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AD4</center>-->\n\t\t\t\t 心?”<br/><br/> 敏贝勒咬着嘴巴笑了:“哥,你可是要成全我做个吕相?”<br/><br/> 定郡王横他一眼:“瞧你那出息,吕不韦什么出身,你什么出身?只有比他强的,怎么能向他看齐?”<br/><br/> 敏贝勒吃吃笑了,脸上有些不好意思,眼睛里带出点小小的向往,嘴巴微微张开,鼻翼紧张地翕动着,定郡王看着有趣,忍不住拿手去戳弟弟粉白的脸颊,发现他居然呆呆的没什么反应,又改成捏。<br/><br/> 敏贝勒斜着眼睛瞪着哥哥:“我不是玩具!!”<br/><br/> 定郡王哈哈大笑,自从弟弟大了起来,这样稚气的 m-o 样就少见了,这些年,事务纷杂,只觉得弟弟眉间的思虑日重,往昔的无所防备已经荡然无存了。高兴于弟弟成长的同时,也会感慨他所失去的那些可贵。<br/><br/> 太子今年年节发出去的封赏尤其丰厚,詹事府的人个个都讶异,小主子这是发了什么横财?这样的手笔实在很吓人啊,皇帝知道不?皇帝知道了会高兴不?<br/><br/> 还有,那个谁谁谁怎么也得了太子的红包,他不是咱们的对头吗?还有那个谁谁谁,他不是贪官吗?太子你应该亲近清流啊,怎么可以和光同尘?那边那个谁谁谁,你好意思到太子面前来献情?你明明是犯了事被皇帝罢黜了的,以为讨好未来皇帝就可以起复了吗?<br/><br/> 詹事府的就差跪请了,太子主子啊,你亲近的都是些什么人啊?不是皇帝看不顺眼的就算皇帝看不顺眼的,你家老子还没死呢,你想变天吗?<br/><br/> 三年不改父之道才是孝子啊,您可千万别走歪了路啊!<br/><br/> 詹事府诸人皆是皇帝任命的,心里天然就亲近皇帝,觉得皇帝把自己派给太子用,是给自己机会,是造就自己,太子却开始同皇帝离心,这不好,还大大的危险啊!<br/><br/> 太子却完全没有估到众人的想法,在他心里,讨好皇帝的人跟他不是一条心,讨好皇帝多余自己的人,也不一路人,唯有把太子放在皇帝之前,这才是他的贴心人。<br/><br/> 然后这货就忽略的,在皇帝还大权在握的时候,愿意讨好太子而不去讨好皇帝的人,大多是没机会讨好皇帝,或者皇帝根本不稀罕被讨好的对象。<br/><br/> 康熙算是一个明君,任人唯才,能够被康熙打压到完全不敢讨好皇帝的地步,这人得多得罪皇帝啊?<br/><br/> 得罪了皇帝的人,要么没钱要么没权,搞不好还有一堆仇家,而他们的仇家搞不好还正是些当朝红人,于是太子再一次华丽丽的中枪了。<br/><br/> 源自太子内心深处的自得,被康熙宠爱过后的傲慢,让他尽顾着享受众人的讨好,完全忘记了去思考背后的一些门道,敢于提醒太子的人不知道真相,知道真相的人要么不敢提醒太子,要么不想提醒太子,于是太子殿下自发地加入了给自己挖坑的队伍!<br/><br/> 到了年底,京官们的冰敬收得多,地方上跑官跑得勤,凌普收贿赂收的爽,吏部尚书倒没投靠任何皇子,也算个铁杆保皇党,可是太子殿下,水里掺沙子,酒里掺水是常事,可您这般乱了,那是往沙子里漏点水啊!皇帝还没老到发傻呢!出了事,是不是您一个人担了去啊?<br/><br/> 对着皇帝抱怨太子,显然不是个好主意,可要是真把东西送了上去,自己不死也要脱了这身官服,然后吏部尚书就抱恙了!<br/><br/> 康熙显然还是在意着太子的,虽然自从大阿哥圈禁了,索额图去世了,他就特别优容太子,总觉得这没娘的孩子受了委屈吃了亏,得护着。<br/><br/> 可是护着护着,他发现怀着的爱子再不是以往的乖顺模样,自高自大便罢了,他本就是天下间至贵至重的身份,可是这揽权的毛病能改改不?