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起死回生
第514章 起死回生
离恨天,兜率宫中。
太上老君望着东华帝君消失之处,微微摇头,似有惋惜,又似有期许。
旋即,他缓缓转身,目光落在了八卦炉旁那静静躺着的那一株白色牡丹上。
“草木精魂,承道化形!”
太上老君轻轻一点,指尖泛起一团柔和的清光,落在白色牡丹上。
那白色牡丹受此清光所触,被赋予灵性,瓣轻颤,缓缓幻化为人形。
但见此女,身着素白仙衣,身姿婀娜,仿若云端盛开之白色牡丹,超凡脱俗,不染尘俗之气。
其容貌绝美,眉似远山含黛,目若星辰璀璨,眸中隐含无尽温柔与深情,令人观之顿生怜惜之意。
一头乌黑亮丽之长发,如瀑布垂落肩头,散发淡淡牡丹幽香,此正是那牡丹仙子。
只不过,此时的牡丹仙子虽有了肉身,却无魂魄,宛如一尊精美的雕像,虽美却毫无生气,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眼神空洞。
复活之术,起死回生之举,实乃逆天改命之奇事,非得气聚神归,方能重焕生机。
精、气、神三者,实乃生命之根本,犹如鼎之三足,缺一不可。
刚死之人,其气未绝,如残烛之火,虽微弱却尚存一丝生机;其魂魄未散,似游丝之缕,仍存一线归位之望。
此际施救,恰似在风雨飘摇中扶正将倾之舟,最易使其复归正轨,重焕生机。
甚至,刚死的人,大神通者施一道“起死回生”真言,再重铸肉体,即可让其复活。
但,死的越久的人,越难复活。
死的太久了,其气愈散,如晨雾遇日,渐渐消散于无形;魂魄愈远,若孤鸿离群,茫茫然不知所踪。
此时欲使其复活,犹如逆水行舟,千难万险,每前进一步,皆需付出巨大代价。
特别是像牡丹仙子这种,肉身已湮灭无踪,魂魄亦消散殆尽,仅余些许残骸,如断壁残垣,破败不堪。
死的也有较长时间了。
欲使其重生,无异于在废墟之上重建楼阁,其难度之大,超乎想象,实乃难上加难之事。
人有精、气、神。
肉身者,乃气与神之载体,为人体内有形有质之物,可称“人体之精”。
其为生命之根基,承载生命诸般机能与活动,犹如大厦之基石,稳固而关键。
若精亏,则生命之根基动摇,百病丛生,生机渐失,恰似参天大树,若根基不稳,则枝叶凋零,终将枯萎。
故而,养护肉身,实乃养护生命之根本,不可不慎。
“气”,则是生命体内活动的能量,是生命的动力源泉。
拥有气,证明人还活着;失去气,人则死亡。
气如江河之水,在人体内川流不息,滋养五脏六腑,推动气血运行。
神仙虽已超脱凡俗,却也需要这一口“气”来维持生命的运转。
想那西行路上,孙悟空当时和红孩儿交战,红孩儿施展三昧真火,那火焰炽热无比,又伴有滚滚浓烟。
孙悟空虽神通广大,却也难以抵挡这等攻势,被三昧真火和浓烟所伤。
慌乱之中,孙悟空投入涧水内救火,怎知被冷水一逼,“火气攻心”,三魂出舍,可怜“气塞胸膛”喉舌冷,魂飞魄散丧残生!
