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铁骑在缅甸,简直就是一群霸王龙闯进了塞伦盖蒂大草原……<br />
所向无敌啊!<br />
缅甸这时候的确已经火器化。<br />
但其火器水平也就是过去明军普通募兵的水平。<br />
连戚家军都达不到。<br />
主要火枪就是类似鸟铳的握把式轻火绳枪,这也是东南亚主流,从印度到越南都是这种,只不过造型可能有些不同,但本质都一样,这些火枪子弹甚至无法击穿辽东铁骑身上的渗碳锻钢甲。<br />
后者的铠甲已经达到这时候欧洲上等板甲的水平。<br />
也就是淬火中碳钢。<br />
说到底这些家丁能够获得的资源真不比欧洲一个小领主差。<br />
这个级别的铠甲,在欧洲也是要上重火绳枪的。<br />
缅甸人轻型火枪打不动他们,肉搏战更是笑话,这些家丁哪个都是真正身经百战,无数人命喂出来,而且体格上本身就碾压,他们骑兵对骑兵直接送菜,步兵又顶不住沐睿所部和御营步兵的火力。唯一能占据优势的就是战象,但这东西又顶不住开花弹和重火箭,实战中反而经常被吓得掉头践踏己方阵型。<br />
实际上很快他们就不敢使用战象了。<br />
对己方杀伤力巨大。<br />
对敌方唯一杀伤就是一个李家家丁吃不熟的象肉腹泻而死。<br />
说到底他们本来就打不过明军。<br />
莽应龙属于奇迹。<br />
被明军暴打才是他们的常态。<br />
上次莽应里以莽应龙遗留的全盛之国最终还是被明军打到阿瓦,丢失之前莽应龙控制的孟密,丢失至关重要的宝井,更何况现在他们顶多还剩当年三分之一。<br />
孟养,孟密现在都已经属明朝。<br />
下缅甸是阿拉干人的。<br />
他们就是现代缅甸中部那块,这点实力连倭国都不如。<br />
最终李成梁统帅水陆并进,步骑结合的大军碾压向前。<br />
半个月兵临阿瓦。<br />
阿瓦。<br />
“求和?<br />
本王奉诏讨贼,未奉诏谈和,更何况莽氏不过一土司而已,如何有资格与天兵谈和?<br />
阁下身为明臣,如何帮莽氏说话?”<br />
李成梁坐在交椅上,端着茶杯威严的说道。<br />
他后面是前军万马……<br />
也差不多算是了。<br />
在他的大军直捣阿瓦过程中,缅北那些土司们立刻明白这时候该表明自己对大明的忠心了,所以孟密,孟养,蛮莫等等,这些乱七八糟的土司们纷纷带兵前来,而此刻他面前的就是孟密土司思忠。<br />
这个老家伙可是缅北的风云人物。<br />
当年第一次明缅战争,就是这个老家伙挑起的,孟密土司家族因为抹谷宝井而富,在嘉靖之前都算是缅北势力最强的,后来家族内斗,失败的他选择投靠莽应龙。之后莽应龙与明朝的战争,都是从他投靠莽应龙开始的,他也被莽应龙封为孟密土司,然后第二次明缅战争他先投明朝,再投莽应里莽应里兵败后,他又转头再投明朝……<br />
然后就这么一直朝秦暮楚。<br />
杨丰作乱之前,他一直在明缅之间混着。<br />
向莽氏称臣。<br />
然后也给明朝纳贡。<br />
直到沐昌祚崛起,明军实力大幅提升,他才终于选择大明,之后缅甸还试图进攻他,但被沐昌祚派兵打了退。<br />
不过沐昌祚主要精力在贵州,帮他只是为了宝井而已。<br />
宝井是孟密的。<br />
但宝石加工和销售全都在沐家控制下。<br />
腾冲是加工中心。<br />
所以沐昌祚才帮他,但本身沐家对缅甸没兴趣。<br />
