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百年前,我大明的舰队领先于世界,横行海上,最远曾经跨过马六甲,越过整个印度洋,行至木骨都束。”<br />
“却是不成想,如今反倒被一群洋夷给欺到了家门口!”<br />
“虽然不愿意承认,但洋夷在航海和造船方面,的确已经反超了我大明,有值得我大明学习的地方。”<br />
“两百年的海禁,就让我大明落后洋夷,这固步自封当真要不得啊!”<br />
郑成功在一旁附和道。<br />
“殿下所言甚是!”<br />
将近一个月的航行之后,明军舰队距离荷兰人的巴达维亚已经没有多远了。<br />
按照航程来算,不出意外的话,明军将在三天后抵达巴达维亚的外海!<br />
朱宏煜接着吐槽说道。<br />
“都说当年仁宣之治有多么多么的好,百姓安居,百业兴盛。”<br />
“可我大明的衰落,也正是从宣德缩边放弃经略草原和安南,和停止下西洋开始的。”<br />
宣德缩边,直接使得永乐大帝大半辈子打下来的疆域化为泡影。<br />
如同抵在草原心口位置的匕首,那些个深入草原的卫所,被宣德拱手相让!<br />
以至于瓦剌人在草原上一点点做大,遂有了让大明战神翻车的土木堡之变!<br />
大明京营五十万精锐尽丧,勋贵失势,官集团做大<br />
大明彻底开始恬武嬉,失去了扩张进取的动力。<br />
放弃安南,旧港等地,更是使得大明失去了在南洋扩张的桥头堡,直接关上了大明面向海洋的大门。<br />
接下来的海禁,更是将窗户都给关上了!<br />
虽然短时间来看,宣德缩边确实缓解了朝廷的财政压力,使得百姓得以休养生息。<br />
但从长远来看,宣德皇帝的所作所为,是何等之短视?<br />
要是永乐皇帝泉下有知,知道自己的好圣孙的所作所为,怕不是得气的从坟头里爬出来抽他!<br />
朱宏煜敢吐槽宣德皇帝的缩边,郑成功却是不敢,只能在一旁沉默以对。<br />
朱宏煜见状,哈哈一笑,转移话题说道。<br />
“老泰山想必对西洋诸国的历史也是有所了解的!”<br />
郑成功点头应诺。<br />
“是的殿下!”<br />
“尤其是西洋诸国的殖民扩张史,闻之,让人不寒而栗啊!”<br />
“其行径之野蛮凶残,简直同禽兽无异!”<br />
“其殖民船队,每到一处,便行烧杀劫掠之举,动辄屠戮当地百姓。”<br />
“贩卖人口,种族灭绝屠杀”<br />
“然后传播其西洋邪教,毁灭当地的明!”<br />
“老臣每每想到这些,便觉得背后发凉!”<br />
能说出这话,可见郑成功这个所谓的天主教徒的信仰水份有多大!<br />
朱宏煜面色凝重的开口说道。<br />
“现在这些洋人的殖民脚步已经到了南洋,若我大明不能振作起来,积极应对。”<br />
“后果不堪设想!”<br />
“如今的世界,是一个大争之世,儒家原先的那些温良恭俭让要不得了!”<br />
“现在这个世界,就是一个残酷的炼狱修罗场,容不得一丝半点儿的温情和善良!”<br />
“我们必须得争,必须得扩张,必须得拿起刀枪,随时准备迎接强敌!”<br />
“现在不争,现在固步自封,等别人的屠刀砍到头上的时候,再想要争,可就迟了!”<br />
“大明绝不能放弃海洋!”<br />
“危险来自海洋,机遇来自海洋,财富来自海洋,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也都在于海洋!”<br />
“如今,将荷兰人赶出南洋,收复满剌加,便是我大明走向海洋的第一步!”<br />
郑成功闻言,噗通一声,单膝跪地开口说道。<br />
“老臣愿为王前驱!”<br />
“为我大明开扩南洋!”<br />
朱宏煜赶忙扶起了自己的老泰山,开口说道。<br />
“老泰山乃国之肱骨,无需多礼!”<br />
就在这时候,朱宏煜座舰上的瞭望手敲响了警钟。<br />
当当!当当当!<br />
发现目标的警报声响起,海风变得大了一些,船帆鼓动,给战船带来了更快的移动速度。<br />
朱宏煜拿起望远镜,向着敌人杀来的方向望去。<br />
这个时代的望远镜质量并不是很好,镜片不够清晰也就算了,由于打磨的技术缺陷,看远处的景物时,会有所形变。<br />
但这个时代,就只有这样的技术条件!<br />
朱宏煜也没有办法!<br />
一只庞大的船队出现在了朱宏煜的视线尽头。<br />
三色旗高挂,雪白的船帆彷佛要和大海连成一片。<br />
黑色的船身也是相当的显眼,海面上隐隐传来号角声。<br />
那是荷兰人在巴达维亚的舰队!<br />
明军自吕宋发兵,庞大的舰队气势汹汹的杀向巴达维亚,一路上声势很大,压根就遮掩不住。<br />
荷兰人在南洋有商船无数,很容易就掌握了明军舰队的行踪。<br />
在明军舰队即将杀至巴达维亚之前,派出自己的舰队拦截,是很正常的操作。<br />
随着双方之间的距离不断的拉近,一片平静的大海上,气氛开始变得越来越压抑。<br />
战争的阴云越来越浓重!<br />
朱宏煜站在船头,眺望着远处的荷兰舰队。<br />
下令明军这边的厨房准备生火做饭,大军开始准备战斗。<br />
