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n <p> 二郎神意识到这件事情并没有唐僧说的这么简单,他安抚了唐僧片刻,趁他重新睡下后,无声无息的消失在房间。</p><p> 第二天清晨,天光大亮,唐僧将众人聚集在一起,唯独不见二郎神。</p><p> 他只当二郎神是司法天神,因公务繁忙所以回去了并没有多想。</p><p> 众人围坐成一圈,除了猪八戒和沙僧之外,其他人眼底都有着淡淡的黑眼圈。</p><p> 想来是昨夜都没有睡好。</p><p> 猪八戒惊奇道:“怪了?怪了?昨夜被褥柔软干净,一觉到天明,可你们怎么回事?一个个的都像没睡好一样?”</p><p> 众人各有原因,皆苦笑不已。</p><p> 唐僧将昨夜的梦如实相告,最后问道:“你们是怎么看的,我想听听大家的意见。”</p><p> 孙悟空沉思片刻后说:“那国王虽然可怜,但也不能全然听信他的一言之词,不如先将太子引入寺院在做打算。”</p><p> 唐僧道:“悟空,还是你考虑周全,他若进了寺院,我该如何向他说明这一切?”</p><p> 真假国王另有隐情</p><p> “这也不难,若那国王所言属实,太子见到这信物白玉牌,必定会明白这一切。”</p><p> 猪八戒追问道:“猴子,若国王所言不属实呢?”</p><p> 他看了紫衣一眼,意有所指道:“你们想啊,若国王是假扮的,其性格和真国王肯定不一样,他的那些文武百官,嫔妃孩子肯定能发现变化,怎么三年过去了,却一点都没有怀疑过呢?”</p><p> “我们要是贸然将这件事告诉太子,打草惊蛇,让那假国王提前跑了或者派兵来抓我们,那不就前功尽弃了。”</p><p> 大家都跟人精似的,听出了猪八戒话里有话,对紫衣的身份也多多少少都有了一些猜测,纷纷抬眼看向紫衣。</p><p> 紫衣刚才在走神,没听到猪八戒的话,见众人看她,下意识摸了摸自已的脸,还以为众人在看她的肿眼泡,她为自已辩解道:“你们看我干嘛,我只是没睡好而已,绝对没有哭过。”</p><p> 青霄闻言默默捂住了自已的脑门,众人心里也都有些哭笑不得。</p><p> 他们选择性的忽略了猪八戒对紫衣的针对,将重点重新放在真假国王身上。</p><p> 片刻后,唐僧道:“八戒说的有些道理,悟空,你还有其他的应对之法吗?”</p><p> “师父,等我将太子引入寺院后,他定会烧香拜佛,到时你穿上锦襕袈裟,坐在正殿念经,装作高深莫测的样子吸引他的注意力,我变作一寸小的和尚进入匣子里,你将这匣子献给他。”</p><p> 唐僧追问道:“然后呢?”</p><p> 猪八戒打断:“师父你傻啊!那道土法力高强,我们要是施展法术偷偷潜入皇宫必定被他察觉,但要是太子主动将匣子带去皇宫就不一样了,只要猴子亮出火眼金睛一瞧,不就真相大白了?”</p><p> 唐僧道:“此计甚好。”</p><p> 青霄知道这段剧情,原著中,因真国王好善斋僧,如来便派文殊菩萨前来渡他修成金身罗汉。</p><p> 由于不可露出法相,文殊菩萨变作一凡僧问国王化缘,但真国王不识菩萨,将菩萨用绳子捆绑在河边浸泡三日,最后被六甲金身相救,奏请如来。</p><p> 如来命狮子精将国王推入井中,浸他三年以报此仇。</p><p> 现在细细想来,一切都充满了违和感。</p><p> 既然国王好善斋僧,遇到和尚化缘应该好生招待才对,那么为何要将文殊菩萨变作的凡僧浸入水中?</p><p> 这和国王的人设不符。</p><p> 若国王名不副实,那如来岂会看不出来,还要派文殊菩萨渡他金身呢?</p><p> 那可是文殊菩萨,即使变作凡人也不会轻易被一个凡间的国王捆起来吧?</p><p> 更何况,国王寿命未尽,此前从未有哪个先例说过,只要好善斋僧,对和尚好就能修成正果的。</p><p> 既然这么简单就能修成金身罗汉,那大家都不用去修炼了,只要大肆修建和尚庙宇,善待和尚就行了。</p><p> 她此前看书时,从未想过这一点,现在看来却疑点重重。</p><p> 如今这一切发展都按照原剧情进行,既然乌鸡国这场劫难是西方所为,那么唐僧等人便没有危险,于是青霄只是静静的听着,并没有开口说话。</p><p> 众人敲定计划,在用完早饭后开始分工合作。</p><p> 孙悟空前去城外变成兔子跑进寺院引太子进来,而唐僧换上锦襕袈裟坐在正殿等待,剩余其他人则在偏殿等候,只要一有风吹草动便出来帮忙。