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礽的太子群(清穿) 第82节
('\n <p> 终于想起什么,把昨天给她报信宫女叫进来问话:“毓庆宫后殿那边人都撤走,到底是谁给这边送的消息?”</p><p> 她把消息告诉皇上,皇上立刻翻脸,在龙榻上就赏了她一巴掌,警告她不许乱说话,否则治她大不敬之罪。</p><p> 宜妃哭着为自己辩解,皇上根本不听,让人将她架出去罚跪。</p><p> 可见消息不实。</p><p> 那宫女吞吞吐吐半天才道:“是毓庆宫那边给的消息,咱们的人说消息是从后院传出来的,传话的那个宫女从前在永和宫扫地,后来被拨到毓庆宫服侍。”</p><p> 永和宫?居然是永和宫么?她还以为是延禧宫在打击报复呢!</p><p> 德妃平日看起来不显山不露水,果然是会咬人的狗不叫。</p><p> 宜妃在翊坤宫磨着后槽牙,德妃那边也很快得到准确的消息。</p><p> 万琉哈氏是怎么搬过来,如果德妃没猜错,应该是太子妃手笔。</p><p> 她一直以为暗中算计她的人是太子妃。</p><p> 她旁敲侧击问万琉哈氏,对方什么都不肯说,可她就是知道这里边或多或少都有太子妃影子。</p><p> 从康熙二十年,四人一起封妃,她自认藏得很好,从来没做过任何过激事。</p><p> 也从来没被惠妃和宜妃瞧在眼中,她们互相争宠别苗头,带上荣妃,都不带她。</p><p> 她这些年不是在生孩子,就是在准备生孩子,根本没给任何人怀疑自己的机会。</p><p> 即便藏得这样深,还是被太子妃一眼识破,难怪宫里人都说太子妃行事做派像极了太皇太后。</p><p> 她到底哪里出了纰漏?德妃把这段时间发生的事前前后后都想了一遍,愣是没找到原因。</p><p> 错都不知道错哪儿了,想改也找不出头绪,这才是对方最厉害的地方。</p><p> 万万没想到,给翊坤宫送消息算计她的人,不是太子妃,而是惠妃!</p><p> 德妃闻言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难道是她太自信了,以为别人看不穿,其实早被识破了?</p><p> 从封妃开始,后宫发生的很多事,都在她的预料之中。她始终是旁观者,看着她们斗来斗去,手再痒都没掺和过。</p><p> 皇上对前朝洞若观火,对后宫里争斗也是。</p><p> 什么都逃不过皇上的眼睛,让所有争斗变得毫无意义,所谓胜负不过是利益权衡,和圣心偏向。</p><p> 惠妃有权,宜妃有宠,荣妃有资历,她只能拼命生儿子。</p><p> 好在天可怜见,惠妃和荣妃都只有一个儿子,宜妃虽然有两个,可五阿哥基本上被太后养废了,九阿哥也不算出挑。她的两个儿子不比九阿哥出挑,却比九阿哥沉稳持重。</p><p> 老四与她不亲,她也没想为他筹谋什么,十四还小,她有耐心等。</p><p> 等太子妃和惠妃分出上下高低,等宜妃和荣妃被榨干价值,等皇上老去,等十四长大。</p><p> 到底是哪儿出了问题,不但让太子妃看出端倪,居然连惠妃都有察觉,开始暗中对付她了。</p><p> 德妃心不再平静如水。</p><p> 所以等宜妃病愈,所有人去给太后请安的时候,石静又旁观了宜妃挤兑德妃,德妃还手的好戏。</p><p> 当天,毓庆宫某个宫女端茶水的时候被人绊了脚,摔碎了一套汝窑天水青茶具,石静顺水推舟彻查,把好几个人退回内务府。</p><p> “请不动苏麻喇姑,你打算自己动手了?”胤礽出公差回来,去过乾清宫复命,便回了毓庆宫。