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母后同不同意,儿臣都不敢忤逆……只是儿臣此生都已认定了她,断不可能再娶她人,如若母后不允,儿臣就另置间大宅邸,今后带上辰哥儿,出宫与她独过。”<br />
“白日侍奉母后,夜里照料妻儿。<br />
……往返折腾了些而已,合该是儿臣应当应分的。”<br />
听了这话,太后再也绷不住,描绘着精致妆容的雍容面庞,瞬间冷僵了僵,落在膝上戴了护甲的指尖,将巾帕攥紧。<br />
这多年来,他们母子二人相依为命。一个在沙场搏命,一个于后宫筹谋,躲过了多少明枪暗箭……才能有今日坐稳帝位,四海升平的好局面?<br />
可现在儿子居然为了个女人,竟就与她生分至此?一家三口独过是什么意思,他眼里可还有她这个母 后?<br />
心头的怒火被哗得点燃,直直冲向天灵盖。如若换做过其他妇人,此时或已大动肝火发作了,可太后到底行得稳坐得定,只唇角微微上挑,淡道了句。<br />
“你想得倒是周全,可何苦来哉呢?<br />
此事哀家心中有数,你暂且将这念头歇了。”<br />
李秉稹方才那番话,不过也就是想表表决心而已,并不想母子之间因此产生产生龃龉,所以便也未再多言。<br />
恰好此时,銮驾停稳在了肃国公府门前,紧而又是副恭迎圣驾的热闹场面。<br />
李秉稹将欲要朝他磕头行礼的舅父稳稳搀住,轻道了声“不必多礼”,而后抬眸朝众宾客望去,一眼就看到了徐温云。<br />
今日虽是喜事,可她并未穿得喧宾夺主,只着了身清淡的衣装,至多髻上别着的钗华丽些。<br />
就这么施施然站着,在人群中相当扎眼,清艳绝伦。<br />
二人之事还未公之于众,李秉稹未免麻烦,眸光并未停留在她身上太久,就撤了回来。<br />
皇上与太后被迎入院中,在厅堂与肃国公府亲眷们说了约莫半盏茶的话,赏赐给两对新人不少华贵之物后……<br />
李秉稹因朝中还有政务处理,不好在肃国公府多待,于是便先走一步。<br />
到底是回到母家,太后甚至比在慈宁宫还要更加自在,唤了好几个诰命夫人,陪坐在旁与她说话。<br />
眼见聊得差不多了,才屏退了众人,使了个眼色给苏嬷嬷,让她去前厅把徐温云叫来。<br />
……<br />
其实自太后出现在肃国公府门口的瞬间,徐温云就清楚,今日免不了会遭番劫难。<br />
她安慰自己,以往那些艰难的时刻,不也都挺过来了么?这次理应也会无碍的。<br />
她心情沉重得就像个即将奔赴刑场的死囚,面上却依旧挂着得体的微笑。<br />
入厅后的第一件事儿,就是严格按照宫规,一丝不苟行了个礼,柔声清浅道,“太后万安。”<br />
一举一动都仪态万千,再配上那张并未经过太多妆饰,清水出芙蓉的脸……瞧着确实很赏心悦目,难怪能勾得皇帝情迷意乱。<br />
人的态度,是随着对方的身份不断变化的。太后这次再见她,浑然没有了以往亲厚,而是沉下眉眼,剔厉审视着她。<br />
太后先是端起茶盏,悠悠喝了口。并未直接发难,而是将话头落在了今日的喜事上。<br />
“今日此番喜上加喜,并蒂成双。<br />
他们四个庚帖也换了,天地也拜了,其实是没有哀家再说嘴的地方,可哀家还是不由想问一句……你当真觉得他们相配么?”<br />
太后语气算不上特别严酷,可久居上位之人,自有种色厉内荏的威压。徐温云呼吸微微紧了紧,朝前呵呵身,态度恭敬道。<br />
“若单论家世门第,确有天壤之别。可单论这点,却并不能说他们不相配,还需得看人品教养,才学脾性等方面是否契合。<br />
……其实依妾身愚见:只要是能成得了亲的男女,大多都是相配的。就像脚上的鞋子合不合适,只有自己才知一样。”<br />
太后唇角微勾,眼底透着戏谑,“原就是两桩门不当户不对的姻缘,倒也难为你如此巧舌如簧。”<br />
“……哀家莫非说错了么?<br />
