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AD4</center>-->\n\t\t\t\t 又是一揖,很是客气地退出了房间,还帮穗儿带上了门。<br/><br/> 穗儿留了个心眼,立在门边,仔细倾听走廊上的声音。她听到了“哒哒哒”的脚步声,好似那书生下了楼。她静静地等了片刻,然后悄然打开了门,从门缝中往外望,果见那书生根本就没走,正伏在她们隔壁那间客房的窗边,鬼祟地朝内探看什么。穗儿立时悄然阖上门,心脏猛然狂跳起来。<br/><br/> 这书生果真不对劲!之前穗儿就觉得他好像哪里不对,现在她终于反应过来了,这书生虽然装得很像,但他不是那种真正的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他定有功夫在身,体格也像是锻炼过的,隐藏在宽大的儒生服下,实则非常健壮。穗儿与孟旷相处时间久了,也练出了判断谁习过武的眼力,只是她自己没有意识到。<br/><br/> 这人身上有锦衣卫特务的味道,穗儿下了判断。他为何要鬼鬼祟祟探听隔壁那个客房里的情况?隔壁的住店旅客是什么人?穗儿心生疑问。<br/><br/> 第155章九龙湾(六)……<br/><br/> 孟旷闭目养神,却始终留着七分的注意力关注着洞穴之外的动静。起初风雨大作,风声雨声遮盖了洞穴外的声音,她什么也听不清。也不知过了多久,直到孟旷摸了摸已然烤干的衣物,将衣服穿上身,外面的风雨才渐停。<br/><br/> 孟旷走向栈桥,犹豫着要不要再度下水,游出洞去看看情况。但她估摸着外面应当是没有发生她想象中的兵变,似乎一切都在按部就班地进行。潮水褪去了,洞穴中的水位肉眼可见地下降,就连栈桥下方被水淹没的石阶都显露了出来。<br/><br/> 就在孟旷打算再度把自己好不容易烤干的衣物脱下来,包在油布里,顶在头上凫水过去时。她听到了船桨划水的声响,有人从洞穴的外侧进来了。她起初吃了一惊,但片刻后她反应过来,有可能是郭大友来寻她了。因为自己此前和他在关于潮洞潜入的事上产生了分歧,他必定对此印象深刻,如果要来找自己,走潮洞是最合理的选择。<br/><br/> 但她并没有因此掉以轻心,立刻寻地方隐蔽了起来,她需要先判断来者是否当真是郭大友,再选择显现身与否。<br/><br/> 不多时,那艘船就已经穿过并不很长的洞穴,出现在了孟旷的视野范围内。船上的人被洞穴中的灯火照亮,孟旷欣慰地发现,确实是郭大友。并且令她惊奇的是,除了郭大友和邱白,进来的这艘船上,还出现了一个老熟人——黎老三。看几人之间的状态,也并非是黎老三胁迫了郭大友、邱白,三人相处得当,看上去毫无异常。<br/><br/> 他们显得小心谨慎,一直戒备着洞穴中会出现敌人。孟旷缓缓从藏身处走了出来,向他们招了招手,郭大友一看到孟旷,登时大松一口气,不禁喜道:<br/><br/> “十三!可算是找到你了,你果然在这个潮洞里。”<br/><br/> 黎老三却打断他的话,率先问道:<br/><br/> “你可与敌人接触过?船坞内情况如何?”<br/><br/> 孟旷没有回答他这个问题,也没有急着上船。她看了一眼邱白,一旁的郭大友反应很快,就听他道:<br/><br/> “你说话吧,老邱也知道你身份了。”郭大友道,为了节省不必要的沟通障碍,郭大友告知了邱白孟旷的女子身份,邱白好像也不是很吃惊。也许作为郡主心腹,他对此早有耳闻?而显然郭大友也知晓黎老三很了解孟旷的秘密,故一点也不避讳了。<br/><br/> 孟旷点了点头,道:“我去海湾内打探过,湾内岸边搭建着大量的临时板房,里面住着众多的倭寇,也有明人,但不足二成。总计,海湾中的倭寇数量能达到六百多。我入潮洞后遇上了一个老年倭国武士,正领着五个倭国忍者密谈,我隐蔽在暗处没被他们发现。他们交谈一阵就乘船出了洞穴,回到了船坞之中。