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每次下地指导种植,总有不少人围观,如果提前放出风声,围观者半点不会比今天少。<br />
他身穿绸袍,带着随从,亦步亦趋跟在姜舒月身后。姜舒月边讲边走,时不时被四爷扶一下,行进速度很慢。<br />
四爷站在姜舒月左边,左宝树站在右边落后一步的位置,认真做笔记,不时提问。<br />
这个位置是他与雍郡王的默契,也是雍郡王能够忍受的极限,敢再往前走一步,便会被各种形式阻拦。<br />
左宝树认真记下这两条,见姜舒月绊了一下脚,被四爷扶住,拉到身边,赶紧放缓脚步,同时提醒后面的人减速。<br />
等了一会儿,才问:“与麦苗的长势有干系吗?”<br />
姜舒月沉吟片刻:“墒情不够,要在麦苗开始生长前浇水,晚了会影响收成。”<br />
“这几日天气正好,是否可以浇水?”左宝树又问。<br />
姜舒月点点头:“中午沟渠开化,浇水也便宜。不过耐旱小麦比普通冬小麦需水少,这个好理解吧?”<br />
等众人回应,又道:“所以我说的是灌溉,不是灌沟。”<br />
这时耐旱小麦的优越性就体现出来了,更耐旱,需水少,灌溉就够,节省了不少人力。<br />
众人闻言松了一口气的同时脸上露出欣喜。不为别的,主要是浇水的工作太过繁重。<br />
姜舒月熟悉情况,很理解他们的心情,趁机劝说:“兴建了农田微水利的庄子存水更多,浇水也方便。没建的庄子,条件允许的话,尽量建一套。哪怕建个简易的,用起来也比没有强。”<br />
转头问左宝树:“建个简易的用多少银子?”<br />
左宝树想了想,回答:“一百两。”<br />
姜舒月瞪眼:“这么多?”还只是简易版的。<br />
忽然想到自己画的设计图,又闭嘴了。<br />
全靠人力,各种开沟,还要建小型水库,一百两可能不够。<br />
又转头看四爷,可怜巴巴:“王爷,朝廷能给点补贴吗?”<br />
左手政府,右手承包商,身后是人民群众,应该比较好谈。<br />
再说是政府补贴,也不花四爷的银子,争取一下万一有呢。<br />
四爷统管全局,对农田水利情况知道得比姜舒月和左宝树多。<br />
噶尔丹被杀,朝廷罢戈,而旱灾持续,朝廷本来用于征战的银子,可以挪过来一部分赈灾。<br />
但高产玉米横空出世,让朝廷节省了赈灾的银两,四爷便打起了这些银子的主意。<br />
经常带王妃出来巡视,路上听她念叨最多的,便是年景不好。<br />
年景有多不好,钦天监早有预判,时旱时涝,情况不定。<br />
久旱必生虫,久涝必生疫,皇上圣明,已经开始着手应对。<br />
四爷暂管农事总督府,同时在户部行走,适时上了一份奏折,主题就是兴建农田水利。<br />
大到修建水库、河渠,小到补贴自建水利设施,都有案例参考,预算做得相当详细。<br />
主打涝时蓄水,旱时放水,人为平均旱涝,造福百姓,以安民心。<br />
为了祈雨,这两年皇上徒步去了好几趟天坛,然而收效甚微。有一次差点颁下罪己诏。<br />
上天有好生之德,若降下灾祸,必然是皇帝德行有亏,触怒上天所致。<br />
虽然是封建迷信,确实可以起到安定民心的作用。<br />
不过话又说回来,有别的法子避免灾祸发生或者减少损失,哪个皇帝也不想颁下罪己诏,证明自己德行不够。<br />
类似罪己诏的检讨若能用钱解决,再好不过。<br />
四爷的折子递上去,很快得到批准。但现在批准的,只是一个立项,具体怎样落地还得有具体措施。<br />
现在被王妃问到脸上,四爷只能说:“我会尽力。”<br />
做了快两年夫妻,姜舒月了解四爷,事情办成之前,不会半路开香槟。<br />
他说考虑,意味着已经在办了,他说尽力,事情基本办成了,他说成了,就是收尾完成的意思。<br />
这人做到十分,只肯说三分。<br />
“那我替乡绅和百姓,谢过王爷,谢过朝廷了。”姜舒月朝四爷福身。<br />
