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AD4</center>-->\n\t\t\t\t ,他也可以为了一些目的去向别人妥协,但这依旧无法改变他是一把锋利刀剑的事实。<br/><br/> 刀剑总要对外才能派上最大的用场,这也是唐泛大力支持他前去平倭的原因,对于猖狂的敌人,只有让更猖狂凶狠的人去,才能制住他们。<br/><br/> 听了他的话,唐泛惟有苦笑:“你还真敢狮子大开口,这两个问题别说是我了,就算内阁全体通过,也解决不了。自朝廷实行海禁之后,早年那些宝船早就荒废了,技艺流失不说,工匠也早就不在人世了,就算有钱给你,你也找不到当年造宝船的那些工匠和手艺。”<br/><br/> 汪直大喇喇道:“若是容易解决,我找你做作甚?不就是因为难办么,若你能办成,足可证明你就是大明第一能干的阁臣?”<br/><br/> 这都什么跟什么,我为甚要证明我是大明第一能干的什么什么?<br/><br/> 唐大人禁不住翻了个白眼:“你少来这一套,你这两个难题,我也解决不了,不过我有点思路,你不妨听上一听,若觉得有道理,便可以从此处下手。”<br/><br/> 汪直翘着二郎腿,表情有些欠揍:“愿闻其详。”<br/><br/> 亏得唐大人涵养好,大家认识这么多年,熟知他的脾 xi_ng ,也懒得与他计较。<br/><br/> 唐泛就道:“你到了宁波之后,先别忙着造船募兵,当务之急,是先弄到钱。”<br/><br/> 汪直:“这不是废话么?”<br/><br/> 唐泛:“……你还听不听我说完了?”<br/><br/> 汪直见他大有撂下不管的架势,忙道:“你说你说。”<br/><br/> 唐泛送了他一个大白眼,这才道:“首先要 m-o 清江浙的兵力布局,各方势力,浙江都司指挥使卓浩思是个滑不溜秋的老狐狸,朝廷让他给你病员,他肯定不乐意将精壮兵力给你,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类得把戏是少不了的,你还得与他斗智斗勇一番,不过这人大节不亏,还算能做事,你最好不要彻底与他撕破脸,凡事得有个底线,以后才方便行事,若是将卓浩思换下,继任者未必会比他更好,反正每个人的小算盘是避免不了的,只要有可取之处,便可争取合作。”<br/><br/> 汪直听了半天,敢情这是生怕自己去了就跟地方官员闹翻呢:“我汪某人在你心里就是这么没有器量的人?”<br/><br/> 唐泛一看就知道他在想什么:“你别误会,我不是对你不放心,你想想,倭寇毕竟非我族类,为何能对我国地形了如指掌,还能攻入绍兴城内,这分明是有熟悉地形的人带路,而且肯定不止一个人。我听说因为海禁,东南一带早有商贾与倭寇勾结,互相谋利,由来已久,你此去剿匪,必然会触及这些人的利益,所以要万分小心,在情况未明之前,像卓浩思这等可以争取之人,就不要轻易得罪。”<br/><br/> 汪直轻轻点头,他不是一个听不进意见的人,对于唐泛,虽然嘴上不说,他心里还是服气的。<br/><br/> “所以我要先从这些人身上下手?”<br/><br/> 唐泛:“不错,先将内 ji_an 揪出来,不过切记一点,东南富庶,行商者众,其中更不乏商贾大家,与官府互相联系,盘根错节,这些世家十有八九都有海运生意,有海运生意的,又十有八九与倭寇有联系,但他们其中也有分别,有些是不得不与之虚以委蛇的,有些是泥足深陷的,若可争取的,还是要争取一下,不必一竿子将其打死,否则你在东南只会更加寸步难行。”<br/><br/> 汪直挑眉:“分化拉拢?”<br/><br/> 唐泛笑道:“正是这个理儿,还有挑拨离间,不过这些就不必我说了,你汪公公肯定比我更加深谙此道才是!”<br/><br/> 汪直:“去你的!还有什么要交代的没?