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AD4</center>-->\n\t\t\t\t 诚意,到最后也不过是一张纸条的节略。<br/><br/> 地方官员的心思且不在康熙的重点关注范围,他最在乎的始终是满汉大姓重臣的态度,钮祜禄家的没有跳出来嚷嚷着要保举敦贝勒,这尤其让康熙放心。<br/><br/> 而内阁里居长的王尚书,始终坚定地要求复立太子,他的奏本一出来,实在叫康熙满意,有了汉臣在礼法上的支持,宗亲的态度就容易操控了。<br/><br/> 零零星星有折子在盛赞诚郡王,居着长,为人又典雅贵重,这些年也颇有作为,太子既然已经被废,复立不吉,还是另外再立的好。<br/><br/> 负责第一道看见奏章的人,是他他拉官保,地位不高,笔帖式而已,满族小姓,靠着出身托了亲友才得了这么一个差事,当年却是受过定郡王大恩的。<br/><br/> 说起来,官保同定郡王府里的格格论起来也没有出五服,将来给祖宗戴孝,也是一般无二,可是官保是庶出,自幼被亲父大母瞧不上,随便给娶了个媳妇就分了出去单过,土地店铺一星全无,不过给了一千两银子,这其中五百两还是他亲父心软打了夹帐的。<br/><br/> 京城寸土寸金,一千两银子能撑多久?铁杆庄稼也只管吃饭,穿衣就没了。官保不是个娇气的,咬咬牙,拿了五百两去托人,内务府里沾亲带故一起吃过饭一起看过戏的也不少,还请务必给自己谋个差事。<br/><br/> 银子下去了,没几日有了回话,有几个位置让他挑,官保自知自己能耐有限,不敢挑很热灶的,选了一个略有出息的地方。<br/><br/> 可是临到要报道了,又被人顶了,眼看养命的银子要打了水漂,官保哪里肯干?回了家,指望父亲为自己去求族里,半盏冷茶吃了一下午,灰溜溜回来的。<br/><br/> 老婆在家里喂着孩子吃奶,听了这消息就哭了,吓得孩子吐奶发烧,只好捏着点碎银子去大街上找大夫。<br/><br/> 那大夫姓成,却是个热心的,听了他的遭遇,帮着感叹嫡母无情,亲父失恩,末了一拍大腿:“我师弟在铁狮子胡同那边坐堂,听说他常去定郡王府上走动,要不我带你去见见他?”<br/><br/> 官保也是负了急,想想还有什么路可走?总不能看着老婆儿子饿死吧?这赎药的银钱还不知道落在哪件冬衣上呢!<br/><br/> 拍打了几下衣上的土,就跟着去了,郡王爷自然是见不到的,便是府上的管家也寻常见不到,成大夫的师兄为难了半天:“不是我不帮你,寻常我也不过进府给丫头婆子瞧瞧病,王爷自有帖子请太医,你这回事也不是管家们能接的。”<br/><br/> 官保眼里黯淡了下来,勉强一笑:“元也不过来撞大运,也不敢劳烦您,这件事也是为难人!只怪我自己没本事,却带累了妻小。”<br/><br/> 成大夫的师兄想了想:“你别急,王爷是个怜老惜贫,最肯帮人的,我待会去见见大管事,瞧瞧他愿不愿意替你说话。”<br/><br/> 官保急忙从口袋里掏出银子,却被坚决地推拒了:“不过顺手的事,你何必客气?这世道不都是穷帮穷,谁还没个落难的时候?”<br/><br/> 怏怏回到家里,心里还是空荡荡的,谁知道是什么结果?拿小蒲扇给药炉扇着风,官保的心里比这药更苦。<br/><br/> 过了几天,自己看好的位置已经有人走马上任了,官保急的满嘴巴是水泡,眼看就要断了药钱,这可怎么办啊?<br/><br/> 气愤愤的官保在家里蒙着头饿了一天,成大夫却跑了来:“我师兄打发人过来,叫你现在过去,有好处便宜你!”<br/><br/> 然后的事情就如梦幻般了,大管事见了官保,客气地带着他在二门外望着王爷的书房磕了头,然后给了更好的差事------紫禁城里的笔帖式!