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AD4</center>-->\n\t\t\t\t 将人、树木、花草的影子拉得长长的。<br/><br/> 一路过去,这条走了无数回的宫道还是熟悉的模样,可却又哪里不一样了,草木更绿,花儿更红,连铺在地上的石板都是温润好看的模样。<br/><br/> 明苏提着柳枝,一路奔到仁明殿,殿门口的内侍要替她禀报她也没理,一路闯到殿中。<br/><br/> 殿中一名眼生的给事正向皇后禀事,见信国殿下闯进来,便停下了,朝她望来。<br/><br/> 皇后站在窗前背对着殿门,听闻动静,回过头来,见是她,便与她笑了笑,回头低声说了句什么,给事便退下了。<br/><br/> 明苏急惶惶地冲来,到了皇后跟前,反倒不知说什么。<br/><br/> 皇后迤逦走近,裙摆翩跹,笑望着她,道:“急急忙忙地闯来,怎么到了跟前,又不说话了?”<br/><br/> 她说着,目光下移,看到了明苏手中的柳条,道:“你为何抓着根柳条?”<br/><br/> 明苏听到柳条,一下子就回了神,忙回身将柳条掷出殿门,掷得远远的,生怕这东西伤到了阿宓的魂魄。<br/><br/> 她走回来,到郑宓面前,又显得拘谨,摇摇头道:“随手折的。”<br/><br/> 说罢仍是怔怔地看着她,就像是她从未见过这人一般。<br/><br/> 郑宓见她如此痴傻,也不知她是怎么了,走上前,试探着碰一碰她的肩,明苏没有躲,郑宓便顺着她的手臂滑下来,握住了她的手,手心有些汗,湿淋淋的。<br/><br/> “你是怎么了?”郑宓问道。<br/><br/> 明苏紧张地抿了下唇,紧盯着她,欲道,我知道你附在旁人身上的秘密啦。<br/><br/> 可话未出口,她突然想起,这只是她的猜想,皇后还未承认。<br/><br/> 这半年探寻推测,明苏已极为肯定,皇后便是郑宓,只是她想不明白这是如何做到。<br/><br/> 眼下一切都通了,明苏倏然间觉得委屈,为何你就在我面前,却不肯相认。<br/><br/> 难道那夜小客舍中所说的话都是哄我的吗?那为何又要收下我的小貔貅?<br/><br/> “儿臣欲向娘娘求一幅墨宝。”明苏说道,“儿臣近日常觉迷茫,想求娘娘赐墨宝以作勉励。”<br/><br/> 她突然赶来,突然要墨宝。郑宓只觉不寻常,对上明苏望着她的清澈目光,郑宓恍然明白,她是要看她的笔迹。<br/><br/> 她陡然间一慌,强自镇定道:“许久不曾动笔,怕是写不好看,公主不如等本宫练上几日。”<br/><br/> “我就要今日,就要此时。”明苏说道,执拗而任性。<br/><br/> 郑宓无措。明苏却步步紧逼,再问:“你给不给?”力逼着郑宓向她表态。<br/><br/> 郑宓便望着她,明苏丝毫不惧地回视,这本该是有些霸道任性的,可因她抿紧的唇角却显得十分使人心软。<br/><br/> 郑宓想,明苏必是发觉什么了?可她又如何猜得到她就是郑宓。<br/><br/> 她轻轻地叹了口气,又看了看明苏,问:“你真想要?”<br/><br/> 明苏毫不犹豫地点头。<br/><br/> 郑宓早已命人自棠宅取了棠玉往日书写过的书籍,将她的字迹临摹得极为相似,足可以假乱真。她曾书写了一封书信回去,连棠演都未瞧出端倪。<br/><br/> “好……”郑宓应道。<br/><br/> 明苏倏然亮了眼睛,像是唯恐她后悔,大步走在她前头,道:“儿臣替娘娘研墨。”<br/><br/> 她显是高兴极了,语气中都有几分轻快,背影间是这一年来少见的欢欣。<br/><br/> 郑宓走在身后,微微抬首,看着她的耳朵。记得小客舍分别那年,明苏的个头还要比她矮上一些。五年过去,她却是高出一截了。<br/><br/> 明苏笑吟吟的,不必皇后吩咐,自倒了些清水入砚。