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n\t白立晟:“你有证据?”<br /><br />“当然。”<br /><br />此事肯定不是真。<br /><br />如果盛谨言干这种事,肯定会闹出大动静,而不是保密得如此严谨。<br /><br />不过,闻骅应该是伪造了什么证据,能把此事落定,扣在盛谨言头上。<br /><br />局势如此混乱,法庭内部的权贵们,没了看好戏的心情,一个个无比紧张。<br /><br />今天稍有差池,可能他们的家都要被盛谨言端了。<br /><br />再次开庭时,闻骅特意放进来二十名记者,是北城与天津一带大报社记者的代表。<br /><br />审判盛谨言,一年前就开始造势,每家报纸都希望拿到最新消息,开庭这几日万众瞩目,故而外面聚集了数不清的记者。<br /><br />二十人被仔细搜身后,准许他们带着相机,进入法庭,在后面站着观看。<br /><br />全国十二名军阀通电申斥内阁和大总统府的消息,可能上不了今日晚报的头条,盛谨言的审判结果才行。<br /><br />法庭内,一时更加安静。<br /><br />人多,却毫无嘈杂,每个人都敛声屏气。<br /><br />法官问盛谨言,到底有没有证据表明,他不曾出卖华东四省的铁路权。<br /><br />“谣言谁造的,谁拿出证据。”盛谨言道。<br /><br />法官就看向大总统府那边。<br /><br />大总统府的代表,拿出一份文件:“这是盛谨言与德国人签署的文件,周转回到了我们手里。有德国政府印章,不曾私拆。”<br /><br />满堂哗然。<br /><br />记者们拼了命拍照片,法庭比菜市场还热闹。<br /><br />法官一直在出冷汗,侧耳倾听外面有没有军队围过来的脚步声。<br /><br />其实不用猜,如今这个法庭,肯定被盛谨言的人团团围住了。<br /><br />哪怕记者来了,盛谨言被定了叛国罪又能如何?<br /><br />谁走得出去?<br /><br />盛谨言未必只是想脱身,他也许想把所有人都杀了,制造一个更骇人听闻的惨案,来遮掩“叛国罪”。<br /><br />有什么比叛国罪更严重的?<br /><br />法官看到大总统府提交的文件,差点想要绝望。<br /><br />这些政客,一个个眼高于顶,还是前朝的思维,不把军阀放在眼里,总是“借力打力”。<br /><br />可有一天,力借不到了,需要自己出手打的时候,政客就应该明白,他们的拳头在军阀买年前软弱无力。<br /><br />法官在寒冬腊月里,擦了额角冷汗,开始展示这份文件。<br /><br />的确有封印,不存在私下拆开。<br /><br />他当庭拆了。<br /><br />法官不通洋文,就叫了翻译官。<br /><br />翻译官把这份文件,磕磕巴巴念出来:“的确是授权华东四省的铁路权。”<br /><br />法庭再次哗然。<br /><br />“不过,签字与印章,是闻骅,不是盛谨言。”<br /><br />喧嚣的法庭,愣了下之后,发出了更震惊的沸腾声,比菜市场还吵闹。<br /><br />大总统府提供的文件,说是德国大使亲自送回来的,有公章封印。<br /><br />当庭拆开,众目睽睽。<br /><br />不成想,却是大总统本人出卖华东四省铁路权的文件。<br /><br />“你看错了!”闻骅不顾法庭,当场咆哮起来。<br /><br />法官出声,请他安静,维护法庭的公正与严肃。<br /><br />“还有两名德语翻译官,都请上前,一起鉴别文件真伪。”法官说。<br /><br />三名翻译官都去看了。<br /><br />的确是华东四省的铁路权转让文件,权限是一百年;签名与私章,都是闻骅。<br /><br />闻骅脸色何止难看,他忍不住颤抖:“这不可能!”<br /><br />盛谨言的人开了腔:“你方提供的文件,当庭法官拆封的,你说不可能?大总统府是否叛国,是另一个案子,盛督军不曾叛国。”<br /><br />程柏升把一个文件递给他。<br /><br />“盛谨言也有文件提交,也是德文文件。”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