这个时候,孙悟空的“肉身”无碍,“神魂”也在,就是他的“气”差点没了,浑身都冷了,就胸前还有一点儿热气。
没气了,自然就死了。
后来,猪八戒两手搓热,仵住他的七窍,使一个按摩禅法……
须臾间。
那“气”透三关,转明堂,冲开孔窍……孙悟空这才活了过来。
“神”,则是神魂,代表人的意识与精神。
“神”,如明灯,高悬于生命之途,照亮前路之幽暗,指引行为之方向,统御思想之纷扰。
精化生气,气化生神,神驭精气,三者循环互化,形成了一个奇妙的“生命铁三角”。
精、气、神,如三足鼎立,缺一不可。
复活一个人,特别是这种死了有一段时间的人。
需先重塑其精,以天地灵物滋养其身,使其肉身恢复生机。
再聚其气,以仙法引导天地灵气入体,补充其生命能量。
最后唤其神,以至诚之心、强大之法力,唤回其迷失之魂。
此时此刻,牡丹仙子的肉身已好,却还缺“气”和“神”。
随后。
太上老君一挥手,那“九转还魂丹”化作一道流光,没入了牡丹仙子的口中。
紧接着,太上老君再度打入一道仙气,那道仙气如灵蛇游走,顺着牡丹仙子咽喉,度下重楼,转明堂,径至丹田,又从涌泉倒返泥垣宫……
仙气所经之处,牡丹仙子体内似有春雷滚动,生机渐复,其经脉如被春雨滋润之干涸河道,重新流……
她的身体微微颤抖,脸色逐渐红润……
此时此刻。
气已经聚,只待神归。
太上老君轻甩手中太乙拂尘,拂尘洁白,丝绦轻扬,似含无尽玄机。
太上老君轻念一声:
“魂兮归来!”
其声如洪钟,回荡于兜率宫中,穿透轮回之壁障,唤回那迷失之魂。
刹那间,兜率宫光芒大炽,如一轮皓月当空,为亡魂照亮归途。
那神魂如迷途之羔羊,闻声而归,渐渐凝聚。
光芒之中,牡丹仙子的三魂七魄开始迅速凝聚,逐渐有了实质的形态,仿佛从虚无中诞生了新的生命。
太上老君之神通,竟恐怖如斯,竟能在这兜率宫中重塑生灵之魂,令死者复生,使阴阳逆转,化死为生!
牡丹仙子缓缓睁开双眼,眼神中带着一丝迷茫与疑惑,仿佛刚刚从一场漫长的梦境中苏醒。
三清道祖之画像,天庭的神仙自然都是拜过的。
牡丹仙子环顾四周,看到了太上老君,微微欠身,轻声问道:
“太上道祖,我这是……在何处?发生了何事?”
“我脑中一片空白,只觉仿佛经历了无数岁月,却又什么都记不起来。”
太上老君微微一笑,将事情的来龙去脉缓缓道来:
“牡丹仙子,你因故身陨,幸得东华帝君以自身气运为代价,求老道将你复活。”
“如今,你已重生,只是东华帝君他……”
言及此处,太上老君轻叹一声,似有无限感慨。
听到“东华帝君”四个字,牡丹仙子的眼神瞬间变得明亮起来,急切地问道:
“东华帝君他怎么了?他在何处?”
太上老君轻叹一声,说道:
“帝君为救你,散去自身气运,投入轮回之中。”
“不过,老道已许你们在下界有一世情缘,日后自会有人教弟子点化他,助你们再续前缘。”
牡丹仙子闻太上老君之言,眼眶微红,泪水在眸中打转,再次欠身,声音哽咽道:
“多谢道祖救命之恩,也多谢帝君为我所做的一切。”
“我定会在下界等待帝君,与他再续前缘。”
太上老君点点头,目光慈祥,说道:
“仙子且安心,老道自会安排。只是你刚重生,还需好好调养一番。”
“而且,此时东华帝君转世之身,或尚在襁褓之中。”
“须知天上一日,地上一年。”
“这兜率宫中灵气充盈,你可在此暂住几日,待恢复元气,东华帝君长大成人之后,你再前往下界不迟。”
随后。
太上老君微微拂袖,一道柔和仙力将牡丹仙子引至一旁的蒲团之上,让她安心坐下调养。
牡丹仙子虽心中急切,恨不能即刻下界,寻得东华帝君转世之身。
然太上道祖之旨意,她岂敢违抗?