没有老子告辞了!”<br/><br/> 有在主人家自称老子的么?唐阁老有点无奈,天底下就找不到比汪公公更狂的人了。<br/><br/> 不过人家狂也有狂的资本,就算不去宁波,汪直如今在宫中已经是内宫十二监里说得上头句话的人物了。<br/><br/> 当今天子是个记恩不记仇的人,尤其是在寒微时给予他<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莫大帮助的人,他一个都没有忘记,包括当年帮忙隐藏过他的行踪的吴皇后(先帝的第一任皇后,后来因为触怒万贵妃被废),天子登基之后也将她从冷宫里接出来,以太后的规格侍奉养老,还有处处护着他的怀恩,皇帝也将他从南京召回,如同长辈一般对待,可惜怀恩年事已高,没过多久就去世了,为此天子还下令为其建祠,这也是宦官里少有的荣耀。<br/><br/> 相比之下,汪直年纪很轻,还有足够的时间享受当年帮助太子带来的好运,而皇帝也足够信任他,不仅将原本属于怀恩的司礼监掌印委任于他,甚至在许多内宫的事情上都会询问汪直的意见。<br/><br/> 只要没有出现太大的过错,毫无疑问,只要弘治帝还在一天,汪直肯定能够享尽荣华富贵,高官厚禄的。<br/><br/> 但他依然义无反顾地选择了主动请缨,去剿灭倭寇。<br/><br/> 这是个吃力不讨好的差事。<br/><br/> 当初朝廷决定出兵的时候,满朝文武就没几个愿意去的,这种情况下汪直的主动更让皇帝感动,甚至私底下劝他不用去,不过汪直心意已决,连皇帝也没办法,最后只能答应了他。<br/><br/> 有了这个前提,又有唐泛在后方帮忙,汪直只要专心应付倭寇有关的事情,而不必担心有人在背后玩小动作。<br/><br/> 唐泛道:“广川给我介绍了一个人,叫程舟,是浙江都司的指挥佥事,早年承了广川很大的人情,为人也还可以,募兵的相关事宜,你可以去找他询问,你所招募的人,将来不仅是在对倭战事上起重要作用,以后开放海禁之后,也会成为镇守东南的精兵,代表的更是你的脸面,所以须得慎之又慎,军纪严明方可。”<br/><br/> 汪直唔了一声:“我心中有数,这些你可放心,大事上我不糊涂。”<br/><br/> 唐泛笑了笑,端起桌上的茶盅:“身份所在,届时我恐怕不能去送行了,这便以茶代酒,敬你一杯,先为你饯行,祝你此去善自珍重,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br/><br/> 汪直也拿起茶盅:“谢了!”<br/><br/> 唐泛促狭地朝他挤挤眼:“收敛点脾气,可别兴冲冲去了,又被人挤兑得回来,到时候脸可就丢大发了!”<br/><br/> 汪直呵呵一笑:“那我也希望我回来的时候,你别被始乱终弃了!”<br/><br/> 唐泛狠狠呛咳了一下,佯怒道:“大胆!放肆!这是该对本公说的话吗!”<br/><br/> 汪直皮笑肉不笑:“那要不祝你每天都能下得了床?”<br/><br/> 唐泛被他气得胃疼,赶苍蝇似的挥手:“走罢走罢,你就净会气我,有这工夫去气死那些倭寇好了!”<br/><br/> 汪直哈哈一笑,跨出门槛,大步离去。<br/><br/> 逆着光,对方整个人仿佛沐浴在日光之中,光线太过耀眼,以至于唐泛不得不眯起眼,望着汪直远去的身影,心中浮起一丝不确定:汪直真的能够胜任吗?而自己做的这一切,到底是不是正确的?<br/><br/> 自永乐年之后,许多人觉得每次出海下西洋不仅不能为朝廷带来利润,反而还因为各国纷至沓来的进贡,使朝廷以赏赐的名义损失了不少钱,皇帝固然是有面子了,但长此以往,国库肯定无力支撑这笔巨额的费用,所以许多人反对开海禁,甚至反对讨伐<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