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月,新的开始~~<br />
写给宝宝们的情诗:<br />
求包养,求收藏,每日一更不怕忙,就怕宝宝饿如狼。<br />
第52章<br />
江夏郡处在长江和汉江的交接处,被这两条河流分成了三部分。<br />
长江以南归孙权。<br />
长江以北基本上都是曹操的,包括汉水在内的大片地区都归曹操。<br />
然而这对曹操来说并没有什么用。<br />
汉水流入长江的地方古代叫沔口,也就是湖北汉口,处在曹操和孙权势力的分界线上。<br />
那么问题来了,要打水战。<br />
曹操的水军有多弱鸡就没有必要多说了,不然早就渡过了长江。<br />
屯兵江夏的主要目的是防备孙权。<br />
孙权满脑子都是荆州,如果不是因为刚和刘备因为荆州的事情闹矛盾,这次也不会攻打江夏郡,而是支援关羽。<br />
因为南郡是防备曹操的重要城镇。<br />
曹操若是攻下了南郡,可以往西攻川也可以继续往南攻打刘备防守薄弱的武陵郡。<br />
再打孙权就是陆战了。<br />
如此一来长江天险这一天然屏障也就失去了作用,孙权离灭亡也就不远了。<br />
正常情况下孙权必然会支援关羽。<br />
但孙权向刘备讨要荆州不成,与刘备的联盟岌岌可危。<br />
刘备拥有荆州和益州。<br />
和刘备联盟一起消灭了曹操之后,怕是没有对抗刘备的能力。<br />
到头来是为他人做嫁衣。<br />
与其这样还不如先削弱刘备,壮大自己,还能有一分胜算。<br />
荆州是必争之地。<br />
曹操也就是看中了孙权刚和刘备因为荆州的事情闹矛盾,刘备又远在汉中,才趁机攻打南郡的。<br />
一开始还很顺利,孙权没帮刘备。<br />
但是没想到的是在南郡碰了钉子,刘备早有防备。<br />
那就只能转过头来对付孙权了。<br />
孙权见曹操不按套路出牌,气得跳脚也没有办法,只能撤退。<br />
撤退时心不甘情不愿。<br />
本来大军都已经渡过长江了,并且包围了文聘驻守的石阳城。<br />
数万大军要白跑一趟吗?<br />
当然不会是白跑一趟,遇到了曹操大军还能全身而退,天底下哪里有这么好的事儿?<br />
曹操可不是省油的灯。<br />
曹操的水军是很弱,但是陆军的战斗力很强,只要孙权还没有渡过长江逃到对岸去,就有可能被曹操生擒。<br />
现在的情形是孙权在前边跑,曹操在后面追。<br />
孙权有数万人,曹操有十余万人,双方在江夏郡展开了一场近二十万人的绞肉战,到处尸横遍野。<br />
吕蒙、甘宁一路护送孙权撤退。<br />
孙权在撤退期间数次险死还生,多亏了吕蒙和甘宁奋勇杀敌,才幸免于难。<br />
终于,孙权平安地上船了。<br />
到了此时,孙权才摆脱了随时都会丧命的险境,起伏不定心情终于平复了下来。<br />
这时,他发现身边少了个人。<br />
孙权询问身旁的吕蒙:“子明,诸葛子瑜呢?为何没在船上?”<br />
吕蒙,字子明。<br />
孙权是接父兄的班,接手的也大多是德高望重的老臣。<br />
一朝天子一朝臣。<br />
诸葛瑾是在孙权是接父兄的班之后投奔孙权的,是孙权的人,而非孙坚、孙策的人。<br />
孙权对诸葛瑾十分器重。<br />
所以孙权安全上船后没有看到诸葛瑾时,才会有此一问。<br />
吕蒙有伤在身。<br />
好在他才三十七岁,正是年轻力壮的时候,些许轻伤还能挺住。<br />