<div id=“pf-15812-1“ data-format=“audio“ data-lazy=“false“>
于是。
牡丹仙子盈盈拜谢道:
“牡丹谨遵太上道祖之令。”
随后,牡丹仙子便缓缓闭上双眸,运转自身微弱的灵力,开始吸收兜率宫中浓郁的灵气,滋养着刚刚重塑的肉身。
……
“如今东华帝君下界,开启道门八仙归位之盛举。”
“道门八仙,如今已有其一……”
太上老君负手而立,转身之际,深邃目光穿透兜率宫外的层层云海,似在探寻那冥冥中天道的轨迹,心中正思量着其他道门七仙的人选。
“最近,天庭又贬下凡去了一批神仙……”
太上老君轻抬右手,一甩太乙拂尘,指尖灵光微动,掐指一算。
刹那间,天地玄机如潮水般在心中流转。
片刻后,他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笑意,喃喃道:
“合该如此,天意使然,此乃道门大兴之兆也。”
……
兜率宫中,仙气氤氲,祥光缭绕。
太上老君端坐于八卦丹炉之前,周身散发着超凡脱俗的气息。
他目光深邃,如浩瀚星河,审视着宫中诸般事务。
炉中丹火熊熊,映照着他古朴的面容,更添几分威严与神秘。
太上老君有条不紊地安排着宫中大小事宜。
他时而轻抚长须,思索着丹药的炼制进度;时而挥动拂尘,指点着童子们整理经卷、打扫殿堂……
待安排好兜率宫中诸事。
太上老君缓缓起身,迈步朝着宫门走去。
他便要去召月下老人前来,让月下老人安排一下纯阳真人和牡丹仙子在凡间的这段情缘之事。
恰好此时。
“哒、哒、哒!”
“哒、哒、哒!”
……
一阵急促脚步声如骤雨击阶,噼里啪啦,打破了兜率宫宫门前的静谧。
只见牧牛童子战战兢兢、神色慌张地匆匆赶来。
他原本红润的脸庞此刻变得煞白,额头上布满了细密的汗珠,眼神中满是惊恐与不安。他身上的衣衫也有些凌乱,显然是一路狂奔所致。
此时此刻的牧牛童子,和当初在南天门前,那副高傲自大、目中无人的模样截然不同。
那时在南天门处,这牧牛童子面对“西海敖摩昂”以及“西海玉龙三太子敖烈”,满脸不屑,言语间尽是轻蔑之意。
双方起了争执,他没打过“西海敖摩昂”,而青牛精并未帮助他,选择了袖手旁观。
牧牛童子负气而走,致使青牛精下界。
可如今,他就像一只被拔了毛的公鸡,狼狈不堪。
待到兜率宫前。
牧牛童子扑通一声,重重跪于地上,膝盖与地面相撞,发出沉闷的声响。
他泪水夺眶而出,如断了线的珠子般滚落而下,泣不成声,言道:
“道祖,弟子罪该万死,失职之罪无可饶恕,青牛……青牛它跑了!”
“这些日子里,弟子四处奔波寻找,问遍了各路仙神,都未曾寻得它的踪迹。”
牧牛童子一边说着,一边不停地磕头,额头撞击地面,发出砰砰的声响,不一会儿,额头上便红肿了起来,鲜血也隐隐渗出。
“青牛跑了?”
太上老君微微皱眉,那原本平和的面容上浮现出一丝不悦。
这青牛并非寻常之物,乃是跟随他多年的坐骑,神通广大。
如今青牛下界,不知会惹出多少事端。
太上老君缓缓抬起手,掐指一算,刹那间,心中已明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原来,这青牛下界并非偶然,乃是有一番命中注定的机缘。
而牧牛童子的失职,也正应了这冥冥之中的因果循环,一切皆有定数。
“你放牧之时疏忽大意,致使青牛走失,此乃大过。”
“念你平日里也算勤勉本分,未曾有过大的过错,老道便不取你性命。”
“但需将你贬下凡间,去点化一人成仙,将功赎罪。”
“此乃尔之劫数,亦是尔之机缘,望尔能珍惜此番机会,完成使命。”
太上老君沉声说道,声音虽不严厉,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这……将我贬下凡去。”
牧牛童子心中一惊,仿佛被一道惊雷击中,脸色瞬间变得煞白。
他从未想过自己会因为这样的过错而被贬下凡间,一时间,心中充满了恐惧与绝望。
他也曾在天上,看过凡间。
凡间,有生、老、病、死……
凡间,有为了碎银几两,奔波操劳。
有街头巷尾穿梭的身影,被生活的重担压弯了脊梁,汗水湿透了衣衫,却换不来片刻的喘息……
有食不果腹者,在饥饿的深渊中挣扎,眼神里满是对食物的渴望,那是对生存最本能的诉求……
有衣食住行不足者,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在陋室中忍受着风雨的侵袭,生活的苦涩如影随形……
凡人,何其苦也!
