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n <p> 然而燕老夫人的这番表态,并没有能得到燕文君的一丁点回应。</p><p> 见燕老夫人怀柔不成,燕赵氏,燕文君的母亲,哪怕再不喜儿子,也被他丢人的言语羞到,怒斥他收回自己的话。</p><p> “燕文君,你娶男妻就算了,竟然上赶着给人当男妻!”</p><p> “你如此作为,有没有想过文博和芝芝!他们两以后还要不要成家了!”</p><p> “赶紧把你那话收回去,我们都当这事没发生过!”</p><p> 燕赵氏也是白费口舌,没有得到回应。</p><p> 燕家其他叔婶长辈,无不是苦口婆心劝诫,得到的是隔壁牢房的沉默以对。</p><p> 燕家小辈,尤其是对云霆口出狂言的燕芝芝含着泪道歉,只希望能让燕文君回心转意。</p><p> 燕文博:“大哥,你知道芝芝的,她没有坏心,就是口无遮拦,你为了这点小事和芝芝置气,把自己嫁……这又是何必呢大哥。”</p><p> 燕芝芝:“大哥,我知道错了,我以后不敢不敬大嫂了,你别吓我呜呜……”</p><p> 丁熙:“表哥,你看芝芝都道歉了,外祖母也承认……表嫂了,你就消消气。”</p><p> 丁香:“表哥,你娶男妻便罢,还能纳妾传宗接代,怎么能……”</p><p> ……</p><p> 燕家人到现在还没明白。</p><p> 从云霆表态开始,事情的走向,已经不由燕文君决定。</p><p> 若是他们对话的是云霆,说不准还有那么丁点可能。</p><p> 但很可惜,燕家人都以为燕文君才是两人之间的主导,想要改变的也是燕文君的思想。</p><p> 云家人倒是因为牢房在对面,能看到燕文君和云霆的对峙,看出两人之间占据上风的人是谁,却没一个人去提醒燕家。</p><p> 任由燕家人重点跑偏,直到口干舌燥无奈闭嘴。</p><p> 然后云霆仿佛故意似的,在燕家人放弃不再劝说的时候开口。</p><p> 他说:“好!从今天起,你是我的!”</p><p> 就仿佛,帝王在接受妃子的魅宠。</p><p> 燕家众人如遭雷击,恍然明白了什么。</p><p> 原来,能做主的,从来都不是燕文君!</p><p> 文武官员的拉扯</p><p> 大庆朝启合六年,四月十六。</p><p> 这是战王府被抄家入狱的第三日,朝堂上还在为流放燕家争论不休。</p><p> 文官以魏相为首,请旨尽快流放燕家,武官以镇西侯为首,言道燕家有罪,却不是罪无可恕,且北疆还有疑点,要留燕家众人等待北疆调查结果。</p><p> 总之文官想立马定下燕家的罪,武官就是拖字决,文武官员各执一词。</p><p> 为了战王府,武官也是拼了。</p><p> 金銮殿上,镇西侯脸红脖子粗的据理力争。</p><p> “陛下,北疆有失一事有疑点,战王也是陡然听到如此荒谬的消息,才会冒犯圣威,这一切都怪假传消息的人身上,怎么能因此褫夺战王封号抄家流放!”</p><p> 其他武将也一改往日在朝堂上沉默寡言的状态,个个口若悬河。</p><p> “陛下,战王府自大庆创建便南征北战创下无数功绩,因为这点无足轻重的误会就如此判罚,会让天下百姓寒心的,还望陛下三思!”</p><p> “陛下,末将认为此事关键还是在北疆那边,若是北疆真的失守百姓流离失所,那战王府责无旁贷,但若这一切为假,便是有人在背后捣鬼,欲置战王府于死地,欲砍我大庆左膀右臂,还望陛下慎重。”</p><p> “陛下,北疆还是燕家人守着,哪怕是看在北疆的份上,也要网开一面啊陛下!”</p><p> ……</p><p> 看得出来,这些武将是真的费了心思了,一个个说的话不仅比以前多,还有理有据,显然是没少找军师幕僚取经,才有这个效果。</p><p> 然而这些武将们不知道,他们越是拥护燕家,皇帝越生气。</p><p> 当然,坐在龙椅上的皇帝也没表现出来,只是淡淡的扫了下方站在文官首位的丞相——魏千德。</p><p> 作为此时算计战王府的重要一员,魏相这点眼力劲还是有的。</p><p> 不用皇帝说什么,主动站出来帮皇帝开嘴炮。</p><p> 文人的嘴,武官那是招架不住的。</p><p> “镇西侯,首先,我想你搞错了一点。”</p><p> “那就是,不管北疆之事是否是误会,燕文君冒犯圣威都是事实,若非燕家有免死金牌,现在都应该在乱葬岗了!”</p><p> “即便燕家有免死金牌,那还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流放已经是圣上的仁慈,你们这些武官还有什么可闹的?”