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能配得上薛洺的人,自身也是极好的,意玉羡慕二人的情谊,也祝福。<br />
可如今长姐逝去,意玉却被告知,她这个畏缩无才的姑娘,要嫁给那个天之骄子薛洺做继室。<br />
意玉收敛神色。<br />
她不会对任何无关紧要的人有幻想,即便他丰神俊逸,可薛洺不一样。<br />
他是为数不多,对意玉释放过善意的人。<br />
曾经在她缩在小院子里,被推进水里致使高烧不退时,站出来为她出头,使得她捡回一条命。<br />
是个好人。<br />
对意玉来讲,他就似人们供奉着的神尊佛像,并不是什么杀神。<br />
而如今,却要她嫁给不可亵渎的“佛”。<br />
这才是她慌乱的原因。<br />
天色也晚,烛火被升了起来。<br />
意玉把自己缩在床角,把头埋进双腿汲热。<br />
上天要眷顾她了吗?<br />
母亲接她回家了,还给她绣花的精细新鞋,幼时帮她的好人哥哥要娶她了,证明她不会嫁给一个不熟悉的人,后半辈子不必有可能水生火热。<br />
谢谢,谢谢,真的谢谢。<br />
*<br />
十一月,意玉婚嫁。<br />
婚事本该是喜庆的,但意玉的婚事却冷清得很。<br />
除了会让人想到长姐明玉之外,最重要的,便是意玉要嫁的新郎官薛洺未现身。<br />
婚礼繁重,步骤也多。<br />
可薛洺从头到尾都没有出现过,甚至人都不在京城,足以见薛洺对于这场婚事的轻视与厌恶。<br />
薛洺自然是抗拒这婚事的。<br />
无奈如今时代恩情大过天,父母大过天。薛家和怀家祖上要好,怀家拿恩情一堵,嘴皮子一磨,薛家父母一压,薛洺还不得不答应。<br />
薛洺更是连面子都不给,成亲都不露面。<br />
其余都是虚的,最被众人唏嘘的还是意玉。<br />
比如出嫁前,父亲怀己只是板着脸,盯着她的脸,恍惚一瞬,后叹了口气。<br />
最终合上眼睛,说你出嫁后安分守己点,多讨好点,别惹是生非。<br />
梅氏好一些,合规矩地嘱咐些场面话,但也不热切,反而因要装关切而心神俱疲、眉间烦躁。<br />
宾客盈门,怀家父母便松了口气,总算快步离开出去迎客了。<br />
梳妆的小丫头和意玉这几天相处下来,知道她是个好人,不免抱怨:<br />
“主君主母太偏心了,毕竟是亲生的女儿啊。曾经对明玉姑娘出嫁时,他们嘘寒问暖,眼泪都掉下来,到底谁是亲生的,谁是该亏欠的啊?!”<br />
意玉只是和煦地笑笑,看着地板说这已经很好了。<br />
比小时候好太多了,没成饿莩,有饭吃,也没有岁歉灾年,就很好了。<br />
收拾差不多,意玉低下眉目,恭顺地被罩上盖头。<br />
坐花轿前,梅氏看着眼前的姑娘要离她而去,明玉和意玉相貌身形太像了,她还以为是明玉。<br />
不免触景生情,眼泪便止不住,下意识抬脚拉住明玉——<br />
但回头的却是畏畏缩缩,因被她叫住而一脸惊愕呆愣的意玉。<br />
梅氏没了兴致,浮起烦躁和悲伤,但架在这又不能不上不下,便说了个场面话:<br />
“受了委屈,回门那日,和我谈。”<br />
意玉双目微睁。<br />
她慌乱地点点头,而后心乱如麻地看向地,才有了点落实感。<br />
其实还是有关怀在的,是吧。<br />
“多谢,多谢,谢谢您。”<br />
意玉很听话,并没有叫母亲,不愿叫母亲伤感。<br />
梅氏听她说了好多谢谢,双唇微张,最终蹙眉离开。<br />
上不得台面,比不得明儿啊……<br />
算了,她不是明玉。<br />
