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p> “你们兄弟在走大秦开国路时,也当跟地方实际相结合,继而思考变局下的出路。”</p><p> “穷则思变。”</p><p> “这同样也是你们的炼心之旅。”</p><p> 扶苏微微颔首。</p><p> 心中将嵇恒所说暗暗记下。</p><p> 他并没有如往常一样发问,只是默默在心头思索着,而后拱手道:“扶苏记下了。”</p><p> “嵇先生此次的教诲,实在令扶苏感触良多。”</p><p> “扶苏感恩。”</p><p> 嵇恒并没有理会扶苏的答谢,平静道:“你用不着谢我,若非我出去了一趟,恐也难以察觉,自己早已动了尘心,但这种深度参与的情况,我并不该参与其中。”</p><p> “我乃燕国贵族。”</p><p> “知晓更多的是燕地的情况。”</p><p> “对秦地之事指手画脚,这是会出大问题的。”</p><p> “我没有资格对秦地做太多深入了解,也没有办法掌握太多信息,因而让我自己去摸索秦地,最终只会沿袭着过往的经验,不会真的结合秦地的实情,因而我的建议只能做参考,而不能作为决断。”</p><p> “你乃大秦公子。”</p><p> “生来就在关中的土地上。”</p><p> “因而对大秦现有的国情了解更为深刻,因而由你们通过洞悉大秦现有国情,再佐以我的判断谋事,如此才能不至于出现大的纰漏,不然恐会致使水土不服。”</p><p> 嵇恒对此看的很透彻。</p><p> 后世一位伟人曾说过,不能照搬照抄其他模式,过于侧重其他人的经验,只会导致自身水土不服,唯有走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p><p> 嵇恒的确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p><p> 但他不能参与。</p><p> 因为他的脑海中,除了秦,还残余其他九世的经验,以及自己原本的记忆,这么多朝代的经验累加,让他很难做到以大秦国情为本,尤其大秦还是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后续的经验很容易出现误导,一旦出现大规模误导,只会酿成更大的祸端。</p><p> 这非他想见到的。</p><p> 他做不到坚持当代的大秦国情。</p><p> 但扶苏能。</p><p> 扶苏就是当代人。</p><p> 他的一举一动都符合大秦国情。</p><p> 扶苏微微侧目。</p><p> 他却是有些不解,嵇恒很早就在咸阳生活,对燕地知之甚少才对。</p><p> 不过嵇恒显然不愿再出去,他自也不会再勉强。</p><p> 而且嵇恒说的很对。</p><p> 若嵇恒继续跟着,他们难免还是会下意识听嵇恒的想法,这样跟之前又有何区别呢?</p><p> 扶苏拱手道:“扶苏受教。”</p><p> 嵇恒挥了挥手,示意扶苏可离去了。</p><p> 临末。</p><p> 他看着扶苏空空而来,蹙眉道:“下次再来的时候,记得把这次的酒补上,这段时间因始皇一句话,让我有些心性失衡,但规矩就是规矩,不能作废。”</p><p> 闻言。</p><p> 扶苏面露一抹尴尬。</p><p> 他在听到齐地张耳叛乱时,一时有些心乱,因而也是坏了规矩。</p><p> 他拱手道:“下次一定。”</p><p> “扶苏告退。”</p><p> 说完。</p><p> 扶苏缓缓离开了。</p><p> 走出嵇恒的庭院,扶苏却感觉浑身轻松,仿佛压在身上的一块石头,悄然间被卸下了,让他心神十分舒畅。</p><p> 他知道是什么原因。</p><p> 正如嵇恒所说,自己受到嵇恒影响不小,又向来缺乏自己的主见,还总是被各种指点,无形间,对嵇恒也生出了几分敬畏。</p><p> 两人眼下已近乎为师生状态。</p><p> 经过嵇恒的点醒,他已稍微摆正了心态,加上临走时,嵇恒让自己带酒,无形间让自己的压力又少了几分。</p><p> 因为两人是交易。