你弟弟是状元又如何,祁朝十年就出三个状元,入仕之后无甚建树的状元郎大有人在,需得奋斗几辈子,才能比肩肃国公府此等簪缨世家?更莫说你那个日夜以缝补过活,病怏怏的胞妹。”<br />
听到弟妹被人评头论足,徐温云只觉甚至比自己遭人唾骂还要难受,可此话虽有些难听,却还是在讲道理摆事实。<br />
徐温云确是辩无可辩,面上显露出些难堪的神情,可她还是尽力不卑不亢道。<br />
“夫妻齐心,其力断金。<br />
这两门婚事,我们徐家确是高攀,妾身也已叮嘱过弟妹,成家后要好好过日子……妾身相信他们会排除万难,共同携手一生的。”<br />
太后闻言,眉间愈发紧蹙,眼底突涌起锐利的锋光,轻蔑道了句。<br />
“上梁不正下梁歪。<br />
徐绍与徐温珍挖空心思往上爬,以姻亲做饵,攀龙附凤,如蚁附膻……不都是你教出来的么?又岂会有什么真心真意,好好过日子这一说呢?”<br />
这些话犹如重锤落下。<br />
徐温云顿然抬头,眼眶中瞬间涌出晶莹,心中实在是委屈至极,只梗着脖子,一字一句解释道。<br />
“妾身未曾。<br />
他们的婚事,都是因缘际会之下,互生情愫,彼此相爱,所以才决定在一起的,妾身从未插手过,更不敢让弟妹有任何攀附之心。”<br />
太后眼见戳中她的痛处,唇角微勾,执起杯盖轻拨了拨茶面,云淡风轻继续道。<br />
“就算没有直接插手,也有间接影响吧。毕竟你最擅长的就是涉局做套,勾引魅惑的狐媚功夫,否则当年又岂会迷得皇帝念念不忘?<br />
他们在旁瞧着你的做派,多多少少也耳濡目染了些才是。”<br />
太后此等在宫中经年了的妇人,论道行是成了精的,哪里是徐温云抵挡得住的?<br />
她此时只觉受到了莫大的羞辱,瞳孔剧烈震动,浑身上下都在微微发颤。<br />
虽说猜到了太后已知道了实情,可既然她老人家不提,她也可以暂且将头埋在沙土中。<br />
可现在,却是避无可避了。<br />
她面色苍白如纸,勉力温稳住身形,颤着嗓子道,<br />
“太后娘娘,不可因妾身之失,而波及他人……”<br />
太后眉锋轻挑,<br />
“为何不能波及,难道他们没有因此事获利么?你弟弟写字读书的纸,你妹妹养身调理的药……这些不都是你出卖灵魂与身体换来的么?”<br />
“借种求子!<br />
这条路难道不是你自己选的么,你们徐家满门都因此尝尽了甜头,怎得,不会哀家说几句,莫非你还觉得委屈了不成?”<br />
第一百零六章<br />
这狠辣尖酸的言辞, 就像把尖锐的利刃,直直往徐温云心窝肺管子上戳,还要在皮肉中狠狠搅动两下。<br />
徐温云只觉心底一痛, 震得身形都晃荡,贝齿将唇壁咬出血来。<br />
眼见太后对此耿耿于怀,误会深重,她不由顿然抬首,眸光晶莹解释道。<br />
“可妾身当时压根没得选!<br />
妾身也是被逼的,您是不知那郑明存的手段是何等毒辣……”<br />
“威逼利诱, 软硬皆施是吧?你也是受害者是吧?哀家便猜到你会如此狡辩。<br />
敢情你这个受益最深的从犯, 如今反倒成了最清白无辜的那个?”<br />
太后在深宫多年浸淫,见过太多阴狠毒辣的手段, 心思透彻,一针见血, 猜都能猜到当年发生了何事。<br />
她凤眼微眯,居高临下觑着眼前即将崩溃之人, 朝前倾身,眸底尽是狠厉。<br />
“且你怎么没得选?你若是个品性高洁的, 大可选择立即赴死。<br />
……之所以愿意忍着恶心,与郑明存同流合污,说到底就是心中生了贪念, 想要傍着容国公府这棵大树,逆天改命。”<br />
太后是窥探人心的个中高手。<br />
这字字句句都尖刻刺耳, 直戳人性最深处的隐衷, 偏偏这些话却并非扭曲作直, 搬弄是非的歪理,所以实在让人辩无可辩。<br />
徐温云彻底被击至溃败, 再无二话,只瞳孔震动着,软着膝盖,缓缓瘫坐在厅堂上,神色逐渐木然。<br />
