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节
('<!--<center>AD4</center>-->\n\t\t\t\t 大石头,上面写着“文风岛”,西宁郡主看完道,“这字苍劲有力,倒是有几分颜筋柳骨在里面。”便望向了芳云,这时候,突然南安郡主哎呦了一声,把大家的视线都引过去了,云芳也就顺势走过去,原来是南安郡主下船的时候有点儿腿软,就有几分摇晃,就不禁喊出来了。<br/><br/> 云芳赶忙命人抬来软轿子,都搀扶着上了软轿,一路欣赏风景,一路往岛上的假山爬,倒也便意。<br/><br/> 到了山顶,就感觉一阵凉风来袭,好不惬意。又听得潺潺水声,才看到,这处专门引来一股活水,从山顶一路流下去,倒是极为有趣。<br/><br/> 闹了大半天,众人这才静了下了,芳云命人点了一根筷子粗细的甜梦香,这才开始写诗。<br/><br/> 最终评定还是二位郡主得了头名,第二名却有几分出乎意料,是徐悠梅得了去。众人都说这诗写的淡雅脱俗,而且还言之有物。不过到底是屈居第二。西宁郡主撇撇嘴,“都是大家闺秀,好好地赏荷花,居然还再诗里面提到买莲子什么的,果真是上不得台面。”<br/><br/> 这话一出,又得了几分寂静。许悠梅眼圈一红,便要上前辩驳,被旁边的人给拉住了。南安郡主笑着打圆场道:“这还真是的,不过大俗大雅嘛!唐朝时候的白居易写的诗必定要先给老妪等人读读,一直改到目不识丁之人都能明白,才肯留下。徐家妹妹也算是深得香山居士之精髓了,倒是不负今天游湖之事儿。”<br/><br/> 云芳赶忙道:“今儿可是有彩头的,再这么议论可就什么都晚了。”当下命人将诗稿收起,等过几日做成册子,每人一份。<br/><br/> 一直跟着的龚姨娘出声道:“也是时候该摆膳了,厨上命人来请示,是摆在这里,还是花厅。”<br/><br/> 云芳笑着道:“哎呦!是我不查,这都这个时辰了,大家想必也饿了,略备薄酒请诸位姐妹移步花厅。”<br/><br/> 一群人便由原路返回,乘舟上了岸,回到花厅。这才开席,各色菜肴,流水似地端上来,最惹人注意的就是几道海鲜了,都是用尺盘装的。南安郡主笑着问道:“这盘子里头怎么还透着亮光。”往过一瞧,这盘子不禁大,而且还有一扎高,里头的透出一股柔和的光,把这鱼衬得更加诱人了。<br/><br/> 云芳笑道:“不过是下人想出的小把戏,这里面是空心的,然后放上香薰在点燃。倒是再耽搁下去这鱼就不好了。”<br/><br/> 一顿饭宾主尽欢,连南安郡主也没有再趁机发难,这让云芳心理松了一口气,本以为这一天就要这么圆满的过去了,哪成想还是出事儿了。<br/><br/> 千防万防家贼难防,就防着众位小姐妹和自家哥哥接触了,哪成想自家那个不省心的妹妹居然趁着人多,跑到了前院的小花园,还脚底一滑,落水了。被上门接自家亲娘和妹妹回家的南安王幼子杜靖达给救出来了。而且还是在众目睽睽之下,再加上二小姐身边的丫鬟,个个扯开嗓门大呼救命,几乎在前院伺候的奴才们都赶去救人,就看到了一幅英雄救美的画面,当时的二小姐楚楚可怜,依偎在杜公子怀中。<br/><br/> 连将南安王一家送到二门的杨氏也看到了这件事儿,当时就急匆匆地把其他家的客人送走。然后请南安王妃一家到了前院的一个小别院休息,又命人拿了衣裳,给杜公子换上,再上了热茶热汤等物给众人压惊。<br/><br/> 这当口,杨氏已经大概问清楚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无非是二小姐被放出来之后,觉得父亲一日比一日待自己冷淡,又没有亲娘撑腰,感觉日子不如以往顺心,觉得奴才也不用心伺候了,衣食住行样样挑剔,和同样是庶出的姐姐一比较,发现优越感突然消失了。前几日,一直看不上的傻大姐,不,大姐姐,居然被记入嫡母名下,还得到了一份好姻缘。