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可喜对“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这句话的理解,可谓是登峰造极了!<br />
范德兰和布朗等人被招待了一顿美事,稍作修整,便开始顺着海路北上。<br />
按照尚可喜的命令,他们将会被送入京师。<br />
然后同清廷会和他们商议,重建大清水师的事情!<br />
第二百九十三章援助舟山义军<br />
舟山群岛!<br />
舟山群岛位于长江口南侧,杭州湾的外海。<br />
整个群岛东西长182千米,南北宽169千米,是中国第一大群岛。<br />
也是目前江南抗清义军的大本营所在!<br />
只是,由于清廷的迁界禁海,如今义军的生活很不好过。<br />
群岛上开垦的农田数量有些,种植出来的粮食,压根养活不了多少人。<br />
很多义军都是靠渔获来填饱肚子!<br />
赵海站在船头遥望着不远处的大陆,眼中满是思念。<br />
那是他的故乡所在!<br />
可是,他虽然思念故乡,却是绝对不会投清的!<br />
原因很简单,他是金华人,原本只是一个普通的渔夫,靠打鱼维生。<br />
但在清廷在杀入江南之后,一路屠城杀人。<br />
整个江南都被杀的血流成河!<br />
金华也没能幸免,爆发了惨绝人寰的金华大屠杀,几十万人遇难。<br />
他的家人全部惨死清军的屠刀之下,只有他一人因为外出打鱼,侥幸活了下来。<br />
他和清廷有深仇大恨!<br />
他就是为了给家人报仇,才加入的抗清义军。<br />
赵海觉得,自己如果投清的话。<br />
死后怕是无颜面见自己的老父老母,妻儿兄弟!<br />
只是让赵海没想到的是,他前前后后和清军作战十几年,如今却是又干回了老本行!<br />
每日里带着自己的属下,在大海上捕鱼。<br />
赵海收回视线,看着一名士兵用蛮力拉着渔网,脸色漆黑的训斥道。<br />
“你他娘的给老子小心些,不要把渔网弄破了,没地方补的!”<br />
他们被困于舟山的一隅之地,可谓是什么都缺。<br />
这渔网自然也是稀罕玩意!<br />
作为整个义军中最重要的生产工具,要是被弄坏了,不知道会有多少人因此饿肚子。<br />
见手下太过笨拙,赵海亲自上手,拖拽渔网。<br />
随着渔网被一点点的拉上来,看着网里那寥寥的几条小鱼,赵海忍不住嘴角抽搐。<br />
“玛德,最近的鱼是越来越难捕了!”<br />
赵海无奈的叹了口气,他身边的士兵开口询问道。<br />
“不是说部堂去吕宋向朝廷求援了吗?”<br />
“要是吕宋能送来些支援给我们,我们应该能好过些。”<br />
“只是不知道部堂什么时候能带着支援回来!”<br />
赵海撇了撇嘴说道。<br />
“谁知道呢,朝廷里的那些大人物的眼里,怕是都没有咱们这些义军吧!”<br />
“部堂能不能求到支援,还是两回事呢!”<br />
一旁的小兵挠挠头说道。<br />
“不会吧!”<br />
“听说现在吕宋的这位监国殿下,相当的英明神武,带兵在广东取得了难得的大捷,打死了好些八旗兵呢。”<br />
“应该不会不管我们吧,我们好歹也是大明的军队!”<br />
赵海耸耸肩,再一次说出了自己的口头禅。<br />
“谁知道呢!”<br />
叹了口气,赵海继续观察起了四周,用自己丰富的经验,判断整片水域哪里有鱼。<br />
他们现在处于长江口附近,是江水和海水交汇的地方!<br />
偏绿色的江水和蓝色的海水,有一个相当明显的分界线!<br />
太空中的太阳很大,厚重的云层在海面上留下大片的阴影。<br />
平滑如镜的海面上,不时的就会有那么几条鱼跃出水面。<br />
鱼鳞反射着太阳光,金灿灿,耀闪闪,看起来漂亮极了!<br />
噗通一声,鱼儿入水!<br />
尾巴在水面上扑腾出不小的浪花,掀起的波澜迅速向四周扩张。<br />
然后逐渐变得细密,最后消弭于无形!<br />
有鱼鹰从水面上掠过,在海面上形成一道长长的涟漪。<br />
翅膀振动,一头栽入了水力,然后鸟喙夹着一条鱼儿从海面上冒头。<br />
就在赵海看着美景出神的时候,身旁的几名士兵忽然齐齐发出一阵惊呼。<br />
“快看,快看!”<br />
“头儿你快看那边!”<br />
“好多的大船,挂着的还都是我大明的旗帜!”<br />
“...”<br />
赵海顺着自己手下指着的方向望去,一眼便看到了一只规模庞大的船队。<br />
船队打头的是两条西夷的风帆战船,但却挂着大明十二角日月旗。<br />
这两条打头的战船后面,跟着的是十余条船身高大的大福船。<br />
船队前后连成一条直线,向着舟山群岛驶来。<br />
赵海等人脸上露出惊喜之色,赵海开口说道。<br />
“哈哈,是大明的旗帜,来了,朝廷给我们的支援来了!”<br />
“返航返航,大家快返航,我们回去看热闹!”<br />
随着赵海的命令,这条不大的渔船开始返航。<br />
等他们返回港口之后,那只巨大的船队已经靠岸,船舷和码头相连的踏板已经搭设好了。<br />
一名名瘦骨嶙峋的明军士兵蜂拥涌到码头围观!<br />
