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第37章 还击<br />
门房听完这句话,连忙向着府内冲去,不一会儿张府的侧门打开,一名管事模样的中年人亲自出来,将苏泽和两名皇城司的番子迎入府内。<br />
这名管事将苏泽一路带入府内深处,张尧佐这座宅子真的大,能在寸土寸金的汴京城住这么大的宅子,也难怪人人都要追名逐利。<br />
李都头和瘦军头将脑袋垂得更低了,他们如今最后悔的就是求上苏泽,要是真的将张尧佐得罪了,自己二人是真的死定了。<br />
皇城司虽然名头唬人,但是那也只是皇城司整个机构。<br />
张尧佐是宫内最得宠的张修媛的叔父,又是进士文官,掌台谏之一的登闻鼓院,又岂是两个小小的皇城司使者能得罪的。<br />
进一步的想,妖书案若是真的和张修媛有牵连,那也是官家家事,一旦扬出来那自己二人不是死定了?<br />
李都头已经看出来了,妖书案的水很深,深到他加上瘦军头两人加起来,都完全探不到底的地步。<br />
想到这里,他更是后悔,早知道就找个理由结案,大不了被贬谪出汴京,也总比跟着苏泽送死强。<br />
苏泽不知道两人的心思,一路来到了张尧佐的书房前,管事对着他说道:<br />
“苏郎君,请。”<br />
苏泽踏步走入书房,李都头和瘦军头咬咬牙,也跟着他走进了书房。<br />
今日是官员休沐的日子,书房中的张尧佐没有穿官袍,而是穿着一件淡色绫罗儒衫。<br />
他手里拿着一本书,等到苏泽进入书房后,才放下手里的书看向苏泽。<br />
苏泽也看向张尧佐。<br />
张道成说自家和张尧佐有些亲戚关系,两人还真有两分相似。<br />
只不过张尧佐的嘴唇很薄,面相看起来很刻薄。<br />
在苏泽看来,张尧佐确实是个很刻薄的人。<br />
在这个重视家族宗法的时代,兄长早亡却不肯收养兄嫂孤女,虽然不犯法,但是在道义上是亏欠的。<br />
张修媛显达后,张尧佐还能贴上这个年幼时候他不肯收留的孤女,这份厚脸皮也是让苏泽望尘莫及。<br />
但是由此可见,这位张尧佐,是个一心功名利禄的人。<br />
不过这样也好,不是追名逐利的人,也不可能上钩。<br />
张尧佐也在看着苏泽。<br />
他其实早已经听说过苏泽的名字,苏泽那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经过欧阳修那张大嘴,已经在朝廷重臣的圈子里传开了。<br />
而自己的侄女张修媛,也传来话,这苏泽竟然是张道成的准女婿,那也可以算是自家一党的人。<br />
本来张尧佐是很高兴的。<br />
虽然是进士,但是张尧佐的官路,在张修媛受宠之前都很不顺。<br />
他当然知道自己因为什么被提拔,也因此被朝廷中的大臣看不起,而他的几次升迁都被朝廷重臣阻挡,比如这一次官家要升他做开封府推官,提点府界公事,就因为政事堂的反对,一直拖延到今天。<br />
而张家人丁不旺,除了自己这么一个进士之外,在朝堂中几乎没什么势力,所以张道成这样的远亲,都能成为皇商。<br />
原本张尧佐是很看好苏泽,若是他这一科能中进士,自己也不吝啬提拔他一下。<br />
但是后来知道苏泽卷入国子监弊案后,张尧佐果断又缩了。<br />
他当然知道吕夷简这位相公的本事,把持政务堂多年,历经多次政治风暴不倒。<br />
景祐三年,范仲淹上《百官图》弹劾,范仲淹旋即被吕夷简贬谪出汴京。<br />
郑戬查冯士元案,牵涉到吕夷简的两个儿子,但是这老贼安然无恙,依然稳坐相位。正人君子,能臣干吏,都斗不倒这位吕相公,何况自己这个屁股本来就不干净的外戚?<br />
此时张尧佐满脑子的疑问,苏泽是怎么知道妖书案和自己有关的?<br />
为了阻止官家立皇后抚养的十三团练赵曙为太子,张尧佐炮制妖书,提醒官家非亲生的儿子不可信。<br />
这件事他做的隐蔽,自问也没留下什么把柄,苏泽又是如何追查到自己的?<br />
他手里又有什么证据?<br />
张尧佐不怕苏泽告发他,这件事官家也不会追查下去。<br />
但若是苏泽将他是妖书主使的事情抖出去,那自己可就惨了,那就是同时被吕夷简的保守派和范仲淹的革新派一起揍的结果。<br />
政治上搞人,往往不需要证据,只需要别人认为你做的就行了。<br />
苏泽看向张尧佐,开口说道:<br />
