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节
('<!--<center>AD4</center>-->\n\t\t\t\t 子了,除了原谅,太后并没有别的办法。叶安也能理解,为何原身与太后之间,总弥漫着一股火药味,总似卡了一根刺。<br/><br/> 幸好他穿过来之后,与太后的关系逐渐缓和,太后更是很少提起过往,即便崔岚叶致前来复仇,太后也都全部揽到自己身上,竭力不把“失忆”的他牵扯进来,涉及平阳王,都匆匆带过。<br/><br/> 那句过去的就都过去吧,也有可能是指,让他不要介怀曾经伤害过平阳王的过往。<br/><br/> 虽然实质上都不是他做的,叶安得知真相,仍有些触动。<br/><br/> 再忆起太后之言,老父亲忽然打了个寒噤,他是穿来的,他养的崽,本质都差不了太多,为何单就四崽与其他孩子差十万八千里?<br/><br/> 太后说,说叶忱的脾性很像平阳王……<br/><br/> 叶安回过神,赶紧命人查了查平阳王叶定的生平,发现了一些惊人的相似。<br/><br/> 比如当年的平阳王妃,也是太后族人!<br/><br/> 四崽爱武,平阳王嗜武如命!<br/><br/> 再比如,四崽在很小的时候,就知道孝顺太后,还有同是生身父亲,四崽对穆辞,明显比对他这个老父亲亲切得多!<br/><br/> 不会吧?<br/><br/> 叶安跌坐在龙椅里,失魂落魄地想,四崽该不会是短命皇兄转世吧!<br/><br/> 心里一旦有了疑惑,就会不自觉想要印证。叶安如今对穆辞没有隐瞒,即便怀疑叶忱是叶定,也与老攻一五一十地说了。<br/><br/> 穆辞:“……”<br/><br/> 穆辞并不信四崽会是曾经与他们同辈分的人。<br/><br/> 叶安道:“转世和穿越应该都是灵魂出窍,都出窍了,哪还讲究什么辈分……”<br/><br/> 穆辞道:“小安,你想如何?”<br/><br/> 叶安当然是想法子试探。他拿了一份关于追封平阳王的奏折,有意在叶忱某次入宫时,落在叶忱面前。<br/><br/> 结果叶忱目不斜视。<br/><br/> 叶安又动歪脑筋,让叶忱把奏折拿起来,确保让叶忱看见奏折的内容,然后问起叶忱的看法。<br/><br/> 叶忱面色如常道:“父皇追封平阳王,太后在天之灵若是得知,必会高兴。”<br/><br/> “忱儿,你知道平阳王?”<br/><br/> 叶忱点头:“太后对儿臣提起过。”<br/><br/> 叶安左看右看,叶忱心怀坦荡,没看出来任何不妥来,终是觉得自己想多了。<br/><br/> 若四崽真是谁的转世,明显是和原身有仇的,可四崽只是对他冷一点,并没有打击报复。<br/><br/> 叶安还记得四崽刚生下来时胖嘟嘟的样子,不论如何,这辈子既是他生的,就是他的崽!<br/><br/> 叶安轻轻一笑,彻底放下了,他不该也不会为了这种虚无缥缈的事影响父子之情。<br/><br/> 太后去世之后,叶安也开始着手准备退位事宜。<br/><br/> 叶惜已年过二十,很成熟的年纪了,叶安与穆辞亲自带着太子处理朝政多年,对叶惜很放心,叶安与穆辞去看清河王时,便是太子代政,太子之才干,朝臣们都赞不绝口。<br/><br/> 叶安早有退位之意,之前太后身体一直不太好,叶安也是怕突然提起,加重太后病情,再者早些年几个孩子都还很小,如今除了奶娃娃六崽,已差不多都能独当一面了。<br/><br/> 不论叶安做何决定,穆辞都是支持的,禅位诏书也是两人一起写下。穆辞知道叶安骨子里向往自由,这一道诏书只是时间早晚。<br/><br/> 坐拥天下的感觉很累,还好没有众叛亲离,叶安终究不是古人,也不在乎滔天的权势,替大魏培养出下一代君王,把天下交到信任的人手里,从懵懂无知的少年,到如今的帝王之尊,还生养了六个孩子,已很不容易了。<br/><br/> 人生匆匆数十载,就让他接下来过得逍遥自在,有何不可?