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n <p> 既然成了神仙也无法长生,那求这仙有什么意思,唉,他还是先专心治理好他的江山罢。</p><p> 【还有嘉靖帝朱厚熜,为满足自己修道,日日命宫女们清晨采集甘露兑服参汁,致使上百名宫女病倒。】</p><p> 【宫女们忍无可忍,发动了壬寅宫变,差点将朱厚熜勒死。】</p><p> 明朝。</p><p> 朱厚熜浑身发凉,他摸了摸脖子,左右侍奉的宫女,乖顺的面容这一瞬在他眼中变为了索命女鬼。</p><p> “出去!”</p><p> 从今日起,他身边的宫人全部换成太监!</p><p> 朱厚熜不想见到一个疑似可能会夺走他小命的女人。</p><p> 【所谓上行下效,皇帝们有需要,自然就带动了炼丹术的发展。</p><p> 长生不老术没研究明白,炼丹的技艺却促进了早期化学的进步。例如东晋时期的葛洪在其著作《抱朴子内篇》中提到通过加热硫化汞可以得到水银,再进一步处理又能得到红色硫化汞晶体的过程,为后来科学领域内的诸多发现奠定了基础。</p><p> 因此炼丹师们也被视作最早的化学发明家。】</p><p> 化学发明家?好新奇的词汇。</p><p> 看着天幕的炼丹师们懵了下,原来炼丹术也属于科学发明的一部分吗?</p><p> 【好了,前菜结束,该进入今天的正题了。】</p><p> 【在讲炼丹术与烟花的关系之前,先要提到一位大家熟悉的重要人物——药王孙思邈。】</p><p> 天幕的声音,带着一点莫名的吊诡。</p><p> 【作为一生都致力于济世救民的神医,恐怕孙道长自己也想不到,他晚年发明出了一种杀人利器!】</p><p> 墨家与发明篇16李世民:好一个放烟……</p><p> 唐高宗时期。</p><p> 李治喃喃:“与孙道长有关的杀人利器?莫非是火药?”</p><p> 先前医家试炼里,他就亲眼见证到了火药的惊天威力,普通丧尸在强大的火药前简直毫无还手之力。</p><p> 听到丈夫的话,一旁的武媚娘却是微微蹙眉,觉得并非那么简单,论杀人,什么也比不过刀枪爽快,一刀下去,轻而易举便能抹了人的脖子,再有后世的手枪,子弹击中心脏,神仙也难救回。</p><p> 杀人利器,这里的人是指单人,还是指成千上万条性命</p><p> 武媚娘背后泛上一阵寒意,聪慧如她,好像有些领悟到宴明婉说的潘多拉魔盒是什么意思了。</p><p> 【众所周知,孙思邈除了大夫的本职外,还有另一个身份:道士。</p><p> 道士喜欢炼丹,孙思邈也不例外,平日里他对炼丹颇有研究,除了医学著作《千金要方》,孙思邈还在晚年撰写了一部影响深远的炼丹著作《丹经》,时人将其誉为丹药百科全书。</p><p> 因为战乱,《丹经》未曾流传下来,后世无法找到完整的书籍版本,但通过史学家们的研究,人们从蛛丝马迹中发现了孙思邈在《丹经》中首次记录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火药配方:</p><p> 即硝石、硫磺、木炭混合在一起,制造成火药的“硫磺伏火法”。</p><p> 唐朝以后关于火药配方的书籍都有提及伏火法,这也间接证明了孙思邈发明火药的真实性。】</p><p> 孙思邈抹了把汗,暗含感激地看了眼天幕。</p><p> 他要感谢天幕没说出伏火法的具体配方。</p><p> 否则一旦怀有坏心之人掌握了这种炸药,天下大乱就是他的罪过了。</p><p> 孙思邈叹了口气,想起他参加医家试炼时,看到的更多场景是末世中人为求生存,保护亲友,用热武器抵御丧尸。</p><p> 如果按照正常的历史发展,没有了丧尸病毒这威胁人类的外部危险在,人类会用火药来做什么?</p><p> 念及此处,孙思邈心下一震,不觉迭出了一身冷汗。</p><p> 【到了唐朝末期,火药开始正式用于军事。例如唐昭宗天佑元年,杨行密率军围攻豫章,用抛石机抛掷火药包烧龙沙门,带领壮士突火先登入城。</p><p> 到了宋代,火药发展得就更快了。</p><p> 宋朝强邻环绕,北有金国,辽国,南有大理,战争接连不断。为了抵御强敌,官方建立了专门研究火药的作坊,先后制造出霹雳炮,震天雷等燃烧性能较强的火器。公元1126年,李纲守开封时就用霹雳炮击退了金兵的围攻。</p><p> 看到这里,大家可能又疑惑了,宋朝有这么牛逼的火器,怎么还被金人打得屁滚尿流?】</p><p> 宋朝。</p><p> 官员们羞愧掩面。</p><p> 来了,鞭尸一事,虽迟但到。</p><p> 自从天幕出现,他们的老脸都快丢尽了。</p><p> 如今满朝皆“义士”,再无一人敢说议和。