能在京郊买得起田庄的,至少也是个乡绅。朝廷补贴农田水利,肯定不会补贴王公贵族,必然补贴到乡绅手里。<br />
乡绅也分等级,据姜舒月所知,大乡绅趋利,有眼光也有银子,在高产玉米推广的时候,便把农田微水利修建好了。<br />
区区几百两,对大乡绅来说不算什么。<br />
小乡绅就不一样了,拿出百两银子好似割肉,动作迟缓。<br />
若朝廷肯补贴一些,小乡绅咬咬牙也能建起来。<br />
建成农田微水利之后,乡绅受益,佃户同样受益。<br />
至于自耕农,可以补贴到里正手中,几个村子合起伙来建。<br />
在灾害不断的小冰河时代,想要胜天半子谈何容易,但兴建农田水利,绝对是个好办法。<br />
姜舒月朝四爷福身,其他人全都跪倒。<br />
几百人乌压压跪了一地。<br />
从田庄出来,姜舒月专门找了大堂姐说话,把姐夫家投靠明党的事说了,最后道:“党争于朝廷无益,于家更是有害,大堂姐回去劝劝亲家公和姐夫,别掺和太深。”<br />
上辈子斗得厉害,心累得很,重新来过,舒心只关注自己的小家,用心经营高产粮食的田庄,完全没注意外部情况。<br />
并不知道夫家参与了党争,追随的还是明党。<br />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海棠书屋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a href="https:///" target="_blank" class="linkcontent"><a href="https:///</a>" target="_blank">https:///</a></a>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br />
<a href="https:///zuozhe/osq.html" title="蒹葭是草"target="_blank">蒹葭是草
他身穿绸袍,带着随从,亦步亦趋跟在姜舒月身后。姜舒月边讲边走,时不时被四爷扶一下,行进速度很慢。<br />
四爷站在姜舒月左边,左宝树站在右边落后一步的位置,认真做笔记,不时提问。<br />
这个位置是他与雍郡王的默契,也是雍郡王能够忍受的极限,敢再往前走一步,便会被各种形式阻拦。<br />
左宝树认真记下这两条,见姜舒月绊了一下脚,被四爷扶住,拉到身边,赶紧放缓脚步,同时提醒后面的人减速。<br />
等了一会儿,才问:“与麦苗的长势有干系吗?”<br />
姜舒月沉吟片刻:“墒情不够,要在麦苗开始生长前浇水,晚了会影响收成。”<br />
“这几日天气正好,是否可以浇水?”左宝树又问。<br />
姜舒月点点头:“中午沟渠开化,浇水也便宜。不过耐旱小麦比普通冬小麦需水少,这个好理解吧?”<br />
等众人回应,又道:“所以我说的是灌溉,不是灌沟。”<br />
这时耐旱小麦的优越性就体现出来了,更耐旱,需水少,灌溉就够,节省了不少人力。<br />
众人闻言松了一口气的同时脸上露出欣喜。不为别的,主要是浇水的工作太过繁重。<br />
姜舒月熟悉情况,很理解他们的心情,趁机劝说:“兴建了农田微水利的庄子存水更多,浇水也方便。没建的庄子,条件允许的话,尽量建一套。哪怕建个简易的,用起来也比没有强。”<br />
转头问左宝树:“建个简易的用多少银子?”<br />
左宝树想了想,回答:“一百两。”<br />
姜舒月瞪眼:“这么多?”还只是简易版的。<br />
忽然想到自己画的设计图,又闭嘴了。<br />
全靠人力,各种开沟,还要建小型水库,一百两可能不够。<br />
又转头看四爷,可怜巴巴:“王爷,朝廷能给点补贴吗?”<br />
左手政府,右手承包商,身后是人民群众,应该比较好谈。<br />
再说是政府补贴,也不花四爷的银子,争取一下万一有呢。<br />