第三百一十七章大明的金字招牌
“却是不成想,如今反倒被一群洋夷给欺到了家门口!”<br />
“虽然不愿意承认,但洋夷在航海和造船方面,的确已经反超了我大明,有值得我大明学习的地方。”<br />
“两百年的海禁,就让我大明落后洋夷,这固步自封当真要不得啊!”<br />
郑成功在一旁附和道。<br />
“殿下所言甚是!”<br />
将近一个月的航行之后,明军舰队距离荷兰人的巴达维亚已经没有多远了。<br />
按照航程来算,不出意外的话,明军将在三天后抵达巴达维亚的外海!<br />
朱宏煜接着吐槽说道。<br />
“都说当年仁宣之治有多么多么的好,百姓安居,百业兴盛。”<br />
“可我大明的衰落,也正是从宣德缩边放弃经略草原和安南,和停止下西洋开始的。”<br />
宣德缩边,直接使得永乐大帝大半辈子打下来的疆域化为泡影。<br />
如同抵在草原心口位置的匕首,那些个深入草原的卫所,被宣德拱手相让!<br />
以至于瓦剌人在草原上一点点做大,遂有了让大明战神翻车的土木堡之变!<br />
大明京营五十万精锐尽丧,勋贵失势,官集团做大<br />
大明彻底开始恬武嬉,失去了扩张进取的动力。<br />
放弃安南,旧港等地,更是使得大明失去了在南洋扩张的桥头堡,直接关上了大明面向海洋的大门。<br />
接下来的海禁,更是将窗户都给关上了!<br />
虽然短时间来看,宣德缩边确实缓解了朝廷的财政压力,使得百姓得以休养生息。<br />
但从长远来看,宣德皇帝的所作所为,是何等之短视?<br />
要是永乐皇帝泉下有知,知道自己的好圣孙的所作所为,怕不是得气的从坟头里爬出来抽他!<br />
朱宏煜敢吐槽宣德皇帝的缩边,郑成功却是不敢,只能在一旁沉默以对。<br />
朱宏煜见状,哈哈一笑,转移话题说道。<br />
“老泰山想必对西洋诸国的历史也是有所了解的!”<br />
郑成功点头应诺。<br />
“是的殿下!”<br />
“尤其是西洋诸国的殖民扩张史,闻之,让人不寒而栗啊!”<br />
“其行径之野蛮凶残,简直同禽兽无异!”<br />
“其殖民船队,每到一处,便行烧杀劫掠之举,动辄屠戮当地百姓。”<br />
“贩卖人口,种族灭绝屠杀”<br />
“然后传播其西洋邪教,毁灭当地的明!”<br />
“老臣每每想到这些,便觉得背后发凉!”<br />
能说出这话,可见郑成功这个所谓的天主教徒的信仰水份有多大!<br />
朱宏煜面色凝重的开口说道。<br />
“现在这些洋人的殖民脚步已经到了南洋,若我大明不能振作起来,积极应对。”<br />
“后果不堪设想!”<br />
“如今的世界,是一个大争之世,儒家原先的那些温良恭俭让要不得了!”<br />
“现在这个世界,就是一个残酷的炼狱修罗场,容不得一丝半点儿的温情和善良!”<br />
“我们必须得争,必须得扩张,必须得拿起刀枪,随时准备迎接强敌!”<br />
“现在不争,现在固步自封,等别人的屠刀砍到头上的时候,再想要争,可就迟了!”<br />
“大明绝不能放弃海洋!”<br />
“危险来自海洋,机遇来自海洋,财富来自海洋,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也都在于海洋!”<br />
“如今,将荷兰人赶出南洋,收复满剌加,便是我大明走向海洋的第一步!”<br />
郑成功闻言,噗通一声,单膝跪地开口说道。<br />
“老臣愿为王前驱!”<br />
“为我大明开扩南洋!”<br />
朱宏煜赶忙扶起了自己的老泰山,开口说道。<br />
“老泰山乃国之肱骨,无需多礼!”<br />
就在这时候,朱宏煜座舰上的瞭望手敲响了警钟。<br />
当当!当当当!<br />
发现目标的警报声响起,海风变得大了一些,船帆鼓动,给战船带来了更快的移动速度。<br />
朱宏煜拿起望远镜,向着敌人杀来的方向望去。<br />
这个时代的望远镜质量并不是很好,镜片不够清晰也就算了,由于打磨的技术缺陷,看远处的景物时,会有所形变。<br />
但这个时代,就只有这样的技术条件!<br />
朱宏煜也没有办法!<br />
一只庞大的船队出现在了朱宏煜的视线尽头。<br />
三色旗高挂,雪白的船帆彷佛要和大海连成一片。<br />
黑色的船身也是相当的显眼,海面上隐隐传来号角声。<br />
那是荷兰人在巴达维亚的舰队!<br />
明军自吕宋发兵,庞大的舰队气势汹汹的杀向巴达维亚,一路上声势很大,压根就遮掩不住。<br />
荷兰人在南洋有商船无数,很容易就掌握了明军舰队的行踪。<br />
在明军舰队即将杀至巴达维亚之前,派出自己的舰队拦截,是很正常的操作。<br />
随着双方之间的距离不断的拉近,一片平静的大海上,气氛开始变得越来越压抑。<br />
战争的阴云越来越浓重!<br />
朱宏煜站在船头,眺望着远处的荷兰舰队。<br />
下令明军这边的厨房准备生火做饭,大军开始准备战斗。<br />
第三百一十七章大明的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