踏上花轿,摇摇晃晃,行人闲论便都进了她耳朵:<br />
“啧啧啧,这怀家也真是落寞了,几年前嫁名满京城大姑娘怀明玉的时候,那叫一个十里红妆,如今……这排场可太小家子气了。”<br />
“毕竟是一个继室,哪需要那么多排场?怀家再落寞,家底还是有的,无非就是不重视这个从乡下长大的女儿。”<br />
“更唏嘘的,是这新郎官都不回京,凄凄惨惨地嫁过去。”<br />
“哪像娶怀家大姑娘明玉的时候,那叫一个排场,十里红妆。薛将军还用军功求得圣上给自家娘子撑腰,用宫里的人布置的,来往的都是王侯将相,车马辐辏,连拦门给的都全是银票,一个小童拿的都足够中人在东京吃一个月的,啧啧。”<br />
这些话着实是奚落人,更何况是意玉这种才及笄的女子。<br />
但意玉却平静得很,甚至完全不受影响,真如同个闷葫芦一般。<br />
她做姑娘的时候就习惯这种冷落了。<br />
无妨,她对薛洺没有期待,反而只有因年少恩情而来的感激。<br />
她能理解薛洺的愤懑与不满,对婚事的抗拒——<br />
她知自己位卑人贱,自己都唾弃自己,更别说那么高高在上的薛洺,薛大将军了。<br />
娶她,委屈了他。<br />
第2章 薛家的冷待明玉都做不到,更别说她……<br />
本该好欢喜的洞房花烛,意玉却独自空等了一夜。<br />
意玉平静地卸了头冠嫁衣。<br />
对于冷待,她早早习惯了,也预料到了,不会心痛的。<br />
心痛这种东西于她,太虚。<br />
后,她把烧得半截的烛火给重新燃上,把汝窑瓷整齐拨开,待桌子干净平整了,便把麻烦丫鬟事先准备好的笔墨纸砚皆放在茶桌上。<br />
意玉落笔——<br />
薛将军安。<br />
给薛洺的。<br />
写给薛洺,不是愤懑,不是怨恨。<br />
而是因为,意玉在怀家的一个月,听几个监视她的小丫头说起薛洺在战场的诸事。<br />
无非是“咱们姑爷太英勇神武,百战百胜,没日没夜地厮杀,就算打得敌人节节败退,朝廷下诏也早早完成,可仍旧单枪匹马去追着敌人砍”。<br />
但意玉听着听着,却独品出些不对劲来。<br />
薛洺这搏命的程度,这劲头,这久久不回的举动……<br />
她虽胆怯,却因日子紧迫,是最会察言观色的。<br />
薛洺怕是因亡妻逝世,心痛如绞,才没日没夜地厮杀。<br />
他想找个发泄口。<br />
以她对薛洺重情重义性子的勘察,薛洺多半想死在战场上。<br />
薛洺自小被三叔父鞠养,同父母不亲,同妹妹也生疏。唯一的知心人,也就只有明玉和一对儿女。<br />
如今爱妻明玉走了,还把儿女寄养……<br />
所以才放任意玉这种微贱的人嫁进薛府,就当嫁给一个牌位。<br />
怪不得,怪不得他那般肆意骄傲的人,会在有长姐那样的珠玉在前时,娶她这种低微到骨子的蠢材。<br />
意玉有些难堪。<br />
无妨,她不怨的。<br />
薛洺救了她一命,意玉便不想让他死。<br />
谁对她好,她对谁好,仅此而已。<br />
意玉自闭的小世界其实非常单纯。<br />
她得做点什么。<br />
原先在怀家被监视着,写不了书信,如今新婚夜便可以了。<br />
她的小楷已然成书,赍书传沙场,给贴身丫头和桃代为传之,并嘱咐一定要瞧,有关姐姐的。<br />
有关姐姐的,他就一定会瞧。<br />
信里的言辞简练一下。<br />
是告诉薛洺:将军若不归来,她这个做后母的,便不知道如何对待一对儿女了。<br />
希望他安全归来。<br />
意玉压下自己衣袖下颤抖的手。<br />
这是她第一次做这么大胆威胁的举动。<br />
