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p> 如出一辙的,是周身那深不可测的帝王威严。</p><p> 丞相李斯犹豫了会儿,上前两步,轻声道:“陛下,是否要缓一缓再处理那些方士。”</p><p> 嬴政:“为何要缓?”</p><p> 提议嬴政焚毁诗书的人是他,如今劝他停下来的人也是他,李斯咬了咬牙道:“朝野沸腾乃小事,民间非议却是大事,陛下不可不三思。”</p><p> 嬴政声音冷酷,不容置疑道:“寡人为何要退步,他们既然敢愚弄寡人,想必已经预料了自己的下场。”</p><p> “传寡人旨意,凡四百六十人,以妖言惑众之罪,活埋于咸阳城下。”</p><p> “寡人便是要告诉天下,这个天下,是寡人的天下!不是他们言语可随意撼动的。”</p><p> 大殿之中,听到嬴政话语的侍卫们浑身一震,失神的看向他们君主。</p><p> 李斯怔在了原地。</p><p> 余光看见他的神情,嬴政淡淡道:“天女眷顾寡人,不会怪罪我。”</p><p> 他伸出手掌,触碰天间落下的一缕月光。</p><p> “若真有不满,寡人随她处置。”</p><p> 墨家与发明篇3科学发明家</p><p> 宴明婉不知道李斯忌惮天幕到劝说嬴政。</p><p> 她打着早就准备好的腹稿,缓缓说:【焚书一事发生在秦始皇登基后的第三十四年。齐国博士淳于越反对秦朝当时实行的郡县制,要求根据古制分封王室子弟,丞相李斯驳斥博士淳,并向秦始皇上奏,禁止百姓以古非今,以私学诽谤朝政。</p><p> 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下令焚烧《秦记》以外的所有列国史记,对不属于博士馆的私藏《诗》、《书》等也限期交出烧毁;有敢谈论《诗》、《书》者处死;禁止私学,想学法令的人要以官吏为师,此即为“焚书”。</p><p> 坑儒事件则发生在焚书后第二年。</p><p> 卢生、侯生等人替秦始皇求长生不老药失败后,诽谤秦始皇的为人,之后携带求仙用的巨资出逃。</p><p> 秦始皇以妖言惑众的罪名下令在京城搜查,最终抓获四百六十余人并将他们全部活埋。</p><p> 这即是所谓的坑儒。】</p><p> 四百六十多人!</p><p> 性情仁慈的刘盈立刻拧紧了眉,仿佛见到文字背后触目惊心的景象。</p><p> 帝王的手段也太残酷了。</p><p> “秦始皇如此做法,难怪儒生们把他叫做暴君。”</p><p> 话说完,无人应和。</p><p> 刘盈纳闷的转过头,见父皇与母后高坐台上,刘邦看着天幕,兴致所至,笑眯眯的点了点头点头???</p><p> 吕雉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但一句批驳秦始皇的话也未曾说出口,他们的反应与刘盈想象的全然不同。</p><p> 无措之下,刘盈将目光转向了鲁元,然后发现姐姐伏身在案前,手里握着一支少府新打造出来的改良版简易炭笔,飞快在纸上记录着什么。</p><p> 白纸上,标题写着一行大字:</p><p> 【秦朝统治者秦始皇,治国要略观察】。</p><p> 笔迹记了整整一页,最新一行写道:“依照秦律,谎言不能兑现,所献之药无效验者,处以死刑。”</p><p> “长姐您在记什么?”</p><p> 鲁元专心致志,没察觉到刘盈的靠近。</p><p> 她不动声色的遮住笔迹,对弟弟笑道:“无事,随便记着玩玩。父皇前几日说我要出嫁了,想再送一块封地给我,我就想着多学习一下,好有些治理经验。”</p><p> 刘盈讶然:“那便恭喜长姐了。”</p><p> 见刘盈的惊讶不似作假,鲁元深刻地认知到刘邦有多忽略刘盈,明明是汉朝的继承人,刘邦却从未与他提起过这件事。</p><p> 鲁元心情复杂,轻轻嗯了一声:“听说是城阳郡,到时候我出嫁了,有机会请阿弟你来玩。”</p><p> 楚国。</p><p> 听到坑儒两个字,孔子的心脏提到了嗓子眼。</p><p> 等看见《诗》《书》被烧毁,这些他推崇的周礼的结晶于大火中毁于一旦,直接两眼一翻,晕了过去。</p><p> 老子吓了一跳,赶紧一巴掌糊上去:“喂!你要死别死这里,你那群弟子都堵在老夫家门口啊!”</p><p> 夷光连忙端来温水。</p><p> 老子扶起孔子,给他喂水。</p><p> 过了好一会儿,孔子慢悠悠转醒,肩膀剧烈抖动,“咳,咳咳儒家儒家竟然在后来遭遇这种清洗,实乃不幸”</p><p> 被嬴政活埋的四百多人,说不定都是他儒家年轻一代的骄子,孔子实在痛心疾首。</p><p> “行了,”老子扶着酸疼的腰站起来,方才动作太快,闪着他老腰了,都怪孔子这么个壮汉说晕就晕,论年纪他才是那个半只脚踏进棺材里的人好吗。