<br/><br/> 朱雀堂,叶安把叶惜叫到跟前,将禅位诏书交给叶惜。<br/><br/> “父皇,您真的要……!”<br/><br/> 叶惜看过诏书之后,吃了一惊。<br/><br/> 叶安与穆辞于他来说是神一样<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的存在,叶惜一直以为,父皇父后还会在位很久,有他们在,不论发生何事,心里总是无比踏实。<br/><br/> 叶安携着他的手,温声道:“惜儿,朕主意已定,不会改变。你也不小了,该脱离父皇自己行走了。记住要好好照顾弟弟妹妹,朝堂之上,可多听听大臣们的意见,但要记住,你才是皇帝,做决定的是你。”<br/><br/> “父皇……”叶惜控制不住,失态地抹起了眼泪。<br/><br/> 叶安还像小时候一样,笑着拧了拧他的脸颊。<br/><br/> “哭什么,你爹我只是退位,又不是离开人世。你要这样想,父皇终于卸下了一身重担,甩锅给你了。”<br/><br/> 叶惜:“……”<br/><br/> 叶惜都不知该说什么好了。<br/><br/> “父后……”<br/><br/> 叶惜不知所措地看向穆辞。<br/><br/> 穆辞微笑:“我没别的要说,只几句话。你外祖家,往后若有得用的人便用,不得用亦不必勉强,与其想着提携他们,给他们荣耀,不如让他们安安稳稳过下去。”<br/><br/> 叶惜点头称是,他的父后一向都看得很透彻。<br/><br/> “苏家与你的关系,相信你自有把握,苏燮也是个明白人。”<br/><br/> 穆辞说完,换叶安想了想道:“朕也不是什么千古明君,道理你从小就学了不少,不必朕再多说一遍,朕就送你一个字吧。”<br/><br/> 叶安挽起袖子,取过龙案上的笔墨,写下了一个端端正正的衡字。<br/><br/> 叶安笑道:“惜儿,朕登基时,太后曾写了这个字送给朕,如今,朕也把这个字送给你。”<br/><br/> “记得太后当年说了很多,朕愚钝,未能领悟一二,且朕那时候,与如今的情势也不同了。朕只告诉你朕深有体会的一些话……<br/><br/> 衡者,乃均衡之道,惜儿你记住,你就是那个衡。”<br/><br/> 叶惜含泪跪下,深深叩拜。<br/><br/> 叶安感慨,这大概是他最有帝王威严的一刻了。<br/><br/> 叶安并不想举办盛大的传位仪式,听说太上皇与皇帝相互还要把印玺让来让去,都是形式化,他是真心传位,不必如此。一切准备妥当之后,叶安在朝上正式宣读过诏书,便当着满朝文武的面,亲手将玉玺与诏书一起交给了太子叶惜,从此他成了太上皇,穆辞便成了太上皇后。<br/><br/> 叶安也是才知道,原来太上皇后与太后是不同的。<br/><br/> 接着,他爽快让出了历代皇帝寝宫宣德殿,堂而皇之搬进了昭阳宫。<br/><br/> 登基大典当天夜里,叶安与穆辞双双换上寻常布衣,叶安紧紧拉住穆辞的手,两人一同走入久未开启过的暗道。<br/><br/> 穆辞笑道:“小安,这么痛快就退了,会后悔吗?”<br/><br/> 交出那个位置,意味着再也没有至高无上的权利,人人都为龙椅争得头破血流,能坐上龙椅的少而又少,坐上之后还能不留恋的,就更少了。<br/><br/> 叶安摇头道:“不后悔,应当说我终于解脱了……好了阿辞,你不是要与我出去游历吗,咱们先去何处?”<br/><br/> 穆辞笑:“车都已经备下了,先去云州看日出,如何?”<br/><br/> 叶安目光涌动:“阿辞,你果然还记得……”<br/><br/> 还记得离开云州时说过的话,一晃十多年过去了。<br/><br/> 穆辞莞尔:“答应你的,我当然都记得,只要你别嫌我晚。”<br/><br/> 叶安感动得不行,擦了擦鼻子道:“我也还记得云州的牛二哥呢。”<br/><br/> 穆辞:<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