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AD4</center>-->\n\t\t\t\t 诏狱之内?<br/><br/> 人间如梦,世事轮回,她仿佛冥冥之中感觉到了一种循环。也许那是某种无法终结的悲剧循环,就算不发生在她的身上,也会发生在另外的人身上。每时每刻,悲欢离合都在上演。这一切该如何走向终结,也许她们付出毕生的代价,也无法寻找到答案。<br/><br/> 她戴着镣铐静静盘坐在牢房地铺的一角,缓缓闭上了双目。<br/><br/> 约莫两刻钟后,穗儿与邱白、张允修一道,进入了距离诏狱不远的一家食肆之中用午餐。就在她们选座位坐定之后,一位身着平民服饰的男子出现在了她们桌边,向他们展示了锦衣卫令牌。神情疲惫的穗儿并没有表现出任何惊愕,因为这一路走来,她十分清楚身边有锦衣卫护卫和监视,她本身和这位军官也有过几次会面和谈话。<br/><br/> “二位,我们得带走张五,还请见谅。”这位军官言简意赅地说道。<br/><br/> “去哪儿?”穗儿问。<br/><br/> “去锦衣卫的暗屋,这个人指挥使交代了,暂时不能抬到明面上,但必须掌握在锦衣卫手中。”<br/><br/> “我可以知道暗屋在哪儿吗?”穗儿问。<br/><br/> 军官摇了摇头。<br/><br/> “好吧,你可以带走他。”穗儿选择了妥协,因为她知道,就算自己负隅顽抗也得不到什么结果,并且将张允修强行拴在自己身边本也已经失去了意义。因为这一路走来,她和张允修谈过很多次,但他就是什么也不说,不论穗儿采取怎样的策略,如何去套话,他都不上当,是铁了心不打算让穗儿知晓万兽百卉图的下落。也许,把他交给锦衣卫会是另一个出路。<br/><br/> 由于这位一路护送她的锦衣卫军官有意无意的暗示,她也能猜到孟旷和郭大友被捕只是上头施展的某种类似苦肉计的策略,他们也许很快就会被释放。作为锦衣卫的核心成员,孟旷和郭大友必然是能获得张允修的相关情报的,不如借助锦衣卫的力量来审讯张允修吧。<br/><br/> 张允修仍旧一言不发,也显得极为顺从。穗儿关注着他,看着他起身,随着锦衣卫军官离去。此时,隔壁餐桌上一群行脚商人的议论声突然放大,清晰地传到了众人的耳中:<br/><br/> “听说辽东军副总兵祖承训在朝鲜大败!游击史儒当场被炮轰而亡,溃不成军。”<br/><br/> “啊?辽东军啊,那可是辽东军,都这么不堪一击的吗?”<br/><br/> “听说倭寇的枪炮十分厉害,抵挡不及。”<br/><br/> “这可不好,朝廷的军队眼下都拨到西北去压制叛乱了吧,这辽东军守不住,可如何是好?”<br/><br/> “我的天啊,倭寇是真的要打来了……”<br/><br/> 张允修回首,向穗儿露出了诡异的笑容。<br/><br/> 第168章朝局斗(二)……<br/><br/> 七月十九日,凌晨未明时分。一位身着绛红官袍的三品大员未带任何随从,纵马至千步廊外,出示御笔诏书后,当即由千步廊门内侍领着,一路小跑往宫城之内赶去。<br/><br/> 穿过千步廊,过金水桥,入承天门,再过端门、午门,内侍一个接一个,将这位三品大员引入了会极门,进入了东宫文华殿内阁办公处。<br/><br/> 彼时,皇帝已经在文华殿内等待了。另有内阁首辅赵志皋、次辅张位、兵部尚书石星、户部尚书杨俊民、山东道监察御史乔璧星、锦衣卫指挥使骆思恭侍坐在侧。堂内静默无声,气氛极度压抑。<br/><br/> 三品大员体格健壮,龙行虎步,生有异相,方面紫髯,浓眉怒目相貌堂堂,望之如神人。他一路快步奔入文华殿大堂,略微平息气喘,一抬头便见一身明蓝龙纹燕居服、金丝网巾束发簪玉冠的皇帝正坐在大案后,凝着眉目望着眼前的桌案,其上摊开着大量的疏文、军报和奏折,皇帝那微胖的圆脸之上满是愤怒与愁容,唇上的蓄髭随着短促的呼吸起伏着。