</p><p> 宋朝文武:看在我们诚心改过的份上,天女您就轻点阴阳,给我们留点面子好不好?</p><p> 民间,有亲人遭金军劫辱死去的百姓愤怒的红了眼眶:“还能为什么,皇帝老儿不干人事!连岳将军这样的好将军都要杀。”</p><p> “一群酒囊饭袋!”</p><p> “嘘,你不要命啦,小声点。”</p><p> “老子不怕,老子话今天就搁在这了</p> ', ' ')('\n <p>,朝廷要是再敢欺负岳将军,老子拼死也要反了它!”</p><p> 诸如情况不断发生在长江两岸。</p><p> 开封府。</p><p> 赵匡胤磨着牙,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p><p> 终是忍不住掀开被子大喊:“开窗!”</p><p> 赵匡胤两眼爆出血丝,想揍人,可儿子太小,怒火无处发泄,只能逮着大臣跟弟弟骂。</p><p> “来人啊,召晋王和丞相进宫!”</p><p> 晋王府,正欢乐与幕僚们对饮的赵光义打了个寒颤,莫名有不祥的预感。</p><p> 【其实,宋金两军真实交战的场景可能与大家想象的不太一样。在传统观念里,金人作为游牧生活方式为主的民族,马匹矫健,应当是挥舞着冷兵器只会冲锋陷阵的野蛮骑兵,但实际上,两军的交战场景并非宋军用火器单方面轰击对面的金军。</p><p> 操着热武器策马冲下,砍杀宋人的金军战士,才是宋军眼里的梦魇。】</p><p> 轰!铁火炮的爆炸声响彻云霄。</p><p> 金军使用抛石机将火炮投进城墙,这些火炮在城内爆炸,将守军的身躯炸得粉碎。</p><p> 三国,江东。</p><p> 孙权十分无语,宋朝皇帝干什么吃的,火器既由他们发明,该好好藏起来防备泄密才对。</p><p> 现在给北边的胡人学了去,胡人有骑兵优势,再加上可远程攻击的红衣大炮,难怪宋军被打得落花流水。</p><p> “真是愚不可及。”</p><p> 邺城。</p><p> 曹操摸了摸下巴,想起与天女交易得来的,乌桓第一大银矿的消息,矿石坑里只有银金属吗,会不会伴生有硝石,硫磺之类的其它矿物?</p><p> 看来得尽快收服乌桓,以绝后患。</p><p> 【金军刚开始的确没见过宋朝火炮的威力,第一次南下进攻开封时军队吃了大亏。</p><p> 数次攻城未果,金军选择向北宋索要大量金银离开,宋钦宗赵桓见金军撤退,放松了警惕,殊不知金人在撤退时俘虏了大量宋朝工匠,其中就有不少火药坊的人员。</p><p> 回到本国后,金军严刑拷打宋人,从他们嘴里撬出了火药的秘密,随后花大力气发展军中火器。</p><p> 装备一新的金军,在第二次进攻开封时军中出现了大量火炮,原本依托坚固城防的北宋都城,在金军冷兵器与热兵器结合的复合式进攻下彻底破灭。</p><p> 当然了,统治者的昏庸与内部腐败也是宋朝兵败的重要原因。</p><p> 金军至开封城下,城门还没破,赵桓就软怂到命令手下的将士不许得罪金军,一位霹雳炮手向金军发炮,被赵桓当众枭首处死。</p><p> 上位者如此,底层士兵哪里还有守城的斗志呢?】</p><p> 沦陷的河北子民悲哀地看着天幕,泣不成声。</p><p> “官家!”见赵匡胤脸色发黑,王继恩赶紧找到救心丸给他塞了一颗。</p><p> 赵匡胤吃了药,好悬才平稳下来心脏,想想赵桓,又忍不住破防了他的种有毒吗?为何会有这般不堪的后代啊!</p><p> 北风呼啸,野林乌黑。</p><p> 被俘虏在金人营账里的赵桓凄惨痛哭,他能怎么办?他的皇位都是父亲临时甩给他的,哪里知道如何抵抗凶残的金人啊,能保住一条小命已经是万幸了。</p><p> 赵桓一路上被金人非打即骂,又听天幕说他在史书上留下了万古骂名,这一刻止不住的流泪,觉得命苦极了。</p><p> 然而金人可不会同情软弱的赵宋皇帝。</p><p> 金太宗完颜晟嗤笑着,拍了拍赵桓的脸,“你们赵家父子还真是一脉相承的废物,孤都同情你的子民了,摊上一个狗玩意儿做皇帝。”</p><p> 完颜晟手下没留力气,赵桓养尊处优的脸很快肿起了半面,瞧着好不可怜。</p><p> 赵桓哆哆嗦嗦,胆小懦弱的不敢直视完颜晟。</p><p> 完颜晟面无表情,要不是赵桓还有点利用价值,他早就剁了他祭天。</p><p> “写信告诉你弟弟,想留住你和你父亲的命,就乖乖让宋军退到长江以后,否则”</p><p> 赵桓抽泣着提笔。</p><p> “报!”</p><p> 营账外走进来一名猛安,向完颜晟汇报道:“宋朝的小皇帝死了!”</p>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