吕蒙回道:“他被曹操俘虏了。”<br />
危急时刻,当然是保护身份最高的人为第一要务。<br />
身份最高的人是孙权。<br />
连孙权都数次面临生命危险,更何况是比孙权身份低的诸葛瑾?<br />
诸葛瑾没死在乱军之中都算命大。<br />
孙权听闻这一消息,伤感自己痛失一贤才,叹道:“悔不听子明之言。”<br />
包围石阳城时,吕蒙劝他攻城。<br />
他见文聘举止异常,心有疑虑,怕中文聘的计,不敢进攻。<br />
结果就拖到了曹操的大军杀来。<br />
这仗没法打了,孙权下令撤军,结果就被曹军追着打,以至于全面溃败。<br />
孙权好不容易才逃出生天。<br />
这一战孙权惨败,数万人过江,回来时损失了万余人。<br />
船只很快渡过长江靠岸了。<br />
鲁肃在岸边接应孙权,没有看到诸葛瑾,询问吕蒙:“子明,怎么不见诸葛子瑜?”<br />
吕蒙回道:“他被曹操俘虏了。”<br />
孙权回了建业,陆逊没有看到诸葛瑾,询问吕蒙:“子明,诸葛子瑜呢?”<br />
吕蒙回道:“他被曹操俘虏了。”<br />
一个个的都来问他诸葛瑾在哪,他又不是诸葛瑾的护卫。<br />
当时情况危急。<br />
一边是孙权,一边是诸葛瑾,他当然是选择先救孙权。<br />
再回过头去救诸葛瑾已然晚了。<br />
吕蒙和诸葛瑾的关系也很不错,看到诸葛瑾被擒十分的惋惜哀痛。<br />
恨不得有三头六臂能救下诸葛瑾。<br />
坐镇建业的张昭得知孙权惨败,默叹:孙权领兵作战的能力不如孙策的十分之一。<br />
石阳城内,文聘办公的地方。<br />
此时坐在上座的人不是文聘,而是曹操。文聘和曹操带来谋士、武将们一起坐在下首。
写给宝宝们的情诗:<br />
求包养,求收藏,每日一更不怕忙,就怕宝宝饿如狼。<br />
第52章<br />
江夏郡处在长江和汉江的交接处,被这两条河流分成了三部分。<br />
长江以南归孙权。<br />
长江以北基本上都是曹操的,包括汉水在内的大片地区都归曹操。<br />
然而这对曹操来说并没有什么用。<br />
汉水流入长江的地方古代叫沔口,也就是湖北汉口,处在曹操和孙权势力的分界线上。<br />
那么问题来了,要打水战。<br />
曹操的水军有多弱鸡就没有必要多说了,不然早就渡过了长江。<br />
屯兵江夏的主要目的是防备孙权。<br />
孙权满脑子都是荆州,如果不是因为刚和刘备因为荆州的事情闹矛盾,这次也不会攻打江夏郡,而是支援关羽。<br />
因为南郡是防备曹操的重要城镇。<br />
曹操若是攻下了南郡,可以往西攻川也可以继续往南攻打刘备防守薄弱的武陵郡。<br />
再打孙权就是陆战了。<br />
如此一来长江天险这一天然屏障也就失去了作用,孙权离灭亡也就不远了。<br />
正常情况下孙权必然会支援关羽。<br />
但孙权向刘备讨要荆州不成,与刘备的联盟岌岌可危。<br />
刘备拥有荆州和益州。<br />
和刘备联盟一起消灭了曹操之后,怕是没有对抗刘备的能力。<br />
到头来是为他人做嫁衣。<br />
与其这样还不如先削弱刘备,壮大自己,还能有一分胜算。<br />
荆州是必争之地。<br />
曹操也就是看中了孙权刚和刘备因为荆州的事情闹矛盾,刘备又远在汉中,才趁机攻打南郡的。<br />
一开始还很顺利,孙权没帮刘备。<br />
但是没想到的是在南郡碰了钉子,刘备早有防备。<br />