</p><p> 不多时,寺院外传来嘈杂脚步的声音,大批的官兵围住了寺院外。</p><p> 太子带领两名侍从走进门口等待,其中一人小跑进入寺院中寻找一圈出来后说道:“回禀太子,并未发现兔子的踪迹。”</p><p> 太子是个少年模样,长的倒是唇红齿白,模样精致,一看就是养尊处优惯了,他手中拿着一把弓箭,眉头一竖,语气中带着傲慢:“怎么可能,我明明射中了兔子,亲眼看见它跑进来的,再仔细进去找找。”</p><p> 侍卫刚想答应,寺院中却突然走出许多和尚。</p> ', ' ')('\n <p> 原来是寺院众僧见到太子到来,于是纷纷走出来,自动排成两排,跪在门口诚惶诚恐的叩拜迎接。</p><p> 老院长将太子迎入正殿,太子见唐僧端坐在蒲团上念经,没有一丝行礼的样子勃然大怒。</p><p> “你这和尚,见了本太子为何不行礼?来人将他拿下。”</p><p> 护卫听命上前,还未靠近便被唐僧身上的锦襕袈裟弹了出去。</p><p> 锦襕袈裟水火不侵,防身驱邪,唐僧穿上此法衣一般人无法近身。</p><p> 太子惊讶道:“你是哪来的和尚,竟然使得这般障眼法?”</p><p> 唐僧双手合十上前行礼道:“太子殿下,贫僧乃是从东土大唐前往西天拜佛求经的和尚,不会障眼之法,只因我身上所穿法衣是佛家宝物。”</p><p> 太子听闻来了兴趣:“既然你是东土大唐来的,那必定有许多宝物带在身上,快拿出来给本太子瞧瞧?”</p><p> 唐僧拿出一个匣子,拉开盖子,只见里面坐着一个小人。</p><p> 他微笑道:“太子殿下,你看,此法宝名叫救世,上知五百年,中知五百年,下五百年,总共知道一千五百年,这世上没有他不知道的事情。”</p><p> 太子抢过盒子,眯着一只眼睛靠近了仔细观察片刻后说:“这小人,长的倒是相貌堂堂,但只有一寸能知道什么事?”</p><p> 孙悟空跳出匣子,落在旁边的桌子上,双手抱臂,冷言道:“太子请仔细听我说来,你乃乌鸡国太子,五年前天降大旱,生灵涂炭之时,天上突然飞来一个道土,降下大雨解了旱灾,国王惜才所以与他结拜成为兄弟,可有此事?”</p><p> 太子不屑的撇了撇嘴:“此事人尽皆知,随便上街上打听便能知道,三年前,那道土早已经离开,父王为了思念他,还把御花园关闭了,这不是你的真本事。”</p><p> “可我若说,如今坐在皇宫里的国王不是真国王,而是那道土假扮的呢?”</p><p> 太子又惊又怒,斥责道:“胡说八道!我父王待我极好,从不是你说的这样。”</p><p> 他走出门外指着唐僧对守在门口的侍卫们说道:“无赖和尚颠倒是非黑白,来人将他们拿下!”</p><p> 唐僧显然没料到这种结果,他后退了几步下意识的看向孙悟空:“悟空,该怎么办?”</p><p> 孙悟空皱眉思索道:“按照常理来说,太子虽不信,也不应该反应这么激烈。”</p><p> “你看他表情焦急,不去探究真相反而第一时间要把我们抓走,我想他应该猜出自已的父王被掉包了,但出于某种原因,他不想揭穿这件事情。”</p><p> 嘴硬心软</p><p> 门外的侍卫听到太子的命令,将唐僧团团围住。</p><p> 孙悟空心知计划失败,跳下桌子变回原本样子,他怕凡人身躯经不起金箍棒一棍,只动用拳脚便将众人打出门外。</p><p> 侧房等待的众人听见动静后纷纷现身,围在唐僧身边。</p><p> 太子哪里见过这种阵仗,见自已的侍卫都被打了出去,身边没了保护的人,自已也连滚带爬的跑出了寺院。</p><p> 孙悟空说:“八戒你们保护好师父,我去去就来。”</p><p> 说罢,他变成了一只苍蝇,藏在了太子的头发上,徒留众人在寺院等待。</p><p> 老院长见孙悟空赶走了太子,闯了大祸,顿时坐在了地上,满脸绝望之色。</p><p> 他喃喃道:“完了,全完了。”</p><p> 其他的和尚也是愁眉不展。</p><p> 唐僧不明所以,走到老院长身边说道:“老院长,你为何忧愁?”</p><p> 老院长眉头皱成了一个川字,眼睛瞪的很大,指着唐僧的鼻子,咬牙切齿道:“你这和尚可害苦了我们啊!我昨夜就不该心软,放你们进来留宿。”</p><p> 唐僧将老院长扶起来:“老院长,到底怎么了?”</p><p> 老院长眼泪叭叭的往下掉,他叹气道:“你惹谁不好,为何要惹了太子,我们这寺庙修建的极为不易,可以说整个乌鸡国,只有这一处地方可以让和尚容身。”</p>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