用来的吗?<br />
朱慈烺之前曾调查过崇祯年的税收,结果非常的不尽人意。<br />
就拿去年来说吧。<br />
崇祯十三年,户口960万户,人口5643万,田地783万顷,田赋米1900万石,小麦330万石。<br />
浙江、南直隶解运京城太仓330万两白银,铜钱2300万文,糟粮350万石。<br />
北直隶和山东各府解送兵部115万两白银,另各省解送军饷白银430万两。<br />
这其中还包括盐税、矿税、茶税等等一切的税银!<br />
看起来很多是吧?如果全部折合成白银,怎么着也有个两千多万两。<br />
但事实是其中百分之70压根就运不到京城,往往收上来之后就直接送往各地当做军饷和粮草了。<br />
国库每年实际收入也就三百多万两,就这还入不敷出,年年都在欠钱。<br />
要不是朱慈烺抄家抄了这么多银子,这些钱还得继续欠下去。<br />
按照现有的各种支出来看,大明的税收最起码要提高到3500万两,才能勉强维持国家的基本开销<br />
再加上各种天灾人祸,实际需要的可能更多!<br />
头疼!<br />
真头疼啊!<br />
钱越来越不经了<br />
朱慈烺在心中叹了口气,随即开口道:<br />
“既如此,准了!”<br />
倪元璐听到这话,随即便是松了口气。<br />
他本来以为今天要不来钱,已经做好了豁出这张老脸也要要到钱的准备,结果没想到朱慈烺直接就同意了。<br />
这要是换成崇祯的话,估计就算是同意了,最起码也要打个七折。<br />
从这点来看,太子监国还是有好处的。<br />
可没等他彻底放下心来,朱慈烺的声音又响了起来。“银子可以拨给户部,只是鉴于发生了之前大量勋贵贪污军饷的事情,很难保证这些钱不会再被人贪污。”<br />
“所以为了吏治清明,父皇要重新开设东西二厂,以此监督百官!”<br />
“这些银子的各种用途和发放都需要东西二厂的监督,如有贪污,严惩不贷!”<br />
什么?<br />
听到这话的时候,在场的文武百官们都是一脸惊愕的看向了朱慈烺,满脸都是不可置信!<br />
仿佛见鬼了一般!<br />
要知道崇祯自从当上皇帝以来,西厂早就被取消了,东厂和锦衣卫也是一副半死不活的样子。<br />
怎么现在好端端的,突然又要重设东西二厂了?<br />
这不是要了他们的老命吗?<br />
他们已经习惯了没有人监督、自由自在的日子,突然给他们整个东西二厂,他们可怎么活啊?<br />
想到这里,那个首辅周延儒赶忙站了出来,然后劝道:<br />
“太子殿下,此事万万不可啊!”<br />
“东西二厂祸国殃民,魏忠贤的阉党霍乱朝政事情还历历在目,怎么可以让这种事情再次发生呢?”<br />
倪元璐也赶忙说道:<br />
“太子殿下!臣附议,此时万万不可!”<br />
“臣也复议!求陛下收回成命!”<br />
“臣他复议!”<br />
“臣也复议!”<br />
“臣也复议!”<br />
一时间,朝端上的大多数大臣们全都站了出来,一个个义愤填膺的要求撤销这道命令。<br />
没办法,他们是真的怕了!<br />
真要让东西二厂重新设立的话,他们还怎么把持朝政、还怎么贪污受贿啊?<br />
大臣们的反应完全在朱慈烺的意料之中,毕竟他一早就知道这群家伙最怕什么。<br />
但他们怕什么,朱慈烺偏偏就要干什么!<br />
这样想着,朱慈烺随即假装一脸为难的说道:<br />
“诸位担心的事情本宫也都知道,所以本宫也不同意这件事情!”<br />
“不瞒你们说,本宫昨天一直都在劝陛下收回旨意!”<br />
“但陛下因为勋贵贪污造反的事情太过于气愤,说什么也不同意,执意要重设东西二场!”<br />
“对此,本太子也是没有办法了!”<br />
看吧!<br />
干坏事的都是崇祯,跟本太子爷可没什么关系。<br />