“张登闻,我能帮你弹劾吕夷简。”<br />
“啊?”<br />
发出声音的,是站在苏泽身后的李都头。<br />
而他身边的瘦军头,更是脸都绿了。<br />
等等,不是来了结妖书案的吗?<br />
怎么变成弹劾当朝宰相了?<br />
李都头恨不得自己立刻消失,这话也是自己能听的?<br />
张尧佐倒是吃惊了一下,接着看向苏泽。<br />
仁宗继位后,一直在加强台谏的力量。<br />
御史台和谏院的言官弹劾当朝宰相,也是十分正常的事情,甚至可以说是台谏的日常了。<br />
登闻鼓院也算是台谏系统,张尧佐也见多了口出狂言的言官了。<br />
做个宰相,一年不被弹劾个几十次,能算是宰相吗?<br />
但是苏泽下一句话,更是石破天惊。<br />
“我能让吕夷简下台。”<br />
张尧佐说道:“你一介布衣,口出狂言能让当朝宰相下台?”<br />
苏泽又说道:<br />
“张公,如今外朝之中,最支持十三团练当太子的,就是吕夷简了。”<br />
“若是储位已定,张修媛有官家的宠爱,您呢?”<br />
“吕夷简一定会将张公贬谪出京师的。”<br />
张尧佐终于色变了,这也是他炮制妖书的原因,一旦储位定下来,那吕夷简一定会剪除外朝的反对力量,作为张修媛亲族的自己,肯定会首当其冲。<br />
更可怕的是,皇后收养的儿子,又怎么会对自己有什么好脸色?<br />
怕是日后一辈子都要在外州迁转,搞不好下半辈子都在赴任的路上,就职的州县距离汴京越来越远。<br />
苏泽又说道:<br />
“此事不需要张公出面,只需要张公帮我行几个方便就行。”<br />
张尧佐看向苏泽问道:<br />
“你有几成把握?”<br />
“九成吧,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世上安有万全法。”<br />
张尧佐说道:<br />
“好一个‘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既然如此,本官就行你这个方便!”<br />
站在书房后的李都头和瘦军头,此时已经彻底麻了。<br />
(本章完)</p>
门房听完这句话,连忙向着府内冲去,不一会儿张府的侧门打开,一名管事模样的中年人亲自出来,将苏泽和两名皇城司的番子迎入府内。<br />
这名管事将苏泽一路带入府内深处,张尧佐这座宅子真的大,能在寸土寸金的汴京城住这么大的宅子,也难怪人人都要追名逐利。<br />
李都头和瘦军头将脑袋垂得更低了,他们如今最后悔的就是求上苏泽,要是真的将张尧佐得罪了,自己二人是真的死定了。<br />
皇城司虽然名头唬人,但是那也只是皇城司整个机构。<br />
张尧佐是宫内最得宠的张修媛的叔父,又是进士文官,掌台谏之一的登闻鼓院,又岂是两个小小的皇城司使者能得罪的。<br />
进一步的想,妖书案若是真的和张修媛有牵连,那也是官家家事,一旦扬出来那自己二人不是死定了?<br />
李都头已经看出来了,妖书案的水很深,深到他加上瘦军头两人加起来,都完全探不到底的地步。<br />
想到这里,他更是后悔,早知道就找个理由结案,大不了被贬谪出汴京,也总比跟着苏泽送死强。<br />
苏泽不知道两人的心思,一路来到了张尧佐的书房前,管事对着他说道:<br />
“苏郎君,请。”<br />
苏泽踏步走入书房,李都头和瘦军头咬咬牙,也跟着他走进了书房。<br />
今日是官员休沐的日子,书房中的张尧佐没有穿官袍,而是穿着一件淡色绫罗儒衫。<br />
他手里拿着一本书,等到苏泽进入书房后,才放下手里的书看向苏泽。<br />
苏泽也看向张尧佐。<br />
张道成说自家和张尧佐有些亲戚关系,两人还真有两分相似。<br />
只不过张尧佐的嘴唇很薄,面相看起来很刻薄。<br />
在苏泽看来,张尧佐确实是个很刻薄的人。<br />
在这个重视家族宗法的时代,兄长早亡却不肯收养兄嫂孤女,虽然不犯法,但是在道义上是亏欠的。<br />
张修媛显达后,张尧佐还能贴上这个年幼时候他不肯收留的孤女,这份厚脸皮也是让苏泽望尘莫及。<br />
但是由此可见,这位张尧佐,是个一心功名利禄的人。<br />
不过这样也好,不是追名逐利的人,也不可能上钩。<br />
张尧佐也在看着苏泽。<br />
