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AD4</center>-->\n\t\t\t\t ,京里却出了件骇人听闻的大事。<br/><br/> 先帝坐落在西郊的昭陵,被盗了。<br/><br/> 更有意思的是,盗墓贼紧接着就被发现了,就在离着皇陵半里地的一块空地上,发现时人已经死了。<br/><br/> 身上带着刚从昭陵带出来的金银珠宝,人却被烧的通体漆黑,可周遭并没有用来引火的可燃物,人也没有被束缚过的痕迹,竟像是无端自己烧起来的。<br/><br/> 这个死法不由让人想起一桩旧案,经大理寺的仵作一番查验,这盗墓贼竟还真跟那个案子有些联系——两年前一桩祭天案牵扯出蜀中书画名家沈存一家三十二口的命案,当时的凶手共有三个人,其中有两人在祭天案里就已经伏法,还剩一个刘康经由当时的大理寺正苏岑缉拿定罪后扣押于刑部,等待秋后问斩。<br/><br/> 不曾想那年秋后就出了双王乱政,政策朝令夕改,朝堂乱成一锅粥,本该喝过一轮孟婆汤的人竟一直好好活到了现在——或者说两天前。<br/><br/> 没人关注刘康到底是怎么从天牢逃出来的,又是怎么进了有层层护卫值守的皇陵,只知道这人本来就是靠倒卖明器发的家,如今竟然贼心不死,盗墓盗到了先帝爷头上。<br/><br/> 对此街头巷尾议论纷纷,有说是昭陵里藏有防盗的机关,墓里的东西见光就能自燃。也有说是多行不义必自毙,这种人盗了那么多墓,早晚是要死在这上头的。更多的还是鬼神之说,要么是沈家冤魂找他索命来了,要么是先帝显灵,降下天火惩治恶人。<br/><br/> 民间众说纷纭,还没统一出个说法来,朝堂上却又起了另一件大事。<br/><br/> 楚太后国丧期满,开朝的第一天,豫王李晟没来上朝。<br/><br/> 跟着李晟没来上朝的,还有半朝臣子。<br/><br/> 昔日的唇枪舌剑、吵的热火朝天的含元殿上突然少了一半的人,显得莫名冷清,小天子看了一眼御下,像平常一样坐上龙椅敞手一挥,“众卿平身。”<br/><br/> 皇叔教了他那么多年的临危不乱、处变不惊,如今总算派上了用场。<br/><br/> “众卿有何事要奏?”<br/><br/> 庭下静默,死一般的寂静。<br/><br/> 朝堂上少了一半的人,当朝天子竟然问也不问,还有什么是比这件事更大的事?到底是怕了李晟,还是已经自乱了阵脚?是不是来日李晟逼到殿外、大周亡了,这小天子才知道问一句:“朕的人呢?”<br/><br/> 其实在复朝的前一日,所有官员家里都收到了一封信,信的内容很简单,就四个字:崇德中兴。<br/><br/> 意思也很简单,没了楚太后这最后一道障碍,李晟早已不把年仅十二岁的小天子放在眼里,这是要明目张胆地分庭抗礼,要复兴崇德太子未竟的大业。<br/><br/> 今日来上朝的只有一半人,这一半人里面还有一半人是持观望的态度,随着沉寂在含元殿上蔓延,那最后一点坚持也开始动摇了。<br/><br/> 足足静了半炷香的功夫,小天子轻轻叹了口气,从龙椅上站了起来,慢慢走到群臣跟前,“你们没有话跟朕说,那朕同你们说说吧。”<br/><br/> 小天子席地而坐,群臣直呼不可,只见小天子摆了摆手,轻声道:“朕的母妃死了。”<br/><br/> 庭上一时间又静了下来。<br/><br/> 小天子随手指了一个头发已经半花的老臣,“尊慈还在世吗?”<br/><br/> 那臣子急忙躬身,“臣不敢,臣家里尚有八十老母。”<br/><br/> 小天子点点头,“你好福气啊。”<br/><br/> 又一指众人,“你们福气都比朕好。朕六岁登基,也就是说朕的父皇在朕六岁的时候就去了,虽然你们经常先帝长先帝短的,可朕这里说一句大逆不道的话,朕其实对他并没有什么印象。”<br/><br/> “父皇体弱,管朕的时候不多,朕本来过的无忧无虑的,突然有一天,有一队跑到御花园里跪在朕面前管朕叫‘皇上’。”