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罐头工人名额
('\n\t农林特产税,也算是农业税的一部分,指的就是通过农林特产收入收税。<br /><br />比如果园,水产等。<br /><br />像梁家村集体和梁鸣联合承包果山,把山上的荔枝摘下来,去卖后,是需要交百分之5左右的农林税的。<br /><br />只不过这钱,村集体那边已经负责了,梁鸣并不需要关注。<br /><br />而像野蘑菇,野菜这些山上的野生农产品,因为不是人工养殖的,所以这个山货的税,也不好定义。<br /><br />一般乡里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乡亲们自己弄点外快。<br /><br />只不过梁鸣带着乡亲们,大量地收购山货,然后拿到城里去卖。<br /><br />数额大了,要是真的追究起来,梁鸣和乡亲们也是有些麻烦的。<br /><br />“大家不用担心,乡长这次来,不是管我们买卖山货的事情的……”<br /><br />见到村民们神情担心,梁鸣笑着对他们简单的说了一下,罐头厂扩大规模,姜乡长特意来支持的事情。<br /><br />村民们听完后,脸上都露出一抹震惊之色。<br /><br />“梁鸣的生意是越做越大了,连罐头厂的买卖,都把乡长惊动了。”<br /><br />“以后梁鸣这个罐头厂,肯定是我们桃源乡,不,是我们桃源县最大的工厂!”<br /><br />“梁鸣有出息了,我们梁家村的祖宗保佑啊!”<br /><br />听到村民们这淳朴的话,梁鸣笑了笑。<br /><br />也有村民想得比较长远,嘀咕道:“梁记罐头厂要扩大生产规模,是不是要招工人?我们村的人能去吗?”<br /><br />他们这些人,自然还是要继续挖山货赚钱的。<br /><br />可谁家没有几个孩子,侄子的。<br /><br />以前,大家是没办法,村里除了几亩薄田,就没有其他生计,只能到城里打工。<br /><br />可如果梁记罐头厂招工的话,他们的孩子,侄子就都能回村,在乡里上班了。<br /><br />越来越多的村民意识到这一点,目光都纷纷看向梁鸣。<br /><br />梁鸣也猜到村民们的想法,说道:“各位乡亲们,我知道你们的想法,我可以给你们每家一个名额!”<br /><br />梁鸣此话一出,村民们脸上都露出一抹激动之色。<br /><br />能到梁鸣的罐头厂里上班,那就意味着吃喝不愁了。<br /><br />谁都看得出来,梁鸣是个有大本事的人,他的工厂以后肯定会越来越好。<br /><br />见到乡亲们满脸激动,梁鸣想了想,还是提前打了一个预防针,道:<br /><br />“各位村里的叔叔婶婶,有一句丑话,我要说在前头。”<br /><br />“我们梁记罐头厂确实很缺人,但我们也不是什么人都招。”<br /><br />“工厂正在上升期,每一名工人都必须是勤劳,能吃苦的。”<br /><br />“但都必须按照这个要求来。”<br /><br />“如果哪家推荐过来的人,是个好吃懒做的,到时候别怪我翻脸不认人。”<br /><br />梁鸣说的话虽然重,但村民们都能理解,纷纷点头附和。<br /><br />“梁鸣,你就放心吧,我们家孩子去你的厂里上班,那是他的福气,他要是不好好干,我打断他的腿。”<br /><br />“没错,我们打断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n\t他的腿!”<br /><br />听到村民们的话后,梁鸣点了点头。<br /><br />将村民们的山货过称,付款后,村民们就纷纷散去,回家和家人商量去梁记罐头厂当工人的喜事。<br /><br />鸡娃,狗蛋,阿麻三人则留下来,帮忙搬货上车。