</p><p> “你睁大眼,仔细看看,你儒家将来难道还干起了卖假药的勾当。”</p><p> 孔子一愣。</p><p> 天幕上,一双女子的素手翻开史记,停留在《秦始皇本纪》一页。</p><p> 【关于焚书坑儒一事,后世尚存许多争议。</p><p> 据史书记载,秦始皇下令销毁除医药与农学之外的所有书籍,然而,战国时期并未完整保存下</p> ', ' ')('\n <p>来的学说只有医家与农家经典,而那些被认为在焚书之列的儒家、墨家以及道家等学派的著作却得以完整流传至今。</p><p> 所以关于焚书一事的真实性,仍有待商酌。</p><p> 其次,“坑儒”指的是儒生吗?</p><p> 不,离秦朝最近的几个朝代,史料从未记载过秦始皇坑杀的为儒生。</p><p> 汉代官方正史记载:“及至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六艺从此缺焉。”</p><p> 确有坑杀之举,但坑杀的是术士,并非儒生。</p><p> 后来的儒家骂秦始皇焚书坑儒,更有可能是为了给他们自己营造一个政治正确的光环。</p><p> 真正被处死的,其实是卷款携逃的术士们。】</p><p> q版小人背着鼓囊囊的钱袋子奔跑在画面中。</p><p> 宴明婉戳了戳他们的钱袋子。【你们这些小人也是胆大包天,招摇拐骗到皇帝的头上,跑得掉敬你是条汉子,跑不掉嘛】</p><p> 【就只好被包饺子啦。】</p><p> 天幕上打出了gg两个字。</p><p> 孔子心痛的表情尬在了原地。</p><p> 是术士,不是儒生?</p><p> 政治正确后世的儒家学子就为了这个搞抽象,丢脸到千年以后?</p><p> 老子不给面子的嘲笑:“你的后辈挺不讲究啊。”</p><p> 老子口中不讲究的后世儒家学子:“”</p><p> 他们的脸渐渐红了,羞恼的。</p><p> 术士干的就术士干的,干嘛把他们扯出来提一嘴。</p><p> 就算他们抹黑了亿点点秦始皇,那也是对方该!坑儒是假,焚书怎么可能也是假的,他们儒家的不少经典可都失传了。</p><p> 天女你拉偏架,偏心!</p><p> “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p><p> 百姓们怒目而视:“你说谁?有本事再说一遍,信不信我们揍你。”</p><p> 【其实,墨家消亡的真正原因不在于秦朝统一思想,而在于墨学的仁爱观与封建社会的帝制有着本质矛盾。</p><p> 封建社会强调阶级差距,维持运转的稳定方式根本在于上层对民众的剥削。</p><p> 建立等级秩序,分出上下之别、君臣之异。</p><p> 统治者希望民众安分守己,服从皇权,而墨家代表“农与工肆之人”的利益,兼爱的思想与统治者理念相悖。</p><p> 君主岂能容你挑衅皇权?</p><p> 于是墨家遭到历代王朝的不断打压,汉武帝罢黜百家后,墨家子弟的身影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p><p> 一席话如同拨云揭雾,点醒了墨翟。</p><p> “原来如此。”所以墨家才会消亡。</p><p> 墨翟喉头苦涩,理想化的东西就只能作为理想存在吗?</p><p> 没有信仰的民众与猪猡何异。</p><p> 为何一定要愚民,一定要他们弯下腰脊呢?</p><p> 各朝皇帝头疼:天女她真敢说!</p><p> 刘彻揉着太阳穴,心想,难道</p><p> 天上就没有身份差异吗,她是个年轻女君,上面难道没有天皇或者天后更高一级的领导在?</p><p> 这么明白的把愚民之术挑出来,让他很难办。</p><p> 他是独尊儒术,打击了流落民间的墨家游侠势力,但这都是为了国家的长久安稳。</p><p> 她话里话外,好像是他这个做皇帝的错了一样。</p><p> 刘彻低头喝闷酒,谁也听不清的低声咒骂了一句。</p><p> 如今刘彻对天女又爱又恨,天女授予的许多技术,知识,给他带来许多好处,但另一方面,她一些话语也鼓动了百姓产生不现实的思想。</p><p> 她不明白,地上的王朝与天上不一样的。</p><p> “陛下。”</p><p> 卫青突然跪地:“臣有话想说。”</p><p> 刘彻眯眼:“起来,有何话非得跪着讲。”</p><p> 卫青深垂头颅,从刘彻的角度只能看见他宽阔的脊背。</p><p> “臣曾为身份卑微的骑奴,幸得陛下赏识,才能有今日。”</p><p> “您对微臣而言,就好像黑暗里的一束光,臣在溺水之际的救命稻草,给微臣带来巨大希望。”</p><p> “臣有时候在想”卫青慢慢抬头,对上刘彻有些失神的脸庞。</p>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