确是如此。<br />
人死万事休。<br />
如若当年郑明存提出借种求子的瞬间,她就能一刀抹了脖子,郑明存难道还能再为难徐家不成?<br />
她贪生怕死是真。<br />
想要将弟妹拉出泥沼也是真。<br />
徐温云以前一直骗自己:借种求子这事儿是郑明存主导的,她也是束手无措,所以才被强逼就犯的。<br />
可难道她就不曾有过半分瞬念,想要借此,为弟妹博条出路么?——有的。<br />
她想要怀才不遇的弟弟出人头地。<br />
想要孱弱多病的妹妹身体康健。<br />
……她有她的私心,且由最终的结果看,从某些角度讲,也算是完成了当初的夙愿。<br />
徐温云面色惨白如纸,双掌撑在冰凉的岩石地面上,气若游丝,艰难道了句,“……太后娘娘若因此而嫌憎妾身,妾身无话可说。”<br />
眼见徐温云心气全无,意志消磨殆尽,太后的神色才稍稍回缓。<br />
其实太后阅人无数,自然清楚徐温云本性不坏,且由暗中打探过的信息来看,她在容国公府中,甚至是个风评极好的良妇。<br />
作为一个女人。<br />
可以对徐温云产生几分怜悯。<br />
可陆霜棠还是母亲,一国太后。<br />
作为自小受严格规训教导的世家贵女,二人天生天然站得高度与立场不同,考虑事情的角度就不一样,她实在无法接受徐温云那些劣迹斑斑的过往。<br />
“自皇帝登基后,哀家就一直想为他多纳几个嫔妃,可这世间女子谁人都能入宫,唯你不行。”<br />
“……你方才说自己是被逼的,可哀家却觉得你心甘情愿得很。<br />
仗着肚子里有货,多年来顶着容国公府嫡长媳的衔儿,十指不沾阳春水,金尊玉贵地养着,甚至还让弟妹都攀上了高门。<br />
怎得如今东窗事发,容国公府尝尽恶果,你却可以全身而退?莫非只因阴差阳错生下的是个龙裔,不仅可以罪责全免,还妄想一步登天,入宫做娘娘不成?”<br />
秋阳顺着高阔的窗棂,斜斜洒入厅堂中,在中间划下道泾渭分明,不可逾越的阴阳分界线。<br />
厅中的两个女人,各在明暗两端,无法相融。
“白日侍奉母后,夜里照料妻儿。<br />
……往返折腾了些而已,合该是儿臣应当应分的。”<br />
听了这话,太后再也绷不住,描绘着精致妆容的雍容面庞,瞬间冷僵了僵,落在膝上戴了护甲的指尖,将巾帕攥紧。<br />
这多年来,他们母子二人相依为命。一个在沙场搏命,一个于后宫筹谋,躲过了多少明枪暗箭……才能有今日坐稳帝位,四海升平的好局面?<br />
可现在儿子居然为了个女人,竟就与她生分至此?一家三口独过是什么意思,他眼里可还有她这个母 后?<br />
心头的怒火被哗得点燃,直直冲向天灵盖。如若换做过其他妇人,此时或已大动肝火发作了,可太后到底行得稳坐得定,只唇角微微上挑,淡道了句。<br />
“你想得倒是周全,可何苦来哉呢?<br />
此事哀家心中有数,你暂且将这念头歇了。”<br />
李秉稹方才那番话,不过也就是想表表决心而已,并不想母子之间因此产生产生龃龉,所以便也未再多言。<br />
恰好此时,銮驾停稳在了肃国公府门前,紧而又是副恭迎圣驾的热闹场面。<br />
李秉稹将欲要朝他磕头行礼的舅父稳稳搀住,轻道了声“不必多礼”,而后抬眸朝众宾客望去,一眼就看到了徐温云。<br />
今日虽是喜事,可她并未穿得喧宾夺主,只着了身清淡的衣装,至多髻上别着的钗华丽些。<br />
就这么施施然站着,在人群中相当扎眼,清艳绝伦。<br />
二人之事还未公之于众,李秉稹未免麻烦,眸光并未停留在她身上太久,就撤了回来。<br />
皇上与太后被迎入院中,在厅堂与肃国公府亲眷们说了约莫半盏茶的话,赏赐给两对新人不少华贵之物后……<br />
李秉稹因朝中还有政务处理,不好在肃国公府多待,于是便先走一步。<br />
到底是回到母家,太后甚至比在慈宁宫还要更加自在,唤了好几个诰命夫人,陪坐在旁与她说话。<br />