神仙虽然也苦,但对比凡人,那确实是名副其实的“神仙日子”。
他害怕自己无法承受凡间的磨难。
牧牛童子连忙俯下身子,额头重重地磕在地上,发出“砰砰”的声响,声泪俱下地求饶道:
“道祖,不要啊,不要啊,弟子知错了,真的知错了。”
“还望道祖开恩,莫要将弟子贬下凡间去,受那轮回之苦啊!”
“弟子愿在兜率宫中,日夜劳作,以赎失职之罪。”
“弟子定当痛改前非,绝不再犯!”
太上老君却不为所动,淡淡地说道:
“此乃天意,不可违抗。”
“道法自然,天意既定,自有其道理。”
“你且去吧,待你完成使命,自会重返天庭,重归仙班。”
说罢。
太上老君轻轻一挥衣袖,一道柔和却又蕴含着无穷力量的光芒闪过。
牧牛童子只觉眼前光芒大盛,身体不由自主地被一股神秘的力量牵引着,瞬间便消失在了兜率宫中,被打入了凡间。
这“牧牛童子”,正是道门八仙之一的“钟离权”,亦是吕洞宾之师。
钟离权负责点化吕洞宾,开启“道门八仙归位”之事。
……
忆昔当年。
东王公于紫霄宫中,曾以“供奉师长之礼”,向太清道人奉茶,相待太清道人,以表诚意。
几番轮回流转。
从“东王公”至“东华帝君”,再至“纯阳真人”吕洞宾。
那一道纯阳之气,终究还是归于太清圣人门下,成为“太清圣人的徒子徒孙”。
此仙缘注定,冥冥之中,或许自有安排。
(本章完)
离恨天,兜率宫中。
太上老君望着东华帝君消失之处,微微摇头,似有惋惜,又似有期许。
旋即,他缓缓转身,目光落在了八卦炉旁那静静躺着的那一株白色牡丹上。
“草木精魂,承道化形!”
太上老君轻轻一点,指尖泛起一团柔和的清光,落在白色牡丹上。
那白色牡丹受此清光所触,被赋予灵性,瓣轻颤,缓缓幻化为人形。
但见此女,身着素白仙衣,身姿婀娜,仿若云端盛开之白色牡丹,超凡脱俗,不染尘俗之气。
其容貌绝美,眉似远山含黛,目若星辰璀璨,眸中隐含无尽温柔与深情,令人观之顿生怜惜之意。
一头乌黑亮丽之长发,如瀑布垂落肩头,散发淡淡牡丹幽香,此正是那牡丹仙子。
只不过,此时的牡丹仙子虽有了肉身,却无魂魄,宛如一尊精美的雕像,虽美却毫无生气,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眼神空洞。
复活之术,起死回生之举,实乃逆天改命之奇事,非得气聚神归,方能重焕生机。
精、气、神三者,实乃生命之根本,犹如鼎之三足,缺一不可。
刚死之人,其气未绝,如残烛之火,虽微弱却尚存一丝生机;其魂魄未散,似游丝之缕,仍存一线归位之望。
此际施救,恰似在风雨飘摇中扶正将倾之舟,最易使其复归正轨,重焕生机。
甚至,刚死的人,大神通者施一道“起死回生”真言,再重铸肉体,即可让其复活。
但,死的越久的人,越难复活。
死的太久了,其气愈散,如晨雾遇日,渐渐消散于无形;魂魄愈远,若孤鸿离群,茫茫然不知所踪。
此时欲使其复活,犹如逆水行舟,千难万险,每前进一步,皆需付出巨大代价。
特别是像牡丹仙子这种,肉身已湮灭无踪,魂魄亦消散殆尽,仅余些许残骸,如断壁残垣,破败不堪。
死的也有较长时间了。
欲使其重生,无异于在废墟之上重建楼阁,其难度之大,超乎想象,实乃难上加难之事。