薛将军,您是个好人,您别走。<br />
*</p>
可如今长姐逝去,意玉却被告知,她这个畏缩无才的姑娘,要嫁给那个天之骄子薛洺做继室。<br />
意玉收敛神色。<br />
她不会对任何无关紧要的人有幻想,即便他丰神俊逸,可薛洺不一样。<br />
他是为数不多,对意玉释放过善意的人。<br />
曾经在她缩在小院子里,被推进水里致使高烧不退时,站出来为她出头,使得她捡回一条命。<br />
是个好人。<br />
对意玉来讲,他就似人们供奉着的神尊佛像,并不是什么杀神。<br />
而如今,却要她嫁给不可亵渎的“佛”。<br />
这才是她慌乱的原因。<br />
天色也晚,烛火被升了起来。<br />
意玉把自己缩在床角,把头埋进双腿汲热。<br />
上天要眷顾她了吗?<br />
母亲接她回家了,还给她绣花的精细新鞋,幼时帮她的好人哥哥要娶她了,证明她不会嫁给一个不熟悉的人,后半辈子不必有可能水生火热。<br />
谢谢,谢谢,真的谢谢。<br />
*<br />
十一月,意玉婚嫁。<br />
婚事本该是喜庆的,但意玉的婚事却冷清得很。<br />
除了会让人想到长姐明玉之外,最重要的,便是意玉要嫁的新郎官薛洺未现身。<br />
婚礼繁重,步骤也多。<br />
可薛洺从头到尾都没有出现过,甚至人都不在京城,足以见薛洺对于这场婚事的轻视与厌恶。<br />
薛洺自然是抗拒这婚事的。<br />
无奈如今时代恩情大过天,父母大过天。薛家和怀家祖上要好,怀家拿恩情一堵,嘴皮子一磨,薛家父母一压,薛洺还不得不答应。<br />
薛洺更是连面子都不给,成亲都不露面。<br />
其余都是虚的,最被众人唏嘘的还是意玉。<br />
比如出嫁前,父亲怀己只是板着脸,盯着她的脸,恍惚一瞬,后叹了口气。<br />
最终合上眼睛,说你出嫁后安分守己点,多讨好点,别惹是生非。<br />
梅氏好一些,合规矩地嘱咐些场面话,但也不热切,反而因要装关切而心神俱疲、眉间烦躁。<br />
宾客盈门,怀家父母便松了口气,总算快步离开出去迎客了。<br />
梳妆的小丫头和意玉这几天相处下来,知道她是个好人,不免抱怨:<br />
“主君主母太偏心了,毕竟是亲生的女儿啊。曾经对明玉姑娘出嫁时,他们嘘寒问暖,眼泪都掉下来,到底谁是亲生的,谁是该亏欠的啊?!”<br />
意玉只是和煦地笑笑,看着地板说这已经很好了。<br />
比小时候好太多了,没成饿莩,有饭吃,也没有岁歉灾年,就很好了。<br />
收拾差不多,意玉低下眉目,恭顺地被罩上盖头。<br />
坐花轿前,梅氏看着眼前的姑娘要离她而去,明玉和意玉相貌身形太像了,她还以为是明玉。<br />
不免触景生情,眼泪便止不住,下意识抬脚拉住明玉——<br />
但回头的却是畏畏缩缩,因被她叫住而一脸惊愕呆愣的意玉。<br />
梅氏没了兴致,浮起烦躁和悲伤,但架在这又不能不上不下,便说了个场面话:<br />
“受了委屈,回门那日,和我谈。”<br />
意玉双目微睁。<br />
她慌乱地点点头,而后心乱如麻地看向地,才有了点落实感。<br />
其实还是有关怀在的,是吧。<br />
“多谢,多谢,谢谢您。”<br />
意玉很听话,并没有叫母亲,不愿叫母亲伤感。<br />
梅氏听她说了好多谢谢,双唇微张,最终蹙眉离开。<br />
上不得台面,比不得明儿啊……<br />
算了,她不是明玉。<br />
踏上花轿,摇摇晃晃,行人闲论便都进了她耳朵:<br />
“啧啧啧,这怀家也真是落寞了,几年前嫁名满京城大姑娘怀明玉的时候,那叫一个十里红妆,如今……这排场可太小家子气了。”<br />