他其实早已经听说过苏泽的名字,苏泽那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经过欧阳修那张大嘴,已经在朝廷重臣的圈子里传开了。<br />
而自己的侄女张修媛,也传来话,这苏泽竟然是张道成的准女婿,那也可以算是自家一党的人。<br />
本来张尧佐是很高兴的。<br />
虽然是进士,但是张尧佐的官路,在张修媛受宠之前都很不顺。<br />
他当然知道自己因为什么被提拔,也因此被朝廷中的大臣看不起,而他的几次升迁都被朝廷重臣阻挡,比如这一次官家要升他做开封府推官,提点府界公事,就因为政事堂的反对,一直拖延到今天。<br />
而张家人丁不旺,除了自己这么一个进士之外,在朝堂中几乎没什么势力,所以张道成这样的远亲,都能成为皇商。<br />
原本张尧佐是很看好苏泽,若是他这一科能中进士,自己也不吝啬提拔他一下。<br />
但是后来知道苏泽卷入国子监弊案后,张尧佐果断又缩了。<br />
他当然知道吕夷简这位相公的本事,把持政务堂多年,历经多次政治风暴不倒。<br />
景祐三年,范仲淹上《百官图》弹劾,范仲淹旋即被吕夷简贬谪出汴京。<br />
郑戬查冯士元案,牵涉到吕夷简的两个儿子,但是这老贼安然无恙,依然稳坐相位。正人君子,能臣干吏,都斗不倒这位吕相公,何况自己这个屁股本来就不干净的外戚?<br />
此时张尧佐满脑子的疑问,苏泽是怎么知道妖书案和自己有关的?<br />
为了阻止官家立皇后抚养的十三团练赵曙为太子,张尧佐炮制妖书,提醒官家非亲生的儿子不可信。<br />
这件事他做的隐蔽,自问也没留下什么把柄,苏泽又是如何追查到自己的?<br />
他手里又有什么证据?<br />
张尧佐不怕苏泽告发他,这件事官家也不会追查下去。<br />
但若是苏泽将他是妖书主使的事情抖出去,那自己可就惨了,那就是同时被吕夷简的保守派和范仲淹的革新派一起揍的结果。<br />
政治上搞人,往往不需要证据,只需要别人认为你做的就行了。<br />
苏泽看向张尧佐,开口说道:<br />
“张登闻,我能帮你弹劾吕夷简。”<br />
“啊?”<br />
发出声音的,是站在苏泽身后的李都头。<br />
而他身边的瘦军头,更是脸都绿了。<br />
等等,不是来了结妖书案的吗?<br />
怎么变成弹劾当朝宰相了?<br />
李都头恨不得自己立刻消失,这话也是自己能听的?<br />
张尧佐倒是吃惊了一下,接着看向苏泽。<br />
仁宗继位后,一直在加强台谏的力量。<br />
御史台和谏院的言官弹劾当朝宰相,也是十分正常的事情,甚至可以说是台谏的日常了。<br />
登闻鼓院也算是台谏系统,张尧佐也见多了口出狂言的言官了。<br />
做个宰相,一年不被弹劾个几十次,能算是宰相吗?<br />
但是苏泽下一句话,更是石破天惊。<br />
“我能让吕夷简下台。”<br />
张尧佐说道:“你一介布衣,口出狂言能让当朝宰相下台?”<br />
苏泽又说道:<br />
“张公,如今外朝之中,最支持十三团练当太子的,就是吕夷简了。”<br />
“若是储位已定,张修媛有官家的宠爱,您呢?”<br />
“吕夷简一定会将张公贬谪出京师的。”<br />
张尧佐终于色变了,这也是他炮制妖书的原因,一旦储位定下来,那吕夷简一定会剪除外朝的反对力量,作为张修媛亲族的自己,肯定会首当其冲。<br />
更可怕的是,皇后收养的儿子,又怎么会对自己有什么好脸色?<br />
怕是日后一辈子都要在外州迁转,搞不好下半辈子都在赴任的路上,就职的州县距离汴京越来越远。<br />
苏泽又说道:<br />
“此事不需要张公出面,只需要张公帮我行几个方便就行。”<br />
张尧佐看向苏泽问道:<br />
“你有几成把握?”<br />
“九成吧,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世上安有万全法。”<br />
张尧佐说道:<br />
“好一个‘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既然如此,本官就行你这个方便!”<br />
站在书房后的李都头和瘦军头,此时已经彻底麻了。<br />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