</p><p> 石静笑着把宜妃和德妃之间交恶的事说了,最后道:“不是我主动,是她们自己内讧,非要往我手上撞。”</p><p> 毓庆宫是太子寝宫,她嫁进宫还不到两个月,又是暂时居住在此,实在没资格整肃谁。</p><p> 太子倒是有资格,可毓庆宫是皇上给太子量身定做磨刀石,太子有资格,也不能掺和进来。</p><p> 所以石静才想请苏麻喇姑出山。</p><p> 苏麻喇姑服侍太皇太后多年,又是皇上学业上启蒙老师,皇上见到她不喊苏麻喇姑,喊额涅。</p><p> 额涅在满语里是母亲的意思。</p><p> 太后不管事,石静也不想为难她老人家,想要解开这道难题,只能请苏麻喇姑出面。</p><p> 奈何十二阿哥被霸凌事妥善解决之后,慈宁宫那边就没了动静。石静坐不住,托人给里面带话,也如泥牛入海。</p><p> 撷芳殿被整肃之后,毓庆宫这边得到消息,委实消停了一段时间。</p><p> 这才过去多久,又有人开始作妖,连太子房中事都被传了出去。</p><p> 也就是皇上急于抱嫡长孙,没有理会,若细究起来,免不了一顿训斥。</p><p> 太子是储君,不是一般皇子,因此被训斥,总是不光彩。</p><p> 再被有心人传扬出去,一顶私德有亏的大帽子算是戴上了。</p><p> 连带她这个太子妃,都得跟着吃挂落,还有什么脸与四妃争后宫权柄。</p><p> 太子她管不了,还管不了身边的眼线吗,对方自己撞上来,她当然要好好利用,杀鸡儆猴。</p><p> 胤礽听完前情,顿时明白了石静意思,不由对她刮目相看:</p> ', ' ')('\n <p>“没想到你还是个能搅事。”</p><p> 从前四妃看上去如铁板一块,都以延禧宫马首是瞻,石静进宫不到两个月,已经把东西六宫搅得地覆天翻。</p><p> 先是宜妃跟惠妃对着干,然后是宜妃大战德妃。</p><p> 四妃之中,有三位加入战团。</p><p> 惠妃掌权,宜妃得宠,面和心不和,互别苗头可以理解。</p><p> 德妃平时低调得很,怎么敢招惹炮仗似的宜妃?</p><p> 招惹了宜妃,还敢还手,还手之后居然不落下风。</p><p> 胤礽要避嫌,平时见不到后宫妃嫔,倒是高估了宜妃,小看了德妃。</p><p> 又想到德妃两个儿子,老四也是不显山不露水那一挂,十四爱玩爱闹,却从未惹祸,小小年纪做事比九阿哥和十阿哥都靠谱,同样不容小觑。</p><p> 什么能搅事,他想说她是搅屎棍吧。如果后宫都是屎,那她就做根棍好了。</p><p> 脑中闪过灵光,石静逼视胤礽:“你是故意的,对不对?”</p><p> 明知皇上急于抱嫡长孙,不会追究,故意与她白日那啥,放任某些眼线把消息传出去,坐等鹬蚌相争。</p><p> 这男人坏事做尽,怎么好意思喊别人搅屎棍。</p><p> 胤礽不自在地别开眼,他当时什么都没想,全是事后补救。</p><p> “坏事都是你做,还说我是搅事精?”难得见他心虚,石静咄咄逼人凑过去。</p><p> 独属于自己黑奇沉香随着她的靠近在鼻畔浓郁起来,又偷熏他香,是不是说明他外出这段时间,她也在想他?</p><p> 嘴上不说,却贪恋他身上香味。</p><p> 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将她腌制入味,让她全身上下,从里到外都是他的气息。</p><p> 忽然转头,噙住她的唇,像上次那样不急于攻城略地,而是用她喜欢的方式,轻轻吮。吸她漂亮的唇珠。</p><p> 还想再来一次?</p><p> 上回是午后,宫里有睡午觉的习惯,做点什么勉强说得过去。