看着一袋袋粮食,军服,大量的各种生活物资,军械,甲胃等被不断的搬运下船。
范德兰和布朗等人被招待了一顿美事,稍作修整,便开始顺着海路北上。<br />
按照尚可喜的命令,他们将会被送入京师。<br />
然后同清廷会和他们商议,重建大清水师的事情!<br />
第二百九十三章援助舟山义军<br />
舟山群岛!<br />
舟山群岛位于长江口南侧,杭州湾的外海。<br />
整个群岛东西长182千米,南北宽169千米,是中国第一大群岛。<br />
也是目前江南抗清义军的大本营所在!<br />
只是,由于清廷的迁界禁海,如今义军的生活很不好过。<br />
群岛上开垦的农田数量有些,种植出来的粮食,压根养活不了多少人。<br />
很多义军都是靠渔获来填饱肚子!<br />
赵海站在船头遥望着不远处的大陆,眼中满是思念。<br />
那是他的故乡所在!<br />
可是,他虽然思念故乡,却是绝对不会投清的!<br />
原因很简单,他是金华人,原本只是一个普通的渔夫,靠打鱼维生。<br />
但在清廷在杀入江南之后,一路屠城杀人。<br />
整个江南都被杀的血流成河!<br />
金华也没能幸免,爆发了惨绝人寰的金华大屠杀,几十万人遇难。<br />
他的家人全部惨死清军的屠刀之下,只有他一人因为外出打鱼,侥幸活了下来。<br />
他和清廷有深仇大恨!<br />
他就是为了给家人报仇,才加入的抗清义军。<br />
赵海觉得,自己如果投清的话。<br />
死后怕是无颜面见自己的老父老母,妻儿兄弟!<br />
只是让赵海没想到的是,他前前后后和清军作战十几年,如今却是又干回了老本行!<br />
每日里带着自己的属下,在大海上捕鱼。<br />
赵海收回视线,看着一名士兵用蛮力拉着渔网,脸色漆黑的训斥道。<br />
“你他娘的给老子小心些,不要把渔网弄破了,没地方补的!”<br />
他们被困于舟山的一隅之地,可谓是什么都缺。<br />
这渔网自然也是稀罕玩意!<br />
作为整个义军中最重要的生产工具,要是被弄坏了,不知道会有多少人因此饿肚子。<br />
见手下太过笨拙,赵海亲自上手,拖拽渔网。<br />
随着渔网被一点点的拉上来,看着网里那寥寥的几条小鱼,赵海忍不住嘴角抽搐。<br />
“玛德,最近的鱼是越来越难捕了!”<br />
赵海无奈的叹了口气,他身边的士兵开口询问道。<br />
“不是说部堂去吕宋向朝廷求援了吗?”<br />
“要是吕宋能送来些支援给我们,我们应该能好过些。”<br />
“只是不知道部堂什么时候能带着支援回来!”<br />
赵海撇了撇嘴说道。<br />
“谁知道呢,朝廷里的那些大人物的眼里,怕是都没有咱们这些义军吧!”<br />
“部堂能不能求到支援,还是两回事呢!”<br />
一旁的小兵挠挠头说道。<br />
“不会吧!”<br />
“听说现在吕宋的这位监国殿下,相当的英明神武,带兵在广东取得了难得的大捷,打死了好些八旗兵呢。”<br />
“应该不会不管我们吧,我们好歹也是大明的军队!”<br />
赵海耸耸肩,再一次说出了自己的口头禅。<br />
“谁知道呢!”<br />
叹了口气,赵海继续观察起了四周,用自己丰富的经验,判断整片水域哪里有鱼。<br />
他们现在处于长江口附近,是江水和海水交汇的地方!<br />
偏绿色的江水和蓝色的海水,有一个相当明显的分界线!<br />
太空中的太阳很大,厚重的云层在海面上留下大片的阴影。<br />
平滑如镜的海面上,不时的就会有那么几条鱼跃出水面。<br />
鱼鳞反射着太阳光,金灿灿,耀闪闪,看起来漂亮极了!<br />
噗通一声,鱼儿入水!<br />
尾巴在水面上扑腾出不小的浪花,掀起的波澜迅速向四周扩张。<br />
然后逐渐变得细密,最后消弭于无形!<br />
有鱼鹰从水面上掠过,在海面上形成一道长长的涟漪。<br />
翅膀振动,一头栽入了水力,然后鸟喙夹着一条鱼儿从海面上冒头。<br />
就在赵海看着美景出神的时候,身旁的几名士兵忽然齐齐发出一阵惊呼。<br />
“快看,快看!”<br />
“头儿你快看那边!”<br />
“好多的大船,挂着的还都是我大明的旗帜!”<br />
“...”<br />
赵海顺着自己手下指着的方向望去,一眼便看到了一只规模庞大的船队。<br />
船队打头的是两条西夷的风帆战船,但却挂着大明十二角日月旗。<br />
这两条打头的战船后面,跟着的是十余条船身高大的大福船。<br />
船队前后连成一条直线,向着舟山群岛驶来。<br />
赵海等人脸上露出惊喜之色,赵海开口说道。<br />
“哈哈,是大明的旗帜,来了,朝廷给我们的支援来了!”<br />
“返航返航,大家快返航,我们回去看热闹!”<br />
随着赵海的命令,这条不大的渔船开始返航。<br />
等他们返回港口之后,那只巨大的船队已经靠岸,船舷和码头相连的踏板已经搭设好了。<br />
一名名瘦骨嶙峋的明军士兵蜂拥涌到码头围观!<br />
看着一袋袋粮食,军服,大量的各种生活物资,军械,甲胃等被不断的搬运下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