实际上明朝本身对缅甸也没什么兴趣,明缅一系列战争的核心问题就是抹谷宝井,这片直到现代依然是世界主要红宝石产地的矿坑太重要,明朝宝石基本都是那里的,谁控制宝石谁就控制财富,所以几次战争的核心就是孟密。<br />
因为宝井就在孟密城南边山区。<br />
“昌黎王,下官只是觉得兵连祸结生灵涂炭,有违佛祖慈悲之道,雍罕既然已经求和,且愿献上重金以赎罪,不如奏明陛下,给他个机会。<br />
如此,昌黎王则不异于其再生父母。<br />
雍罕当倾尽所有,以报昌黎王再生之恩。”<br />
思忠陪着笑脸说道。<br />
雍罕就是缅甸所称的良渊王。<br />
思忠本来就一直和他勾搭,此前甚至向其称臣,抹谷的宝石现在并不仅仅出售大明,同样也通过阿拉干人和葡萄牙人向印度甚至欧洲出售,所以对思忠来说,维持现状,他继续左右逢源才能利益最大化。<br />
一旦大明灭了雍罕,那他就完全被控制住了。<br />
他南边就是阿瓦。<br />
同样他的宝石也就只能交给沐家或者其他明朝权贵。<br />
所以对他来说雍罕不能灭。<br />
李成梁是辽东来的,肯定不懂这里的乱七八糟利益纠葛,就算懂也懂的有限,而且也没有利益在这边,只要给足好处,哄着他停战,让阿瓦继续保留住就行。雍罕也是如此,打是肯定打不过,只要地盘能保住,以后大不了老老实实继续等待时机,难道大明还能一直强大?<br />
当年大明也很强大,还不是让他们等到了后来的衰弱?<br />
现在是又重新强大。<br />
但谁知道大明以后会不会再衰弱?<br />
忍耐就行。<br />
对土司们来说就是忍耐。<br />
但必须保住地盘。<br />
“如此,倒也有些道理,某也是信奉佛祖的,在辽东之时也是广修庙宇尊奉高僧。”<br />
李成梁沉吟了一下说道。<br />
“对,对,昌黎王乃菩萨下凡。”<br />
思忠赶紧说道。<br />
“那就去告诉雍罕,让他准备好礼物,毕竟朝廷那边也需打点。”<br />
李成梁说道。<br />
“呃,昌黎王,从这里到奉天万里之遥……”<br />
思忠欲言又止。<br />
“这个好说,老夫派人送信去奉天,就由老夫替雍罕垫付,雍罕在这里把礼物给老夫,那里银子从老夫家中拿出,如此就免于路上耽搁。”<br />
李成梁很贴心的说道。<br />
思忠愕然了一下。<br />
“昌黎王真是宅心仁厚啊!”<br />
他紧接着感叹道。<br />
很显然这是真心帮忙了,否则不可能这么体贴,而且这意思他其实也很明白,这边雍罕给多少东西,那边李家究竟垫付多少银子,最后肯定不会明算账,所以就等于雍罕送礼给李成梁,李成梁为其在皇帝那里花钱活动。<br />
最后李成梁赚差价。<br />
很合理。<br />
不然李成梁凭什么帮他们。<br />
“老夫年逾七旬,也算位极人臣,这银子其实也不缺,子孙满堂,就想着行善积德,为子孙后代们挣个佛祖庇佑。你可以告诉雍罕,若他真心谢罪,那就派个儿子出来,老夫也派个儿子进城,两方暂时罢兵,等待陛下的旨意。”<br />
李成梁说道。<br />
思忠赶紧点头,然后满怀希望的登上他的大象,向前方阿瓦城走去。<br />
李成梁看着他背影,捋着胡子露出一丝笑容。<br />
很快思忠就返回。<br />
雍罕接受了所有要求,李成梁派个儿子进城,他让他儿子,也是继承人阿那毕隆出城,这样双方就可以达成互信,然后他会准备好足够的礼物陆续送出。<br />
“老九,你去吧!”<br />
李成梁指着不远处一个将领说道。<br />