本太子爷劝也劝了,可崇祯不听啊!<br />
那本太子也就没办法了<br />
虽然话已经说到这种地步了,甚至皇帝都搬出来了,但依旧有大臣不肯放弃。<br />
“太子殿下,臣内阁首辅周延儒请求面见圣上!”<br />
“臣要将其中的利害关系禀明圣上!“<br />
周延儒率先开口。<br />
“臣内阁大臣李标请求面见圣上!”<br />
“臣内阁大臣钱龙锡请求面见圣上!”<br />
“臣刑部尚书徐石麒请求面见圣上!”<br />
又有几个位高权重的大臣站了出来,吵着要去见崇祯。<br />
没办法,他们是真的被搞怕了!<br />
毕竟能混到他们现在的位置上,谁的屁股下面没点屎啊!<br />
这要是真让东西二厂设立了,他们可就玩完了!<br />
(本章完)</p>
果然下一秒,他就听到倪元璐继续说道:<br />
“臣听闻昨天锦衣卫抄了不少勋贵的府邸,敢问太子殿下抄了多少银子?”<br />
按照以往的规矩,抄家得来的银子是直接进内帑的,本来户部是不能插手的。<br />
可现在大明都成这个样子了,倪元璐也就管不了那么多了。<br />
反正不管是户部还是内帑的银子,说到底都是为了替你老朱家办事儿,让你出点钱也算合理吧?<br />
朱慈烺假装思考了一下,随后这才说道:<br />
“大约三千万两白银!”<br />
朱慈烺没有说谎,抄家得来的银子确实只有三千万两。<br />
剩下的那两千万两则是勋贵们主动上交的,一码归一码,不能算到一起!<br />
这么多?<br />
听到这个数字,群臣们皆是有些惊讶。<br />
很明显他们没有想到那些勋贵们居然会这么有钱!<br />
倪元璐也有些惊讶,但很快他还是反应了过来,随后再次开口道:<br />
“既如此,臣请太子殿下拨给户部一些银子,用来补齐近些年来欠下的各地军饷,以及各地官员的欠奉。”<br />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一些救灾的银子!”<br />
朱慈郎面无表情的问道:<br />
“这些加起来大约得多少银子?”<br />
他昨天已经做好了大出血的准备,所以也无所谓了。<br />
倪元璐似乎早有准备,随即又拱手道:<br />
“臣之前已经算过了!各地的欠饷需要四百三十万的银子,各地官员的欠奉需要二百八十万两银子,救灾需要两百万两银子!”<br />
“再加上其他的一些事宜,总共需一千万两银子!”<br />
“另外,户部实在是没钱了,臣再请太子殿下调拨五百万两到户部,以备不时之需!”<br />
朱慈烺听到这话的时候,差点都被气的吐血了!<br />
好家伙!<br />
老子好不容易抄家抄来了三千万两银子,结果你这一张口就直接要了一半!<br />
你的心也太黑了吧?<br />
生气归生气,可说到底,这些钱都是该的!<br />
再者说了,钱这种东西不就是用来的吗?<br />
朱慈烺之前曾调查过崇祯年的税收,结果非常的不尽人意。<br />
就拿去年来说吧。<br />
崇祯十三年,户口960万户,人口5643万,田地783万顷,田赋米1900万石,小麦330万石。<br />
浙江、南直隶解运京城太仓330万两白银,铜钱2300万文,糟粮350万石。<br />
北直隶和山东各府解送兵部115万两白银,另各省解送军饷白银430万两。<br />
这其中还包括盐税、矿税、茶税等等一切的税银!<br />
看起来很多是吧?如果全部折合成白银,怎么着也有个两千多万两。<br />
但事实是其中百分之70压根就运不到京城,往往收上来之后就直接送往各地当做军饷和粮草了。<br />
国库每年实际收入也就三百多万两,就这还入不敷出,年年都在欠钱。<br />
要不是朱慈烺抄家抄了这么多银子,这些钱还得继续欠下去。<br />
