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yunmengshuyuan.cc!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p>    第76章 券书<br />
    一切只是种田的开端。<br />
    “金城卒与羌人、匈奴人交战,难免受到刀箭创伤。”<br />
    郭解说出心中一个想法:“夫人教导女婢学医,效仿先秦的医家,招收门生,传授弟子医术,早做准备,便于给金城卒治病。”<br />
    义妁频频点头,捂着肚子越发的欣喜。<br />
    治病救人是积德行善的大好事,福泽肚子的孩儿,说不定能给夫君生个儿子。<br />
    “善。”<br />
    义妁招了招手,两名女婢走过去,奉上吃食:“夫君只顾与籍少公、赵过种田,忘记用饭,已经错过昼食,不能再错过餔食,妾身给你们送来了饭食。”<br />
    两名女婢分别提着簏(lu)、笥(si)走过来,放在桑树下的田垄上,躬身退去,站在篷车旁边等着女君的吩咐。<br />
    簏是用竹、苇编成的竹苇箱,器具的样式比较大。<br />
    笥是也是用竹、苇编成,一种方形器具,样式比较小。<br />
    簏和笥通常用来盛放饭食和衣物。<br />
    “夫君早些回去。”<br />
    义妁送过饭食,命人御车离开畛,回去思索怎么传授女弟子医术:“甲舍的女婢分为两伍,一伍学习疾医,一伍学习疡医,嗯.还需修筑一座医舍,用于治病救人,金城闾里的里民尚少,土地不足五千亩,还没租给里民田地,需要分开有田者和无田者。”<br />
    她不愧是聪慧的长安第一女医,很快想出详细的章程:“无田者不收取任何钱帛,就当是义诊,前提是他在金城闾里有籍贯,若是没有金城籍贯,不能心善,仍需收取钱帛,金城闾里的有田者,收取一定的钱帛,稍许盈利即可,医舍只有盈利才能长久。”<br />
    义妁还有一个更长远的谋划,金城闾里将会变成夫君所说的丝绸之路交汇点。<br />
    虽然她不知道丝绸之路是何意思,却能从夫君的嘴里知道,是个繁华程度仅次于长安的商贾都会。<br />
    商贾云集在金城,到时,把土地修筑成市肆,租给南来北往的商贾。<br />
    每天躺着在家收取夫君所说的房租,额,应该是地租的意思。<br />
    治病的需求也会激增。<br />
    夫君说了。<br />
    医药行当是最赚钱的买卖之一。<br />
    郭氏垄断金城的医舍。<br />
    到那时,只是大批医舍就能赚来大量的钱帛。<br />
    义妁便能推行夫君所说的免费医疗,一种独属于金城闾里籍贯的福利。<br />
    “难怪早早教导女弟子医术。”<br />
    义妁恍然,俏脸又是一脸的崇敬:“夫君真是博学多才,刚说了别人不知道的河湟谷地和西海,又说了医舍赚钱的门路,据夫君所说,他还有很多种田的想法,需要等到日日一一吐露出来,哼,谁也没有妾身的夫君博学,长安的博士也不行!”<br />
    就像门阀庄园四个字,初听不知是何意思。<br />
    越琢磨越是有学问。<br />
    门是高门望族。<br />
    阀是有功勋的世家。<br />
    庄园更好理解,田庄和苑林。<br />
    义妁越想,绝美脸容出现更多崇敬。<br />
    夫君郭解是长安最有学问的人。<br />
    义妁送来的饭食比较简单,却是难得的上食。<br />
    平帻庶民别说吃,见都难得见过,唯有豪强有钱帛吃这等上食。<br />
    一大摞饼。<br />
    用水在釜中煮称为汤饼,用甑(zèng)蒸熟称为蒸饼。<br />
    还有一束薤,一陶碗的醢。<br />
    饼是蒸饼,放在较大的器具簏内。<br />
    薤和醢,分别放在两只笥内。<br />
    郭解先从簏中拿出一张蒸饼,再从笥中拿出一根薤,沾了沾肉、鱼做成的酱,卷在蒸饼中,用力咬了一大口。<br />