后者立刻答应一声。<br />
思忠也没多想,这个人的确一直管李成梁叫父亲……<br />
他哪知道管李成梁叫父亲的没有一千也得八百。<br />
那老九随即上马。<br />
“孟宣抚,我带几十个兄弟,那雍罕应该不至于害怕吧?”<br />
他说道。<br />
“九将军说笑了,哪还能让将军孤身入城,莫说几十个,就是一百个又何妨?”<br />
思忠笑着说道。<br />
“那我就真带一百个了!”<br />
老九笑着说道。<br />
然后他朝后面一招手,一百名李家家丁立刻上前,思忠看着也只是笑而已,很显然他并不知道一百名李家家丁意味着什么,话说碧蹄馆数万倭军围攻,也仅仅是让李家死了两百家丁啊!<br />
“去吧!”<br />
李成梁挥手说道。<br />
老九看了看思忠,后者赶紧登上他的大象。<br />
然后他们一行向阿瓦城走去。<br />
就在快要到达城门时候,对面城门打开,然后一队缅兵护卫着一头大象走出,象背上是个中年男子,一身缅甸贵族打扮,跟随的沐家家丁立刻确认是阿那毕隆,然后向老九点了点头,后者带着家丁继续向前。两队在城门前遭遇,思忠用土语和阿那毕隆说话,老九微笑着,旁边沐家家丁给他翻译大致意思,阿那毕隆在象背上双手合十,老九也抱拳,然后就这样分开。<br />
“他们头上戴的这坨是什么?”<br />
老九回头看着阿那毕隆的背影。<br />
“岗包。”<br />
思忠忙说道。<br />
“这么难看还是去死吧!”<br />
老九驻马城门前说道。<br />
这话说完,他突然拔出短枪,还没等思忠反应过来,就以最快速度打开龙头,紧接着瞄准阿那毕隆的后背扣动了扳机。<br />
在思忠惊愕的目光中,那枪口火焰骤然喷射。<br />
子弹正中阿那毕隆的后脑勺。<br />
未来一统上下缅甸,恢复莽应龙霸业的阿那毕隆,顶着岗包上涌出的鲜血,就像一段朽木般在大象背上坠落,而也就在同时,所有李家家丁几乎瞬间全都拔出短枪,伴随着密集的枪声,城门前跟随阿那毕隆的缅军几乎全部倒下。<br />
象背上的思忠愕然看着老九。<br />
后者一脸微笑。<br />
紧接着一把短刀扎在了他的大象屁股上,倒霉的大象悲吼一声,径直向前撞进了城门。<br />
“杀!”<br />
老九大吼一声。<br />
然后他催马直冲城门。<br />
那头发了疯的大象,带着背上惊恐尖叫的思忠,就像辆开路的坦克般瞬间撞上了混乱中的缅军,毫无防备的后者直接被撞翻践踏。而后面老九带着李家的精锐家丁们跟随,继续对城门洞的缅军践踏,当大象冲出城门洞的同时,他也紧跟着冲出。<br />
而倒霉的思忠这时候终于无法继续在大象背上坚持,随着大象的狂奔滚落。<br />
然后……<br />
老九的马蹄直接踏在他胸前。<br />
原本已经昏迷的思忠,随即惨叫一声,同时向上仿佛要坐起。<br />
但终究还是没做到。<br />
踏着他的老九举着备用短枪回头一枪打在城墙上,一名正在指挥缅军的将领立刻向后倒下坠落,紧接着老九催马直冲马道,他后面一百李家家丁蜂拥而入,一支支短枪对着城墙上开火,在子弹呼啸中,那些猝不及防的缅军士兵不断坠落。<br />
而老九已经第一个冲上城墙,在城墙上拎着铁鞭纵马冲击。<br />
狭窄的城墙无处躲闪。<br />
那些混乱中的缅军士兵不断被他撞翻践踏。<br />
直到对面一声枪响。<br />
中弹的战马倒下,但马背上的老九却直接跳下,手中铁鞭顺手砸向一名缅军脑袋,后者本能的举刀,但十几斤重铁鞭砸落的力量,让他的刀也随之撞在脑袋上。<br />