<br/><br/> 揽权就算了,你这些提拔的都是什么人啊?都是你皇阿玛不想再看见的人,你是存心拉起队伍跟朕唱对台戏吗?父子俩之间有这么大仇吗?<br/><br/> 百思不得其解的康熙想了想,拿起朱笔,但凡是还有一分可以容忍的都忍了下来,那些实在是无能的贪财的还是抹去了吧,他<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们升上来了,还是给太子抹黑,朕就做一次坏人,保全下儿子的名声吧!<br/><br/> 乾清宫前跪满了大臣,顶戴花翎伏在地上,听着一个公鸭嗓子的内侍读着圣旨,长长的朝会,众人都尖着耳朵去寻找自己的名字,充满了惶恐,而结果从来都是有喜有忧。<br/><br/> 随着康熙朝会的太子硬生生把满心的惊讶压住了,他没有想到康熙会这样当众驳他的面子,从来金口玉言,为什么皇阿玛要这样打压自己?<br/><br/> 气得手脚冰冷的太子死死盯着脚底那一小块金砖,目光几乎灼伤了自己,各种屈辱、不甘、愤怒在他心头酝酿着。<br/><br/> 朝会一下,原本是皇帝带着太子一起进午膳的,可是太子拱拱手,虚客气地弯弯腰:“皇阿玛,儿子不舒服,皇阿玛自己用午膳吧!”<br/><br/> 看着儿子登上步舆扬长而去,康熙的心灵充满了不被人理解的寂寥之情,微微弓起了腰身,扶着梁九功的手臂:“走,你伺候朕用膳。”<br/><br/> 梁九功笑着说:“能伺候主子用膳,是奴才的福气,多跟在主子身边沾点福气,就足够奴才受用了!”<br/><br/> 康熙摇摇头,叹口气,头顶冕冠上的珠串丁丁冬冬地撞击着,坐上步舆,仰头看看宫墙,墙头落了好厚一层积雪,几棵塔松歪歪斜斜地倒着,看着真让人丧气。<br/><br/> 封笔、休朝、大宴,过年的活动一样不会少,紫禁城内的热闹总是实实在在的,娇妻幼子环绕着,康熙举杯的时候也还是真心的。<br/><br/> 初二,宗亲们带着夫人进宫请安,发现皇帝又瘦了一些,于是,某些蠢蠢 y_u 动的投机者愈发欢欣鼓舞了。<br/><br/> 渐渐地,皇太子也听到了些风声,这些日子,那些特别的逢迎让他觉得是不是是时候让自己走到台前?是不是到时候让自己得到那个梦寐以求的位置了?<br/><br/> 侍疾的皇太子脸上露出了的欢容同轻松如何能瞒得过那些人精呢?喝完了儿子喂得一碗汤药,康熙闭目休息了半天,终于传旨:诸皇子入宫侍疾!<br/><br/> 第285章山外青山楼外楼(下)<br/><br/> 诚郡王、肃郡王、恒郡王、淳郡王、定贝勒、敏贝勒统统多入宫了,连各个铁帽子王、宗室贝勒也轮流入宫候命了。诚郡王领了命令,组织兄弟们排了班在皇阿玛面前伺候,这样的近身差事当然分给皇子,铁帽子王们在外殿磕了头,床前看了皇帝就算到位了。<br/><br/> 所谓皇子侍疾,熬药点火的事情自然也不用他们做,接过内侍端过来的黄底青龙祥云碗,拿金汤匙喂几口药就是孝顺了。<br/><br/> 敦贝勒倒比他几个弟兄要辛苦些,皇帝不知道是怎么想的,把禁宫的防务交给了鄂伦岱,毕竟是母子,从来都是靠着皇帝才能飞黄腾达,保护皇帝这份心,谁都没他们来的坚定。可是思来想去,又怕鄂伦岱的身份压不住某些人,太子以往就敢拿鞭子去抽宗亲,鄂伦岱算什么,不过是个外家亲戚,便又派了敦贝勒去当副职。<br/><br/> 现在其他的皇子阿哥再看见敦贝勒,脸上的神情就再也不同了,连太子看见他都会专门停下来,打个招呼,脸上的笑是不会少的,十福晋也常常被皇太后留在后宫用膳,一时间,他的恩宠仅仅次于皇太子。<br/><br/> 皇太子<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