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这是迫击炮?
<p> 第40章 这是迫击炮?<br />
毕懋康虽然没有见过朱慈烺,但他还是第一时间知道了朱慈烺的身份。<br />
那明晃晃的龙袍就是最好的证明!<br />
“草民毕懋康,参见太子殿下!”<br />
毕懋康说着,就准备行大礼。<br />
没办法,他现在的身份是平民,见了太子爷是要行大礼的。<br />
只是没等他跪下,就被朱慈烺一把扶住了。<br />
“毕大人快快请起,你年纪大了,不用行此大礼!”<br />
朱慈烺之前并不知道毕懋康的年纪,只知道他一直活到了明朝灭亡。<br />
结果现在一看,毕懋康少说都得有七十了,为了他能多活几年,还是别跪了吧!<br />
扶着毕懋康在椅子上坐下,朱慈烺又回头看向马宝道:<br />
“吩咐下去,送点热汤和吃的过来!”<br />
“奴婢遵命!”<br />
马宝答应了一声,麻溜的就跑了出去。<br />
毕懋康见到这幅场景,一时间只觉得坐立不安。<br />
“太子殿下,草民当不起如此厚爱。”<br />
毕懋康有些急促的说道。<br />
朱慈烺笑了笑道:<br />
“毕大人不要客气,连日不分昼夜的赶路肯定辛苦了,就当本宫为你接风洗尘了。”<br />
“那草民就谢过太子殿下了!”<br />
毕懋康只能答应了下来。<br />
趁着上菜的功夫,朱慈烺直接开门见山道:<br />
“毕大人,东西带来了吗?”<br />
毕懋康赶忙从怀中掏出了一本书,然后恭敬的递给了朱慈烺。<br />
“太子殿下,这就是草民编写的《军器图说》。”<br />
“这本书和之前编写的不太一样,老臣辞官之后又将此书进行了扩编和进一步的改良。”<br />
“里面记载的内容要更加详细一些。”<br />
朱慈烺伸手接过,然后大致翻看了一下,心中不由得啧啧称奇。<br />
这玩意还真是一个宝贝,比他之前看过的《军器图说》要详细太多了。<br />
每种火器都配有手工插画,详细说明了特点和组成部件。<br />
只要有技术高明的工匠,里面的火器应该都可以制造出来。<br />
特别是关于燧发枪的各种细节描述,确实是比之前朱慈烺看过的那本《军器图说》上面描述的还要更加详细。<br />
甚至每个零件都有详细的介绍!<br />
不多时,酒菜和热汤上桌,朱慈烺一边让马宝服侍毕懋康,一边继续翻看着手中的《军器图说》。<br />
翻到最后几页的时候,朱慈烺神色瞬间一变。<br />
下一秒,他直接将手中的《军器图说》递到了毕懋康面前,然后指着上面那个类似于迫击炮的火器问道:<br />
“这是什么东西?”<br />
毕懋康打量了一下,随后笑道:<br />
“这是草民最近几年根据架火战车研究出来的新式火器,名为单人火炮。”<br />
“火炮的弹药是特制的,击中目标之后会发生爆炸,以此造成二次伤害。”<br />
“主要是射程较远,而且方便运输,两个身强体健的士兵就可以轻松携带。”<br />
朱慈烺嘴角抽了抽,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br />
因为不管是从画面来看、还是听毕懋康的解释,这玩意都是迫击炮啊!<br />
一个铁质的支架上面架着一条粗大的钢管,旁边还有一枚特制的弹药。<br />
不过话说回来,这玩意真是现在这个年代可以造出来的?<br />
继续往下翻,什么飞震天雷、震天雷、霹雳炮毒火球、万人敌都出来了。<br />
有些东西不是毕懋康发明的,但都被毕懋康做了进一步的改良,所以看起来威力更强。<br />
片刻之后,朱慈烺缓缓将《军器图说》合了起来。<br />
毕懋康也适时的放下了手中的筷子。<br />