现在还没用午膳,可不能乱来,否则肯定会被训斥。</p><p> “不行!”想到穿越任务,石静没有沉醉在温柔乡里,用力将人推开。</p><p> 胤礽不妨差点被推倒。</p><p> 他看了一眼窗外灿烂的阳光,轻咳一声才坐直身体:“我没想。”</p><p> “是,你没想,是我自作多情。”石静红着脸掩好自己衣襟,某处丰盈被他捏得有些疼,又蹙眉,“这种事用一次好使,再来一次就成自己把柄。”</p><p> 胤礽盯着她羞赧的动作,有些失神。</p><p> 这次和上次一样,他当真没想跟她在白天做什么,亲她的时候还没感觉。可亲着亲着,手便自作主张地给自己找地方放。</p><p> 掌珠看起来苗条,甚至有些纤弱,其实衣服下面玲珑有致。</p><p> 腰细细一掐,丰盈处一只手掌包不住……</p><p> 不能再想了,胤礽强行断开思绪,朝后挪了挪,拉开距离,免得再被她身上黑奇沉香蛊惑。</p><p> “我知道。”他坐没坐相地靠在炕边迎枕上,好整以暇看她整理鬓发,衣裙。</p><p> 与此同时,索额图和明珠同时找到了太子婚前婚后大变活人的原因。</p><p> 作者有话要说:</p><p> 索额图:给太子身边送人,送个听话且合太子心意漂亮女人。</p><p> 明珠:索额图自毁长城,我可不能袖手旁观。</p><p> 泼脏水</p><p> “眼下大战在即,正是各方势力站队的时候,太子妃为何劝说太子去治理河道?”索额图在毓庆宫也有眼线,想要打听消息并不难。</p><p> “您问我,我问谁去。”索额图长子格尔分蹙眉道,“太子性子随了元后,我那苦命堂姐,天生耳根子软。我早就劝您,想办法把内定太子妃换成咱们的人,您却迷信太皇太后眼光,说太皇太后不会害太子。”</p><p> “太皇太后是太子曾祖母,当然不会害太子,可先帝例子摆在那里,您真觉得太皇太后眼光好吗?”</p><p> 怕惹阿玛生气,格尔分有一句话没说出口。</p><p> 太皇太后选儿媳看走了眼,选孙媳同样不灵光。</p><p> 本朝元后端庄贤淑没得说,奈何命短,也是个没福气的。</p><p> 饶是如此,阿玛仍然不悦地训斥他:“不许胡言!”</p><p> 训斥完之后,又问他主意:“依你怎么说?”</p><p> 索额图纵横半生,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仅有两个儿子却不成器。</p><p> 其中格尔分略好,靠恩荫成了太子身边的近卫,整日跟着太子厮混,对太子性情和做派十分解。</p><p> 太子小时候聪明伶俐,人也乖巧,谁知长大之后越发不羁,说话做事不按常理出牌,索额图有时候都摸不准脉,习惯把格尔分叫来询问。</p><p> 格尔分从哈哈珠子做起,成年之后混成侍卫,跟在太子身边七八年,自认为把太子的心思摸得很透。</p><p> “太子偏爱汉人女子,娶太子妃完全是迫于压力。”这话不是格尔分编的,而是当年太子亲口所说,“妻者齐也,娶回去自然要敬重,不然皇上那关都过不去。太子耳根子本来就软,再赶上一个会吹枕边风太子妃,可</p> ', ' ')('\n <p>不就做了糊涂事。”</p><p> “太子妃是怎么想的,不重要。”女人头发长见识短,后宫藏龙卧虎,没有一个憋着好屁,谁知道受了哪一个撺掇。</p><p> 格尔分无意探究:“眼下最紧要的,是想办法让太子回心转意。怎么回心转意,就是我从前劝您,往太子身边塞人,塞合他心意漂亮女人。”</p>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