    “香,实在是太香了。”郭解一脸的享受:“你们二人快吃,这种蒸饼卷薤醢的吃法,丝毫不逊色羊羹、鹜羹等公卿上食,着实是难得的美味。”<br />
    籍少公、赵过瞧见他吃的第一口,已经馋的流口水,手掌迫不及待伸进簏、笥,学着郭解的样子用蒸饼卷着薤、醢吃。<br />
    “味极美!”<br />
    “比羊羹还要美味!”<br />
    赵过、籍少公连吃了三大张蒸饼,差点把舌头都吞进去,着实美味,又不得不感慨郭解总是有各种突发奇想。<br />
    蒸饼卷薤醢,看似简单。<br />
    以前却从没人想过这种吃法。<br />
    就在郭解、籍少公吃的正香,眼前出现怪异一幕。<br />
    赵过伸手从翻土的田地,捏碎一小撮细土,洒在蒸饼中,卷着薤、醢一起吃。<br />
    他过于享受,吃的时候忍不住眯起眼睛。<br />
    郭解神色古怪的问道:“加了土能好吃?”<br />
    “甚是美味。”<br />
    赵过期待的说道:“郭君尝一尝?”<br />
    “不用。”<br />
    郭解赶紧摆手,继续吃着不加土的蒸饼卷薤醢:“往后,金城闾里就交给你二人耕田,金城卒交给甘父操练,一步步种田,最终发展成圈山占水的郭氏门阀庄园。”<br />
    “郭君。”<br />
    赵过不止一次听到门阀庄园四字,心潮澎湃的同时,问出心中的一个疑问:“河左是边塞,没有郡官寺的曹吏过来清查田地,咱们直接占据,何必一定要官寺的认可。”<br />
    郭解看了赵过一眼,知道有这种想法的人不止他一个,也不怪他见识不够,只是谁也不知道未来的大势。<br />
    高祖、惠帝、文、景始终用怀柔对待匈奴,再是憋屈,也只能忍着匈奴的欺辱。<br />
    习惯性的认为汉武帝也会憋屈的忍受匈奴欺辱。<br />
    孰不知,汉武帝不仅直捣匈奴王庭,还在匈奴的土地上建立郡县,把大汉如今的疆土扩张了一倍有余。<br />
    “这里啊。”<br />
    郭解认真的说道:“金城如今是边塞,往后却是腹地,往北建立了河西四郡(甘肃省),再往北建立了西域都护府,金城是腹地中的腹地。”<br />
    他是体制内出身,深知一个官员有黑产的危害。<br />
    私自占田,就是豪强的隐田。<br />
    等到算缗、告缗的法令颁布。<br />
    隐田便是悬在头顶,必定会落下的刀。<br />
    金城又是腹地,积攒再多的家业都逃不过一个清洗。<br />
    更重要的是,十年后,郭解已经占据金城最好的田地,有了官寺的买地铅卷,就有了朝廷的背书。<br />
    如果有公卿列侯眼红,也只能干看着,没法抢走郭解的田地。<br />
    因为有合法的地契券书。<br />
    如果没有地契券书,郭解发展的再多,也是无主的田地。<br />
    郭解能占。<br />
    公卿列侯更能占。<br />
    “欲速则不达。”<br />
    郭解沉声道:“做事不能急功近利,反正十年内不会有人与咱们争抢金城河谷地,一步步的稳步扩张便是,夯实地基,不能做暴发户,要做有底蕴的老钱。”<br />
    籍少公频频点头:“此言大善,田地多了,需要的人手就多,地是死的,人是活的,地多了不会乱说话,人多了容易生乱,需要一步步挑选完全忠心郭君的里民,过于着急,反受其害。”<br />
    郭解眼睛一亮:“看来,由你来做金城吏是个极为妥善的决定,正是这般!傅籍在金城闾里的人一定要慎重挑选,此间事了,我也该回长安。”<br />
    (本章完)</p>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More+

正义利剑

佚名

官途:从基层科长到权力巅峰

佚名

全民:亡灵召唤师,一人即天灾

佚名

官场:平步青云

佚名

从救下同学妈妈开始混富婆圈

李知漫

新生,我要造福一方

佚名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