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精忠也是趁此时机,动兵猛攻厦门。<br />
厦门的郑军支应不住,无奈退守金门岛。<br />
随着清廷的大规模反扑,明军前后丢掉了澳门,雷州,南澳,厦门等地。<br />
明军在珠江口的沿海,仅仅只剩下了一个香港岛。<br />
福建沿海只剩下一个金门岛。<br />
还有就是浙江沿海的舟山群岛!<br />
唯一的好消息就是香港外海那一场规模不大的海战的胜利。<br />
乍一看,大陆战局的胜负天平,再次向着清廷倾斜<br />
明军去年一年辛苦打出来的大好局面,一朝尽丧。<br />
这让朱宏煜的脸色如何能好看的起来!<br />
但这却也是没办法的办法,清廷的实力摆在那里,此时的大明和清廷之间,确实有很大的差距。<br />
再加上明军将精力放在了南洋,大陆占据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只能说是很正常。<br />
忽然,朱宏煜脸上凝重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抹飞扬的神采。<br />
“哈!哈哈哈!”<br />
“晋王不愧是天下名将,不负孤之重望啊!”<br />
朱宏煜看到了李定国在掸邦全歼两千正黄旗满洲兵,阵斩满洲将领爱星阿,击退吴三桂所部进犯的消息。<br />
朱宏煜忍不住拍腿大笑,心情舒畅。<br />
“哈哈哈哈!”<br />
“两千正黄旗满洲兵被全歼,这下清廷可要肉痛死了!”<br />
如果李定国全歼的只是两千绿营,朱宏煜压根不会有多高兴。<br />
但他全歼的可是两千正黄旗满洲兵啊!<br />
这下绝对是要震动天下了!<br />
要知道,这个时代的满洲兵,其总数也不过五六万之数。<br />
清廷八旗在册的满洲男丁,加起来超不过二十万去!<br />
这说的还是不分老幼,连带襁褓婴儿到苍苍白发都算在里面的数字。<br />
被李定国一战干掉了两千,足够清廷心痛到无法呼吸了!<br />
就在这时候,外边忽然传来了通报声。<br />
“殿下,延平王在外求见!”<br />
朱宏煜微微颔首说道。<br />
“把人带进来吧!”<br />
不多时,郑成功就被带到了朱宏煜面前,两人刚易见面,郑成功就开口说道。<br />
“殿下,老臣这边接到了战报,大陆战局吃紧,我们或许这边该班师了!”<br />
朱宏煜接到了战报,郑成功那边接到战报,其实也就是个前后脚的事情。<br />
因为送战报来的船只,根本就是同一条船!<br />
朱宏煜微微颔首说道。<br />
“老泰山先坐!”<br />
王汝贤帮郑成功搬来了一张椅子,郑成功拍了拍屁股坐下,脸上满是肉眼可见的急色。<br />
朱宏煜却是不急不缓的开口说道。<br />
“老泰山不必如此着急!”<br />
郑成功开口说道。<br />
“厦门都丢了啊,老臣如何能不着急!”<br />
第三百三十六章战略定力<br />
朱宏煜摆摆手说道。<br />
“无妨,现在丢了,将来再打回去就是!”<br />
“对我大明来说,目前最要紧的事情,是要先稳固好抚远城和马六甲这两处要害之地,将南洋彻底纳入我大明治下。”<br />
“等这两地稳固,我们才能从南洋抽身,调兵反攻大陆!”<br />
“否则,容易捡了芝麻,丢了西瓜!”<br />
“厦门,澳门,雷州等地的丢失已经是事实了,即使我们现在回师,也改变不了什么。”<br />
“同样,由于香港和金门的地理因素,清廷也同样不可能继续扩大战果。”<br />
“也就是说,现在大陆的战局已经进入了战略相持阶段。”<br />
“我们现在最该做的,是趁着这个战略相持的空窗期,将南洋彻底吞下,扩大我大明的实力。”<br />
“而非是南洋打到一半,就因为大陆战场丢城失地,而选择回师大陆。”<br />
“要是南洋未能彻底平定,因为我等的急切回师,而再次生乱,这一战和竹篮打水一场空有何分别?!”<br />
“稳住,不要慌,要有一定的战略定力,一但定下战略,就不要左右摇摆!”<br />
“当下对我大明来说,最要紧的事情,不是大陆上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是在南洋的战局!”<br />
郑成功闻言,点头说道。<br />
“老臣明白了!”<br />
他心中了一丝苦涩,自己活了一大把年纪了,反而不如年纪轻轻的监国殿下有定力,当真是惭愧啊。<br />
朱宏煜这才满意的颔首。<br />
明末的历史已经证明过一次,战略摇摆要不得。<br />
崇祯年间大明的剿寇抗虏战局之所以败坏,那就是因为大明一直在战略摇摆。<br />
历史上在崇祯十五年,松锦大战战败之前,明军对上关内的流寇,在战力上还是占优的。<br />
李自成,张献忠等人都是一直在被明军辇着打,占不到多大的便宜。<br />
尤其是在杨嗣昌提出四正六隅十面张网的战术,担任五省总督,督师中原剿贼战事的那段时间里。<br />
李自成,张献忠等人都被打的十分狼狈!<br />
可是,每到流寇快被明军彻底剿灭之时,建奴就入关了。<br />
一点战略定力没有的崇祯,就开始瞎指挥,被建奴牵着鼻子走,将正在围剿流寇的明军抽调入京勤王。<br />
使得流寇得以逃脱明军围剿,且一步步发展壮大!<br />
直到流寇彻底做大不可治,他自己也是往老歪脖子树上一挂,嘎嘣一声君王死社稷了。