<br/><br/> 小天子又随手指了个人,“你六岁时知道什么是皇上吗?知道怎么做皇上吗?”<br/><br/> 那人扑通一声跪在地上,长拜不起,“<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臣不敢!”<br/><br/> “起来,朕让你起来!”小天子又说了一遍那人才敢颤颤巍巍站起来,接着道:“你不知道,朕也不知道。朕只知道朕没有父皇了,在御花园里捉蜻蜓捉蚂蚱的好日子到头了,母妃也不像之前那样什么都可着我了。后来还从边关来了个皇叔,动不动就凶朕,说不怨是假的,有人天天在你跟前耳提面命,怎么可能不怨呢?”<br/><br/> “母后,皇叔,从此朕就夹在他们中间,左右为难。那段日子你们想必比我更清楚,宁王党,太后党,我不知道你们当初算哪个党,可不管怎么说,他们都是为朕好。可事到如今,母妃走了,皇叔下落不明,他们都不在了。”<br/><br/> “所以朕说你们有福,你们下了朝回到家,上有老,下有小,一家人其乐融融,而朕守着这么大一个宫殿,却不知道能到哪里去。”<br/><br/> 底下渐渐有了啜泣之声,众人见惯了小天子坐在御案之后受人摆布的样子,却是第一次这么近地了解这个傀儡皇帝的心声,这是一朝天子,也是一个孩子,甚至比自家孩子还要小,却在这个年纪承受了不该承受之重。<br/><br/> “说到底,朕不是一个好皇帝,”一声叹息轻轻滑开在大殿上,“万方有罪,罪在朕躬,朕说这些不是让你们可怜朕,可你们得可怜一下大周的万千百姓、黎民苍生,那里面也有你们的父母妻儿,他们信任你们,把身家性命交到你们手上,你们身为他们的父母官,天塌下来了,你们得替他们顶着!”<br/><br/> 小天子猛的起身,“朕是天子,朕来做第一个,还有谁愿与朕一道?”<br/><br/> 温修带头道:“臣愿追随陛下,万死不辞。”<br/><br/> 郑旸、张君接着道:“臣愿追随陛下,万死不辞。”<br/><br/> 群臣看着一时间仿佛突然长大了的小天子,愣了一愣,齐呼:“臣等愿追随陛下,万死不辞!”<br/><br/> 小天子回到龙椅坐下,“这把椅子没有你们想象的那么舒服,可是朕还是想争一争,母后和皇叔留给朕的位子,朕不能拱手让人,若让皇叔知道了,他回来得骂死朕。”<br/><br/> 群臣哄堂一笑,小天子也跟着笑了笑,等着安静下来才继续道:“好了,话咱们说开了,朕现在再问一句,众卿可有本要奏?”<br/><br/> 温修上前一步道:“臣有本要奏。”<br/><br/> 小天子点头,温修道:“豫王李晟狼子野心,大奸大恶,所犯下的是谋大逆的死罪,臣请求将其捉拿归案,明正典刑,以清吏治,以正朝纲!今日无故缺席不来上朝的,皆可按蔑视皇权处理,应该小惩大诫,以示皇威。”<br/><br/> 朝堂上静了一瞬,这些被压服了许久的朝臣们总算被逼出最后一点血性来,庭上响起一片复议之声。<br/><br/> 张君却是摇了摇头,“李晟就在前面的太极宫里,谁去?谁能把他抓出来?他之所以敢在咱们眼皮子底下这么有恃无恐,是因为他知道咱们现在根本就动不了他。”<br/><br/> 小天子道:“温相,你给大家说说现在是什么情况。”<br/><br/> 温修抿了抿唇,“这半朝臣子先不说了,单就兵权方面,禁军分作两拨,大明宫这边的禁军我都调换过了,都是咱们的人,太极宫是他们的人。十二卫府的兵当初王爷留给了我,东宫六率却还在李晟手上。京畿附近的折冲府基本上也是一半一半,再远一些的一是一时之间赶不过来,还有就是……刚收到消息,边关近日有异动,所以驻守边防的兵全都动不了了。”<br/><br/> 听罢温修说的,众人心<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