后面李家家丁们纷纷下马。<br />
这时候最后两名家丁进城,正好大批缅军赶到,他俩随手抓过旁边的火把,然后以最快速度下马,两匹战马带着两个皮囊继续向前,两人随即将火把扔进皮囊,还没等那些缅军反应过来,两匹战马撞在他们中间,皮囊里面的开花弹轰然炸开……<br />
而就在此时,城外的大军已经在向前狂奔。<br />
李家家丁。<br />
云南军。<br />
御营。<br />
骑兵。<br />
步兵。<br />
所有人都是发疯一样冲向前方激战中的城门,而那里硝烟弥漫,硝烟中可以看到那些悍勇砍杀的李家家丁们,洞开的城门里面,是混乱中的缅军。<br />
“杀,钱财女人任尔取之!”<br />
李成梁在后面吼道。<br />
老李头这辈子干的最多的,就是这种设局坑人的游戏,当年金台吉他爹就是被他诱入镇北关,连同布扬古的爷爷一起弄死。他正愁老本行无法发挥,却没想到思忠送上门,还不利用那真白活七十多年。<br />
“男人也要!”<br />
他亲儿子补充道。<br />
李成梁意外的看着李如梅……<br />
“李旦说一个男人五两,广西那些种棉花的敞开了收。”<br />
李如梅说道。<br />
“那就连男人也取之!”<br />
李成梁笑着说道。<br />
“昌黎王,孟密土司勾结雍罕,背叛大明,该如何处置?”<br />
旁边沐睿笑着说道。<br />
“黔宁王之意是?”<br />
李成梁说道。<br />
“昌黎王,不知公可有意世镇缅甸?若公有意,晚辈愿上奏陛下,请陛下设立昭南布政使司,并以昌黎王世镇昭南,如我沐家例。”<br />
沐睿说道。<br />
李成梁目光深沉的看着他。<br />
“那就有劳黔宁王了。”<br />
他紧接着说道。
所向无敌啊!<br />
缅甸这时候的确已经火器化。<br />
但其火器水平也就是过去明军普通募兵的水平。<br />
连戚家军都达不到。<br />
主要火枪就是类似鸟铳的握把式轻火绳枪,这也是东南亚主流,从印度到越南都是这种,只不过造型可能有些不同,但本质都一样,这些火枪子弹甚至无法击穿辽东铁骑身上的渗碳锻钢甲。<br />
后者的铠甲已经达到这时候欧洲上等板甲的水平。<br />
也就是淬火中碳钢。<br />
说到底这些家丁能够获得的资源真不比欧洲一个小领主差。<br />
这个级别的铠甲,在欧洲也是要上重火绳枪的。<br />
缅甸人轻型火枪打不动他们,肉搏战更是笑话,这些家丁哪个都是真正身经百战,无数人命喂出来,而且体格上本身就碾压,他们骑兵对骑兵直接送菜,步兵又顶不住沐睿所部和御营步兵的火力。唯一能占据优势的就是战象,但这东西又顶不住开花弹和重火箭,实战中反而经常被吓得掉头践踏己方阵型。<br />
实际上很快他们就不敢使用战象了。<br />
对己方杀伤力巨大。<br />
对敌方唯一杀伤就是一个李家家丁吃不熟的象肉腹泻而死。<br />
说到底他们本来就打不过明军。<br />
莽应龙属于奇迹。<br />
被明军暴打才是他们的常态。<br />
上次莽应里以莽应龙遗留的全盛之国最终还是被明军打到阿瓦,丢失之前莽应龙控制的孟密,丢失至关重要的宝井,更何况现在他们顶多还剩当年三分之一。<br />
孟养,孟密现在都已经属明朝。<br />
下缅甸是阿拉干人的。<br />
他们就是现代缅甸中部那块,这点实力连倭国都不如。<br />
最终李成梁统帅水陆并进,步骑结合的大军碾压向前。<br />