眼见聊得差不多了,才屏退了众人,使了个眼色给苏嬷嬷,让她去前厅把徐温云叫来。<br />
……<br />
其实自太后出现在肃国公府门口的瞬间,徐温云就清楚,今日免不了会遭番劫难。<br />
她安慰自己,以往那些艰难的时刻,不也都挺过来了么?这次理应也会无碍的。<br />
她心情沉重得就像个即将奔赴刑场的死囚,面上却依旧挂着得体的微笑。<br />
入厅后的第一件事儿,就是严格按照宫规,一丝不苟行了个礼,柔声清浅道,“太后万安。”<br />
一举一动都仪态万千,再配上那张并未经过太多妆饰,清水出芙蓉的脸……瞧着确实很赏心悦目,难怪能勾得皇帝情迷意乱。<br />
人的态度,是随着对方的身份不断变化的。太后这次再见她,浑然没有了以往亲厚,而是沉下眉眼,剔厉审视着她。<br />
太后先是端起茶盏,悠悠喝了口。并未直接发难,而是将话头落在了今日的喜事上。<br />
“今日此番喜上加喜,并蒂成双。<br />
他们四个庚帖也换了,天地也拜了,其实是没有哀家再说嘴的地方,可哀家还是不由想问一句……你当真觉得他们相配么?”<br />
太后语气算不上特别严酷,可久居上位之人,自有种色厉内荏的威压。徐温云呼吸微微紧了紧,朝前呵呵身,态度恭敬道。<br />
“若单论家世门第,确有天壤之别。可单论这点,却并不能说他们不相配,还需得看人品教养,才学脾性等方面是否契合。<br />
……其实依妾身愚见:只要是能成得了亲的男女,大多都是相配的。就像脚上的鞋子合不合适,只有自己才知一样。”<br />
太后唇角微勾,眼底透着戏谑,“原就是两桩门不当户不对的姻缘,倒也难为你如此巧舌如簧。”<br />
“……哀家莫非说错了么?<br />
你弟弟是状元又如何,祁朝十年就出三个状元,入仕之后无甚建树的状元郎大有人在,需得奋斗几辈子,才能比肩肃国公府此等簪缨世家?更莫说你那个日夜以缝补过活,病怏怏的胞妹。”<br />
听到弟妹被人评头论足,徐温云只觉甚至比自己遭人唾骂还要难受,可此话虽有些难听,却还是在讲道理摆事实。<br />
徐温云确是辩无可辩,面上显露出些难堪的神情,可她还是尽力不卑不亢道。<br />
“夫妻齐心,其力断金。<br />
这两门婚事,我们徐家确是高攀,妾身也已叮嘱过弟妹,成家后要好好过日子……妾身相信他们会排除万难,共同携手一生的。”<br />
太后闻言,眉间愈发紧蹙,眼底突涌起锐利的锋光,轻蔑道了句。<br />
“上梁不正下梁歪。<br />
徐绍与徐温珍挖空心思往上爬,以姻亲做饵,攀龙附凤,如蚁附膻……不都是你教出来的么?又岂会有什么真心真意,好好过日子这一说呢?”<br />
这些话犹如重锤落下。<br />
徐温云顿然抬头,眼眶中瞬间涌出晶莹,心中实在是委屈至极,只梗着脖子,一字一句解释道。<br />
“妾身未曾。<br />
他们的婚事,都是因缘际会之下,互生情愫,彼此相爱,所以才决定在一起的,妾身从未插手过,更不敢让弟妹有任何攀附之心。”<br />
太后眼见戳中她的痛处,唇角微勾,执起杯盖轻拨了拨茶面,云淡风轻继续道。<br />
“就算没有直接插手,也有间接影响吧。毕竟你最擅长的就是涉局做套,勾引魅惑的狐媚功夫,否则当年又岂会迷得皇帝念念不忘?<br />
他们在旁瞧着你的做派,多多少少也耳濡目染了些才是。”<br />
太后此等在宫中经年了的妇人,论道行是成了精的,哪里是徐温云抵挡得住的?<br />
她此时只觉受到了莫大的羞辱,瞳孔剧烈震动,浑身上下都在微微发颤。<br />
虽说猜到了太后已知道了实情,可既然她老人家不提,她也可以暂且将头埋在沙土中。<br />
可现在,却是避无可避了。<br />
她面色苍白如纸,勉力温稳住身形,颤着嗓子道,<br />
“太后娘娘,不可因妾身之失,而波及他人……”<br />
太后眉锋轻挑,<br />