</p><p> 交易之下,又哪有那么多情绪?</p><p> 不过,他对嵇恒还是很感激的,若是嵇恒不主动点醒,他恐还会继续浑浑噩噩,始终不清楚自己真正的问题。</p><p> 所谓的识事之明、洞察之力,归根结底,还是出于有自己的判断。</p><p> 一味的依赖他人,只会落得盲从。</p><p> 而他之前就是这般,稍微一遇事,便会急切的寻人求问,像个无头苍蝇一般,听到别人鞭辟入里的讲解,也会瞬间明白过来,认为自己洞悉了真相。</p><p> 实则只是鸠占鹊巢罢了。</p><p> 根本就没那能力。</p><p> 因而才在朝中闹了不少笑话。</p><p> 没有独立思考能力,要么偏信一方,一意孤行我行我素,要么犹豫不决优柔寡断,始终都没有正确的认知。</p><p> 正确的认知能力,当是对一些话很愤怒,但平静下来,却觉得不无道理。</p><p> 甚至主动去做出改变。</p><p> 除此之外。</p><p> 嵇恒的豁达开明,也让扶苏很是敬佩。</p><p> 若换做其他人,谁会去把道理掰碎了,语重心长的告诉自己?</p> ', ' ')('\n <p>只怕都巴不得自己缺少主见。</p><p> 好为己谋私。</p><p> 想到这。</p><p> 扶苏肃然站立,朝嵇恒的屋舍恭敬的行了一礼,然后转过身,心平气和的离开了,脚步相比以往踏实稳坐了很多。</p><p> 每一步都迈得十分扎实。</p><p> 屋内。</p><p> 嵇恒取出一块白布,放在案几上,拿出一块竹尺,在上面一横一竖的画着,在花了一盏茶的时间,他完成了自己的作品。</p><p> 一副棋盘。</p><p> 嵇恒上下打量起自己画的棋盘,满意的点了点头,而后将这张白布挂在院里的桑树上,任由白布在树上随风摇摆。</p><p> “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p><p> “我嵇恒没那么大本事。”</p><p> “我跟自己斗。”</p><p> “这场天下的大棋局,我不能再亲身踏入了。”</p><p> “一旦入了局,可就不由人了。”</p><p> 嵇恒坐到了躺椅上。</p><p> 他回来这半月,一直有些心神难安,只是一直没有想清楚缘由,在扶苏到来的那一刻,他陡然想清楚了。</p><p> 自己入局了!</p><p> 一旦入了局,见到天下如此多的黑恶,很容易就失去定心,会想着去做出改变,而一旦生出了急躁之心,就会越陷越深。</p><p> 他唯有作为一个旁观者,才能始终冷静的对待一切事。</p><p> 不然只会越来越看不清。</p><p> 好在。</p><p> 他及时醒悟过来。</p><p> 他是绝对不能入局的,一旦入了局,就会产生利益纠葛,无论大与小,终究是有了,而自己前段时间对缭可等人说的话,便是明证,他九世经验过于丰富了。</p><p> 有时无意间就结下了恩情。</p><p> 若任由这种恩情滋长,早晚有一天会影响到自己,到时自己也会失去平常心跟定力,长此以往,自己这一世跟其余九世就没了任何区别。</p><p>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p><p> 这种情况很危险。</p><p> 哗啦。</p><p> 围棋布在风中猎猎作响。</p><p> 嵇恒平静的望着,他要用棋布告诫自己。</p><p> 自己不能成为棋子!</p><p> 嵇恒起身,将屋中的竹简抱到案上,让屋外的侍从进来,将这些竹简送归御史府,眼下这些竹简已修订完成,自己也不会再随扶苏前去,因而一切也当结束。</p><p> 就在嵇恒想重新躺会躺椅时,似想起了什么,又提笔落下了几字,然后将白布黑字用一竹竿撑着,挂在了自己门上。</p><p> 寒风冷冽。</p><p> 将白布上面的字吹得歪歪扭扭。</p><p> 但还是能看出写的什么。</p><p> 无酒勿扰!</p>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