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除了正房,左右厢房各五间。<br />
福源堂后还有后罩楼,现下都空着。<br />
曹府的下人同高门显宦相比,本就不算多,早年又裁过两次人。<br />
在旧府时还不显,配置到新宅这边,就显得人手有些不足。<br />
幸好初瑜早就想到此处,自打去年赐宅,便从家生子中补了一批小丫鬟与小厮,训练了半年,如今也能凑上手。<br />
其他人处添减的不多,独李氏这边,多了不少才留头的小丫鬟;还有天宝那里,独居一处,身边也要配齐人手。<br />
其他人的院子,变化倒是不大。<br />
天慧屋里的大丫鬟,年长的几个,前两年就开始相继配人,以后会作为天慧的陪房随之出嫁。<br />
剩下不到配人年纪的,都是曹府家生子,留作陪嫁丫鬟。<br />
加上常姑姑与罗姑姑二位,天慧身边的人手配得足足的。<br />
过了端午,便是曹府新居的乔迁宴。<br />
曹颙并没有大肆铺张,邀请的都是至亲好友。<br />
旁人尤可,倒是将东府兆佳氏给酸得够呛。<br />
只因李氏这院子,比当年老太君的院子还气派。这边的花园子,即便没有江宁织造府的花园占地广,却是有山有水,比起裕亲王府的花园也不需多让。<br />
京城里除了王公府邸,其他民爵显宦,没有几家有资格引活水入院。<br />
还有那御宝,密太妃见了,都说皇上恩深、李氏是有福气的。<br />
原本兆佳氏觉得园子景致好,想要带着两个孙女过来小住几日,想了又想还是回去。<br />
虽说早就有李氏身世的各种传闻,可兆佳氏总是不当回事。<br />
她觉得都是无稽之谈,李氏的荣光不过是有个好丈夫、有个好儿子。<br />
夫贵妻荣、母以子贵,李氏这才多得了体面。否则的话,即便是皇上的私生女,也没有养在包衣人家,又给包衣人家做填房的道理。<br />
待到太后的遗赠,两代帝王的明赏,兆佳氏想要否认也不能。<br />
她只能腹诽皇上脑抽了,不按常理行事。<br />
到底在李氏跟前短了气势,尤其想到这宅子曾为长公主府,她更是不愿意多留片刻。<br />
李氏倒是很失望,这宅子实在是太大,院子显得太空旷,小孙子又不在跟前。<br />
老人家觉得寂寞了。<br />
她还想着留下兆佳氏祖孙多住几日,这院子也能添些生气,没想到兆佳氏说什么也不肯留。<br />
曹颙夫妇察觉出李氏的失落,夫妻两人就将全家每日晚饭都安排在福源堂。<br />
初瑜更是借口儿女亲事,每日留在福源堂陪着李氏。<br />
李氏精神这才好些,将心思都放在孙子孙女的亲事上。<br />
大学士府是五月二十来下的小定,徐元梦请族侄舒穆禄家族的族长、一等公布兰柱为大媒,请布兰柱之妻钮钴禄氏来下定。<br />
正白旗舒穆禄氏,多是最早归附清太祖的库尔喀部部长郎柱后裔。<br />
郎柱长子扬古利为太祖额驸,以军功封超品公,地位仅次于宗室诸贝勒,死后追封为武勋王。<br />
除了超品公之外,家族中其他勋爵传家。<br />
郎柱两个侄子,一个是八大臣、一个是十六大臣,都是开国功臣。<br />
按理来说,这般显赫的家族,本不当沉寂这么多年。<br />
无奈不管他们这一族立了多少功勋,因在正白旗旗下,被顺治皇帝不喜。<br />
待顺治皇帝亲政后,对这个家族多家打压,旁支爵位革了大半。<br />
嫡支因扬古利这一房虽没有革爵,可也从此闲赋。<br />
这一沉寂,就是数十年。<br />
