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一说,谢桐立即困意全无。<br />
两人又借此在榻上折腾一番,那枚温凉的猫儿印章被攥得发烫,最后连抓也抓不住,滚落到枕边去了。<br />
情到正浓时,闻端却忽然沉哑出声:“圣上的伤还未好全。”<br />
谢桐攀着他的肩,有几分迷糊,没听明白闻端是什么意思。<br />
箭都在弦上了,还能不发吗?<br />
但随即闻端的动作,让他意识到,原来还可以有那么多花样……?<br />
半个时辰后,谢桐终于力竭,被闻端抱去了屏风后洗浴。<br />
闻端身上也是一片狼藉,那红色的印迹被汗水晕染开,又沾到了寝衣上,衣服是彻底不能穿了。<br />
而谢桐低头看了看自己,明明印章没有印在他身上,那入眼可见处,却像是也染了印泥似的鲜红,不仅有着擦伤的疼痛,更显状况凄惨,稍稍一迈步,便是难以忍受。<br />
旧伤未愈,又添新伤。<br />
闻端从后拥住他,也往下瞧了瞧,开口:“臣不知圣上身娇体贵,最易留伤,往后会注意些。”<br />
谢桐反手捏捏他的脸,哼道:“太傅犯的这欺君之罪,已累计了两次,以后若是再敢伺候不力,朕可就要罚你了。”<br />
闻端笑了一笑,低声说:“臣谨遵旨意。”<br />
*<br />
浅淡的熏香袅袅,烛火逐盏被熄灭,谢桐困极累极,很快陷入了沉睡中。<br />
意识如坠入水渊,径直往下沉去,沉往不可见底的黑暗里。<br />
许久后,这片虚无的黑暗终于缓慢散开,谢桐睁开眸,第一眼就望见空旷昏暗的大殿。<br />
殿内极其宽阔,衬得摆放的器物寥寥,更显出一种不自觉的压抑来。<br />
两旁垂着莲色的薄纱帘,却因没有风,只一动不动地垂落在地,瞧上去沉闷不已。<br />
谢桐随手将笔搁在案上。<br />
这放笔的动作令他看了眼身旁,见到左右两侧置放的数列书架,以及面前这张檀色书案上放着的笔墨纸砚、奏折、书籍等物,才让谢桐发现,这里是一间御书房。<br />
谢桐如今所用的御书房不大,加上书籍颇多,于是塞得满满当当的,是一间小而五脏俱全的书房。<br />
但眼前这一处“御书房”,空间极大,中央留了堪称空旷的地面,加之只在四个角上点了铜鹤灯,乍一望去,昏暗阴郁,氛围极其古怪。<br />
而不同于寻常梦境的异样,也立即让谢桐意识到,这又是另一个“预示梦”。<br />
数月以来,谢桐再未有过类似的梦境,令他以为那“上天”的预示,已经消弭无踪,不会再出现了。<br />
万万没想到,在某个毫不防备的时刻,它竟又卷土重来。<br />
联想起先前的几个梦境,谢桐不由得蹙了蹙眉。<br />
然而不等他多想,梦中这间御书房外,很久响起了宫人高声的传话:“圣上,太傅大人请见——”<br />
谢桐看见“自己”揉了揉手腕,淡淡道:“宣。”<br />
殿门推开的响动遥遥传来,一个深青色长袍的身影迈步而入,挺拔的身形一如既往,即便远远的看不清面容,也依旧不掩其气度风华。<br />
“闻端”入了殿,在原地停顿片刻,才抬步往谢桐走来。<br />
他径直向前走了十几步,到了殿中央的空地上,还要继续时,“谢桐”却倏然出声:“闻太傅,再往前就是逾矩了。”<br />
闻端顿住脚步。<br />
隔着这么远的距离,谢桐能看见他熟悉的俊美面容,却无法从那双无波无澜的墨眸中窥见任何神色。<br />
“圣上是担心臣出手伤你?”<br />