“毕竟是一个继室,哪需要那么多排场?怀家再落寞,家底还是有的,无非就是不重视这个从乡下长大的女儿。”<br />
“更唏嘘的,是这新郎官都不回京,凄凄惨惨地嫁过去。”<br />
“哪像娶怀家大姑娘明玉的时候,那叫一个排场,十里红妆。薛将军还用军功求得圣上给自家娘子撑腰,用宫里的人布置的,来往的都是王侯将相,车马辐辏,连拦门给的都全是银票,一个小童拿的都足够中人在东京吃一个月的,啧啧。”<br />
这些话着实是奚落人,更何况是意玉这种才及笄的女子。<br />
但意玉却平静得很,甚至完全不受影响,真如同个闷葫芦一般。<br />
她做姑娘的时候就习惯这种冷落了。<br />
无妨,她对薛洺没有期待,反而只有因年少恩情而来的感激。<br />
她能理解薛洺的愤懑与不满,对婚事的抗拒——<br />
她知自己位卑人贱,自己都唾弃自己,更别说那么高高在上的薛洺,薛大将军了。<br />
娶她,委屈了他。<br />
第2章 薛家的冷待明玉都做不到,更别说她……<br />
本该好欢喜的洞房花烛,意玉却独自空等了一夜。<br />
意玉平静地卸了头冠嫁衣。<br />
对于冷待,她早早习惯了,也预料到了,不会心痛的。<br />
心痛这种东西于她,太虚。<br />
后,她把烧得半截的烛火给重新燃上,把汝窑瓷整齐拨开,待桌子干净平整了,便把麻烦丫鬟事先准备好的笔墨纸砚皆放在茶桌上。<br />
意玉落笔——<br />
薛将军安。<br />
给薛洺的。<br />
写给薛洺,不是愤懑,不是怨恨。<br />
而是因为,意玉在怀家的一个月,听几个监视她的小丫头说起薛洺在战场的诸事。<br />
无非是“咱们姑爷太英勇神武,百战百胜,没日没夜地厮杀,就算打得敌人节节败退,朝廷下诏也早早完成,可仍旧单枪匹马去追着敌人砍”。<br />
但意玉听着听着,却独品出些不对劲来。<br />
薛洺这搏命的程度,这劲头,这久久不回的举动……<br />
她虽胆怯,却因日子紧迫,是最会察言观色的。<br />
薛洺怕是因亡妻逝世,心痛如绞,才没日没夜地厮杀。<br />
他想找个发泄口。<br />
以她对薛洺重情重义性子的勘察,薛洺多半想死在战场上。<br />
薛洺自小被三叔父鞠养,同父母不亲,同妹妹也生疏。唯一的知心人,也就只有明玉和一对儿女。<br />
如今爱妻明玉走了,还把儿女寄养……<br />
所以才放任意玉这种微贱的人嫁进薛府,就当嫁给一个牌位。<br />
怪不得,怪不得他那般肆意骄傲的人,会在有长姐那样的珠玉在前时,娶她这种低微到骨子的蠢材。<br />
意玉有些难堪。<br />
无妨,她不怨的。<br />
薛洺救了她一命,意玉便不想让他死。<br />
谁对她好,她对谁好,仅此而已。<br />
意玉自闭的小世界其实非常单纯。<br />
她得做点什么。<br />
原先在怀家被监视着,写不了书信,如今新婚夜便可以了。<br />
她的小楷已然成书,赍书传沙场,给贴身丫头和桃代为传之,并嘱咐一定要瞧,有关姐姐的。<br />
有关姐姐的,他就一定会瞧。<br />
信里的言辞简练一下。<br />
是告诉薛洺:将军若不归来,她这个做后母的,便不知道如何对待一对儿女了。<br />
希望他安全归来。<br />
意玉压下自己衣袖下颤抖的手。<br />
这是她第一次做这么大胆威胁的举动。<br />
薛将军,您是个好人,您别走。<br />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