直到旁支子弟徐元梦科举出仕,舒穆禄氏才再次抬头。<br />
族中子弟,开始走科举仕途,几十年来,也有不少子弟相继出仕,只是品级多不高,因此并不招眼。<br />
徐元梦请族长为大媒,请族长夫人下小定,足以彰显对这门亲事的重视。<br />
曹府这边,亦是如临大宾,迎接得很是郑重,请了淳王府那边世子兄弟出面待客,还有出阁的几位姑奶奶回门做陪客。<br />
待布兰柱向曹颙交了婚书,钮钴禄氏给天慧插戴上,两家正式结了姻亲……<br />
虽有些失落,可想要儿女亲事定了大多半,曹颙还得松了一口气。<br />
可惜过了没两天,他就欢喜不起来。<br />
离京的户部三位司官已经到了湖广,虽粮仓的事情还没有着手,可沿江而上,水位不稳。<br />
即便李卫在江南开始组织清淤修坝,可为了怕耽搁春耕夏收,地方官员多有拖延,效果并不显着。<br />
南边的消息不好,北边也有了动静。<br />
盛京工部尚书上了折子,提及辽河今春以来水位突涨,恳请京中派人巡查,以决定是否加大防洪防涝工程。<br />
辽河源头在直隶,西辽河多在蒙古,东辽河却是要流经盛京。<br />
江南水患并不鲜见,对朝廷来说,减免赋税、预备钱粮,昭显皇上恩德就是;东北却是龙兴之地,盛京又是开国之都,真要被淹了,可是了不得。<br />
不说旁的,就说那肥沃良田,民田少,不是内务府皇庄,就是各大王府王园,还有其他勋贵世家早年圈地的庄子。<br />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事若关己,这些八旗大爷恨不得上窜下跳。<br />
早时,因李卫力主水利这一块,还有人弹劾李卫逾越擅权。<br />
朝廷有河道总督,还有工部,轮不到一省督抚跨省接差事。</p>
福源堂后还有后罩楼,现下都空着。<br />
曹府的下人同高门显宦相比,本就不算多,早年又裁过两次人。<br />
在旧府时还不显,配置到新宅这边,就显得人手有些不足。<br />
幸好初瑜早就想到此处,自打去年赐宅,便从家生子中补了一批小丫鬟与小厮,训练了半年,如今也能凑上手。<br />
其他人处添减的不多,独李氏这边,多了不少才留头的小丫鬟;还有天宝那里,独居一处,身边也要配齐人手。<br />
其他人的院子,变化倒是不大。<br />
天慧屋里的大丫鬟,年长的几个,前两年就开始相继配人,以后会作为天慧的陪房随之出嫁。<br />
剩下不到配人年纪的,都是曹府家生子,留作陪嫁丫鬟。<br />
加上常姑姑与罗姑姑二位,天慧身边的人手配得足足的。<br />
过了端午,便是曹府新居的乔迁宴。<br />
曹颙并没有大肆铺张,邀请的都是至亲好友。<br />
旁人尤可,倒是将东府兆佳氏给酸得够呛。<br />
只因李氏这院子,比当年老太君的院子还气派。这边的花园子,即便没有江宁织造府的花园占地广,却是有山有水,比起裕亲王府的花园也不需多让。<br />
京城里除了王公府邸,其他民爵显宦,没有几家有资格引活水入院。<br />
还有那御宝,密太妃见了,都说皇上恩深、李氏是有福气的。<br />
原本兆佳氏觉得园子景致好,想要带着两个孙女过来小住几日,想了又想还是回去。<br />
虽说早就有李氏身世的各种传闻,可兆佳氏总是不当回事。<br />
她觉得都是无稽之谈,李氏的荣光不过是有个好丈夫、有个好儿子。<br />
夫贵妻荣、母以子贵,李氏这才多得了体面。否则的话,即便是皇上的私生女,也没有养在包衣人家,又给包衣人家做填房的道理。<br />
