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AD4</center>-->\n\t\t\t\t 入殿,手里捧着一柄玉如意,笑着行了一礼,道,“是陛下命人送来的,经高僧开光,在佛前供了七七四十九日,刚取了回来。”<br/><br/> 郑宓起身,走了过去,云桑双手捧着如意呈上,口中又道:“送如意来的那位中官传了陛下的话,说是给娘娘安枕之用。”<br/><br/> 玉如意的成色极好,通体碧绿剔透,无一丝杂色,雕琢更是精细,必是出自名家之手。<br/><br/> 这个时辰,明苏还未散朝,定是上朝前,她便命人去佛堂,将这柄如意取了来。<br/><br/> 她知道她昨夜未得安眠,知道她害怕,她想让她宽心。<br/><br/> 即便她自己都在煎熬之中,但她仍是努力地,想与她一份安心。<br/><br/> 郑宓抬手,在如意上抚过,自语道:“我与她说了,要一同用晚膳。”<br/><br/> 那便务必要在晚膳回来,不能误了与明苏用膳的时辰。<br/><br/> 云桑不知她话中之意,只笑道:“既是要一同用晚膳的,陛下也太心急了,晚膳时亲手献与娘娘,岂不正好,可见是得了宝贝,便迫不及待地要让娘娘也瞧瞧,这才让人先送来的。”<br/><br/> 郑宓笑笑,接过了如意,与云桑吩咐道:“我要去一趟上华宫,选几个信得过的跟着。”<br/><br/> 云桑一怔,不知太后为何特意强调信得过,她小心地瞧了眼太后的神色,太后娘娘的那双眼眸好似深渊一般幽深不见底。<br/><br/> 见她看过来,郑宓一笑,道:“快一些。”<br/><br/> 云桑不敢耽搁,亦不敢深思,忙去办了。<br/><br/> 太后入主中宫这般久了,又掌着宫中大权,要寻几个信得过的人,自是不难。<br/><br/> 但她特意指出要信得过的,云桑明白,这是要心腹中的心腹。<br/><br/> 她一退下,郑宓又召了她宫中的内侍首领来,问道:“平日给上皇请脉的是哪几位太医?”<br/><br/> 她一向留意上华宫,上华宫中的一举一动,不止会呈禀给皇帝,也会禀与太后。<br/><br/> 故而内侍首领不假思索道:“是王、赵、董三位院使,有时也会命太医院院首亲去诊脉,几乎回回都是不同的太医。”<br/><br/> 郑宓听出来了,是太上皇害怕只用一位太医,会让这位太医被收买,加害于他,故而每回都召不同的太医。<br/><br/> 她眼中流露讥讽,与内侍吩咐道:“你这就去太医院盯着,过会儿,若上华宫有人来召太医,不论召的是谁,都只许院首奉召。”<br/><br/> 内侍听明白了,道了声:“是……”便立即去办了。<br/><br/> 不多时,云桑也安排好了。<br/><br/> 郑宓自她寝殿中的一木匣子里,取了青花瓷的小瓷瓶,放到袖袋中。<br/><br/> 自大内往上华宫,不算太远,但也不近。郑宓城宫车,出了宫门。<br/><br/> 她倚靠在车中,暗自思索着。<br/><br/> 太上皇极为惜命,不止太医,每回都召不同的,一日三餐,他都会亲自查验,而后命宫人当着他的面尝过,方会食用。<br/><br/> 可再是惜命,再是谨慎,又能如何,从前无事,只是没人想要他的命罢了。<br/><br/> 宫车行了半个时辰,到了上华宫宫外,突然停住了。<br/><br/> 郑宓睁开眼,正欲问,出了什么事。这关头,可不能节外生枝。<br/><br/> 车外云桑便禀道:“娘娘,是淑太妃娘娘的车驾。”<br/><br/> 郑宓一怔,转瞬便明白了什么,她掀开门帘探身瞧去,只见淑太妃车驾的门帘也掀开了,她望过来,对上郑宓的目光,笑了一下,随即便是倾身一揖。<br/><br/> 郑宓回以颔首,二人皆未开口,却就此心照不宣。<br/><br/> 两辆车驾一前一后地入了上华宫。<br/><br/> 宫中,太上皇正预备着用午膳,亲自取了银针试过毒,又命一内侍,当着他的面,每道膳食,都尝了一口。