按照现有的各种支出来看,大明的税收最起码要提高到3500万两,才能勉强维持国家的基本开销<br />
再加上各种天灾人祸,实际需要的可能更多!<br />
头疼!<br />
真头疼啊!<br />
钱越来越不经了<br />
朱慈烺在心中叹了口气,随即开口道:<br />
“既如此,准了!”<br />
倪元璐听到这话,随即便是松了口气。<br />
他本来以为今天要不来钱,已经做好了豁出这张老脸也要要到钱的准备,结果没想到朱慈烺直接就同意了。<br />
这要是换成崇祯的话,估计就算是同意了,最起码也要打个七折。<br />
从这点来看,太子监国还是有好处的。<br />
可没等他彻底放下心来,朱慈烺的声音又响了起来。“银子可以拨给户部,只是鉴于发生了之前大量勋贵贪污军饷的事情,很难保证这些钱不会再被人贪污。”<br />
“所以为了吏治清明,父皇要重新开设东西二厂,以此监督百官!”<br />
“这些银子的各种用途和发放都需要东西二厂的监督,如有贪污,严惩不贷!”<br />
什么?<br />
听到这话的时候,在场的文武百官们都是一脸惊愕的看向了朱慈烺,满脸都是不可置信!<br />
仿佛见鬼了一般!<br />
要知道崇祯自从当上皇帝以来,西厂早就被取消了,东厂和锦衣卫也是一副半死不活的样子。<br />
怎么现在好端端的,突然又要重设东西二厂了?<br />
这不是要了他们的老命吗?<br />
他们已经习惯了没有人监督、自由自在的日子,突然给他们整个东西二厂,他们可怎么活啊?<br />
想到这里,那个首辅周延儒赶忙站了出来,然后劝道:<br />
“太子殿下,此事万万不可啊!”<br />
“东西二厂祸国殃民,魏忠贤的阉党霍乱朝政事情还历历在目,怎么可以让这种事情再次发生呢?”<br />
倪元璐也赶忙说道:<br />
“太子殿下!臣附议,此时万万不可!”<br />
“臣也复议!求陛下收回成命!”<br />
“臣他复议!”<br />
“臣也复议!”<br />
“臣也复议!”<br />
一时间,朝端上的大多数大臣们全都站了出来,一个个义愤填膺的要求撤销这道命令。<br />
没办法,他们是真的怕了!<br />
真要让东西二厂重新设立的话,他们还怎么把持朝政、还怎么贪污受贿啊?<br />
大臣们的反应完全在朱慈烺的意料之中,毕竟他一早就知道这群家伙最怕什么。<br />
但他们怕什么,朱慈烺偏偏就要干什么!<br />
这样想着,朱慈烺随即假装一脸为难的说道:<br />
“诸位担心的事情本宫也都知道,所以本宫也不同意这件事情!”<br />
“不瞒你们说,本宫昨天一直都在劝陛下收回旨意!”<br />
“但陛下因为勋贵贪污造反的事情太过于气愤,说什么也不同意,执意要重设东西二场!”<br />
“对此,本太子也是没有办法了!”<br />
看吧!<br />
干坏事的都是崇祯,跟本太子爷可没什么关系。<br />
本太子爷劝也劝了,可崇祯不听啊!<br />
那本太子也就没办法了<br />
虽然话已经说到这种地步了,甚至皇帝都搬出来了,但依旧有大臣不肯放弃。<br />
“太子殿下,臣内阁首辅周延儒请求面见圣上!”<br />
“臣要将其中的利害关系禀明圣上!“<br />
周延儒率先开口。<br />
“臣内阁大臣李标请求面见圣上!”<br />
“臣内阁大臣钱龙锡请求面见圣上!”<br />
“臣刑部尚书徐石麒请求面见圣上!”<br />
又有几个位高权重的大臣站了出来,吵着要去见崇祯。<br />
没办法,他们是真的被搞怕了!<br />
毕竟能混到他们现在的位置上,谁的屁股下面没点屎啊!<br />
这要是真让东西二厂设立了,他们可就玩完了!<br />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