片刻之后,朱慈烺这才开口道:“本宫有意把军器局从工部剥离出来,和兵仗局组建一个全新的部门。”<br />
“这个部门专职研究、改良和制造各种火药、火器、火炮,名字本宫都想好了,就叫火器研究院。”<br />
“火器研究院又可分为火药局、火铳局、火炮局、战车局、手雷局、机械局、综合局。”<br />
“设院长一人、左右侍郎各一人、司务两人,各局皆设局长一人、副局长两人、司务两人、外加郎中若干。”<br />
“本宫想让毕大人成为火器研究院的第一任院长,不知毕大人可否愿意?”<br />
朱慈烺说着,看向了一旁的毕懋康。<br />
而此时此刻,毕懋康早已被震惊的说不出话来了。<br />
因为在他看来,这火器研究院的院长一职,貌似和六部尚书的职位是对等的,毕竟在院长后面就是正三品的左右侍郎了。<br />
太子这要是把火器研究院提拔到和六部一样的地位啊!<br />
可这根本就是行不通的。<br />
毕竟六部已经存在了上千年,六部的那些官员们不会允许再出现一个和他们对等的部门。<br />
因为这涉及到了夺权!<br />
想到这里,毕懋康深吸了一口气,然后开口道:<br />
“太子殿下,请恕草民直言,这是行不通的。”<br />
“火器研究院如果真的和其他六部平起平坐,那么势必会引来其他六部的不满。”<br />
“到时候朝野动荡,就连皇上和太子殿下也会受到牵连。”<br />
“草民请太子殿下三思!”<br />
朱慈烺思考了一下,突然觉得毕懋康说的也有点道理。<br />
如果强行把火器研究院拉到和其他六部一样的地位,其他六部肯定会来找麻烦,到时候这边的研究肯定也会受到影响。<br />
他着急研发火器装备军队,暂时不想和其他六部扯皮。<br />
突然就在这时,朱慈烺眼前一亮。<br />
他看向毕懋康道:<br />
“如果将火器研究院划归到东宫,按照东宫的职位来划分官职,这样其他六部岂不是就无话可说了?”<br />
“比如院长一职,赐太子太师衔,为从一品。”<br />
“左右侍郎改为太子少师或太子少傅,为正二品。”<br />
“各局的局长皆为太子宾客,正三品!”<br />
“其他的一些职位皆是按照东宫的职位来。”<br />
“反正东宫的职位多为虚衔,也无人在意。”<br />
“等到本宫继承大统的那天,再将火器研究院提升到和六部平起平坐的地位。”<br />
“如何?”<br />
朱慈烺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大聪明!<br />
既然搞火器研究院怕其他六部来找麻烦,那他干脆直接把火器研究院划入东宫算了。<br />
反正东宫从来都和六部没什么关系,随他自己怎么折腾都行。<br />
而且不和朝廷扯上关系的话,什么党争、什么人际关系压根就不需要考虑。<br />
甚至都不用上朝!<br />
这些人每天只要待在研究所里搞研究就行了。<br />
要知道这种技术型人才,从来都不喜欢朝廷里的那些规矩和党争。<br />
毕懋康之前之所以会辞官,不就是因为讨厌党争吗?<br />
这样不是正合他心意吗?<br />
朱慈烺越想,越觉得自己的这个想法简直堪称完美!<br />
与此同时,毕懋康此刻已经目瞪口呆了。<br />
本来前面的那些话就已经足够让他感到震惊了,接过没想到后面太子爷居然又来了一句更让他震惊的话。<br />
就是那句‘等本宫继承大统的那天’!<br />
这句话差点要了毕懋康的老命!<br />
虽然所有人都知道太子爷将来是要继承大统的,可这些话不能说出来啊!<br />
说出来那意思可就变了。<br />
万一有人把这句话传到皇帝那里,肯定会引起父子相疑!<br />
可怜的毕懋康,他还不知道眼前的这位太子爷压根不怕什么父子相疑。<br />
因为他早在三天前就已经造反成功了.<br />