良久后,闻端淡淡开口问。<br />
“谢桐”笑了一下,讥诮反问:“朕不该有此疑虑么?”<br />
闻端沉默了片刻,没有接这个话,而是道:“圣上召臣来,所为何事?”<br />
“谢桐”懒懒倚在圈椅上,漫不经心地说:“朕原以为,如太傅这般神通广大、耳聪目明之人,早就已得知了缘由呢。”<br />
闻端语气平静:“还请圣上明示。”<br />
“谢桐”盯着他看了半晌,倏然从案上抄起一本奏折,甩手就狠狠往前掷去。<br />
折子直直掠过一道弧线,砸在了闻端的袍角上,发出清脆一声响。<br />
“太傅既然真心求问,那朕就告诉你。”<br />
谢桐看见“自己”站起了身,嗓音冷冽如冰:“好好看看这折子上写的东西,再说一说,里面的内容是真是假?”<br />
闻端维持着站立的姿势片刻,才弯下腰,慢慢拾起了那本折子。<br />
他微低着头,谢桐看不见他面上的神色,只知道一阵细细密密的疼意从心上泛起,针扎一般的痛。<br />
那疼痛不属于梦中人,却属于旁观的谢桐自己。<br />
他为何要这样对待闻端?谢桐默默叩问,没有得到任何回答。<br />
闻端把奏折捡了起来,复而打开,一目十行般扫过,再合上,拿在手里。自始至终,脸上半分情绪波动都没有。<br />
“圣上不是已经有结论了么?”他淡声道。<br />
“谢桐”笑了一声。<br />
“若这其中的内容是真的,那朕留了一个心机叵测的乱臣贼子在身边,可真算是千古罪人了。”<br />
闻端嗓音依旧是缓慢的:“臣并未对圣上的江山起过觊觎之心。”<br />
“是么?”<br />
“谢桐”快步绕过书案,直往他面前走去,语气里的怒火几乎要凝成实质:“那朕的父皇,朕的两个皇兄,又是为何而死?你敢发誓,你没有在其中动过任何心思么?”
两人又借此在榻上折腾一番,那枚温凉的猫儿印章被攥得发烫,最后连抓也抓不住,滚落到枕边去了。<br />
情到正浓时,闻端却忽然沉哑出声:“圣上的伤还未好全。”<br />
谢桐攀着他的肩,有几分迷糊,没听明白闻端是什么意思。<br />
箭都在弦上了,还能不发吗?<br />
但随即闻端的动作,让他意识到,原来还可以有那么多花样……?<br />
半个时辰后,谢桐终于力竭,被闻端抱去了屏风后洗浴。<br />
闻端身上也是一片狼藉,那红色的印迹被汗水晕染开,又沾到了寝衣上,衣服是彻底不能穿了。<br />
而谢桐低头看了看自己,明明印章没有印在他身上,那入眼可见处,却像是也染了印泥似的鲜红,不仅有着擦伤的疼痛,更显状况凄惨,稍稍一迈步,便是难以忍受。<br />
旧伤未愈,又添新伤。<br />
闻端从后拥住他,也往下瞧了瞧,开口:“臣不知圣上身娇体贵,最易留伤,往后会注意些。”<br />
谢桐反手捏捏他的脸,哼道:“太傅犯的这欺君之罪,已累计了两次,以后若是再敢伺候不力,朕可就要罚你了。”<br />
闻端笑了一笑,低声说:“臣谨遵旨意。”<br />
*<br />
浅淡的熏香袅袅,烛火逐盏被熄灭,谢桐困极累极,很快陷入了沉睡中。<br />
意识如坠入水渊,径直往下沉去,沉往不可见底的黑暗里。<br />
许久后,这片虚无的黑暗终于缓慢散开,谢桐睁开眸,第一眼就望见空旷昏暗的大殿。<br />
殿内极其宽阔,衬得摆放的器物寥寥,更显出一种不自觉的压抑来。<br />
两旁垂着莲色的薄纱帘,却因没有风,只一动不动地垂落在地,瞧上去沉闷不已。<br />
谢桐随手将笔搁在案上。<br />