<br /><br />“阿麻,鱼塘挖得怎样了?”<br /><br />梁鸣一边搬货,一边对阿麻问道。<br /><br />阿麻闻言,连忙说道:“梁鸣哥,鱼塘的位置,我也只是刚选好。”<br /><br />“就是山脚下的小池塘!”<br /><br />“我已经找了人,这几天就开始清淤,除草,把水质清理一遍,再购买鱼苗。”<br /><br />看到阿麻自己已经有了挖鱼塘的计划后,梁鸣点了点头。<br /><br />他想了想,还是多问了一句:“你有没有想过,主要养殖的鱼种是什么?”<br /><br />阿麻没想到梁鸣会这样问,愣了一下,说道:“鱼塘,不是什么鱼种都养一下,能活多少,算多少吗?”<br /><br />听到阿麻这话,梁鸣摇了摇头,看来阿麻还是没有计划养殖鱼的观念。<br /><br />不过也不能怪阿麻,毕竟现在还是八十年代,很多产业都还处在睁眼瞎的阶段。<br /><br />“阿麻,你这个想法是不对的!”<br /><br />“不同的鱼,生存的习性不同,对水质的要求不同,而且每亩的产量不多。”<br /><br />“如果混养,既不利于养殖,而且鱼成熟的时候,你打捞贩卖,也是一个麻烦。”<br /><br />“所有鱼一起拿出去卖,那就是杂鱼,价格不会贵到什么地方去。”<br /><br />梁鸣决定指点一下阿麻,道。<br /><br />阿麻听到梁鸣这话,也认真思索了起来。<br /><br />几秒后,他认真地看向梁鸣,问道:<br /><br />“梁鸣哥,那我应该怎么做。”<br /><br />“既然是养鱼,那就必须做到规范化,统一化,科学化。”梁鸣缓缓说道:<br /><br />“鱼塘的鱼,不是品种越多越好,鱼在精,不在多。”<br /><br />“如果你问我要养殖什么鱼种的话,我建议你养殖罗非鱼!”<br /><br />“罗非鱼?”阿麻一听,脸上露出一抹诧异之色。<br /><br />现在大家吃的鱼,大多是草鱼,鲫鱼,鲤鱼,皖鱼。<br /><br />这罗非鱼,虽然也算是鲫鱼的一个分类,但还算是比较小众的鱼种。<br /><br />见到阿麻这诧异的神情,梁鸣也不意外。<br /><br />毕竟这罗非鱼,在这个年代的桃源市,还不是很大众的鱼种。<br /><br />但在后世,这罗非鱼却成为了桃源市的市鱼。<br /><br />罗非鱼因为肉质好,好养殖,产量大,在90年代的时候,被桃源市的众多鱼塘商人,大量培育养殖。<br /><br />不到几年的时间,罗非鱼就成为了桃源市的主要养殖鱼。<br /><br />而桃源市的餐饮行业,也因为罗非鱼,推出了各种花样的罗非鱼吃法。<br /><br />到了千禧年间,桃源市更是有了“罗非鱼之乡”的美誉。<br /><br />每年从桃源市销售出去的罗非鱼,得到上亿条!<br /><br />“阿麻,是不是想不明白,我为什么让你养殖这罗非鱼?”梁鸣笑问道。<br /><br />阿麻点了点头,说道:“梁鸣大哥,现在市面上,卖得好的鱼,是草鱼和鲫鱼……”<br /><br />“但它们的产量,不如罗非鱼!”<br /><br />梁鸣直接分析道:<br /><br />“其他鱼种,每亩鱼塘,只能产1到2000斤鱼。”<br /><br />“而罗非鱼,却能达到每亩4000斤的产量。”<br /><br />“而且罗非鱼的生长周期短,一年有两次繁殖期。”<br /><br />“这些,都不是其他鱼种能比的。”<br /><br />因为知道未来罗非鱼市场有多么火热。<br /><br />所以梁鸣现在才想让阿麻养殖罗非鱼,提前抢占养殖鱼市场!<br /><br />他希望阿麻不是当一个小小的鱼贩子,而是一个鱼老板!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