那就只能转过头来对付孙权了。<br />
孙权见曹操不按套路出牌,气得跳脚也没有办法,只能撤退。<br />
撤退时心不甘情不愿。<br />
本来大军都已经渡过长江了,并且包围了文聘驻守的石阳城。<br />
数万大军要白跑一趟吗?<br />
当然不会是白跑一趟,遇到了曹操大军还能全身而退,天底下哪里有这么好的事儿?<br />
曹操可不是省油的灯。<br />
曹操的水军是很弱,但是陆军的战斗力很强,只要孙权还没有渡过长江逃到对岸去,就有可能被曹操生擒。<br />
现在的情形是孙权在前边跑,曹操在后面追。<br />
孙权有数万人,曹操有十余万人,双方在江夏郡展开了一场近二十万人的绞肉战,到处尸横遍野。<br />
吕蒙、甘宁一路护送孙权撤退。<br />
孙权在撤退期间数次险死还生,多亏了吕蒙和甘宁奋勇杀敌,才幸免于难。<br />
终于,孙权平安地上船了。<br />
到了此时,孙权才摆脱了随时都会丧命的险境,起伏不定心情终于平复了下来。<br />
这时,他发现身边少了个人。<br />
孙权询问身旁的吕蒙:“子明,诸葛子瑜呢?为何没在船上?”<br />
吕蒙,字子明。<br />
孙权是接父兄的班,接手的也大多是德高望重的老臣。<br />
一朝天子一朝臣。<br />
诸葛瑾是在孙权是接父兄的班之后投奔孙权的,是孙权的人,而非孙坚、孙策的人。<br />
孙权对诸葛瑾十分器重。<br />
所以孙权安全上船后没有看到诸葛瑾时,才会有此一问。<br />
吕蒙有伤在身。<br />
好在他才三十七岁,正是年轻力壮的时候,些许轻伤还能挺住。<br />
吕蒙回道:“他被曹操俘虏了。”<br />
危急时刻,当然是保护身份最高的人为第一要务。<br />
身份最高的人是孙权。<br />
连孙权都数次面临生命危险,更何况是比孙权身份低的诸葛瑾?<br />
诸葛瑾没死在乱军之中都算命大。<br />
孙权听闻这一消息,伤感自己痛失一贤才,叹道:“悔不听子明之言。”<br />
包围石阳城时,吕蒙劝他攻城。<br />
他见文聘举止异常,心有疑虑,怕中文聘的计,不敢进攻。<br />
结果就拖到了曹操的大军杀来。<br />
这仗没法打了,孙权下令撤军,结果就被曹军追着打,以至于全面溃败。<br />
孙权好不容易才逃出生天。<br />
这一战孙权惨败,数万人过江,回来时损失了万余人。<br />
船只很快渡过长江靠岸了。<br />
鲁肃在岸边接应孙权,没有看到诸葛瑾,询问吕蒙:“子明,怎么不见诸葛子瑜?”<br />
吕蒙回道:“他被曹操俘虏了。”<br />
孙权回了建业,陆逊没有看到诸葛瑾,询问吕蒙:“子明,诸葛子瑜呢?”<br />
吕蒙回道:“他被曹操俘虏了。”<br />
一个个的都来问他诸葛瑾在哪,他又不是诸葛瑾的护卫。<br />
当时情况危急。<br />
一边是孙权,一边是诸葛瑾,他当然是选择先救孙权。<br />
再回过头去救诸葛瑾已然晚了。<br />
吕蒙和诸葛瑾的关系也很不错,看到诸葛瑾被擒十分的惋惜哀痛。<br />
恨不得有三头六臂能救下诸葛瑾。<br />
坐镇建业的张昭得知孙权惨败,默叹:孙权领兵作战的能力不如孙策的十分之一。<br />
石阳城内,文聘办公的地方。<br />
此时坐在上座的人不是文聘,而是曹操。文聘和曹操带来谋士、武将们一起坐在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