我本想入船坞之内查看,奈何里面有大量的造船工人在修补船只,我很难隐蔽,遂放弃,回到洞中积蓄力量,等待机会。我在这里可能等了两个时辰不到的时间,你们就来了。”<br/><br/> “倭国武士?他们身上可有标记徽章之<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类的图案?”郭大友立时直切要害地询问道。<br/><br/> “有,是个圆圈,里面套着个十字。”孟旷比划着回答。<br/><br/> “哦,原来是萨摩岛津氏的人。”郭大友立刻判断道。<br/><br/> “萨摩岛津氏?”邱白对倭国人不大了解,连这个名词都不大能听懂。而孟旷比他稍好些,她知道萨摩岛津,不过了解不多。于是便听郭大友解释道:<br/><br/> “萨摩是倭国诸岛中最南端的大岛九州岛的一个藩邦国。倭国虽一统于倭皇,他们谓之‘天皇’,但实际上皇帝形同虚设,各地藩邦大名割据分立,延续了上千年。这萨摩藩国就在九州岛的西南端,统治萨摩的就是一个姓岛津的大名家族。这个家族本身在两百多年前是分裂的,后来其中一个分支伊作岛津家逐渐壮大,其长男岛津贵久以宗家的养子身份成为岛津家的家督,之后家督之位又传给了他的长子岛津义久。大约十四年前,岛津义久在耳川之战中大败大友氏,六年后又大败龙造寺氏,成了三州太守。义久还拥有三个优秀弟弟:义弘、岁久及家久,被称为倭国当下最强的萨摩武士。他们尝试率领大军统一九州南部三州,乃至整个九州。奈何,既生瑜何生亮,丰臣秀吉横空出世,与岛津义久形成了项羽刘邦之争。然后在五年前,秀吉发动九州战役,岛津氏向秀吉投降,最终保住了三州的领土。”<br/><br/> 黎老三发话道:“奇了怪了,岛津氏这会儿应当跟着丰臣秀吉攻打倭国去了,怎么会有闲心跑到咱们浙江沿海来搞事情?”<br/><br/> 郭大友想了想,道:“恐怕来咱们这里的并非是岛津家的主力军。据说,岛津家三男岛津岁久在岛津家归顺秀吉后,对秀吉采取反抗的态度,拒绝了出兵征讨朝鲜。我也不知这消息是否属实,都是我在对马岛上的线人告诉我的。因为这与此前他的态度截然相反,在丰臣秀吉的九州征伐战前夕,岁久主张归顺秀吉,然而岛津四兄弟的其余三人均主张抗战,因此岁久的主张被否决了。现如今他又在岛津家归顺秀吉后极力反抗,实在奇怪。”<br/><br/> “你是说……这海湾内藏着的倭寇,实际上就是岛津岁久率领的人,他的目的是尽量取得大明的军备武装,以回去反抗丰臣秀吉?”黎老三道。<br/><br/> “我没这么说,这不过只是猜测。”郭大友显得很谨慎。黎老三却嗤笑,他觉得这件事八、九不离十。<br/><br/> “要我说,我一开始就觉得这帮倭寇真够耿直的,他们都是花钱来买我大明军备,似乎是想建立起长期的黑军火贸易线。以往倭寇的作风都是能抢则抢,他们可能是不想引起官兵的注意,才不得不找买办来采购,这耗费的力气可就大了。”邱白道。<br/><br/> “一是没人手抢,几百个人成不了气候,二也是不想引起外界注意,这帮人确实是在暗中行动。我现在疑惑的是,不知他们购买军备的钱财是从哪儿来的。要知道这购买军备,价钱可不便宜,他们购买的量还不少,贸易持续了起码有大半年时间。若当真是岛津岁久,他一个人叛出岛津家,千里迢迢、漂洋过海地来了咱们浙江沿海,他能带多少钱财、多少口粮?这六百号人还要靠他吃饭呢,吃个几天就是恐怖的数字了,他一不偷二不抢维持了这么久,若说背后没有金主,我可不相信啊。”郭大友道。<br/><br/> “钱财……”黎老三若有所思,似是想到了某种可能性。<br/><br/> 众人思索了一阵,随即孟旷发话道:“现在先不管他们的钱财到底从哪儿来,你们随我来,我带你们看个东西<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