</p><p> “其次,诸位同僚是否忘了,陛下已经褫夺了战王封号,如今燕家人是庶人,诸位一口一个战王,是不满陛下的旨意,打算抗旨不尊吗?”</p><p> 抗旨不尊一口锅砸下来,一众本来口齿就不是很伶俐的武将们惊慌失措,齐齐跪下口唿“不敢”。</p><p> 皇帝看着齐刷刷矮了一截的武将,满意极了。</p><p> 这还不是他要的最终结果。</p><p> 皇帝轻飘飘扫了眼大理寺卿,接收到皇帝眼神示意的他抖了抖身上官府</p> ', ' ')('\n <p>,从一众官员中出列。</p><p> “臣,有事禀告。”</p><p> “据狱中燕家人自述,昔日战王府买卖官位,收受贿赂,贪赃枉法达一百万两白银,还望陛下处置。”</p><p> 武官们个个不可置信,他们可是听说了,战王府抄家都没抄出多少银子。</p><p> 然而皇帝不给他们反驳的机会,直接道:“燕家人自己都招了,诸位爱卿应当没有什么可疑问的了。”</p><p> “也不必再在燕家的事上浪费朕和百官的时间,择日流放吧!”</p><p> 一锤定音,再无回旋!</p><p> 又一家得入狱流放套餐</p><p> 朝堂上皇帝的决定,燕家人很快就知晓了。</p><p> 倒不是谁好心到这个时候还给燕家送信,而是……</p><p> 在燕家入狱的第三日傍晚,也就是燕四叔主动和狱卒离开上报的第二日,又有家族被牵连被送进来了!</p><p> 燕老夫人:“孽障啊!我这是生了个孽障啊!”</p><p> 燕四婶:“爹,娘,是女儿不孝,连累了你们呜呜……”</p><p> 为何向来宠溺幺儿的燕老夫人会如此哀哭孽障?为何燕四婶会痛苦不已呜呜哭泣?</p><p> 盖因为,燕四叔为了让人相信他的交代,真假参半。</p><p> 真的那部分,是他联手自己的夫人以及夫人娘家陆家犯下的,只是被他冠到战王府头上,而假的纯粹就是胡编乱造。</p><p> 身为皇帝的他也是有秘密人手在暗中监视百官的,所以燕四叔的自述哪些真哪些假又到底是谁干的他不说一清二楚,那也是八九不离十。</p><p> 但皇帝就是要燕四叔的自述来让燕家彻底无法翻身,故而不可能替燕家证明什么。</p><p> 不仅不会,为了不让那些脑子一根筋的武官不服气私自调查查明真相来烦他,皇帝主动把那些虽是真却非燕家所犯的罪查明,送陆家也来一个入狱流放套餐。</p><p> 这送进去的陆家,是燕家老夫人和燕四婶的娘家,是关系亲近的姻亲,故而燕老夫人和燕四婶才那般难受哭声不止。</p><p> 不得不说,皇帝这一手玩得确实漂亮,不仅借此将燕四叔自述罪名焊死燕家身上,还能敲打燕家其他姻亲,让他们不敢再暗中出手为燕家周旋。</p><p> 这是明晃晃的警告,皇帝不介意再多几个家族被下狱流放。</p><p> 反正,国库空虚!</p><p> 此时的皇帝还并不知晓,自己的私库被盗的事。</p><p> 盖因为他这几日,全副心神都在燕家的事身上,为燕家的事和朝堂上的大臣斗智斗勇,根本没机会奖励谁,故而私库未曾开启。</p><p> 此时的他,还在为自己借燕四叔的自述罪名一举双得而洋洋得意。</p><p> 他总算是不用担心那些武官继续蹦跶了,没了后顾之忧的皇帝,打算去后宫好好放松放松。</p><p> 毕竟陆家都入狱了,还是通过燕四叔自述查出来的,有这个打底,又有他朝堂上的一锤定音,结局没有改变的可能。</p><p> 至于那些罪不是燕家犯下的……</p><p> 谁会管犯罪的到底是燕家做的还是陆家做的?</p><p> 反正两家关系亲密得好似一家,两代人都在联姻,据说第三代也在谈联姻的事,如此剪不断理还乱的姻亲关系,谁不迷煳?</p><p> 谁不想就算查出来明面上是陆家做的,不会在私底下猜测是燕家操纵?</p><p> 一部分的罪名就因为陆家入狱被焊死在燕家头上,剩下那些编造的,已经无所谓真假,也不会再有人去一一调查。</p><p> 事实也确实没有出乎皇帝的预料,自从陆家得下狱流放套餐之后,再无人为燕家费心周旋深扒那些由燕家老四自述的燕家罪行。</p><p> 皇帝高枕无忧了,在后宫好不欢喜,给妃子赏赐。</p><p> 结果……</p><p> “皇上,皇上不好了,您的私库、私库……”</p><p> 皇帝厉眼扫去,“朕的私库怎么了?”</p><p> 禀告的太监颤声道:“私库、私库被盗了皇上……”</p><p> “砰”!</p><p> 大理寺卿的帮助</p><p> “查!”</p><p> 皇帝一怒,伏尸百万,从来都不是说笑。</p>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