(本章完)</p>
毕懋康虽然没有见过朱慈烺,但他还是第一时间知道了朱慈烺的身份。<br />
那明晃晃的龙袍就是最好的证明!<br />
“草民毕懋康,参见太子殿下!”<br />
毕懋康说着,就准备行大礼。<br />
没办法,他现在的身份是平民,见了太子爷是要行大礼的。<br />
只是没等他跪下,就被朱慈烺一把扶住了。<br />
“毕大人快快请起,你年纪大了,不用行此大礼!”<br />
朱慈烺之前并不知道毕懋康的年纪,只知道他一直活到了明朝灭亡。<br />
结果现在一看,毕懋康少说都得有七十了,为了他能多活几年,还是别跪了吧!<br />
扶着毕懋康在椅子上坐下,朱慈烺又回头看向马宝道:<br />
“吩咐下去,送点热汤和吃的过来!”<br />
“奴婢遵命!”<br />
马宝答应了一声,麻溜的就跑了出去。<br />
毕懋康见到这幅场景,一时间只觉得坐立不安。<br />
“太子殿下,草民当不起如此厚爱。”<br />
毕懋康有些急促的说道。<br />
朱慈烺笑了笑道:<br />
“毕大人不要客气,连日不分昼夜的赶路肯定辛苦了,就当本宫为你接风洗尘了。”<br />
“那草民就谢过太子殿下了!”<br />
毕懋康只能答应了下来。<br />
趁着上菜的功夫,朱慈烺直接开门见山道:<br />
“毕大人,东西带来了吗?”<br />
毕懋康赶忙从怀中掏出了一本书,然后恭敬的递给了朱慈烺。<br />
“太子殿下,这就是草民编写的《军器图说》。”<br />
“这本书和之前编写的不太一样,老臣辞官之后又将此书进行了扩编和进一步的改良。”<br />
“里面记载的内容要更加详细一些。”<br />
朱慈烺伸手接过,然后大致翻看了一下,心中不由得啧啧称奇。<br />
这玩意还真是一个宝贝,比他之前看过的《军器图说》要详细太多了。<br />
每种火器都配有手工插画,详细说明了特点和组成部件。<br />
只要有技术高明的工匠,里面的火器应该都可以制造出来。<br />
特别是关于燧发枪的各种细节描述,确实是比之前朱慈烺看过的那本《军器图说》上面描述的还要更加详细。<br />
甚至每个零件都有详细的介绍!<br />
不多时,酒菜和热汤上桌,朱慈烺一边让马宝服侍毕懋康,一边继续翻看着手中的《军器图说》。<br />
翻到最后几页的时候,朱慈烺神色瞬间一变。<br />
下一秒,他直接将手中的《军器图说》递到了毕懋康面前,然后指着上面那个类似于迫击炮的火器问道:<br />
“这是什么东西?”<br />
毕懋康打量了一下,随后笑道:<br />
“这是草民最近几年根据架火战车研究出来的新式火器,名为单人火炮。”<br />
“火炮的弹药是特制的,击中目标之后会发生爆炸,以此造成二次伤害。”<br />
“主要是射程较远,而且方便运输,两个身强体健的士兵就可以轻松携带。”<br />
朱慈烺嘴角抽了抽,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br />
因为不管是从画面来看、还是听毕懋康的解释,这玩意都是迫击炮啊!<br />
一个铁质的支架上面架着一条粗大的钢管,旁边还有一枚特制的弹药。<br />
不过话说回来,这玩意真是现在这个年代可以造出来的?<br />
继续往下翻,什么飞震天雷、震天雷、霹雳炮毒火球、万人敌都出来了。<br />
有些东西不是毕懋康发明的,但都被毕懋康做了进一步的改良,所以看起来威力更强。<br />
片刻之后,朱慈烺缓缓将《军器图说》合了起来。<br />
毕懋康也适时的放下了手中的筷子。<br />
片刻之后,朱慈烺这才开口道:“本宫有意把军器局从工部剥离出来,和兵仗局组建一个全新的部门。”<br />