<br/><br/> 职位虽小,收入却多,谁不想先知道消息啊?大管事却嘱咐了,凡事小心,办事要老成,不可贪眼前的小利,别给王爷惹麻烦。<br/><br/> 他他拉家的家主重新分了土地给他,还邀请他回家参加各大祭祀,可官保心里感谢的却不是自己的父亲。<br/><br/> 这一次他早得了嘱咐,把推举太子的折子<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放在前面,把推举定郡王的放在最后,那么多的折子,务必让皇帝最后才知道定郡王。<br/><br/> 这有多难?又不是杀人放火,顺手的事情,官保恭恭敬敬给传话的人一个大红包:“告诉王爷,奴才一定给他办好了!回去记得替我给王爷多磕几个头!”<br/><br/> 的确康熙没时间看折子,在他看来太子复立这事是十拿九稳,自己早放了风出去,哪个朝臣是笨蛋?李光地若是聪明,这事一定能成,还能漂漂亮亮的成!<br/><br/> 苏努的大军回朝了,礼部要安排迎接,兵部要计算功劳,吏部要准备人事变动,虽然是大胜,可是如何平衡还是要费一番脑筋的。<br/><br/> 皇帝思来想去,让诚郡王同肃郡王一起在郊外扎营,把欢迎仪式安排在京郊,既能设置大场面,也能掐灭不稳定因素。<br/><br/> 京城之中,皇帝想着,要不要让太子跟着自己一同接见苏努?想了想,皇帝还是放弃了,名不正言不顺,国之重器怎么可以随意呢?<br/><br/> 诚郡王同肃郡王把营帐扎到了京郊,推举诚郡王的折子就开始出现在康熙的案头,康熙冷冷一笑,又遣了十四贝勒去协同。<br/><br/> 宫里的太子已经解除了圈禁,可是他还是只能在毓庆宫范围内走走,早朝没他的份,六部不归他管,可是前段时间喧嚣的复立之声以后,宫里还是多了许多肯为太子卖命的人。<br/><br/> 诚郡王还在焦急着,怎么自己人送上去的折子还没下文,皇阿玛到底看见了没有?早就打听过了,支持太子的人百不满一,皇阿玛真是倔强,死撑着做什么,赶紧定下来也好叫天下安心嘛!。<br/><br/> 又想起前几日宴请皇阿玛到自己家的园林游玩宴乐,父子同乐,吟诗作对,互相唱和好不快活!皇阿玛那时脸上的高兴可不是假的!<br/><br/> 自己上折子保举的人,皇阿玛也一个不漏都用了,去年皇太后圣寿,自己上本给岳母讨诰封,皇阿玛一点没留难,这样抬举自己难道还不是在给自己铺路?<br/><br/> 这一次迎接大将军,保管是给自己拉拢军队的机会,诚郡王深深滴感动了,完全忘记了肃郡王这么个大活人。<br/><br/> 太子听说诚郡王已经到了京郊安营扎寨,不由得心急,苏努是正儿八经的宗亲,如今大胜归来,正是炙手可热的时候,他说的话,皇阿玛也要听几分,自己若是也能去迎接他,一来可以表明身份,二来也是个强力助力。<br/><br/> 郁闷的皇太子却忘记了,当初自己在中门那里拿鞭子抽了苏努几十下,论起来苏努算自己的子侄,可是苏努那口气一直没咽下去。<br/><br/> 左思右想,便是自己不能有所得益,也不能叫老三得意了去,他算什么东西?荣妃那个没头发笨女人生的蠢儿子!<br/><br/> 放在寻常百姓家,也不过是一个庶子,正经一个郡王还大起大落好几次,也敢出来争锋?真当宫里无人了?大哥好歹占个长字,你老三占的是什么?<br/><br/> 皇太子捡了康熙赏下来的金廷标的画作,自己临摹了一幅《梧桐双兔图》,只将两只白兔换了颜色,白兔在前,黑兔在后,梧桐树的枝叶伸开形成了树冠,洒下浓浓的树荫,黑兔藏在树荫里,白兔踩在夕阳中。<br/><br/> 画好了以后,皇太子盖上了自己的私印,<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