四爷统管全局,对农田水利情况知道得比姜舒月和左宝树多。<br />
噶尔丹被杀,朝廷罢戈,而旱灾持续,朝廷本来用于征战的银子,可以挪过来一部分赈灾。<br />
但高产玉米横空出世,让朝廷节省了赈灾的银两,四爷便打起了这些银子的主意。<br />
经常带王妃出来巡视,路上听她念叨最多的,便是年景不好。<br />
年景有多不好,钦天监早有预判,时旱时涝,情况不定。<br />
久旱必生虫,久涝必生疫,皇上圣明,已经开始着手应对。<br />
四爷暂管农事总督府,同时在户部行走,适时上了一份奏折,主题就是兴建农田水利。<br />
大到修建水库、河渠,小到补贴自建水利设施,都有案例参考,预算做得相当详细。<br />
主打涝时蓄水,旱时放水,人为平均旱涝,造福百姓,以安民心。<br />
为了祈雨,这两年皇上徒步去了好几趟天坛,然而收效甚微。有一次差点颁下罪己诏。<br />
上天有好生之德,若降下灾祸,必然是皇帝德行有亏,触怒上天所致。<br />
虽然是封建迷信,确实可以起到安定民心的作用。<br />
不过话又说回来,有别的法子避免灾祸发生或者减少损失,哪个皇帝也不想颁下罪己诏,证明自己德行不够。<br />
类似罪己诏的检讨若能用钱解决,再好不过。<br />
四爷的折子递上去,很快得到批准。但现在批准的,只是一个立项,具体怎样落地还得有具体措施。<br />
现在被王妃问到脸上,四爷只能说:“我会尽力。”<br />
做了快两年夫妻,姜舒月了解四爷,事情办成之前,不会半路开香槟。<br />
他说考虑,意味着已经在办了,他说尽力,事情基本办成了,他说成了,就是收尾完成的意思。<br />
这人做到十分,只肯说三分。<br />
“那我替乡绅和百姓,谢过王爷,谢过朝廷了。”姜舒月朝四爷福身。<br />
能在京郊买得起田庄的,至少也是个乡绅。朝廷补贴农田水利,肯定不会补贴王公贵族,必然补贴到乡绅手里。<br />
乡绅也分等级,据姜舒月所知,大乡绅趋利,有眼光也有银子,在高产玉米推广的时候,便把农田微水利修建好了。<br />
区区几百两,对大乡绅来说不算什么。<br />
小乡绅就不一样了,拿出百两银子好似割肉,动作迟缓。<br />
若朝廷肯补贴一些,小乡绅咬咬牙也能建起来。<br />
建成农田微水利之后,乡绅受益,佃户同样受益。<br />
至于自耕农,可以补贴到里正手中,几个村子合起伙来建。<br />
在灾害不断的小冰河时代,想要胜天半子谈何容易,但兴建农田水利,绝对是个好办法。<br />
姜舒月朝四爷福身,其他人全都跪倒。<br />
几百人乌压压跪了一地。<br />
从田庄出来,姜舒月专门找了大堂姐说话,把姐夫家投靠明党的事说了,最后道:“党争于朝廷无益,于家更是有害,大堂姐回去劝劝亲家公和姐夫,别掺和太深。”<br />
上辈子斗得厉害,心累得很,重新来过,舒心只关注自己的小家,用心经营高产粮食的田庄,完全没注意外部情况。<br />
并不知道夫家参与了党争,追随的还是明党。<br />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海棠书屋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a href="https:///" target="_blank" class="linkcontent"><a href="https:///</a>" target="_blank">https:///</a></a>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br />
<a href="https:///zuozhe/osq.html" title="蒹葭是草"target="_blank">蒹葭是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