“这个部门专职研究、改良和制造各种火药、火器、火炮,名字本宫都想好了,就叫火器研究院。”<br />
“火器研究院又可分为火药局、火铳局、火炮局、战车局、手雷局、机械局、综合局。”<br />
“设院长一人、左右侍郎各一人、司务两人,各局皆设局长一人、副局长两人、司务两人、外加郎中若干。”<br />
“本宫想让毕大人成为火器研究院的第一任院长,不知毕大人可否愿意?”<br />
朱慈烺说着,看向了一旁的毕懋康。<br />
而此时此刻,毕懋康早已被震惊的说不出话来了。<br />
因为在他看来,这火器研究院的院长一职,貌似和六部尚书的职位是对等的,毕竟在院长后面就是正三品的左右侍郎了。<br />
太子这要是把火器研究院提拔到和六部一样的地位啊!<br />
可这根本就是行不通的。<br />
毕竟六部已经存在了上千年,六部的那些官员们不会允许再出现一个和他们对等的部门。<br />
因为这涉及到了夺权!<br />
想到这里,毕懋康深吸了一口气,然后开口道:<br />
“太子殿下,请恕草民直言,这是行不通的。”<br />
“火器研究院如果真的和其他六部平起平坐,那么势必会引来其他六部的不满。”<br />
“到时候朝野动荡,就连皇上和太子殿下也会受到牵连。”<br />
“草民请太子殿下三思!”<br />
朱慈烺思考了一下,突然觉得毕懋康说的也有点道理。<br />
如果强行把火器研究院拉到和其他六部一样的地位,其他六部肯定会来找麻烦,到时候这边的研究肯定也会受到影响。<br />
他着急研发火器装备军队,暂时不想和其他六部扯皮。<br />
突然就在这时,朱慈烺眼前一亮。<br />
他看向毕懋康道:<br />
“如果将火器研究院划归到东宫,按照东宫的职位来划分官职,这样其他六部岂不是就无话可说了?”<br />
“比如院长一职,赐太子太师衔,为从一品。”<br />
“左右侍郎改为太子少师或太子少傅,为正二品。”<br />
“各局的局长皆为太子宾客,正三品!”<br />
“其他的一些职位皆是按照东宫的职位来。”<br />
“反正东宫的职位多为虚衔,也无人在意。”<br />
“等到本宫继承大统的那天,再将火器研究院提升到和六部平起平坐的地位。”<br />
“如何?”<br />
朱慈烺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大聪明!<br />
既然搞火器研究院怕其他六部来找麻烦,那他干脆直接把火器研究院划入东宫算了。<br />
反正东宫从来都和六部没什么关系,随他自己怎么折腾都行。<br />
而且不和朝廷扯上关系的话,什么党争、什么人际关系压根就不需要考虑。<br />
甚至都不用上朝!<br />
这些人每天只要待在研究所里搞研究就行了。<br />
要知道这种技术型人才,从来都不喜欢朝廷里的那些规矩和党争。<br />
毕懋康之前之所以会辞官,不就是因为讨厌党争吗?<br />
这样不是正合他心意吗?<br />
朱慈烺越想,越觉得自己的这个想法简直堪称完美!<br />
与此同时,毕懋康此刻已经目瞪口呆了。<br />
本来前面的那些话就已经足够让他感到震惊了,接过没想到后面太子爷居然又来了一句更让他震惊的话。<br />
就是那句‘等本宫继承大统的那天’!<br />
这句话差点要了毕懋康的老命!<br />
虽然所有人都知道太子爷将来是要继承大统的,可这些话不能说出来啊!<br />
说出来那意思可就变了。<br />
万一有人把这句话传到皇帝那里,肯定会引起父子相疑!<br />
可怜的毕懋康,他还不知道眼前的这位太子爷压根不怕什么父子相疑。<br />
因为他早在三天前就已经造反成功了.<br />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