人有精、气、神。
肉身者,乃气与神之载体,为人体内有形有质之物,可称“人体之精”。
其为生命之根基,承载生命诸般机能与活动,犹如大厦之基石,稳固而关键。
若精亏,则生命之根基动摇,百病丛生,生机渐失,恰似参天大树,若根基不稳,则枝叶凋零,终将枯萎。
故而,养护肉身,实乃养护生命之根本,不可不慎。
“气”,则是生命体内活动的能量,是生命的动力源泉。
拥有气,证明人还活着;失去气,人则死亡。
气如江河之水,在人体内川流不息,滋养五脏六腑,推动气血运行。
神仙虽已超脱凡俗,却也需要这一口“气”来维持生命的运转。
想那西行路上,孙悟空当时和红孩儿交战,红孩儿施展三昧真火,那火焰炽热无比,又伴有滚滚浓烟。
孙悟空虽神通广大,却也难以抵挡这等攻势,被三昧真火和浓烟所伤。
慌乱之中,孙悟空投入涧水内救火,怎知被冷水一逼,“火气攻心”,三魂出舍,可怜“气塞胸膛”喉舌冷,魂飞魄散丧残生!
这个时候,孙悟空的“肉身”无碍,“神魂”也在,就是他的“气”差点没了,浑身都冷了,就胸前还有一点儿热气。
没气了,自然就死了。
后来,猪八戒两手搓热,仵住他的七窍,使一个按摩禅法……
须臾间。
那“气”透三关,转明堂,冲开孔窍……孙悟空这才活了过来。
“神”,则是神魂,代表人的意识与精神。
“神”,如明灯,高悬于生命之途,照亮前路之幽暗,指引行为之方向,统御思想之纷扰。
精化生气,气化生神,神驭精气,三者循环互化,形成了一个奇妙的“生命铁三角”。
精、气、神,如三足鼎立,缺一不可。
复活一个人,特别是这种死了有一段时间的人。
需先重塑其精,以天地灵物滋养其身,使其肉身恢复生机。
再聚其气,以仙法引导天地灵气入体,补充其生命能量。
最后唤其神,以至诚之心、强大之法力,唤回其迷失之魂。
此时此刻,牡丹仙子的肉身已好,却还缺“气”和“神”。
随后。
太上老君一挥手,那“九转还魂丹”化作一道流光,没入了牡丹仙子的口中。
紧接着,太上老君再度打入一道仙气,那道仙气如灵蛇游走,顺着牡丹仙子咽喉,度下重楼,转明堂,径至丹田,又从涌泉倒返泥垣宫……
仙气所经之处,牡丹仙子体内似有春雷滚动,生机渐复,其经脉如被春雨滋润之干涸河道,重新流……
她的身体微微颤抖,脸色逐渐红润……
此时此刻。
气已经聚,只待神归。
太上老君轻甩手中太乙拂尘,拂尘洁白,丝绦轻扬,似含无尽玄机。
太上老君轻念一声:
“魂兮归来!”
其声如洪钟,回荡于兜率宫中,穿透轮回之壁障,唤回那迷失之魂。
刹那间,兜率宫光芒大炽,如一轮皓月当空,为亡魂照亮归途。
那神魂如迷途之羔羊,闻声而归,渐渐凝聚。
光芒之中,牡丹仙子的三魂七魄开始迅速凝聚,逐渐有了实质的形态,仿佛从虚无中诞生了新的生命。
太上老君之神通,竟恐怖如斯,竟能在这兜率宫中重塑生灵之魂,令死者复生,使阴阳逆转,化死为生!
牡丹仙子缓缓睁开双眼,眼神中带着一丝迷茫与疑惑,仿佛刚刚从一场漫长的梦境中苏醒。
三清道祖之画像,天庭的神仙自然都是拜过的。
牡丹仙子环顾四周,看到了太上老君,微微欠身,轻声问道:
“太上道祖,我这是……在何处?发生了何事?”