皇帝身侧,大太监张诚恭恭敬敬地侍候着,三品大员走进来后,他自去一旁准备端墩子,随时准备给三品大员赐座。<br/><br/> “臣宋应昌,参见陛下,陛下万寿,洪福齐天!”三品<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大员宋应昌撩起前摆下跪,叩首而拜。他目前是兵部右侍郎加右都御史,曾巡抚山东。善使刀剑,天生豪杰。<br/><br/> “宋卿,你可来了,快看座。”皇帝一抬头见到他,立刻露出了喜色。早就准备好的张诚搬起墩子,放在了堂上右手侧面,相对比较靠近龙案的位置,宋应昌叩首谢恩,起身落座。很快便有内侍上来,递上擦汗的帕子和茶水。<br/><br/> 皇帝等宋应昌擦完汗喝完茶,喘息平定,便问道:<br/><br/> “宋卿,你曾任山东巡抚,朕看过你的《海防事宜》,知道你对辽东军务和倭患都很熟悉,今日恶报传来,这祖承训之败到底是怎么回事?你赶紧与朕详细说道。”<br/><br/> 宋应昌回道:“启禀陛下,这次祖承训部队大败,原因在于准备不足,轻敌和不熟悉倭寇军制和作战方式所导致的,而并非外界所传,倭寇有多么神勇亦或武器有多么威力巨大、难以抵挡。<br/><br/> 陛下,自倭军侵朝以来,臣多方搜集情报消息,也与锦衣卫北镇抚司巡堪所罗洵千户合作,已掌握了不少倭军登陆进攻朝鲜的细节,梳理出一条倭军进攻朝鲜的行动步骤来。请容许臣在此向陛下以及诸位阁臣陈述。”<br/><br/> “说。”皇帝立即应允。<br/><br/> “倭国的实际掌权者——太阁丰臣秀吉,于去年年初就开始着手筹备侵朝事宜,号召倭国境内所有大名出资出人出装备,准备了一整年,到今年开春之时,倭军已经大量集结在摄津、播磨、和泉三国各港口。及至今年三月末,已调动三十万军众,并将其中的十五万精锐分为九个军团,以其养子宇喜多秀家为总指挥,由九个大名率领,分批次乘船渡海登陆。<br/><br/> 四月十二日,第一军小西行长军,约一万八千多人开始渡海,他们最先抵达朝倭海峡中的对马岛,次日得到命令,再从对马岛向朝鲜进发,很快抵达釜山港外。四月十四日清晨,第一个发现倭军海船的是釜山佥使郑拨,最初他粗略观察到了九十艘军舰,随后军舰数量激增至三百多,在釜山港外的海面上不断集结。与此同时,庆尚道左水使朴泓也在机张的母港之中发现了敌情。但此二人均未采取任何行动,坐以待毙,错过了最佳的海上攻击时机。<br/><br/> 当晚戌初半,倭军派出使臣登陆釜山港,船上载着的是倭军大名宗义智和他的幕僚僧人玄苏。宗义智是小西行长的女婿,小西军中有大量信仰天主教的将领和军士,他们的军旗马印是一个看上去像是白色纸袋的标志,有一部分可能还带有十字架。宗义智还有一个弗朗机名,叫做达里奥。他们此番来是劝降朝鲜守军的,但釜山佥使郑拨拒绝了他们。战争随即爆发,倭军开始大规模登陆。<br/><br/> 除了领头骑着高头大马的,穿着黑红铠甲,戴着面具,携着长短刀的武士之外,剩下的都是足轻。足轻本来大量是倭国的农民或渔民,被大规模组织起来,穿上比较粗制的藤甲,人手一支鸟铳,同时配备有从大名那里借来的刀,称之为‘御贷刀’。<br/><br/> 釜山关闭城门抵抗,小西军先头部队先是啃到了硬骨头,于是调转方向,向西南进攻洛东江口多大浦。守将多大浦佥事尹兴信据城而战,虽然打破了第一拨攻势,但被后续大部队击垮,没能熬过第二拨攻势,全军覆没。<br/><br/> 小西军后续而来的部队则由平户城主松浦镇信指挥,开始集中兵力攻打釜山城。及至四月十五日晨间巳时,釜山城破,郑拨力战身亡,倭军进入城中展开大屠杀,残军与民众四散奔逃。用松浦镇信的部将<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