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一人灭一国王玄策
('\n\t……<br /><br />在贞观一朝吵闹不休的同时,画面再次缓缓转过。<br /><br />长孙无忌的死,基本上象征着贞观旧臣的落幕。<br /><br />帝王收归权柄,曾经震慑朝堂的老臣死的死,贬的贬,朝堂已经成了新皇的一言堂。<br /><br />清理完这些人之后,李治固然感到高兴,但也难免时不时有些空虚。<br /><br />因为……耶耶留的人是真的好用啊!!<br /><br />你看长孙无忌吧,永徽之治的功劳他高低得占大半,朝中大事小情他基本是了然于心的,处理起事儿来那叫一个井井有条。<br /><br />若不是当真忍无可忍,李治才不舍得动他呢。<br /><br />好嘛,长孙无忌一收拾,朝中顶梁柱少了一根,总不如以前得心应手。<br /><br />李治失落之余,只有身边儿贴心还会为他分担许多政事的媚娘能聊以安慰了。<br /><br />但转念,他又一想。<br /><br />……不对啊,媚娘好像也是耶耶留给他的。<br /><br />李治脸色精彩变换了许久,最终屈服的叹了一声。<br /><br />“……留就留吧,怎么不多来点呢。”<br /><br />弹幕幽幽划过。<br /><br />【你特娘的还想要多少?一个武则天还不够啊(狗头)】<br /><br />【李世民:小崽子,魏征给你你敢不敢要啊(狗头)】<br /><br />【李治:不敢要,不敢要】<br /><br />【李治:老登,遗产不够啊,多留点!(怒火黄豆)(怒火黄豆)】<br /><br />【哎呦喂,合着这小子还知道武则天是他爹留给他的啊(贱笑黄豆)】<br /><br />【那要不知道也有点难呢(狗头)】<br /><br />……<br /><br />事实上,你还真别说。<br /><br />虽然贞观一朝的名臣名将基本上都见阎王爷去了,但是,这不代表着贞观朝的臣子都死绝了啊。<br /><br />其中,有两个人值得一提。<br /><br />一个,叫王玄策。<br /><br />一个,叫苏定方。<br /><br />画面上,金光渐渐的璀璨,继而凝聚成两团笔挺锐利的身影,目光直直的凝向了画面之外。<br /><br />天幕前。<br /><br />李世民还愣了一下。<br /><br />“王玄策?苏定方?啊……好像是有点耳熟。”<br /><br />朝中两张脸顿时一黑,幽怨的瞪了上去!<br /><br />李靖则是露出恍然惊讶之色。<br /><br />“啊!是他!”<br /><br />苏定方,于贞观时曾随李靖破东突厥,受封左武侯中郎将(四五品小官)。<br /><br />虽然在当时那一场战役中,表现也挺突出的,但是由于李靖和李勣等人太过耀眼,几乎占据了所有的风采,与之相比,区区单枪匹马杀了几百人的他就显得比较透明了。<br /><br />此后二十多年,一直未有晋封。<br /><br />至于王玄策。<br /><br />李世民实打实的寻思了半天,这才灵光一闪,恍悟的一敲手掌。<br /><br />“哦!想起来了,这不是朕的外交官嘛!!”<br /><br />……<br /><br />天幕画面上。<br /><br />金光渐渐在第一个身影上定格,继而镜头如飞驰的鸟儿一样翱翔而去。<br /><br />大漠古道在眼前铺陈开来,一直延伸到长安都城。<br /><br />那里,是贞观年。<br /><br />强盛的大唐王朝在中原定主,四面八方的大小国邦纷纷来朝。<br /><br />唐玄奘法师的西行之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n\t路由于西游记的传颂人尽皆知,但是其中有一个人的光彩却被隐没其中,鲜为人知。<br /><br />他的名字,叫王玄策。<br /><br />是个外交官。<br /><br />事情呢,是这样的。<br /><br />【贞观十五年(641年)印度的中天竺送使节来唐。】<br /><br />一批风尘仆仆的使者踏过长安城的正门,震惊的仰望着这座繁华而又宏伟的都城。