“我脑中一片空白,只觉仿佛经历了无数岁月,却又什么都记不起来。”
太上老君微微一笑,将事情的来龙去脉缓缓道来:
“牡丹仙子,你因故身陨,幸得东华帝君以自身气运为代价,求老道将你复活。”
“如今,你已重生,只是东华帝君他……”
言及此处,太上老君轻叹一声,似有无限感慨。
听到“东华帝君”四个字,牡丹仙子的眼神瞬间变得明亮起来,急切地问道:
“东华帝君他怎么了?他在何处?”
太上老君轻叹一声,说道:
“帝君为救你,散去自身气运,投入轮回之中。”
“不过,老道已许你们在下界有一世情缘,日后自会有人教弟子点化他,助你们再续前缘。”
牡丹仙子闻太上老君之言,眼眶微红,泪水在眸中打转,再次欠身,声音哽咽道:
“多谢道祖救命之恩,也多谢帝君为我所做的一切。”
“我定会在下界等待帝君,与他再续前缘。”
太上老君点点头,目光慈祥,说道:
“仙子且安心,老道自会安排。只是你刚重生,还需好好调养一番。”
“而且,此时东华帝君转世之身,或尚在襁褓之中。”
“须知天上一日,地上一年。”
“这兜率宫中灵气充盈,你可在此暂住几日,待恢复元气,东华帝君长大成人之后,你再前往下界不迟。”
随后。
太上老君微微拂袖,一道柔和仙力将牡丹仙子引至一旁的蒲团之上,让她安心坐下调养。
牡丹仙子虽心中急切,恨不能即刻下界,寻得东华帝君转世之身。
然太上道祖之旨意,她岂敢违抗?
<div id=“pf-15812-1“ data-format=“audio“ data-lazy=“false“>
于是。
牡丹仙子盈盈拜谢道:
“牡丹谨遵太上道祖之令。”
随后,牡丹仙子便缓缓闭上双眸,运转自身微弱的灵力,开始吸收兜率宫中浓郁的灵气,滋养着刚刚重塑的肉身。
……
“如今东华帝君下界,开启道门八仙归位之盛举。”
“道门八仙,如今已有其一……”
太上老君负手而立,转身之际,深邃目光穿透兜率宫外的层层云海,似在探寻那冥冥中天道的轨迹,心中正思量着其他道门七仙的人选。
“最近,天庭又贬下凡去了一批神仙……”
太上老君轻抬右手,一甩太乙拂尘,指尖灵光微动,掐指一算。
刹那间,天地玄机如潮水般在心中流转。
片刻后,他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笑意,喃喃道:
“合该如此,天意使然,此乃道门大兴之兆也。”
……
兜率宫中,仙气氤氲,祥光缭绕。
太上老君端坐于八卦丹炉之前,周身散发着超凡脱俗的气息。
他目光深邃,如浩瀚星河,审视着宫中诸般事务。
炉中丹火熊熊,映照着他古朴的面容,更添几分威严与神秘。
太上老君有条不紊地安排着宫中大小事宜。
他时而轻抚长须,思索着丹药的炼制进度;时而挥动拂尘,指点着童子们整理经卷、打扫殿堂……
待安排好兜率宫中诸事。
太上老君缓缓起身,迈步朝着宫门走去。
他便要去召月下老人前来,让月下老人安排一下纯阳真人和牡丹仙子在凡间的这段情缘之事。
恰好此时。
“哒、哒、哒!”
“哒、哒、哒!”
……
一阵急促脚步声如骤雨击阶,噼里啪啦,打破了兜率宫宫门前的静谧。
只见牧牛童子战战兢兢、神色慌张地匆匆赶来。
他原本红润的脸庞此刻变得煞白,额头上布满了细密的汗珠,眼神中满是惊恐与不安。他身上的衣衫也有些凌乱,显然是一路狂奔所致。
此时此刻的牧牛童子,和当初在南天门前,那副高傲自大、目中无人的模样截然不同。
那时在南天门处,这牧牛童子面对“西海敖摩昂”以及“西海玉龙三太子敖烈”,满脸不屑,言语间尽是轻蔑之意。
双方起了争执,他没打过“西海敖摩昂”,而青牛精并未帮助他,选择了袖手旁观。
牧牛童子负气而走,致使青牛精下界。
可如今,他就像一只被拔了毛的公鸡,狼狈不堪。
待到兜率宫前。
牧牛童子扑通一声,重重跪于地上,膝盖与地面相撞,发出沉闷的声响。
他泪水夺眶而出,如断了线的珠子般滚落而下,泣不成声,言道:
“道祖,弟子罪该万死,失职之罪无可饶恕,青牛……青牛它跑了!”