半个月兵临阿瓦。<br />
阿瓦。<br />
“求和?<br />
本王奉诏讨贼,未奉诏谈和,更何况莽氏不过一土司而已,如何有资格与天兵谈和?<br />
阁下身为明臣,如何帮莽氏说话?”<br />
李成梁坐在交椅上,端着茶杯威严的说道。<br />
他后面是前军万马……<br />
也差不多算是了。<br />
在他的大军直捣阿瓦过程中,缅北那些土司们立刻明白这时候该表明自己对大明的忠心了,所以孟密,孟养,蛮莫等等,这些乱七八糟的土司们纷纷带兵前来,而此刻他面前的就是孟密土司思忠。<br />
这个老家伙可是缅北的风云人物。<br />
当年第一次明缅战争,就是这个老家伙挑起的,孟密土司家族因为抹谷宝井而富,在嘉靖之前都算是缅北势力最强的,后来家族内斗,失败的他选择投靠莽应龙。之后莽应龙与明朝的战争,都是从他投靠莽应龙开始的,他也被莽应龙封为孟密土司,然后第二次明缅战争他先投明朝,再投莽应里莽应里兵败后,他又转头再投明朝……<br />
然后就这么一直朝秦暮楚。<br />
杨丰作乱之前,他一直在明缅之间混着。<br />
向莽氏称臣。<br />
然后也给明朝纳贡。<br />
直到沐昌祚崛起,明军实力大幅提升,他才终于选择大明,之后缅甸还试图进攻他,但被沐昌祚派兵打了退。<br />
不过沐昌祚主要精力在贵州,帮他只是为了宝井而已。<br />
宝井是孟密的。<br />
但宝石加工和销售全都在沐家控制下。<br />
腾冲是加工中心。<br />
所以沐昌祚才帮他,但本身沐家对缅甸没兴趣。<br />
实际上明朝本身对缅甸也没什么兴趣,明缅一系列战争的核心问题就是抹谷宝井,这片直到现代依然是世界主要红宝石产地的矿坑太重要,明朝宝石基本都是那里的,谁控制宝石谁就控制财富,所以几次战争的核心就是孟密。<br />
因为宝井就在孟密城南边山区。<br />
“昌黎王,下官只是觉得兵连祸结生灵涂炭,有违佛祖慈悲之道,雍罕既然已经求和,且愿献上重金以赎罪,不如奏明陛下,给他个机会。<br />
如此,昌黎王则不异于其再生父母。<br />
雍罕当倾尽所有,以报昌黎王再生之恩。”<br />
思忠陪着笑脸说道。<br />
雍罕就是缅甸所称的良渊王。<br />
思忠本来就一直和他勾搭,此前甚至向其称臣,抹谷的宝石现在并不仅仅出售大明,同样也通过阿拉干人和葡萄牙人向印度甚至欧洲出售,所以对思忠来说,维持现状,他继续左右逢源才能利益最大化。<br />
一旦大明灭了雍罕,那他就完全被控制住了。<br />
他南边就是阿瓦。<br />
同样他的宝石也就只能交给沐家或者其他明朝权贵。<br />
所以对他来说雍罕不能灭。<br />
李成梁是辽东来的,肯定不懂这里的乱七八糟利益纠葛,就算懂也懂的有限,而且也没有利益在这边,只要给足好处,哄着他停战,让阿瓦继续保留住就行。雍罕也是如此,打是肯定打不过,只要地盘能保住,以后大不了老老实实继续等待时机,难道大明还能一直强大?<br />
当年大明也很强大,还不是让他们等到了后来的衰弱?<br />
现在是又重新强大。<br />
但谁知道大明以后会不会再衰弱?<br />
忍耐就行。<br />
对土司们来说就是忍耐。<br />
但必须保住地盘。<br />
“如此,倒也有些道理,某也是信奉佛祖的,在辽东之时也是广修庙宇尊奉高僧。”<br />
李成梁沉吟了一下说道。<br />
“对,对,昌黎王乃菩萨下凡。”<br />
思忠赶紧说道。<br />