<br /><br />“这、这这这这,这就是玄奘法师所说的大唐么?原先我倒是法师太夸张,如今一看……”<br /><br />他们对视一眼,齐刷刷咽了口口水。<br /><br />“法师实在是太谦虚了!!”<br /><br />昔年,玄奘抵达天竺,天竺王友好的接待了他,并且敬畏的询问了关于大唐王朝的事儿。<br /><br />玄奘倒也没藏着,随口把李世民的生平捡了两件给他讲了讲。<br /><br />要么说二凤拿出去装逼就是有面儿呢,天竺王一听,我靠牛逼,当场佩服的五体投地。<br /><br />对玄奘更恭敬不说,还对东土大唐带上了更多的瞻仰和敬畏之情。<br /><br />玄奘走后没几年,他就派人颠颠的带着礼跑来东土大唐串门了。<br /><br />李世民接到了使团,倒是挺热情的相迎。<br /><br />“使节在我大唐别见外,千万别把自己当外人,吃好喝好玩好啊!”<br /><br />使节们于是在大唐爽了两年,简直醉生梦死乐不思竺。<br /><br />但启程之日总要到来,他们还是依依不舍的准备离开了。<br /><br />大唐泱泱大国,二凤能好意思让人家徒步走回去?<br /><br />他大手一挥。<br /><br />“如此,为保使节路上平安,朕挑些个人送尔等回去!”<br /><br />二凤四处瞅了瞅,拣了几个人。<br /><br />其中就有当时还是区区县令的王玄策。<br /><br />拢共二十多人,就这样踏上了返程之路。<br /><br />回去之后,四天竺的国王态度好的不得了,对唐朝送来的好东西又是稀罕又是震惊,对大唐更加敬畏向往。<br /><br />临走的时候,天竺国王又寻了一批使者,搓着手笑呵呵道。<br /><br />“王大人,吾等还想再多多瞻仰大唐风貌,您看……”<br /><br />王玄策:…………<br /><br />行呗,带上就带上呗。<br /><br />天竺王大喜过望。<br /><br />于是,一行人大包小包的回去了。<br /><br />这是第一次西行,也让王玄策基本上摸清了路。<br /><br />关键问题是,你人捎回来了,那不还得送回去么?<br /><br />那二凤的意思也很简单。<br /><br />既然你熟路,那还是你去吧。<br /><br />于是,王玄策踏上了第二次西行之路。<br /><br />【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唐朝又派王玄策为正使、蒋师仁为副使一行30人出使天竺(印度)。】<br /><br />当时,谁都没料到。<br /><br />这一次出使,却出事儿了。<br /><br />临近天竺国时,王玄策勒马蹙眉,瞧了一眼周边,露出一抹狐疑之色。<br /><br />分明临近国都,缘何如此冷清?<br /><br />不等王玄策继续判断情况,变数就发生了。<br /><br />四处汇聚了一批乱军,嘈杂嘶吼着冲了上来!!<br /><br />“这到底怎么回事儿?!!”<br /><br />王玄策于乱军之中勃然大怒,顾不上防御,一脚踹翻了一个乱贼,揪着天竺使者的嗓子怒斥。<br /><br />使者哭丧着脸,哆哆嗦嗦。<br /><br />“国、国中怕是生变了……”<br /><br />王玄策脸色铁青!!<br /><br />不错。<br /><br />当时的天竺王朝发生了内乱,旧的对唐友好王族被赶下了台,如今当政的,乃是新的派别,而且对大唐王朝充满敌意。<br /><br />王玄策这三十来个史臣,纯纯是撞到枪口上来了。<br /><br />在乱军之下,三十个人根本没有还手之力,最后只有王玄策和副使勉强遁逃了出来。<br /><br />跑了之后,按照常理来说,身为使者的王玄策最好的做法是想办法返回大唐,向李世民汇报情况。<br /><br />但是王玄策他不。<br /><br />他跑了之后,越想越气,越气越想。<br /><br />他阴着脸,掐断了一截枯枝。<br /><br />“……若这样丢人的逃回去,我哪来的脸面见陛下!!!”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