“这些日子里,弟子四处奔波寻找,问遍了各路仙神,都未曾寻得它的踪迹。”
牧牛童子一边说着,一边不停地磕头,额头撞击地面,发出砰砰的声响,不一会儿,额头上便红肿了起来,鲜血也隐隐渗出。
“青牛跑了?”
太上老君微微皱眉,那原本平和的面容上浮现出一丝不悦。
这青牛并非寻常之物,乃是跟随他多年的坐骑,神通广大。
如今青牛下界,不知会惹出多少事端。
太上老君缓缓抬起手,掐指一算,刹那间,心中已明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原来,这青牛下界并非偶然,乃是有一番命中注定的机缘。
而牧牛童子的失职,也正应了这冥冥之中的因果循环,一切皆有定数。
“你放牧之时疏忽大意,致使青牛走失,此乃大过。”
“念你平日里也算勤勉本分,未曾有过大的过错,老道便不取你性命。”
“但需将你贬下凡间,去点化一人成仙,将功赎罪。”
“此乃尔之劫数,亦是尔之机缘,望尔能珍惜此番机会,完成使命。”
太上老君沉声说道,声音虽不严厉,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这……将我贬下凡去。”
牧牛童子心中一惊,仿佛被一道惊雷击中,脸色瞬间变得煞白。
他从未想过自己会因为这样的过错而被贬下凡间,一时间,心中充满了恐惧与绝望。
他也曾在天上,看过凡间。
凡间,有生、老、病、死……
凡间,有为了碎银几两,奔波操劳。
有街头巷尾穿梭的身影,被生活的重担压弯了脊梁,汗水湿透了衣衫,却换不来片刻的喘息……
有食不果腹者,在饥饿的深渊中挣扎,眼神里满是对食物的渴望,那是对生存最本能的诉求……
有衣食住行不足者,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在陋室中忍受着风雨的侵袭,生活的苦涩如影随形……
凡人,何其苦也!
神仙虽然也苦,但对比凡人,那确实是名副其实的“神仙日子”。
他害怕自己无法承受凡间的磨难。
牧牛童子连忙俯下身子,额头重重地磕在地上,发出“砰砰”的声响,声泪俱下地求饶道:
“道祖,不要啊,不要啊,弟子知错了,真的知错了。”
“还望道祖开恩,莫要将弟子贬下凡间去,受那轮回之苦啊!”
“弟子愿在兜率宫中,日夜劳作,以赎失职之罪。”
“弟子定当痛改前非,绝不再犯!”
太上老君却不为所动,淡淡地说道:
“此乃天意,不可违抗。”
“道法自然,天意既定,自有其道理。”
“你且去吧,待你完成使命,自会重返天庭,重归仙班。”
说罢。
太上老君轻轻一挥衣袖,一道柔和却又蕴含着无穷力量的光芒闪过。
牧牛童子只觉眼前光芒大盛,身体不由自主地被一股神秘的力量牵引着,瞬间便消失在了兜率宫中,被打入了凡间。
这“牧牛童子”,正是道门八仙之一的“钟离权”,亦是吕洞宾之师。
钟离权负责点化吕洞宾,开启“道门八仙归位”之事。
……
忆昔当年。
东王公于紫霄宫中,曾以“供奉师长之礼”,向太清道人奉茶,相待太清道人,以表诚意。
几番轮回流转。
从“东王公”至“东华帝君”,再至“纯阳真人”吕洞宾。
那一道纯阳之气,终究还是归于太清圣人门下,成为“太清圣人的徒子徒孙”。
此仙缘注定,冥冥之中,或许自有安排。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