这让一向眼高手低的二小姐受到了天大的刺激,也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br/><br/> 再一听,今天要开荷花宴席,邀请京城的众位夫人,当即就有几分坐不住了,本想着嫡母肯定会带自己出去见识见识,也好再众位夫人面前露脸,哪成想,只是在<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厅里略待了待,就被打发出去了,连见面礼也都是随意的一给,这才彻底把高傲的二小姐击败了,原来嫡母就没有为自己打算。这怎么办?最后一想,只有靠自己了,一狠心,找到自己的丫鬟一顿威逼利诱,便偷偷溜到前院了,当然不是走门,而是爬墙。<br/><br/> 听到丫鬟交代到这里,屋里伺候的心腹们都一脸的愕然,连杨氏都佩服这姑娘,果真是够狠的,平日里娇滴滴的风一吹就倒了,居然能做出爬墙这种举动,而且还真的爬过去了。余下的无非就是如何看到了,南安府的杜公子长得不错,貌比潘安,又打扮的像个富家子弟,然后一问旁人知道是王府里的公子,这就跳入池子里,来了这么一出戏。<br/><br/> 虽然是手段稚嫩一些,但是对将将十三岁的姑娘来说,也算是难得了。可惜呀!没有用到正道上,要不然前途不可限量。<br/><br/> 事情既然问清楚了,也就没什么了,一挥手,凡是参与这件事儿的人,一律关起来等候发落。<br/><br/> 至于现在最头疼的就是如何和南安王妃解释这事儿,是自家的姑娘主动投怀送抱,人家不过是吃了挂落,那公子一看就是被保护的很好的那种孩子,尚未经历过这种事儿,也没多想,就直接跳下去救人了, xi_ng 子也算是单纯的。虽说是夏天了,毕竟池子里的水够凉的,要是在有了什么不适,可真是没法子交代了。王府里的公子,可都是各各身娇肉贵。<br/><br/> 果然,到了前面,就见南安王妃怒气冲冲地质问:“贵府里真是好家教呀!这手段真是不输于里的姑娘,本王妃也算是见识了。”<br/><br/> 杨氏脸上神色未动半分,“果真是王妃有见识,毕竟圣人说,非礼勿视。大家公子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都要人教,真是好家教,让王家望尘莫及。”<br/><br/> 一句话把南安王妃顶的好半天说不出话来,气呼呼地喘了几口粗气道:“既然王夫人这么说,那就不打扰了,倒是看看王家如何收场。”横竖这种事儿是女方吃亏,男方顶多是被说一句风流不羁,早晚还是要求到自己头上,那时候,再让你尝尝厉害,思及此处就带着儿子女儿回到王府。<br/><br/> 这面王父等人已经收到了消息,匆匆赶回家中。<br/><br/> 把来龙去脉一了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亲自带人吹吹打打地去了南安王府感激王府的七公子救命之恩,然后一回手就把这个女儿送入了家庙清修。<br/><br/> 等南安郡王反应过来之后,气的摔了最心爱的一个钧窑的茶盅,回到后院冲王妃一顿叮嘱。第二日,南安王妃就不请自来,要下聘礼,将这位二姑娘娶回去,还是明媒正娶八抬大轿。<br/><br/> 杨氏只说了一句,“二姑娘得贵府七公子出手相救,本是万幸。但是也坏了名节,自是要进家庙清修,不能连累了贵府。”我王家已经冲着全京城把这事儿说明白了,就是不准备和你南安王府扯上半点关系。<br/><br/> 只把南安王妃气了个倒仰,又放不下架子,便打道回府了。一路上越想越气,那日的事儿可是大家都瞧见了,就不信你王家的姑娘不准备嫁人了,哪成想,不过几日,却是流传出来是南安王府仗势欺人,逼迫王家姑娘下嫁,再过几日,人们就好奇问什么那日去了那么多人家,都有兄<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