厦门的郑军支应不住,无奈退守金门岛。<br />
随着清廷的大规模反扑,明军前后丢掉了澳门,雷州,南澳,厦门等地。<br />
明军在珠江口的沿海,仅仅只剩下了一个香港岛。<br />
福建沿海只剩下一个金门岛。<br />
还有就是浙江沿海的舟山群岛!<br />
唯一的好消息就是香港外海那一场规模不大的海战的胜利。<br />
乍一看,大陆战局的胜负天平,再次向着清廷倾斜<br />
明军去年一年辛苦打出来的大好局面,一朝尽丧。<br />
这让朱宏煜的脸色如何能好看的起来!<br />
但这却也是没办法的办法,清廷的实力摆在那里,此时的大明和清廷之间,确实有很大的差距。<br />
再加上明军将精力放在了南洋,大陆占据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只能说是很正常。<br />
忽然,朱宏煜脸上凝重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抹飞扬的神采。<br />
“哈!哈哈哈!”<br />
“晋王不愧是天下名将,不负孤之重望啊!”<br />
朱宏煜看到了李定国在掸邦全歼两千正黄旗满洲兵,阵斩满洲将领爱星阿,击退吴三桂所部进犯的消息。<br />
朱宏煜忍不住拍腿大笑,心情舒畅。<br />
“哈哈哈哈!”<br />
“两千正黄旗满洲兵被全歼,这下清廷可要肉痛死了!”<br />
如果李定国全歼的只是两千绿营,朱宏煜压根不会有多高兴。<br />
但他全歼的可是两千正黄旗满洲兵啊!<br />
这下绝对是要震动天下了!<br />
要知道,这个时代的满洲兵,其总数也不过五六万之数。<br />
清廷八旗在册的满洲男丁,加起来超不过二十万去!<br />
这说的还是不分老幼,连带襁褓婴儿到苍苍白发都算在里面的数字。<br />
被李定国一战干掉了两千,足够清廷心痛到无法呼吸了!<br />
就在这时候,外边忽然传来了通报声。<br />
“殿下,延平王在外求见!”<br />
朱宏煜微微颔首说道。<br />
“把人带进来吧!”<br />
不多时,郑成功就被带到了朱宏煜面前,两人刚易见面,郑成功就开口说道。<br />
“殿下,老臣这边接到了战报,大陆战局吃紧,我们或许这边该班师了!”<br />
朱宏煜接到了战报,郑成功那边接到战报,其实也就是个前后脚的事情。<br />
因为送战报来的船只,根本就是同一条船!<br />
朱宏煜微微颔首说道。<br />
“老泰山先坐!”<br />
王汝贤帮郑成功搬来了一张椅子,郑成功拍了拍屁股坐下,脸上满是肉眼可见的急色。<br />
朱宏煜却是不急不缓的开口说道。<br />
“老泰山不必如此着急!”<br />
郑成功开口说道。<br />
“厦门都丢了啊,老臣如何能不着急!”<br />
第三百三十六章战略定力<br />
朱宏煜摆摆手说道。<br />
“无妨,现在丢了,将来再打回去就是!”<br />
“对我大明来说,目前最要紧的事情,是要先稳固好抚远城和马六甲这两处要害之地,将南洋彻底纳入我大明治下。”<br />
“等这两地稳固,我们才能从南洋抽身,调兵反攻大陆!”<br />
“否则,容易捡了芝麻,丢了西瓜!”<br />
“厦门,澳门,雷州等地的丢失已经是事实了,即使我们现在回师,也改变不了什么。”<br />
“同样,由于香港和金门的地理因素,清廷也同样不可能继续扩大战果。”<br />
“也就是说,现在大陆的战局已经进入了战略相持阶段。”<br />
“我们现在最该做的,是趁着这个战略相持的空窗期,将南洋彻底吞下,扩大我大明的实力。”<br />
“而非是南洋打到一半,就因为大陆战场丢城失地,而选择回师大陆。”<br />
“要是南洋未能彻底平定,因为我等的急切回师,而再次生乱,这一战和竹篮打水一场空有何分别?!”<br />
“稳住,不要慌,要有一定的战略定力,一但定下战略,就不要左右摇摆!”<br />
“当下对我大明来说,最要紧的事情,不是大陆上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是在南洋的战局!”<br />
郑成功闻言,点头说道。<br />
“老臣明白了!”<br />
他心中了一丝苦涩,自己活了一大把年纪了,反而不如年纪轻轻的监国殿下有定力,当真是惭愧啊。<br />
朱宏煜这才满意的颔首。<br />
明末的历史已经证明过一次,战略摇摆要不得。<br />
崇祯年间大明的剿寇抗虏战局之所以败坏,那就是因为大明一直在战略摇摆。<br />
历史上在崇祯十五年,松锦大战战败之前,明军对上关内的流寇,在战力上还是占优的。<br />
李自成,张献忠等人都是一直在被明军辇着打,占不到多大的便宜。<br />
尤其是在杨嗣昌提出四正六隅十面张网的战术,担任五省总督,督师中原剿贼战事的那段时间里。<br />
李自成,张献忠等人都被打的十分狼狈!<br />
可是,每到流寇快被明军彻底剿灭之时,建奴就入关了。<br />
一点战略定力没有的崇祯,就开始瞎指挥,被建奴牵着鼻子走,将正在围剿流寇的明军抽调入京勤王。<br />
使得流寇得以逃脱明军围剿,且一步步发展壮大!<br />
直到流寇彻底做大不可治,他自己也是往老歪脖子树上一挂,嘎嘣一声君王死社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