待到太后的遗赠,两代帝王的明赏,兆佳氏想要否认也不能。<br />
她只能腹诽皇上脑抽了,不按常理行事。<br />
到底在李氏跟前短了气势,尤其想到这宅子曾为长公主府,她更是不愿意多留片刻。<br />
李氏倒是很失望,这宅子实在是太大,院子显得太空旷,小孙子又不在跟前。<br />
老人家觉得寂寞了。<br />
她还想着留下兆佳氏祖孙多住几日,这院子也能添些生气,没想到兆佳氏说什么也不肯留。<br />
曹颙夫妇察觉出李氏的失落,夫妻两人就将全家每日晚饭都安排在福源堂。<br />
初瑜更是借口儿女亲事,每日留在福源堂陪着李氏。<br />
李氏精神这才好些,将心思都放在孙子孙女的亲事上。<br />
大学士府是五月二十来下的小定,徐元梦请族侄舒穆禄家族的族长、一等公布兰柱为大媒,请布兰柱之妻钮钴禄氏来下定。<br />
正白旗舒穆禄氏,多是最早归附清太祖的库尔喀部部长郎柱后裔。<br />
郎柱长子扬古利为太祖额驸,以军功封超品公,地位仅次于宗室诸贝勒,死后追封为武勋王。<br />
除了超品公之外,家族中其他勋爵传家。<br />
郎柱两个侄子,一个是八大臣、一个是十六大臣,都是开国功臣。<br />
按理来说,这般显赫的家族,本不当沉寂这么多年。<br />
无奈不管他们这一族立了多少功勋,因在正白旗旗下,被顺治皇帝不喜。<br />
待顺治皇帝亲政后,对这个家族多家打压,旁支爵位革了大半。<br />
嫡支因扬古利这一房虽没有革爵,可也从此闲赋。<br />
这一沉寂,就是数十年。<br />
直到旁支子弟徐元梦科举出仕,舒穆禄氏才再次抬头。<br />
族中子弟,开始走科举仕途,几十年来,也有不少子弟相继出仕,只是品级多不高,因此并不招眼。<br />
徐元梦请族长为大媒,请族长夫人下小定,足以彰显对这门亲事的重视。<br />
曹府这边,亦是如临大宾,迎接得很是郑重,请了淳王府那边世子兄弟出面待客,还有出阁的几位姑奶奶回门做陪客。<br />
待布兰柱向曹颙交了婚书,钮钴禄氏给天慧插戴上,两家正式结了姻亲……<br />
虽有些失落,可想要儿女亲事定了大多半,曹颙还得松了一口气。<br />
可惜过了没两天,他就欢喜不起来。<br />
离京的户部三位司官已经到了湖广,虽粮仓的事情还没有着手,可沿江而上,水位不稳。<br />
即便李卫在江南开始组织清淤修坝,可为了怕耽搁春耕夏收,地方官员多有拖延,效果并不显着。<br />
南边的消息不好,北边也有了动静。<br />
盛京工部尚书上了折子,提及辽河今春以来水位突涨,恳请京中派人巡查,以决定是否加大防洪防涝工程。<br />
辽河源头在直隶,西辽河多在蒙古,东辽河却是要流经盛京。<br />
江南水患并不鲜见,对朝廷来说,减免赋税、预备钱粮,昭显皇上恩德就是;东北却是龙兴之地,盛京又是开国之都,真要被淹了,可是了不得。<br />
不说旁的,就说那肥沃良田,民田少,不是内务府皇庄,就是各大王府王园,还有其他勋贵世家早年圈地的庄子。<br />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事若关己,这些八旗大爷恨不得上窜下跳。<br />
早时,因李卫力主水利这一块,还有人弹劾李卫逾越擅权。<br />
朝廷有河道总督,还有工部,轮不到一省督抚跨省接差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