<br/><br/> 实则,奉到太上皇面前的膳食,皆是试过毒的,但他不放心,必得亲自再试一遍。<br/><br/> 内侍尝过,无碍。太上皇方才安心,拿起玉箸,<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由宫人伺候他用膳。<br/><br/> 他喜好享乐,用膳的排场极大,边上有四名宫婢专为他布菜,他朝哪道膳品多瞧一眼,便立即有人为他布上。<br/><br/> 郑宓与淑太妃到时,太上皇刚到半饱,听闻她二人来了,嘀咕了一句她们怎么一同来了。<br/><br/> 随即面色不虞地搁下玉箸,擦了擦嘴,好似极为败兴,道:“撤下去。”<br/><br/> “倒也不必着急。”郑宓入了殿,说了一句。<br/><br/> 预备撤下膳食的宫人闻言,便立即停住了。<br/><br/> “退下……”郑宓又道。<br/><br/> 殿中原有的宫人齐齐行了一礼,不曾看过太上皇一眼,便立即如潮水一般退了出去。<br/><br/> 太上皇正恼恨她在他面前发号施令,此时见原本的宫人都退下了,只余下郑宓与淑太妃带来的宫人,他直觉不妙,立即慌了神,道:“尔等欲何为?”<br/><br/> 郑宓不答,命人关了殿门,方道:“臣妾来此,是侍奉上皇用膳。”她说着话,自袖袋中取出了青花瓷瓶。<br/><br/> 太上皇大惊,他站起来,欲走,却被按在了座上。<br/><br/> 郑宓看了一眼,是淑太妃带来的内侍出的手。<br/><br/> “太后娘娘,这是什么?”淑太妃仿佛没看到眼前的干戈,见郑宓取出瓷瓶,问道。<br/><br/> 郑宓答:“钩吻……”<br/><br/> 淑太妃不明所以。<br/><br/> 郑宓解释道:“便是断肠草。”<br/><br/> 淑太妃恍然大悟。<br/><br/> “你们……”太上皇大怒,正欲咆哮,便被捂住了嘴。<br/><br/> 他到底上了年纪,纵使挣扎,被两个身强体健的内侍按着,也动弹不得。<br/><br/> 淑太妃瞥了他一眼,冲郑宓摇头:“太后娘娘这个,不好,不够烈,配不得太上皇陛下的功勋卓绝,不妨用臣妾带来的。”<br/><br/> 她说着话,也自袖袋中取出了一小小的瓷瓶,一面打开了瓶塞,一面与郑宓道:“这药药性极绵长,一服下去,先是腹痛如绞,接着肝肠寸断。<br/><br/> 而后五脏俱焚,七窍流血,却不会断气,要折磨上一个时辰,方得解脱。”<br/><br/> 她的语气很淡,像是说一件寻常之事。可郑宓却自她漠然的眼中看出了浓烈的恨意。<br/><br/> 这恨意仿佛存在了许多年,在日复一日的隐忍中,疯狂生长,直到这一刻,终于爆发出来。<br/><br/> 淑太妃在那一桌的御膳上扫了一眼,将瓷瓶中的粉末全部倒入了一盅汤里。她亲自端了起来,用汤匙搅了搅,朝上皇走去。<br/><br/> 她竟是要亲自动手。<br/><br/> 郑宓面色一变,扯住了淑太妃的衣袖,阻止道:“太妃!”<br/><br/> 对付这样的人,何必污了自己的手。且她始终有一丝顾忌。<br/><br/> 太上皇,到底是与了明苏血肉之躯的父亲。<br/><br/> 淑太妃低头看了眼郑宓的手,她别了下身,轻轻地将衣袖扯了回来,看着郑宓,道:“太后娘娘看着就好,臣妾这怨气积了许多年了,不亲自动手,恐怕不足以泄愤。”<br/><br/> 她说罢,便走了过去,命人按住了上皇,将毒汤一勺一勺,往他嘴里灌了进去。<br/><br/> “你这毒妇!”太上皇挣扎痛骂,汤水从他唇角流下来,狼狈不堪,但不论他咒骂,淑太妃始终不停。<br/><br/> 他被迫吞咽,恐惧布满了他的面容,眼睛里迸发出血丝,恶狠狠地瞪着淑太妃。<br/><br/> 而淑太妃却像是什么都没看到,只顾着将毒汤喂他喝下去,甚<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