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AD4</center>-->\n\t\t\t\t 阿玛尽可放心,儿子怎敢希图您托以大位?皇阿玛心心念念的二哥知道您如此在乎他,一定感动极了,不知皇阿玛何日有恩旨给二哥,恢复他的储君之位?儿子愿意亲自把旨意送到二哥哪里去!”<br/><br/> 康熙未曾料到定亲王竟然如此说话,自己也愣住了,任凭是何人,现在让康熙恢复太子之位,他都是不乐意的,定亲王这番话却让他无语相对,若说他是以退为进,自己借坡下驴,他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br/><br/> 若是自己不应承,再看看下面儿子们蠢蠢 y_u 动的样子,想到前些日子听到的投诉,他更恶心十三贝勒的作为。<br/><br/> 一时间,康熙被逼到了墙角,若是不恢复太子之位,他今天要给出解释,若是恢复太子之位,他要如何解释自己不乐意呢?<br/><br/> 第356章总输他翻云覆雨手(中)<br/><br/> 死死盯着众臣工,居然大部分都低首不言,难道众人皆认为朕昏聩了吗?储位大事,居然要决以臣下?荒唐,荒唐,着实荒唐!<br/><br/> 这时,康熙福至心灵,点名要王掞开口:“王掞,你来说说。”<br/><br/> 王掞虽然人已经年老,却是脑筋清醒,有皇帝点名,说气话更是理直气壮:“尔等何其无耻,自从周公定礼,嫡长便是立国治家之本,你们见利忘义,趋炎附势,其心可诛!不过是为了一点微末功劳,就构陷罗织,需知以庶易嫡,不过是内耗,乃是大忌,动摇国本,你们何曾为朝廷考虑过?”<br/><br/> 一番话掷地有声,却完全没能压下朝臣们的激动,裕亲王自持身份自然不会跳出来论战,大学士却有不同意见的人:“王大人真是拘泥,尧舜禹尚且是禅让制,汉武盛唐,哪个未曾易储?惠帝倒是立了嫡长,又是如何便是民间,无嫡长难道庶子便让香火断掉?若是皇上处心让东宫复位,我等有何话说?若是不复立东宫,易储又如何不能?”<br/><br/> 一时汉臣们就这礼制便吵个不可开交,旁边的满臣冷冷旁观着,尔等奴才,国破家亡的人,也敢来指点我们八旗之事?<br/><br/> 雅尔阿江旁边便是诚贝勒,为着这储位,诚贝勒没少拉着雅尔阿江去自个家赏花听琴,此刻不由得轻轻咳嗽一声,悄悄儿说:“皇阿玛的心,他们真是不了解,父子之间的事,也是这些人插得上话的吗?哥你不说上几句?”<br/><br/> 雅尔阿江又不是傻子,哪里不明白诚贝勒的意思?复立之事不可,论着齿序,也该是他上位了吧?<br/><br/> 只是雅尔阿江现顶着和硕亲王的铁帽子,世袭罔替,代代相处,何苦为着一个庶出皇子,不受宠爱的贝勒去张目?他又没疯!<br/><br/> 横了诚贝勒一眼:“便是家事也是你家的事,自古天家事便是国事,焉得随意开口?”<br/><br/> 诚贝勒尴尬一笑,心里暗自骂雅尔阿江不讲情面,素日白白讨好他了,却不知道,雅尔阿江是家中嫡长子,就是因为生母去得早,父亲续娶,后头的庶出弟弟,嫡出弟弟,争先恐后在老亲王面前邀宠,雅尔阿江被逼得险些就站不住了,若不是自己占着个嫡长,哪里能继承王位,此刻又哪里会喜欢他这个庶出皇子?<br/><br/> 他们说话间,满臣们也开始争论:“当年八旗议政多么高明,都说兼听则明,偏听则暗,难道不是至理名言?汉人正是拘于陈规才灭了国,你们的法子,不管用!”<br/><br/> :“可不是吗?什么嫡长?真要论起来,大贝勒的后人还在呢,难道去把他请出来吗?笑话!”<br/><br/> :“我等马背上打下来的江山,自然要马背上守着,胜者为王,捡能干的当家作主才可以啊!”