“那就去告诉雍罕,让他准备好礼物,毕竟朝廷那边也需打点。”<br />
李成梁说道。<br />
“呃,昌黎王,从这里到奉天万里之遥……”<br />
思忠欲言又止。<br />
“这个好说,老夫派人送信去奉天,就由老夫替雍罕垫付,雍罕在这里把礼物给老夫,那里银子从老夫家中拿出,如此就免于路上耽搁。”<br />
李成梁很贴心的说道。<br />
思忠愕然了一下。<br />
“昌黎王真是宅心仁厚啊!”<br />
他紧接着感叹道。<br />
很显然这是真心帮忙了,否则不可能这么体贴,而且这意思他其实也很明白,这边雍罕给多少东西,那边李家究竟垫付多少银子,最后肯定不会明算账,所以就等于雍罕送礼给李成梁,李成梁为其在皇帝那里花钱活动。<br />
最后李成梁赚差价。<br />
很合理。<br />
不然李成梁凭什么帮他们。<br />
“老夫年逾七旬,也算位极人臣,这银子其实也不缺,子孙满堂,就想着行善积德,为子孙后代们挣个佛祖庇佑。你可以告诉雍罕,若他真心谢罪,那就派个儿子出来,老夫也派个儿子进城,两方暂时罢兵,等待陛下的旨意。”<br />
李成梁说道。<br />
思忠赶紧点头,然后满怀希望的登上他的大象,向前方阿瓦城走去。<br />
李成梁看着他背影,捋着胡子露出一丝笑容。<br />
很快思忠就返回。<br />
雍罕接受了所有要求,李成梁派个儿子进城,他让他儿子,也是继承人阿那毕隆出城,这样双方就可以达成互信,然后他会准备好足够的礼物陆续送出。<br />
“老九,你去吧!”<br />
李成梁指着不远处一个将领说道。<br />
后者立刻答应一声。<br />
思忠也没多想,这个人的确一直管李成梁叫父亲……<br />
他哪知道管李成梁叫父亲的没有一千也得八百。<br />
那老九随即上马。<br />
“孟宣抚,我带几十个兄弟,那雍罕应该不至于害怕吧?”<br />
他说道。<br />
“九将军说笑了,哪还能让将军孤身入城,莫说几十个,就是一百个又何妨?”<br />
思忠笑着说道。<br />
“那我就真带一百个了!”<br />
老九笑着说道。<br />
然后他朝后面一招手,一百名李家家丁立刻上前,思忠看着也只是笑而已,很显然他并不知道一百名李家家丁意味着什么,话说碧蹄馆数万倭军围攻,也仅仅是让李家死了两百家丁啊!<br />
“去吧!”<br />
李成梁挥手说道。<br />
老九看了看思忠,后者赶紧登上他的大象。<br />
然后他们一行向阿瓦城走去。<br />
就在快要到达城门时候,对面城门打开,然后一队缅兵护卫着一头大象走出,象背上是个中年男子,一身缅甸贵族打扮,跟随的沐家家丁立刻确认是阿那毕隆,然后向老九点了点头,后者带着家丁继续向前。两队在城门前遭遇,思忠用土语和阿那毕隆说话,老九微笑着,旁边沐家家丁给他翻译大致意思,阿那毕隆在象背上双手合十,老九也抱拳,然后就这样分开。<br />
“他们头上戴的这坨是什么?”<br />
老九回头看着阿那毕隆的背影。<br />
“岗包。”<br />
思忠忙说道。<br />
“这么难看还是去死吧!”<br />
老九驻马城门前说道。<br />
这话说完,他突然拔出短枪,还没等思忠反应过来,就以最快速度打开龙头,紧接着瞄准阿那毕隆的后背扣动了扳机。<br />
在思忠惊愕的目光中,那枪口火焰骤然喷射。<br />
子弹正中阿那毕隆的后脑勺。<br />