这放笔的动作令他看了眼身旁,见到左右两侧置放的数列书架,以及面前这张檀色书案上放着的笔墨纸砚、奏折、书籍等物,才让谢桐发现,这里是一间御书房。<br />
谢桐如今所用的御书房不大,加上书籍颇多,于是塞得满满当当的,是一间小而五脏俱全的书房。<br />
但眼前这一处“御书房”,空间极大,中央留了堪称空旷的地面,加之只在四个角上点了铜鹤灯,乍一望去,昏暗阴郁,氛围极其古怪。<br />
而不同于寻常梦境的异样,也立即让谢桐意识到,这又是另一个“预示梦”。<br />
数月以来,谢桐再未有过类似的梦境,令他以为那“上天”的预示,已经消弭无踪,不会再出现了。<br />
万万没想到,在某个毫不防备的时刻,它竟又卷土重来。<br />
联想起先前的几个梦境,谢桐不由得蹙了蹙眉。<br />
然而不等他多想,梦中这间御书房外,很久响起了宫人高声的传话:“圣上,太傅大人请见——”<br />
谢桐看见“自己”揉了揉手腕,淡淡道:“宣。”<br />
殿门推开的响动遥遥传来,一个深青色长袍的身影迈步而入,挺拔的身形一如既往,即便远远的看不清面容,也依旧不掩其气度风华。<br />
“闻端”入了殿,在原地停顿片刻,才抬步往谢桐走来。<br />
他径直向前走了十几步,到了殿中央的空地上,还要继续时,“谢桐”却倏然出声:“闻太傅,再往前就是逾矩了。”<br />
闻端顿住脚步。<br />
隔着这么远的距离,谢桐能看见他熟悉的俊美面容,却无法从那双无波无澜的墨眸中窥见任何神色。<br />
“圣上是担心臣出手伤你?”<br />
良久后,闻端淡淡开口问。<br />
“谢桐”笑了一下,讥诮反问:“朕不该有此疑虑么?”<br />
闻端沉默了片刻,没有接这个话,而是道:“圣上召臣来,所为何事?”<br />
“谢桐”懒懒倚在圈椅上,漫不经心地说:“朕原以为,如太傅这般神通广大、耳聪目明之人,早就已得知了缘由呢。”<br />
闻端语气平静:“还请圣上明示。”<br />
“谢桐”盯着他看了半晌,倏然从案上抄起一本奏折,甩手就狠狠往前掷去。<br />
折子直直掠过一道弧线,砸在了闻端的袍角上,发出清脆一声响。<br />
“太傅既然真心求问,那朕就告诉你。”<br />
谢桐看见“自己”站起了身,嗓音冷冽如冰:“好好看看这折子上写的东西,再说一说,里面的内容是真是假?”<br />
闻端维持着站立的姿势片刻,才弯下腰,慢慢拾起了那本折子。<br />
他微低着头,谢桐看不见他面上的神色,只知道一阵细细密密的疼意从心上泛起,针扎一般的痛。<br />
那疼痛不属于梦中人,却属于旁观的谢桐自己。<br />
他为何要这样对待闻端?谢桐默默叩问,没有得到任何回答。<br />
闻端把奏折捡了起来,复而打开,一目十行般扫过,再合上,拿在手里。自始至终,脸上半分情绪波动都没有。<br />
“圣上不是已经有结论了么?”他淡声道。<br />
“谢桐”笑了一声。<br />
“若这其中的内容是真的,那朕留了一个心机叵测的乱臣贼子在身边,可真算是千古罪人了。”<br />
闻端嗓音依旧是缓慢的:“臣并未对圣上的江山起过觊觎之心。”<br />
“是么?”<br />
“谢桐”快步绕过书案,直往他面前走去,语气里的怒火几乎要凝成实质:“那朕的父皇,朕的两个皇兄,又是为何而死?你敢发誓,你没有在其中动过任何心思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