<br/><br/> 而后捻起墨锭研磨起来,一面磨,她一面道:“娘娘……”<br/><br/> 二字出口,她打住了,手下动作不停,改了口:“你,想写什么都好,只要是你写的,我都喜欢。”<br/><br/> 郑宓已拿起笔了,闻言便是一顿。明苏见她提笔,突然便想起来,<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有一回阿宓曾尝试临摹郑太傅的笔迹,除了力道,有七八成相似,乍一眼看不出来。<br/><br/> 她立即想起棠玉的那间闺阁中有一书架,上头的书中有她的笔迹,皇后大可以命人将书取来,临摹上数日,以她的天赋,必然很快就能仿出足以以假乱真的字了。<br/><br/> 明苏一慌,抬起头来,看着皇后的眼睛,她眼中的目光是她发现的第一处像阿宓的地方。明苏强调:“要你写的,你的字,我才喜欢。”<br/><br/> 她话中的意味太过明显,郑宓一怔,抬头看她,却看到明苏的眼中隐有泪光。这一瞬间,郑宓便知,明苏什么都知道了。<br/><br/> “要你的字。”明苏又强调了一遍,一字一顿的,“不要别人的。”<br/><br/> 郑宓握笔的手有了几分颤意,斜阳晚照,窗外的竹子交叉生长,影子也随意地往窗台上躺,明苏就看着她,她眼中的目光渐渐地转为哀求,便好似所有的希望都交托在她的笔下了。<br/><br/> 郑宓慌乱,只觉手中的笔重逾千钧,她低下头,脑海无数念头闪过,笔就要落下,忽然门边来了一人,站在门外出声:“见过皇后娘娘,见过信国殿下。”<br/><br/> 郑宓的笔停住了,望向门外,是赵梁。<br/><br/> 纸上只有一滴墨,是方才赵梁骤然出声时,皇后失手点下的。明苏握紧了拳头,手心满是冰凉的冷汗。<br/><br/> “小的莽撞,惊扰了娘娘与殿下。”赵梁赔笑着道,“只是陛下急召,信国殿下快快随小的前去面圣吧。”<br/><br/> 突如其来的召见,突如其来的打断,明苏满心的腻烦,险些说出「中午不是见过驾了」?郑宓轻轻拉了一下她的衣袖。<br/><br/> 明苏顺势一把抓住了她的手。她的劲道有些大,抓疼郑宓了。<br/><br/> 不能郑宓蹙一下眉头,明苏立即意识到了,忙松了手,指腹在被她握疼的地方轻轻地抚了抚。<br/><br/> “有劳中贵人走这一趟。”明苏说道,松开了手。<br/><br/> 郑宓转头看她,看到她眼底压抑的愤恨、狂躁。<br/><br/> 赵梁在外做了个请的手势,明苏举步,自郑宓身边走出。<br/><br/> 她走到门口处,郑宓在身后道:“这幅字,来日再为公主书写。”<br/><br/> 明苏脚下一顿,她知皇后此言是为安抚她,可因她这一句,她却越发地急躁,越发地迫不及待,越发想要立即就看一看这具身躯里的魂魄。<br/><br/> “多谢娘娘。”明苏并未转身,背对着皇后说罢,便走了出去。<br/><br/> 离了仁明殿,焦躁之心不减,反倒越来越充斥胸口。<br/><br/> “无为山人本事高强,陛下服了他献上的丹药,精神好多了。”赵梁突然出声道。<br/><br/> 明苏闻言,只得转了注意,笑着应对:“那就好。”<br/><br/> 赵梁落后他半步,二人走得颇快,却也不影响口中往来。<br/><br/> “中午才拜见过父皇,为何这时又有召见,可是父皇有什么吩咐?”<br/><br/> 赵梁低着头,面上始终笑吟吟的,微微屈下的腰显出几分卑微来:“这小的就不知了。”<br/><br/> 他说罢笑了两声,又道:“陛下圣心独断,小的哪能猜到陛下的心思。不过此次陛下只召见了殿下一人。<br/><br/> 兴许是服下丹药,有了精神,想起殿下来了,宫里宫外何人不知,陛下最喜欢的孩子便是您了。”<br/><br/> 明苏听懂了,这是告诉她,皇帝服下丹药,有了精神,心下又起了什么算计,这才召她去的。<br/><br/> 此<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