“为何不能波及,难道他们没有因此事获利么?你弟弟写字读书的纸,你妹妹养身调理的药……这些不都是你出卖灵魂与身体换来的么?”<br />
“借种求子!<br />
这条路难道不是你自己选的么,你们徐家满门都因此尝尽了甜头,怎得,不会哀家说几句,莫非你还觉得委屈了不成?”<br />
第一百零六章<br />
这狠辣尖酸的言辞, 就像把尖锐的利刃,直直往徐温云心窝肺管子上戳,还要在皮肉中狠狠搅动两下。<br />
徐温云只觉心底一痛, 震得身形都晃荡,贝齿将唇壁咬出血来。<br />
眼见太后对此耿耿于怀,误会深重,她不由顿然抬首,眸光晶莹解释道。<br />
“可妾身当时压根没得选!<br />
妾身也是被逼的,您是不知那郑明存的手段是何等毒辣……”<br />
“威逼利诱, 软硬皆施是吧?你也是受害者是吧?哀家便猜到你会如此狡辩。<br />
敢情你这个受益最深的从犯, 如今反倒成了最清白无辜的那个?”<br />
太后在深宫多年浸淫,见过太多阴狠毒辣的手段, 心思透彻,一针见血, 猜都能猜到当年发生了何事。<br />
她凤眼微眯,居高临下觑着眼前即将崩溃之人, 朝前倾身,眸底尽是狠厉。<br />
“且你怎么没得选?你若是个品性高洁的, 大可选择立即赴死。<br />
……之所以愿意忍着恶心,与郑明存同流合污,说到底就是心中生了贪念, 想要傍着容国公府这棵大树,逆天改命。”<br />
太后是窥探人心的个中高手。<br />
这字字句句都尖刻刺耳, 直戳人性最深处的隐衷, 偏偏这些话却并非扭曲作直, 搬弄是非的歪理,所以实在让人辩无可辩。<br />
徐温云彻底被击至溃败, 再无二话,只瞳孔震动着,软着膝盖,缓缓瘫坐在厅堂上,神色逐渐木然。<br />
确是如此。<br />
人死万事休。<br />
如若当年郑明存提出借种求子的瞬间,她就能一刀抹了脖子,郑明存难道还能再为难徐家不成?<br />
她贪生怕死是真。<br />
想要将弟妹拉出泥沼也是真。<br />
徐温云以前一直骗自己:借种求子这事儿是郑明存主导的,她也是束手无措,所以才被强逼就犯的。<br />
可难道她就不曾有过半分瞬念,想要借此,为弟妹博条出路么?——有的。<br />
她想要怀才不遇的弟弟出人头地。<br />
想要孱弱多病的妹妹身体康健。<br />
……她有她的私心,且由最终的结果看,从某些角度讲,也算是完成了当初的夙愿。<br />
徐温云面色惨白如纸,双掌撑在冰凉的岩石地面上,气若游丝,艰难道了句,“……太后娘娘若因此而嫌憎妾身,妾身无话可说。”<br />
眼见徐温云心气全无,意志消磨殆尽,太后的神色才稍稍回缓。<br />
其实太后阅人无数,自然清楚徐温云本性不坏,且由暗中打探过的信息来看,她在容国公府中,甚至是个风评极好的良妇。<br />
作为一个女人。<br />
可以对徐温云产生几分怜悯。<br />
可陆霜棠还是母亲,一国太后。<br />
作为自小受严格规训教导的世家贵女,二人天生天然站得高度与立场不同,考虑事情的角度就不一样,她实在无法接受徐温云那些劣迹斑斑的过往。<br />
“自皇帝登基后,哀家就一直想为他多纳几个嫔妃,可这世间女子谁人都能入宫,唯你不行。”<br />
“……你方才说自己是被逼的,可哀家却觉得你心甘情愿得很。<br />
仗着肚子里有货,多年来顶着容国公府嫡长媳的衔儿,十指不沾阳春水,金尊玉贵地养着,甚至还让弟妹都攀上了高门。<br />
怎得如今东窗事发,容国公府尝尽恶果,你却可以全身而退?莫非只因阴差阳错生下的是个龙裔,不仅可以罪责全免,还妄想一步登天,入宫做娘娘不成?”<br />
秋阳顺着高阔的窗棂,斜斜洒入厅堂中,在中间划下道泾渭分明,不可逾越的阴阳分界线。<br />
厅中的两个女人,各在明暗两端,无法相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