<br/><br/> 康熙在王座上被吵得不行,间或还有人夸几句雍亲王乃是皇后养子,身份贵重,堪当大任,诚贝勒既居长,又贤能,合该诚贝勒为储。<br/><br/> 康熙心头大怒,正要说什么,几派人之间反而互相攻击起来,这个嫌弃贤能二字,那个嫌弃贵重二字,当着康熙的面埋汰他儿子,岂不是找死?<br/><br/> :““立皇太子之事关系甚大,尔等各宜尽心详议,母家微<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 j_ia_n 者,德才不足者,岂能当之?尔等其再思之。”康熙强忍着脾气,开始劝导。<br/><br/> 一句“母家微 j_ia_n ”不但绊动了定亲王的心,也撩得一些人动了心思,十三贝勒正要开口,却没曾想被十四贝勒抢了个先。<br/><br/> :“何谓母家微 j_ia_n ?皇阿玛何其不公!从来承嗣者从夫,论尊卑从父,若是从母,怎生姓氏随父,产业传子不传女?”十四贝勒极其激动。<br/><br/> 康熙闻言大怒:“无知竖子,也敢随意开口?”<br/><br/> 底下就由讨好的去辩驳:“宫内制度,也还论个出身得位,母以子贵,子以母贵,皇上说的是,贝勒爷莽撞了。”<br/><br/> 十四贝勒不敢当面去顶撞康熙,哪里不敢去呵斥个臣子:“掌嘴,如何辱我祖母家姓氏?你这是大不敬!”<br/><br/> 康熙如何听不懂这是儿子在敲打自己,的确,佟佳氏出身不高,又是汉军旗,自己得到大位,也是有些侥幸,但是被亲生儿子点破,他就火大了。<br/><br/> :“孽畜,你还敢胡乱议论长者,你才该掌嘴!你当朕不懂你的意思?不论母家,是想论什么?就你心里只怕只有胤禩是好的好。春秋之义,人臣无将,将则必诛。大宝岂人可妄行窥伺者耶?”<br/><br/> 马齐此刻却要说话,不论母家,论其他的,就更轮不到太子了,他既然出了个头,眼下就不能退却。<br/><br/> 哪知他还没开口,裕亲王就说话了:“皇上,奴才浅见,东宫废立数次,皆出圣心,奴才们只有敬服主子的,哪里敢有其他心思?只是仁君不改仁心,凡是还是以祖宗家业为重,个人喜好为轻的事,都说民心若水,皇上宜借水之势,成天下之道,方有社稷之福啊!”<br/><br/> 康熙并没有被这一席话说服,冷笑几声:“朕的儿子不晓事,看不出胤禩柔 ji_an 成 xi_ng ,妄蓄大志,朕却素所深知。你们几个要指望他做了皇太子,日后登极,封你们两个亲王么?你们的意思说你们有义气,我看都是乱臣贼子的义气,看起来你们党羽早相要结,谋原来当初谋害胤礽等人,应该也是你们所为。”<br/><br/> 又看着裕亲王:“裕亲王乃是朕的亲兄弟,如此让朕失望,难道你也被迷惑了?朕果然是孤家寡人啊!”<br/><br/> 裕亲王不疾不徐地开口:“依着皇上的意思,天下人与皇上不一样,皆是天下人错吗?奴才素知皇上不是这等样人,如何今日不肯纳谏若此?”<br/><br/> 康熙万没想到,裕亲王执拗若此,放眼看看,大部分朝臣早已归附定亲王,不由得大骇,他腾地站起来:“定亲王谋朝篡位,其事旨今日已败露。来人啊!着将胤禩锁拿,交与议政处审理。”<br/><br/> 此话一出,别人还好说,敏贝勒第一个跳起来:“皇阿玛好生糊涂,你眼里便只有二哥是儿子吗?我们纵是小妇养的,也一般是皇子,如今一丝证据都没有,皇阿玛便要将我等定罪,天下间居然有这般狠毒甚于猛虎的事,不知皇阿玛如何向天下人交代!”<br/><br/> 殿上的武士已经举起了刀剑,却被十四贝勒同淳郡王死死拦着,获罪的是定亲王,他们可不敢明着去同几个皇子打斗。<br/><br/> 康熙一看,愈发气得发抖:“一<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