未来一统上下缅甸,恢复莽应龙霸业的阿那毕隆,顶着岗包上涌出的鲜血,就像一段朽木般在大象背上坠落,而也就在同时,所有李家家丁几乎瞬间全都拔出短枪,伴随着密集的枪声,城门前跟随阿那毕隆的缅军几乎全部倒下。<br />
象背上的思忠愕然看着老九。<br />
后者一脸微笑。<br />
紧接着一把短刀扎在了他的大象屁股上,倒霉的大象悲吼一声,径直向前撞进了城门。<br />
“杀!”<br />
老九大吼一声。<br />
然后他催马直冲城门。<br />
那头发了疯的大象,带着背上惊恐尖叫的思忠,就像辆开路的坦克般瞬间撞上了混乱中的缅军,毫无防备的后者直接被撞翻践踏。而后面老九带着李家的精锐家丁们跟随,继续对城门洞的缅军践踏,当大象冲出城门洞的同时,他也紧跟着冲出。<br />
而倒霉的思忠这时候终于无法继续在大象背上坚持,随着大象的狂奔滚落。<br />
然后……<br />
老九的马蹄直接踏在他胸前。<br />
原本已经昏迷的思忠,随即惨叫一声,同时向上仿佛要坐起。<br />
但终究还是没做到。<br />
踏着他的老九举着备用短枪回头一枪打在城墙上,一名正在指挥缅军的将领立刻向后倒下坠落,紧接着老九催马直冲马道,他后面一百李家家丁蜂拥而入,一支支短枪对着城墙上开火,在子弹呼啸中,那些猝不及防的缅军士兵不断坠落。<br />
而老九已经第一个冲上城墙,在城墙上拎着铁鞭纵马冲击。<br />
狭窄的城墙无处躲闪。<br />
那些混乱中的缅军士兵不断被他撞翻践踏。<br />
直到对面一声枪响。<br />
中弹的战马倒下,但马背上的老九却直接跳下,手中铁鞭顺手砸向一名缅军脑袋,后者本能的举刀,但十几斤重铁鞭砸落的力量,让他的刀也随之撞在脑袋上。<br />
后面李家家丁们纷纷下马。<br />
这时候最后两名家丁进城,正好大批缅军赶到,他俩随手抓过旁边的火把,然后以最快速度下马,两匹战马带着两个皮囊继续向前,两人随即将火把扔进皮囊,还没等那些缅军反应过来,两匹战马撞在他们中间,皮囊里面的开花弹轰然炸开……<br />
而就在此时,城外的大军已经在向前狂奔。<br />
李家家丁。<br />
云南军。<br />
御营。<br />
骑兵。<br />
步兵。<br />
所有人都是发疯一样冲向前方激战中的城门,而那里硝烟弥漫,硝烟中可以看到那些悍勇砍杀的李家家丁们,洞开的城门里面,是混乱中的缅军。<br />
“杀,钱财女人任尔取之!”<br />
李成梁在后面吼道。<br />
老李头这辈子干的最多的,就是这种设局坑人的游戏,当年金台吉他爹就是被他诱入镇北关,连同布扬古的爷爷一起弄死。他正愁老本行无法发挥,却没想到思忠送上门,还不利用那真白活七十多年。<br />
“男人也要!”<br />
他亲儿子补充道。<br />
李成梁意外的看着李如梅……<br />
“李旦说一个男人五两,广西那些种棉花的敞开了收。”<br />
李如梅说道。<br />
“那就连男人也取之!”<br />
李成梁笑着说道。<br />
“昌黎王,孟密土司勾结雍罕,背叛大明,该如何处置?”<br />
旁边沐睿笑着说道。<br />
“黔宁王之意是?”<br />
李成梁说道。<br />
“昌黎王,不知公可有意世镇缅甸?若公有意,晚辈愿上奏陛下,请陛下设立昭南布政使司,并以昌黎王世镇昭南,如我沐家例。”<br />
沐睿说道。<br />
李成梁目光深沉的看着他。<br />
“那就有劳黔宁王了。”<br />
他紧接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